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名门闺杀- >

第177章

名门闺杀--第177章

小说: 名门闺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隼飞弦裁挥屑溉恕�
进了寺,知客僧将薛氏与三娘等人迎到了寺里准备的客房,进去了才知道隔壁几间屋子正是分给了王阁老的夫人,也就是三娘的叔祖母李氏。
由此可见,这寺院的周到之处,当然也从侧面看出了圆滑。
薛氏因为想着要早些来,所以一早就出发了,李氏和王筝她们还没有到。薛氏便带着三娘和五娘在厅里喝茶。
三娘刚刚来的时候有一路打量,这个寺院各个院子里都有不少提个健壮的僧人,应当是武僧。能进来的都是有身份的人,一般上要是想混进来很难,所以崔姨娘若是想要进来做些什么的话,那这所谓的皇家寺院就真的是摆设了。
可是看五娘的样子,崔姨娘似乎在今日会有什么行动。三娘觉得依着崔姨娘那种性子,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她具有一种从社会底层爬出来的人的那种韧性,可惜没有用到正道上。所以崔姨娘若是出现,应当不只是要见五娘这么简单的。
所以崔姨娘今日若是有所行动的话,应当是要在寺外的。刚刚三娘有注意到,寺里虽然秩序井然,但是寺外还是围了好些民众的,即便他们都被众僧侣们拦在了山门之外,却没有阻止他们带了贡品之物在山下朝拜。那里到是鱼龙混杂,要藏身不是难事。
而大悲寺奉行的是严进宽出的原则。
她到是好奇,若是崔姨娘要针对的人是她,要以什么借口将她骗出去?
而且,她如此大胆,肯定是不止一人的,这么短的时间,她又是怎么找到帮手了。
三娘虽是在喝着茶,却是心不在焉,直到一阵清脆笑声伴随着脚步声传了进来。
“听那知客僧说你们早就到了,我还不信呢,我和母亲出来的时候天还没有亮呢。”王筝很是自来熟地先走了进来。
两家本就是一家,到也没有什么顾忌。
薛氏和三娘五娘见王筝进来了,知道李氏也一定是来了,忙起了身。
王筝笑道:“我母亲就在隔壁呢,我过来看看你们。”
薛氏表示要带着三娘和五娘去给李氏见礼,王筝却是道,李氏就是要她来吩咐暂时不用过去的,等到法会的时候到了再一并去。
原来李氏终究是年纪大了,爬了这么高的阶梯,有些头晕,想要歇一歇。
薛氏与三娘几人又问了几句,知道李氏没有什么事情,便打消了过去探望的念头。
王筝陪着说笑了几句,便小声对三娘道:“成之来了,她和苏夫人就在那边不远呢,我们过去找成之说话。”
王筝和苏敏之的婚事已经正式定下了,定了亲,王筝便不能去苏家随意走动了,三娘也不好一个人去苏府,因此从上次在孙家分开之后到是许久未见了。
只是按着这里的礼数,王筝遇见苏夫人是要去请安的,她想拉着三娘作陪。
三娘还未开口,薛氏就知趣地道:“三娘你陪着阿筝去吧,我正好也要休息一下。”
三娘便点头应了,又看向五娘道:“五妹妹要跟我们一起去么?”
五娘自从进了寺神经就一直紧绷着,坐在一边没有说话,听人喊她,吓了一跳。
三娘便又问了一次,五娘这时候哪里敢乱走,忙不迭地摇头:“我不去,我刚刚走路走累了,要歇会儿。”
王筝瞪着五娘道:“你才多大点儿的人,走这么会儿就要休息?以后老了还得了”一副长辈的模样。
五娘低头不语。
三娘笑了笑:“算了,让她歇着吧,我们过去。”
王筝也就是随口教训一下,见三娘起身,自己也连忙站了起来,挽住了三娘的胳膊,一副亲密的样子。
薛氏见她们姑侄如此,不禁摇头失笑,后来又想到自己与三娘有时候也是这般亲密的。
苏家分到的院子离着这边说远也不远,说近也不近。王筝与三娘,在知客僧的带领下,一路小声说笑,到也不觉得路难走。
只是在路过一座殿的前面时,从那座佛殿中走出来了四个僧人。当头的那一个浓眉大眼长相方正,体格极为健硕,即便是穿着冬衣,也能看出他有一副很好的身材。
三娘当即就是一愣,这是一个熟人。
四娘前,孙氏寿宴,她与宣韶跟踪一个厨房的管事,结果却是遇到了那管事与一个和尚偷|情。那管事在之后不久有了孕,而后有好几次,三娘看到那个浓眉大眼的小孩子,心里都是一阵别扭。
她却再也没有见到过那个和尚,不想今日却是在这大悲寺里看见了。
三娘记得他的法号好像是……悟深。
“怎么了?”王筝见三娘停了下来,奇怪地问道,她转头顺着三娘的视线看去,只看到几个和尚远去的背影。

