三八小说网 > H文电子书 > 红楼之天上掉下个林哥哥 >

第49章

红楼之天上掉下个林哥哥-第49章

小说: 红楼之天上掉下个林哥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子腾素来知道自己的这两个妹妹,一个是没成算的,另一个是算计的太狠的,怕她们闹得太不像话于是让人送信叫二太太并薛姨妈抽空回一趟娘家。

……

……

等那姐两来了,王子腾也不与她们客套,只问,宝玉的婚事你们是如何打算的?

二太太素来知道这位兄长的脾气,不敢在他面前造次,只说:“宝玉的婚事,上有老太太做主,连我也不敢说什么。”

王子腾冷哼一声,说道:“京里的流言都传成那样了,你若是不抬了宝丫头做媳妇,叫她以后怎么做人,”

薛姨说:“哥哥别听那起子小人胡吣,宝丫头可是冤枉的,她与宝玉来往也是当姐弟一般,……”

王子腾没耐性听她辩解,不等她说完,就说:“如今已传得满城风雨,谁还有心思分辩这些,近日连朝堂上都有些风言风语,连我都跟着你们丢人,我也不问孩子们的不是,只问你们两个做何打算,别看你们都嫁出去了,可还是我王家的姑奶奶,我一样管着你们。”

二太太与薛姨妈都怕这个大哥,见他当真发了火,再不敢推脱隐瞒,二太太说:“兄长明鉴,我何尝不想娶宝丫头过门,只是老太太不依。老太太一直中意林丫头,前几年,林家妹夫还在世的时候,老太太就把林丫头养在府里,当天仙一样的供着,还把她和宝玉搁在一处养在身边,明里暗里的抬举着她,就等她长成了便抬过门,”

二太太说得是实话,如今贵太妃薨了,皇上以孝道为由免了今年的大选,老太太想提携宝丫头进宫的打算已是无望,二太太又转了主意,愿意让宝丫头进门做媳妇了。

王子腾问道:“可有问过林家的意思?”

二太太说:“还不曾问过。”

薛姨说:“老太太几次想接林丫头到贾府里小住,都被林家大爷驳回来了,看那情形,就算上门提亲,林家也不会应的。只是老太太人老了,难免执拗一些,心里认定了林丫头,旁人皆不入她的眼。”

薛姨妈也替自己的女儿憋屈,宝丫头样样都比林丫头强,怎么老太太就是老眼昏花的看不清。

王子腾讥讽道:“贾家的老太太是老年间的人,死守着过去的尊贵不放,她也不抬眼瞧瞧如今是个什么局面,现今这个朝庭,是一代新人换旧人,像林翰林这样的青年才俊才是皇上眼前的红人,林翰林是两榜进士出身,又是自小与皇帝一起读书的情份,这样的人,说句天子近臣也不为过,朝堂上的事说了你们也不懂,只记着我一句话,他是决不肯与咱们这样的老亲贵攀亲的。”

太上皇与皇帝新老权柄之争,王子腾是深有体会的,林家大爷、嘉勇公之流明确站在皇上一边,与太上皇这边的老亲贵们径谓分明,这会子太上皇与皇上只是暗地里争夺,表面上还是父慈子孝,因此两边的人马还只是对峙着,皆按兵不动,若将来真有一天,两位天子翻了脸,两下里怕是要在朝堂内外斗个你死我活的。

二太太和薛姨妈都是内宅妇人,王子腾的话,她们只听懂了一句,就是林家不愿与贾家结亲,这到是皆大欢喜的好事,薛姨怕林丫头抢了宝钗宝二奶奶的名份,二太太怕林丫头嫁过来以后,眼里只有老太太,不把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二人早就厌弃了林家,做不成亲事才称心呢。

二太太说:“如此甚好,我原就瞧不上林丫头那等张狂样,不过得了个过继来的哥哥,她就作兴上了,衣裳头面样样都是上等的,那张利嘴,最是不饶人,她还……”

王子腾烦了,直接打断她,“行了,林家的事自有林家人管,咱们只说宝玉和宝钗的事,两个孩子已然传出了流言,若是再不成亲,怕是两个都要毁了,你们当母亲的也该尽些心力促成此事才好。”

薛姨妈是个没主意的,她说:“我到是乐意的,只是……”又看了看二太太,说道:“只是叫姐姐为难。”

王子腾问薛姨:“蟠儿是个什么主意?”

