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天上掉下个林哥哥-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了乜斜着他,说道:“赐婚的圣旨你都敢驳回去,这会子又来说这等混话,”
林粲嘿嘿讪笑着,“这事怎么还记着呀!谁还没有个犯糊涂的时候呢,这会子我也想通了,嫁给曾铣虽是让妹妹受了委屈,但曾府到是一个好归宿,他们府里都是女人当家,妹妹嫁过去一准不吃亏。”
皇帝:“蠢才!只晓得这些内府里的琐事,你那些布局天下经天纬地的计谋都丢到爪哇国去了吧。”
林:“寻个妹婿而已,用得着想那么深远吗!”
皇帝瞪他,“我叫你与曾家结亲,你当只是为你寻个妹婿吗,朝堂上的事就够叫人费心了,朕哪还有多余的心思管这些儿女之事。”
“我知道,你这是心疼林公的女儿,林如海为你尽忠,你自然也不能亏待了他的后人。”
“若只为林大人,朕也不必费此心力,这一切都是为你……”
“我……”
“这亲事是结两姓之好,一男一女成了夫妻,他们背后的两个家族就成了姻亲,从此两家就扯不开拉不断了,有了好处自然鸡犬升天,若获了罪,也有株连一说,前朝最重的罪要株连九族,太上皇是个慈悲人,自他这儿给改了,即使谋反大罪也只株三族,父族一、母族一、妻族一,可就这三族里,也跑不了姻亲的,”
林粲听出了门道,随既惊出了一身冷汗,他道:“你是说你要大开杀戒了,京里边的贵族有可能被夷族!担心我选错了姻亲,到时候被连累。”
皇帝淡淡地说道:“你不也说这些官员闹得太不像,再不惩治,会闹得民怨沸腾动摇国本吗?”
林粲是这么说过,那起子达官贵人几代人坐享富贵,渐渐地觉得这些都是他们应得的,对君王失了感恩之心,失了敬畏之意,对百姓更是肆无忌惮的盘剥压榨,纵着家奴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比比皆是,是该管管,可是……
“夷族,这也太……”
皇帝素知林粲的性情,这小子平日里扎扎乎乎的像个刺头,但整饬人的手段却嫌软和了些,就像拿大棍子打人,舞起来忽忽的手里生风,架式拉得挺大,实则伤不着筋骨,真给他一把刀子让他把人捅死,他恐怕还下不去手呢。
此时皇帝一脸淡然,比教训林载安、戴权时还要自在些,而林粲却因为预见着了一场浩劫心里紧巴巴的,他说:“京里的豪门大户,谁家没有百十以上的人口呢,再加上母亲的娘家、夫人的娘家,处置一个人可是要陪上几百条性命的,你这狠心贼,当真要京城里血流成河吗?”
皇帝在政事上向来果断,他说:“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朕知道你心里的主意,无非是让这起子人交了权回乡养老,可是你也替那些个受害的百姓想想,难道他们就平白的受欺负吗,去年,贾赦为了几把扇子险些逼出了人命,那苦主还是个有功名的人呢,其他人又怎么样呢!外省有些贵族更是下作,为了几亩产几个女子就可以闹出人命来,”
林:“有这等事?”
皇帝:“可不就有吗!还是你我的熟人,江南织造甄家,他们家近日兴起了圈地的念头,金陵城边的地快叫他们家买尽了,有些不肯卖的,都没落了好下场,挑头不卖的两户人家半夜走了水,一夜之间就死光了……”
林粲怒道:“这甄家是穷疯了不成,为几饷地就能害人性命!”
皇:“疯,是真疯,穷,也是真穷,说出来人都未准相信,这甄家已经入不敷出,以典卖家产渡日了。”
这话林粲到是相信,眼前就有个例证,贾家人不就如此吗!同是世族大家,贾家能卖了祖产给贵妃修省亲园子,甄家一样也能。
林:“真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想当年甄家和贾家的先人都是跟着太祖打江山的功勋之臣,跨马提刀横扫千军何等英雄人物,岂料后人如此不堪,不能肖祖报国也就罢了,怎么连个家都治不好,”这些个大家族,谁没个千亩良田,谁家库房里没堆着成山的绫罗,怎么就能把日子过成这样,林粲叹道:“真是一群废物!”
