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瀚海雄风 >

第34章

瀚海雄风-第34章

小说: 瀚海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招“二龙抢珠”是峨嵋派嫡传的“空手入白刃”功夫。杨婉从她哥哥杨滔那儿学来的,双指一出,便挖对方的眼珠,手法狠辣无比。少年军官吃了一惊;喝道:“好狠!”左掌一立,护着面门,脚跟半旋,右手的马鞭扬起。他是蒙古数一数二的摔角好手,只待杨婉双指一到,立即便可拗折杨婉的手指。跟着马鞭挥出,便可擒了杨婉。
  岂知杨婉乃是“声东击西”之计,她和这少年军官并无深仇大恨,哪能挖掉对方的眼珠?不过她这么作势一挖,却是攻敌之所必救,迫使对方不能不全神防护面门。就在少年军官单掌一立之际,杨婉倏地变招,衣袖一挥,拂着少年军官的虎口,登时就把他右手所拿的马鞭卷去。少年军官的气力本来比杨婉大得多,若然拳来脚往的明打,杨婉决占不到他的便宜,但如今攻其无备,这“声东击西”的打法却是一举成功。
  少年军官哈哈笑道:“好俊的身手,但你抢了我的马鞭做什么?你是明慧的侍女,难道你想做我的马夫?”
  杨婉夺了马鞭,握在手中,只觉分量不轻,这才发现,原来这条马鞭乃是缠了厚厚一圈“乌金银丝”的马鞭。阿尔泰山出产的“乌金”比黄金还更贵重,这条马鞭显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了。可以推想得到,有这条马鞭的主人,当然也决不是普通的军官。
  杨婉明知对方不是常人,但恨他出言不逊,心里想道:“管他是什么人?误闯禁地,我予以薄惩,谅明慧公主也不能怪我。”
  少年军官笑声未已,杨婉喝道:“给我躺下。”马鞭打出,使的是“枯藤缠树”的招数,卷向少年军官的双足。
  少年军官这次已有了防备,笑道:“不见得!”身形闪处,一记“手挥琵琶”,翻身抢进,反手擒拿。杨婉鞭梢一转,待卷他的小臂,少年军官一个旋身,改手为拳,拳气踞踞,仍是抢玫的招数。杨婉挥舞马鞭,活似灵蛇。
  少年军官笑道:“你的鞭法也很不错,我以为你是个柔弱的姑娘,倒是我走了眼了。”笑声未收,霍地喝道:“撒手!”五指合拢,一抓抓着了马鞭。
  杨婉敌不过他的气力,急中生智,手腕一颤,鞭梢好似蛇头昂起,“嗤”的一声,打着了少年军官膝盖的“环跳穴”,少年军官用力一扯,把马鞭夺了过来,可是与此同时,他膝盖一麻,也不由得“卜通”地跌倒了。
  杨婉马鞭被夺,身向前倾,重心不稳,也是险些跌倒,不过她的轻功很好,身形一晃,随即一个“鹞子翻身”跃起后自落,平平稳稳地站住。
  少年军官全身披甲,急切间却是爬不起来。杨婉正要过去擒他,忽听得一片惊惶的声音叫道:“乌洗娜,你干什么?快住手!”原来是营中的女兵闻声赶出,“乌汉娜”是明慧公主给杨婉取的蒙古名字。
  少年军官因是披着盔甲,故此“环跳穴”虽给鞭梢击中,穴道并未封闭。不待那些女兵扶他,此时已是站了起来。少年军官笑道:“她对明慧很是忠心,我也没有受伤,你不必怪她!”
  那些女兵放下了心,说道:“乌汉娜,好在你没有闯出大祸,你知道他是什么人?”杨婉道:“我怎么知道?”和杨婉交情最好的一个女兵说道:“他是咱们的四王子!在四个哥哥之中,公主和他最好。等下你向公主求情吧。”
  杨婉吃了一惊,这才知道少年军官的身份乃是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拖雷。杨婉曾听得李思南提起拖雷之事,知道拖雷和明慧公主正是成吉恩汗最宠爱的一子一女,拖雷豪迈豁达,对人真诚,和他的三个哥哥大不相同。
  李思南那次参加成吉思汗的狩猎,与拖雷相识,彼此惺惺相惜!拖雷曾送他“哈达”(“哈达”即手帕,蒙古和西藏的习俗,送哈达即是表示友谊),把李思南当作“安答”(好朋友)的。
  拖雷听见了那女兵的话,笑道:“我都不许你们怪她,我当然更是不会怪她的了。何需什么求情?好啦,现在你可以带我去见明慧了吧?”