薛姨:“他懂什么,整日间在外头胡闹,此事但凭兄长做主就好。”

王子腾说:“怕是我也做不得贾府老太太的主,你们须得寻一个贵人才好做成这门亲事。”

二太太与薛姨互相看了一眼,心领神会,王子腾说的贵人必是贾家的大小姐,当今的贵妃娘娘。于是,二人辞了王子腾,二太太递了折子,进宫给娘娘请安。

……

……

竖日,二太太正装进宫觐见贵妃娘娘贾氏。

元春听了母亲的话,却不以为然,她说:“宝玉将来入仕不须要岳家扶持吗?母亲只瞧着薛家表妹的性子软和,却不为宝玉的将来打算。那薛家虽是内务府挂名的皇商,到底沾了个商字,身份上比不得正经的官家小姐,往来亲友多是粗鄙商人,将来何谈帮衬宝玉,俗话说抬头嫁女,低头娶媳,可是再怎么低,也不好把身份降到一个商人的份上。”

二太太这回是铁了心要娶宝钗过门,因此也顾不得脸面,只把京里的流言对元春说了。元春在深宫之中与外头不通消息,初闻此事气得直发抖,狠声骂道:“这些个市井小民,竟敢编排到国公府的头上,真真该杀!”

二太太叹气道:“事已至此,我和你舅舅并你姨妈商议着,不如将错就错,做成了这门亲事,外人再没的说了。”

元春说:“母亲糊涂,弟弟原本是清白的,若就此订了亲,岂不做实了罪名。依我看,此事万万不可,既便要订亲,也要等风波过去再议。”

二太太说:“可是你舅舅……”

元春自恃贵妃的身份,很没把王子腾看在眼里,她说:“舅舅出将入相,于朝堂上自是能臣干吏,可这后院之事,他怕是不懂了,还是由咱们娘们决断吧。”

二太太不好再说,只得应承了。

元春又说:“提起婚事,我到想起一件事来,春天的时候母亲对我说,老太太有意把二妹妹嫁给林家,我也觉得此事甚好,原就拖了贵太妃在太上皇面前求个恩典,不承想,事还未成,贵太妃就去了,如今想起来,这到是一门好姻缘,既拢络了林家又挽回了咱们家的颜面,岂不两全齐美。”

二太太说:“你舅舅说林家断不肯与咱们府上结亲的,我也不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只是他说得肯切,我也就信了。”

元春冷笑道:“这是什么话,他还嫌弃了咱们不成,林家祖上是列侯,咱们家也是,两下里分不出伯仲,要是拿两家现世的爵位比较,咱们家好歹有两个世职,林家只有一个六品翰林,莫怪我势利,世人结亲都讲个门当户对,二妹妹也就是个庶出的,若是嫡出的,还算是下嫁了呢。”

二太太也觉着王子腾有些夸大,林家小子再有前途,也是一二十年以后的事情,而贾家的权势是摆在眼前的,贾家肯招林粲为婿已是纡尊降贵了。于是二太太说:“既这样,娘娘何不求了皇上,请他给二丫头赐婚,岂不体面。”

元春闻言脸色发白,心里像是被针扎一样的疼,原来,皇帝已经许久不曾临幸凤藻宫了,别说请旨赐婚了,就是见上一面,也要趁去皇后宫中晨昏定省的时候偶然遇见。再这样下去,怕是皇帝都记不起来元春是哪个了。

元春深吸一口气,平复胸中的怨愤,对二太太说:“此等小事如何敢惊动圣驾,我只修书一封,母亲带回去给老太太,请她人家成全这门亲事。”

元春暗忖,林表弟是皇帝的师弟,皇帝待他甚为亲厚,本宫也只有借此事博上一博,盼着皇帝想起凤藻宫里还有一个贾贵妃。


 84

第八十四章、元春赐婚

二太太回府以后;拿了元春的信给老太太看;老太太原就属意这门亲事;自然是乐见其成;只是……

娘娘只是个贵妃,头上还有太皇、太后、皇上并皇后,论规矩是不该提赐婚二字的;