皇帝:“这些废物没有治国齐家之才,却居庙堂之高,每每国策咨文时他们即不为君分忧也不为百姓祈福,一门心思的为他自己的家族谋利,这样的人,朕欲除之,百姓更甚!你心里那些个妇人之仁趁早收了,若是朕不能将这些民贼蠹虫除掉,怕是天下百姓也要厌弃朕,厌弃咱们大青朝了。”
林粲急道:“哪会如此,百姓们都是忠君爱国的!”
皇帝只一笑,“你不是教过我吗,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朕把这话引申一下,百姓们亦没有无缘无故的忠诚,要想百姓忠君,这个君就必须是明君,昏溃、无能之人早晚会被百姓背弃,一个昏君或许无伤国运,若连着两三个,这个皇朝就要亡了。”
林粲可没学过帝王心术,与皇帝议论这些,他还不够格,但皇帝的话,他到是能听懂。林粲自幼被教导忠君爱国的正统思想,在他所受的教育里面,无论明君昏君,做臣子的都该忠心侍奉,如今皇上却不这样想,林粲有些踌躇,左思右想无果,只嘀咕了一句:“夫子说过,君权乃上天所赐,天命所归,做臣子的岂有不忠之理。”
不想皇帝却大笑,“所谓君权神授,那是编来愚弄百姓的,谁还真信不成!朕听太上皇说过一件太祖的趣事,说有一日礼部为祭祀皇家先祖写了一篇华美的祭文,其中有一句写道,受命于天神佛护佑方得天下,太祖爷当时就驳道,我爹是个杀猪的,我们家与漫天神佛不搭界,我能得天下都是靠了这些弟兄们拼死的杀敌,于是大赏功臣。”
林粲笑道:“贾家也是那时候得了封赏。”
皇:“是啊,不只是贾家,还是王家、薛家、史家、甄家……太祖爷是个厚道人,但凡与他一道起兵的都得了封赏。”
林:“你要整饬的人大多是开国功臣,就不怕御史言官们骂你。”
皇:“朕问心无愧,以开国功勋换累世的富贵,他们不亏,皇家也从没亏待他们的后人,只要他们听话,朕也不介意赏他们一个富贵闲人,可他们偏要为恶为祸,百姓容不得,朕也容不得。”
林粲知道此事断无可改,将来必有一日,京城里会血流成河,他心里是不愿看到的,世家大族再坏,他也不愿看到菜市口拿几百个脑袋铺地,物伤其类而。
皇帝知道他的心,他是只愿整人不愿杀人的,但这些世家经营百代盘根错节,留下一点血脉就可以死灰复燃,是以朝堂之争并不以罢官为终点,而是以人死为终点,死一个还不够,要全家全族都死光才算完。皇帝不愿因这事落了林粲的心情,又与他说起曾家的亲事,好叫他放下些血惺。
皇帝说:“你府里选亲事,自然要选富贵门庭,可这京里的大宅门,又有哪一家能与那些子老功臣们撇清了干系,真到动手那一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你要林姑娘如何自处。朕千挑万选为你挑了曾家这么个清贵门第,你还不领情,”
林粲今天被三人教导下来早已心服口服,连忙说道:“我也没说曾家不好,我只是不待见曾铣那个粗笨小子,想必你也听说了,前两天,他还在皇宫侧门演了一出杂耍,如今传得四九城里都知道了,天桥的艺人争相仿效,叫京城百姓们看了笑话,这样的人,怎叫我安心。”
皇帝自然知道这事儿,乍一听闻,乐了好一会子,不过对着林粲的时候他可不能笑,只维护着曾铣快点敲定了亲事,他说:“曾铣天生神力,旁人还做不到呢!”
林粲无耐了,“得了,得了,我算瞧出来了,你们是一个心的看中曾铣,师父也罢,师娘也罢,再加上你,都瞧着曾铣跟朵花儿似的,我再说什么也不管用了,我也不说了,我也不拦着,明儿个我就去问妹妹的意思,只要她不介意嫁过去放牛,我就应了这门亲事。”
皇帝骂道:“又胡闹,自古以来这婚事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叫姑娘家自己做主的理儿,若要传出闲话,说是林家姑娘自己选的婆家,看不被笑话死,叫她今后如何有脸面在贵族圈里走动。”
林:“内府里的事,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啊!”