  杨婉道了个歉,带领拖雷进帐。明慧公主闷坐帐中,忽见拖雷来到,不觉又惊又喜,说道:“四哥,你不是留在和林监国的吗,怎么来到这儿来了?”
  拖雷道:“我听得爹爹受伤,前几天已经来到固原了。你这个侍女我以前好似没有见过,你几时收下的?她也好似不是咱们草原上的姑娘吧?”
  明慧公主道:“原来你是从固原来的。爹爹怎么样了?乌汉娜的事情慢慢我与你再谈。”明慧公主还拿不定主意是否把杨婉的来历告诉他,而且她也是的确急于想要知道成吉思汗的消息,故此轻轻地移转话题。
  拖雷黯然说道:“爹爹箭伤复发,病势垂危。我正是奉了爹爹之命叫你去的,爹爹对你好像有什么事情不大满意,我到固原几天,他都没提起你。但昨晚病势逆转之后,爹爹却是很想念你,一晚叫着你的名字。你赶快准备,今天就和我一同去吧。”
  明慧公主大吃一惊,说道:“怎的突然会沉重起来?我这里每天接到的都是好消息,我还以为爹爹已经病好了呢。”
  拖雷苦笑道:“这是爹爹恐怕影响军心,所以不肯让兵士知道他的病势沉重。你不在固原,当然不会知道真情了。”
  明慧公主心乱如麻,说道:“沉重到什么田地,可有性命之忧?镇国这厮如今是否还在爹爹身边伺候。”
  拖雷叹了口气,说道:“难说得很。不过爹爹年近七十,一生汗马,立下了蒙古震古铄今的功业,即使万一不幸,也是没有什么遗憾的了。你也不必太过悲伤。”歇了一歇,又道:“我知道你不喜欢镇国王子,爹爹病危,你的婚事是一定要延搁的了。所以你也无须急于想法对付。这次你去固原,有我陪着你,镇国王子决不敢对你罗嗦。”
  原来明慧公主在兄弟之中和拖雷交情最好,明慧公主的心事是从来不瞒拖雷的。拖雷为人正直,与镇国王子也是一向不和。
  明慧公主道:“好,你出去一会,待我换过衣裳。顺便请你叫她们给我备马,要挑选三匹最好的骏马。”
  拖雷忽道:“你准备带哪一个侍女伴你去?”明慧公主怔了一怔,道:“你问这个干吗?”
  拖雷目光转向杨婉,说道:“乌汉娜的本领很是不错,刚才我都险些给她擒了。依我看来,她的本领不但是女子之中罕有,咱们的武土恐怕也没有几个比得上她。”
  明慧公主恍然大悟,作了个会心的微笑,说道:“原来你是想我带她同去。”
  拖雷道:“你有一个本领高强的侍女保护,我也可以更加放心。”
  明慧公主道:“好,你先出去,待我问问她的意思。”
  拖雷走出帐幕,杨婉说道:“我不去。”心想:“拖雷已经起疑,看来他已经识破我是汉人。虽然他是李思南的朋友,但他毕竟也是一个王子,不见得他就会为了朋友的缘故放纵钦犯。我的身份还是以不让他知道的为宜。”
  明慧公主沉吟片刻,说道:“我替你想过了,我看你还是和我同去的好!”