第三百一十九章 沈菜鸟

“没事,我们走吧。”三娘笑了笑,示意王筝继续前行。
路上,三娘装作无意般问那带路的小和尚道:“小师傅,你们寺里这么多的僧人都是自小就在寺里的么?”
那和尚念了一声佛号道:“有些是年纪尚幼就被从各个寺院里挑选来的,有些却是经过朝廷四年一次的考试进寺的。来参加选拔的都需要所在寺庙主持的推荐信,还必须精通佛法。”
三娘点了点头,原来那还是个六根不尽的高僧啊。只是不知他知不知道自己在这世上还有一个儿子,想必还在山东的那个管事也不一定就希望他知道的。
苏夫人分到的院子与她们的差不多大小,隔壁的却是沈夫人和沈凤娇。
三娘和王筝找来的时候沈夫人正带着沈凤娇过来与苏夫人说话。
三娘与王筝上前去给苏夫人和沈夫人行礼问安,有与苏成之,沈凤娇见了礼。
“你们年纪都差不多,想必是聊得来的,在一旁说说话,亲近亲近吧。”苏夫人很是和蔼可亲。
她很喜欢王筝,也喜欢三娘,见两人来了很高兴。
沈夫人好好打量了三娘几眼,又往她身后看了看,问道:“今日王侍郎府上就只有三小姐一人过来么?”
三娘低头轻声道:“我与五妹妹跟着母亲来了,二姐姐手上的伤还未好全,就在家养着了。”
沈夫人不由得有些失望,她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见过那位王家二小姐,自己未来的儿媳妇呢,虽然听皇后说,是个长相与性子都极好的,可是她还是想要看一看才放心。
三娘自然是看到了她眼中的失望了,心中喟叹一声,便与王筝一起坐了,和苏成之,沈凤娇说话了。
“皇后说过几日就安排凤娇进宫去,只是她这木讷的性子,也不知……”沈夫人咽下了下面的话,朝这边的沈凤娇看了一眼,语气有些担忧。
进宫?三娘和王筝对视了一眼,又看向沈凤娇。
沈凤娇的面容看着似乎比上次见到的时候要白一些了,依旧是有些羞怯,不怎么爱说话。但是别人对她说话,她却是很高兴的。可见她自己也是想打进圈子,却是不善于表达。
虽然之前对沈家在这个时候接来一个妙龄沈姓女子有过一些猜测,不想皇后到真打的是这个主意,而且还安排人在那批秀女之前进宫。这样,若是沈凤娇在这段时间有了身孕,那么那些后来的美人们便失了先机。
“原本不应该让她这会儿再出来的,不过想着她以后要出来就难了,我便还是带了她来了。反正这里是佛门净地,与别处是不同的,太后娘娘也不会说什么。”沈夫人柯氏,到是一个心善的。
三娘和王筝虽然将柯氏的小声说话听在了耳里,但是也装作一副没有听到的样子,之后沈夫人也意识到当着几个小辈的面说这些不好,便让沈凤娇带几人去她的屋子说话去。
几人去了隔壁,闲聊了几句,沈凤娇好几次想要开口,却都找不到话头。三娘和王筝都是善解人意的,便故意找了机会让她起头说话,眼中的笑意也是柔和亲切。
沈凤娇心中一松,开口道:“对了,你们有没有听说,惠兰县主的未婚夫……没了?”
三娘一愣,眨了眨眼,看向王筝,一脸莫名。
王筝想了想:“沈小姐,你说的……没了,是何意?”是婚事告吹,还是人死了。
沈凤娇见几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消息,松了一口气。她在社交上头还很生疏,不知道在有些场合什么事情该说,什么事情不该说,以前也没有人教过她:“就是前几日我朝与蒙古在北边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冲突,县主的未婚夫正好是先锋,不想最后却是折在了那场交锋中。”
是死了?
三娘和王筝便不好再说什么了,谈论人家未婚夫的死讯,实在不是一个太好的话题,难免让人觉有些幸灾乐祸。虽然她们自己,甚至包括透露这消息的沈凤娇都不是这个意思。
只是,这件事情她们三人都没有听说过,而着沈夫人的话这段时间一直被拘在家中的沈凤娇却是知道?三娘来京不久,不知道到也说得过去,可是交友甚广的王筝也不知道,可见这件事情并未在京城的圈子里传开。
想到这里三娘心中一动,似是不经意道:“这件事情我们到是没有听说过,不会是误传吧?沈小姐是从哪里听来的?”