皇上料定他不过是刻意推诿,还想再劝,林粲却腻了上来,温言软语的哄着皇上陪他共浴,皇帝本已沐浴过,却惦记着两人共浴的缱绻滋味,于是就撂开手,随他寻欢作乐去了。
=========================================================
作者有话要说:真对不住大家,我是越来越懒,现在觉着码字都是件苦差事了,不过,文章既然开了头就必须写完
为了激励自己,
我已经郑重地对着耽美大神起誓,
两个月之内一定结稿!
若违此誓,将来看文必坑,码字必盗,喝水即肥
你们监督我吧
96第96章
第九十六章
转眼就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薛蟠本想接母亲和妹妹回自家过节;谁知他母亲竟不肯;薛蟠只好舍下蒋玉涵去贾府里陪她们过节。
薛家人到贾母的上房里陪众人饮宴一番,今年东府里有孝在身,这边贾母的辈分高,虽是无碍,但也不好大肆操办;就只叫小戏子清唱一遭未敢动响器;宴席上冷冷清清的早早就散了。
薛蟠好酒贪杯又是个大肚肠;只喊着没吃饱,回自己院中以后叫她母亲另外整饬宴席与他;薛姨妈也有些未尽兴,就依了他,赶了下人们去准备酒菜,宝钗却有些意兴阑珊,推说累了,告了罪独自回房安寝。
薛姨说:“咱们到屋里吃酒吧,在院子里怕会吵着你妹妹。”
薛蟠道:“暑热天未褪,屋子里多闷呢,”
薛姨心疼女儿,只说:“多用些冰,且热不着你。”
薛蟠无耐只得跟着进了屋,嘴里嘟嘟囔囔地抱怨:“这院子恁地狭窄,比梨香院还小。”
薛姨也叹道:“可不是吗,虽说都是一进的院子,但梨香院好歹有些空地,种几株梨树待春天时看看花儿,也算有个景儿,住在这里着实憋屈了些。”
薛蟠立即凑上来说道:“儿子在城南买了五进的宅院,地方宽敞的很,母亲这就随我搬过去吧!”
薛姨骂道:“不省事的东西,我们走了,你妹妹怎么办!”
薛蟠道:“自然是一起搬过去啰!”
薛姨道:“蠢儿,我是说你妹妹的终身大事,”说罢自己也觉得灰心,不禁叹道:“可怜见的,宝钗都十六了,你姨妈那边也没个说法,眼瞧着身边的小姐妹该嫁的嫁了,该订的订了,只她还没个着落,”
薛蟠道:“怪谁呢,我早就说那个贾宝玉不可靠,你们偏中意他,他但分是个男人就该去老太太跟前求下这门亲事,”
薛姨道:“又胡说!哪有自个求亲的,你当谁都同你这般厚脸皮不成!”
薛蟠:“那我妹妹为了他损了名声,他只当不知吗?开夜宴的事一传开,他就该担待下来,两家里订了亲事,就什么事都没有了,现在到好,亲事没订下来,丑事到是按不住了,上个月金陵老家的族长听闻此事就写信来,我是不认得几个字,叫管家读来听,把个管家羞得都抬不起头来,那些个话呀,我都不好学给母亲听,这一二年里咱们是别想回乡了,叫族长瞧见,不活活打死我呢!”
薛姨惊问:“那事连族里的人都知道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那边早知道了!我是怕母亲急坏了身子才没告诉,”
薛姨抽泣着叹道:“我那苦命的儿呀!”
薛蟠忙在一旁劝慰,岂料薛姨妈越想越伤心,絮絮叨叨的说了起来:“我那宝钗要相貎有相貎要人品有人品,怎么就如此的命苦呢,先是没了父亲,家里失去了主心骨,又摊上个胡作非为的哥哥,连累她失了进宫待选的福气,好不容易得了你姨妈的眼缘,以为能嫁进国公府里安享富贵,谁知上有老太太拦着,下有林丫头拌腿,事事都不叫她如意,真是好可怜!”