贾母是历经三朝的老诰封了;对朝堂、后宫的事情看得清楚明白,她仔细看过娘娘的信后,发现并无不妥之处,信中的意思只是提亲;并没有赐婚二字;于是安心了,命二太太打发琏儿去林府提亲,无他,只因琏儿与那府里走得近,他若去了,林家小子的狂劲还能收敛几分。娘娘的这封信也带上,只当是娘娘为二姑娘做的大媒。

二太太嘴上应了,心里却不以为然。

她如今算是厌弃了琏儿夫妻两个,二房这边但凡有事,他们必是三推四阻的不肯出力,琏儿也就罢了,只是个侄儿,与自己不贴心也是常理,怎么凤丫头也敢这样对待自己,她可是自己的亲侄女,她嫁过来这几年,自己放权让她管家,可真没薄待了她,她却伙着琏儿背弃自己转投了大房,这不是当着满府的人打自己的脸面吗!

如今娘娘下了赐婚的懿旨,这等体面的事,凭什么叫他们夫妻抢了去,于是二太太只是表面上应了,心里却有自己的打算,她也不与大太太商量,也不支会琏儿,只打发人去林府请林家大爷来府上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

结果,林家大爷一点脸面也没给,不出一个时辰就把人派回来,说是自己正在翰林院当差,公务繁忙,改日再去给二太太请安问好。

二太太在林家大爷面前碰了个丁子,心里就积了怒气,也顾不得舅母长辈的体面了,直接叫周瑞家的收拾妥当,坐了八台大轿,摆了一品诰命的全副执事去了林府。

到了林府却吃了闭门羹,原来林家大爷在衙门办事,大姑娘现不在府里,而是在朱府上,为朱夫侍疾。二太太心里闷着气,定要今天出了才好,总不能去翰林院找林粲,只得叫人抬着去了朱府。

朱府坐落在皇宫西边的西绒线胡同,也是五进的大宅院,周瑞家的上门子里请人传话,说是贾府的二太太来看表小姐,

院子里一层一层的传话,等小丫头把话递到黛玉跟前的时候,黛玉正拿了绷子与朱夫人说些京里流行的新花样儿,听了回话只觉得尴尬,如今,黛玉住在朱府上住着,二太太来了不说见朱夫人,只说见黛玉,这也太不把人家主人放在眼里了。

朱夫人怕黛玉为难,只说,怕是你那二舅母有些梯几话要与你单独说说,你就去吧。

黛玉这才辞了朱夫人,回自己暂住的小院,领着奶娘及四个大丫头站在院门口等着迎接长辈。

二太太来到院门前,就看到黛玉身着藕色的罗裙,外罩白色绣海棠花样子的纱袍,梳着家常的卧云髻,没有带头面,只是别了两只碧玉发簪,胸前挂了一只玉牌,端端正正的给二太太行礼。且不说那一身衣裳上上好的绣工,上好的料子,要绣娘费力费力的做上多少日子,只说那块上等的白玉雕成的玉牌,怕是要百八十两银子才买得。

黛玉这一身贵气的打扮,让二太太瞧着扎眼。却不能明说,依旧是慈眉善目的把人扶起来,脸上装得十分亲切,心里却是厌得不行,暗忖,林丫头随了她的哥哥,越发的放肆了,好好的姑娘不正经学些女红女工的,却只想着衣裳首饰一途,真真是个轻浮的。

黛玉哪知道二太太的心思,只依着礼数把人请把了正堂,又亲手奉了茶。

二太太品了一口茶,与黛玉说些家常话,“这一程子,你觉着身体怎么样呢,前些日子老太太打发人给你送来的丸药吃了吗?”

黛玉起身答道:“劳舅母惦记,我还好,就是天气热得慌,不想出门,丸药到是收到了,只是我如今没病没灾,怕这会子吃了就糟蹋了好东西,想先放着,备个不时之需。”

二太太说:“老太太配药那会,我也瞧了,那丸药叫人参养荣丸,并不是救命的东西,就是日常吃着补身体的,你也不必留,吃完了,打发人回那府里要去。”

黛玉才不会吃那个劳什子呢,她哥哥早就说了,没病乱吃药和有病乱投病一样,都是嫌命长的事儿,因此,那丸药一直在库房里放着呢。黛玉当着二太太的面只是虚应了,又谢了老太太和舅母爱惜之恩。

二太太说:“如今,到有一桩喜事要说与你知道,”

黛玉不解,请舅母释疑。

二太太笑道:“是咱们家娘娘,你的大姐姐,要给你哥哥赐婚,贵妃娘娘说了,你哥哥与你迎春二姐姐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她颁了懿旨,要做成这门亲事,你说说,这是多大的福气呀。”

黛玉惊得站起身来,问道:“舅母此话当真?”