  杨婉道:“为什么?”明慧公主道:“你单独留在这儿,我不放心。”顿了一顿,接下去说道:“那晚他们已经疑心刺客是逃到这儿,不过碍着我才不敢来搜查罢了。我走了之后,只怕余一中不敢明来也会暗来。”
  杨婉一想,余一中阴险难测,拖雷至少比他好些,与其给余一中暗算,宁可让拖雷起疑,因此也就答应了。
  固原在六盘山之南一百余里,骏马疾驰,当天晚上便到。拖雷与明慧公主进入大汗的金帐探病,杨婉则在另外一座供给公主侍女专用的帐幕歇息。
  正是:
  明知不是伴,情急且相随。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十八回 棱棱风骨惊雄主 惘惘情怀怅慧姬
  拖雷与明慧公主走近金帐,刚好听见成吉思汗在帐中骂人:“哼,说什么多行仁义,少施杀戮,这不过是腐儒之见,迂拙之言!我若不把敌人杀得胆寒,焉能使四方慑服?哼,我受命于天,天下未曾一统,我要死也死不了的,不要你医,你走,你走!我倒不信,不要你难道我就会死!”骂声中一个背着药囊的老者走出帐来。
  拖雷莫名其妙,问那轮值的金帐武土道:“这是怎么回事?”
  武士道:“这人是汉人的名医柳元宗,好不容易才请得他来给大汗看病的。”
  拖雷道:“为什么大汗又把他赶跑呢?”
  武士道:“听说他劝大汗多行仁义,少施杀戮,这样才能心气和平,益寿延年。大汗听不进去,所以骂他。”
  拖雷吃了一惊,说道:“连这位名医都不敢下药了么?”武士默默地点了点头。
  拖雷和明慧公主连忙走进金帐,只见成吉思汗气喘吁吁地闭着眼睛,想是骂人之后,十分疲倦。成吉思汗的后妃和三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围在他的身边。
  成吉思汗的妃子在他耳边低声说道:“大汗,你最宠爱的阿鞑海别姬和拖雷来了!”拖雷走上前道:“爹,我和妹妹来了,你好点吗?”
  成吉思汗缓缓张开眼睛,忽地又大叫道:“什么,你怕我活不下去吗?我要把世界变作蒙古人的牧场,谁敢违抗我的意旨?我是一定还要活下去的!”
  可怜成吉思汗正是为了感到生命的快要消逝而变得疯狂,这么大叫一通之后,立即又昏迷过去。
  年长的王公悄声说道:“看这样子,恐怕大汗是不成了。咱们还是请他吩咐后事吧!”
  窝阔台道:“不知大汗还会不会醒来?”
  术赤道:“我是长子,当然应由我继承汗位!”察合台道:“呸!你配!”
  成吉思汗朦胧中似乎听得有人争吵,又睁开了眼睛。
  年纪最长的两个王公跪下去道:“你像高山似的金身,如果倒塌了,你的大汗国由谁来统治?你像柱梁似的金身,如果倾倒了,你的神威大氰,由谁来高举?你的四个儿子之中,由谁来执政?你的儿子们,兄弟们,属民百姓们以及后妃等人,请大汗你给我们留下圣旨。”
  成吉思汗颓然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我当真是要死了么?”此时他稍稍清醒了些,已经知道自己是拗不过死神了。
  众人都不敢吭声,成吉思汗的目光缓缓的从四个儿子身上掠过,叹了口气,说道:“你们还记得我教你们折箭的故事么?你们要像一束箭似的聚在一起,敌人才不能将你们折断。如今我还未死,你们就互相争吵,我死了也不能心安。”四个儿子齐声应了一个“是”字,可是察合台与术赤依然怒目而视,显见敌意未消。
  原来术赤的母亲曾被成吉思汗的敌人蔑里吉部所俘,术赤是在释俘之后他母亲在归途中生的,因此他的兄弟说他“来历不明”,都不把他当作长兄看待,尤其是察合台更不服他,曾有好几次当面骂他“野种”,刚才成吉思汗昏迷之时,术赤想以长子的身份继承大位,察合台又立即斥他“不配”。其时成吉思汗恰好醒来,都听见了。
  成吉思汗心里想道:“若立术赤为汗,他的兄弟一定不肯服他。察合台很会打仗,但十分跋扈,立他为汗,只怕也会惹起内乱。窝阔台性情忠厚,最得部下拥戴,可是精明不足,此时若立他为汗,对他恐怕是祸非福。”
  要知窝阔台虽得部下拥戴,但在六盘山这一路的军队却是镇国王子统率的,镇国王子是拥护察合台的,察合台定然不肯让窝阔台安坐大汗的宝座,故此成吉思汗虽然想要窝阔台做他的继承人,却也考虑到了时地不宜。
  最后成吉思汗想起了拖雷,拖雷是他宠爱的小儿子。“拖雷人很能干,可是他年纪最小,威信未立,要他扶助窝阔台最好,立他为汗,却不适宜。”
  成吉思汗踌躇未决,喝了一口参汤之后,说道:“天下大得很。你们打平了天下,各领一个汗国,也就不必争吵了。”
  察合台道:“爹爹说的是。但汉人有两句话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这话也似乎很有道理。”
  成吉思汗眉头一皱,主意已定,说道:“做首领的人应该得到最大多数的人的拥护,我就是在斡难河的大会中,受各部酋长一致推举才做大汗的。这个规例很好,应该立为法制。以后世世代代,永远遵依。”
  两个最年长的王公说道:“请大汗详加指示。”因为这只是一个原则,还没有接触到具体的问题。
  成吉思汗道:“好,你们听着:我死之后,你们要将我的尸体运回和林,限三个月之内,召集各部酋长、王公、各军将领开个大会,这个会可以叫做‘库里尔泰会’(蒙语‘库里尔泰’是‘各个有权力的人’的意思。),库里尔泰会秉承我的遗命,推举继位的大汗。新的大汗未推出之前,由拖雷监国!”