薛姨妈是把守寡以来的所有委屈都想起来了,越说越起劲,把薛蟠吵得没了耐性,只说:“自己没本事到赖起旁人来了,我瞧着林家可没有与贾家结亲的打算,真要有拦路虎也不是他们家。”
薛姨急忙止住了絮叨,问道:“你怎知林家不想,莫非林家大爷与你说过什么。”
蟠:“这还用说吗,有眼睛的人都能瞧出来,老太太三番四次接林姑娘到贾府里住,人家都没来呢,远的不说只说今天中秋家宴,林家没来,八月初三老太太八十大寿,林家只送了贺仪,人却没到,这还有什么可说的,林家是压根儿没把贾家放在眼里的。”
薛姨:“今日林家没来,是因为皇家赏了他们体面,命他们兄妹二人进宫饮宴。”这又是一件薛姨妈生气的事,那个林丫头处处都不如自己的女儿,怎么就能有这样的福气,
蟠:“这个事我到是知道,前几天从江南运来几篓新鲜螃蟹,我选几只大个团脐的去孝敬舅舅,他老人家跟我说,今年皇上兴头高,中秋夜在宫里设了宴席,招一帮子心腹陪他喝酒聊天,舅舅、舅妈也得了旨意,”
薛姨忽又想起一事,指着薛蟠的鼻子骂道:“若不是你误了你妹妹的前途,她这会子也在宫里饮宴呢,那是何等的风光体面。”
蟠:“快拉倒吧,您以为进了宫就有现成的体面啊,就连贾府里的大姐姐,如今被降了份位都没资格参加,以咱们家的出身,妹妹就算进了宫又能怎样,”
薛姨妈闻言再次悲从中来叹息女儿命运多chuai,说来说去都把希望寄托在宝玉的身上,“我只相中宝玉,只有他这样的人品家世才配得上宝钗,只可惜老太太心里中意林丫头,你姨妈到是跟我一个心思,她不好明着与老太太做对,但暗地里一直防着林家呢。”
薛蟠嗤笑:“你们还真拿宝玉当个香饽饽了,也不问旁人怎么想呢,我听说,林家大爷是亲自撵了宝玉的,还放了话说再不许他登门,这架式再明白不过了,断无结亲的可能。”
薛姨妈本就是个没主意的碎嘴妇人,听儿子这么一说,便觉得有理,立时就欢喜起来,她说道:“若是林丫头不来捣乱,你妹妹就做定宝二奶奶的大位了。”
“哎哟,我的亲娘哎,可着北京城都再找不着比您更糊涂的人了!拦着宝钗前程的是老太太,关林家何事。”
薛姨妈闻言立时就哭骂起来,不孝子、小畜生之类的话,不要钱似的泼到薛蟠身上,直到下人们备好了酒菜端上来才住了声。
薛蟠粗声粗气的赶走了下人,只母子两人清清静静的用饭,薛蟠给母亲斟上酒,问道:“我瞧着妹妹脸色不好,莫不是身上不爽利。”
薛姨叹道:“身子到是无碍,就是前些日子出了件窝心事儿,她还没撂开手呢,”
“莫不是又为了宝玉!”
“这回到不是,”薛姨往窗外瞧了瞧,见下人们都站得远,才低声说道:“老太太寿宴的前几天,凤丫头带着人抄捡了大观园……”
“有这事?”薛蟠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自家人抄捡自家人,真是奇哉怪哉!”琢磨了一会儿又觉着不对劲,又道:“不对呀,园子里住的都是姑娘们,可有什么好抄捡的,难不成凤姐姐嫌弃姑娘们,想把她们赶到婆家去。”
薛姨妈一巴掌打在薛蟠的后脑勺上,“叫你读书你不肯,一说话就蠢得没边,好叫人笑话,姑娘们都没订亲,可哪来的婆家!”
薛蟠揉着脑袋不敢吭声,薛姨妈到是知道一些底细,逐与薛蟠说了,薛蟠对这等内宅风流最是上心,央着母亲细说,薛姨妈却道:“还有什么可说的,无非是哪个下作的奴才做的孽,害得你妹妹也跟着没脸,凤丫头抄捡那晚,你妹妹虽没在蘅芜院里,到底是院子被人动了一遭,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