二太太说:“这丫头,我一把年纪了,还能诓你不成,论理,这些个话该与你家的长辈说才是,可是你们府上只你们兄妹二人,少不得亏了礼数与你分说一番,你也不必急也不必臊,横竖有娘娘做主,没人敢笑话你们,你只管去告诉你哥哥,叫他筹备起来,我回去拟个章程,叫他照着上面写的做,就是了。”

二太太说话的语气,好似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了,黛玉心里不喜,直说:“哥哥的婚姻大事,我可不敢应承。”

二太太有些不喜了,她说:“小孩家真是乱说话,这是娘娘的懿旨,你说不应承,难不成是想抗旨。”

黛玉到底年纪小经的事情少,二太太又是长辈,积年的有些威望,被她一吓,黛玉有些胆怯了,但也不甘心就此赔了哥哥的终身,只得放缓了语气,问道:“娘娘爱惜,原是我们的福分,只是过于突然,到叫人无所适从,我方才说话鲁莽了,还请二舅母海涵,只是,这婚姻大事关系哥哥一辈子,既然二舅母来说上一遭,就请把前因后果说个明白,我也好回明我家兄长,”

二太太微微敛容,黛玉又亲手给二太太斟上茶,这才说:“前两个月,老太太打发人来接我,说是宫里的娘娘招我觐见,不想我是个没福气的,赶巧在那会子病了,因此也没见着娘娘,却不知娘娘又是如何认得我哥哥?”

二太太被噎了一下,心里更气,暗忖,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今个有娘娘做主,必要成就这门亲事。

二太太说:“皇家年年给臣子赐婚,难道都是认得的?再说了,娘娘赐婚,是疼惜自家姐妹,你迎春姐姐虽是正经的国公府的小姐,但她没托生个好爹娘,那府里的事情你也知道些,迎丫头的爹妈不顶事,娘娘这个做姐姐的为她操持,到也合情理。”

黛玉有些为难,她同三春姊妹几个是一处长大的,对彼此性情都知根知底,二姐姐是个温柔懦弱的性子,虽无大错,但二木头的歪名也不是虚的,这样的人娶过府,哥哥怕是不喜。二姐姐在那府里日子过得不算好也不算坏,平淡之处到也还算安生,若嫁过来被哥哥厌弃了,可是要耽误一辈子的,然而娘娘下了懿旨,听二太太的意思,似是已经无可更改,这可如何是好。

于是黛玉问道:“这事,老太太、大太太都知道吗?”

二太太说:“正是老太太命我来的,这等喜事哪能瞒着她老人家,老太太还夸奖娘娘孝顺贴心呢,至于大太太……娘娘都下了旨,这是多大的体面呢,旁人求都求不来,她若是推托,就是自讨没趣了。”

黛玉哪里听不出来这话里的意思,她只觉心口闷闷的,像是压着一块大石头,再抬头看二舅母像是与以往不同了,以往只觉得二舅母是个吃斋念佛的慈悲人,却不想,今日拿了宫里的娘娘百般威压,这是要结亲呢,还是要结仇呢。

黛玉心里委屈,更加不肯应承,她说:“此事要等哥哥回来再做商议。”

二太太把茶盏重重的放在几案上,瓷器磕碰之声响起,显见是气着了,她说:“胡闹,娘娘的懿旨也是可以商议的吗?我这里一直好言相劝,你却不听,难不成等娘娘降罪于你,你才醒悟吗?要知道皇家是最讲规矩的地方,抗旨可是要杀头的!”

黛玉见舅母发火,只得站起身赔罪,不成想,屋外传来朱夫人的声音:“这是谁家的人,竟跑到我府里喊打喊杀的,还有没有规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