  察合台听了成吉思汗的遗嘱,大失所望。尤其不忿的是,非但大汗之位没有确定,连“监国”也没他的份儿。不过正因为大汗之位未定,他还存有一线希望。
  怀有野心的人总是把自己估计过高的,察合台心里想道:“我打仗功劳最大,王公、酋长,哪个不怕我几分?库里尔泰会中,只要有几个得力的人助我,那些酋长王公自必随声附和。这大汗的宝座,终归是我囊中之物。”成吉思汗的遗嘱不能更改,察合台又想得如意,因此也就不愿冒险去发动兵变铲除窝阔台和拖雷了。
  人人都在凝神聆听成吉思汗的遗嘱,面上的表情因各人利害关系的不同而或喜或忧。只有明慧公主对遗嘱无所关怀,她一心只是关怀临危的老父。
  成吉思汗在这“回光返照”之际,感触特别灵敏,他看到了明慧公主眼角晶莹的泪珠,不觉心里一酸,想道:“到底是阿鞑海别姬疼我,不像察合台他们,我还未死,他们就在勾心斗角了。”
  成吉思汗微感歉疚,低声叫道:“阿鞑海别姬!”明慧公主道:“爹,我在这儿。”成吉思汗抚着她的手说道:“我很抱歉未能答应你最后一个请求,你心里还在怪我吗?”
  明慧公主知道他是指自己和镇国王子的婚事,他这么说,已经是有点悔意的了。明慧公主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眼泪不自禁地簌簌而下,硬咽说道:“爹,我任凭你的主意。”成吉思汗道:“你不必难过,我死之后,你的四哥拖雷一定会照顾你的。你让拖雷给你作主吧。”话中有话,即是把明慧公主的婚姻,交给拖雷处置了。
  要知成吉思汗此际还得利用镇国王子的兵力,所以他不能明说。但若将来时移势易,镇国王子的利用价值若然消失,这一宗女儿所不愿意的婚姻,成吉思汗当然也就无须坚持。不过将来时势变得如何,成吉思汗也是难料,故此只能交给拖雷处置。他这几句话也即是向拖雷暗示:“倘若你将来还要利用镇国王子,那就不能让妹子悔婚。”
  明慧公主听懂父亲的话,哭着叫道:“爹,你不能死!”成吉思汗叹了口气,说道:“我现在明白了,人总是要死的!我是相信全世界会变作蒙古人的牧场,只对惜这一天我是看不见了!”说话的声音越来越是微弱,一代天骄,终于一瞑不视。
  明慧公主号陶大哭,察合会道:“你别哭乱了人心,咱们还要商量大事呢。”当下王公、后妃、将领等人,就在帐中开个临时会议,商议如何给成吉思汗举丧,以及攻金的军事行动是停止还是继续等等问题。在会中因利害关系的不同,少不免又是一场争吵。
  镇国王子虽然听不懂成吉思汗临终之际对明慧公主所说的那几句话的含意,但亦隐隐感到“大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