原本沈凤娇见自己绞尽脑汁想出来的话题没有人接,心里还有些失望,见三娘终于开口相问心中便高兴了,可是却是质疑她消息的可靠性。
于是沈凤娇急急道:“怎么可能是误传这是我不小心从我堂兄的属下那里听到的。”
堂兄?沈惟?三娘挑了挑眉,确实不置可否的样子。
沈凤娇以为三娘不信,一股脑儿地解释道:“昨日我不小心到了我堂兄的书房外头,他的两个属下正好从他书房里出来,我不好见外院的男子便找了个地方藏了,想等他们走了在去寻我的丫鬟和婆子们,正好听见他们两人说话。他们说镇北将军的次子死了,还说……好像还说那位叫孟安的小将军,死因有些蹊跷。”
沈凤娇一脸懵懂,这些她根本就不懂,只是听到什么说什么。
三娘和王筝却是已经听出些不对劲儿了。
孟安死在了战场上,却是死的有蹊跷?
为沈惟一个闲散之人为何会这么关注北边的情况?还刻意去查那位孟安的死因?沈惟现在只是在朝中挂着一个员外郎的闲职,平日并未参与政事。
不知怎么的,三娘突然想起了孙金生说他姐姐的死有些蹊跷的事情,看了一脸懵懂,不知道自己透露了什么了不得的消息的沈凤娇,三娘不禁为她抹了一把汗,只希望傻人有傻福。又想到自己,王筝和苏成之也被殃及了好像……
“沈小姐,以后这件事情不要再对人说起了。”三娘朝着沈凤娇道。
“为何?”沈凤娇到也没有打算见一个人就说的,不过她不明白三娘为何这样交代她。
“因为你昨日是不小心听到的呀,若是人家和我一样问你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你岂不是要与许多人说起你是偷听到你堂兄两位幕僚的谈话?被太后娘娘知道了可是会生气的。”三娘忽悠道。
“呀——”沈凤娇捂住了自己的嘴,一脸惊恐。
王筝轻咳了一声,安慰道:“别怕别怕,我保证今日这话就我们几个听见了,不会传出去的。我王筝的话向来算数,若是传了出去你只管来找我就是。”说着王筝看了三娘和苏成之一眼。
三娘忙笑着点头:“这是自然,我也不会说的。”苏成之看了几人一眼,点了点头。
沈凤娇松了一口气,她虽然进京不久,但是也听说过王阁老家的小姐是个好脾气又重承诺的。
“那就好,谢谢你们了,我……我不该乱说话的。”沈凤娇一脸懊恼。
王筝笑眯眯:“那沈小姐你自己可也要记得不要说出去哦,也不要与人说你把这件事告知了我们,我们都当作你未说,我未听。”
沈凤娇忙点头同意。
几人又聊了一些别的,三娘发现这位沈小姐真的是一点心机也没有,这样的人能成为皇后的臂膀?若是后宫都是这样的人的话,那沈月娥说不定真的可以出头了。
正说着话,那边有丫鬟道苏公子进来了,来给苏夫人请安来的。
王筝愣了愣,看了三娘一眼,起身笑道:“瞧我,与你们说着话到忘记了时候了。母亲和三嫂嘱咐我们要早些回去了。我们便先回去吧?”后一句是对了三娘说的。
三娘知道王筝是怕苏敏之又针对她,不仅她委屈,两家人也是尴尬。她也不想看到苏成之,便也立即起身朝苏成之和沈凤娇道别。
沈凤娇难得遇见聊得投机的人,倒是有些不舍。苏成之想起之前的不愉快,也不好留着人。
两人去了苏夫人那边道别,苏夫人却是道:“怎么才来就要走?阿筝,我还有些话要与你说,等会儿再走。”苏夫人笑眯眯道,她以为王筝是不好意思见苏敏之,便半是要求地坚持道。
这下王筝到真不好独自离开了。
三娘见状忙道:“既然苏夫人有话要交代,那姑姑你就留下吧我回去与叔祖母打一声招呼,她不会说什么的。”
王筝只有点头:“那你先回去,我一会儿就过来了。”
三娘行了礼便独自带着丫鬟们离开了。
一出了院子,就见苏敏之姿态潇洒,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三娘暗自翻了一个白眼,不过这怎么也是未来的姑父,便恭谨地低头立在一边。苏敏之见到三娘脚步一顿,三娘没有抬头,只朝着他的方向行了一礼,等他过去。
苏敏之只顿了顿便过去了。
三娘抬头,松了一口气。她真不想吵架。
不想才又走了两三步,就见到一个身姿挺拔的清冷身影。
三娘下意识就想朝那人笑,可是想到自己现在身在何处,回身望了望苏敏之刚刚消失在院门前的身影,三娘不由得俏眸微眯。

第三百二十章 少年情意

宣韶今日的装扮有别与以往,他头戴明盔,身着齐腰甲和蟒纹曳撒,腰间还有佩剑,身姿挺拔,步履沉稳。发着乌光的金属盔甲坚硬的质地让原本就清冷的他看着更加冷硬。
只是原本冷凝的神色,在看到迤逦行来的身披白色披风的人时,眼底闪过他人难以察觉的柔软神色。
三娘步子不急不缓,深紫色的裙裾在白色披风间的间隙中若隐若现,那一抹浓艳的色泽被更加的彰显出来,让人不禁眼前一亮,不忍转开视线。
三娘在离着宣韶三步远的地方止住了步子,盈盈行了一礼,抬起头来明眸善睐,巧笑嫣然:“宣公子这是……去哪里?”
这句话原本没有什么,三娘的语气也一如既往的柔和,但是宣韶却很奇怪,自己多年来在无数的危险中练就出来的警觉告诉他,有危险沉默了一瞬,宣韶才道:“我是替我母亲送祭品来的,刚刚正好遇见了苏敏之。”
三娘松了一口气,她还以为他要跟苏敏之进去呢,这让她心里有些别扭。
宣韶便又离奇地感觉到危险解除,这让他有些错愕,不由地认真看了三娘几眼。
三娘轻咳一声,笑得更加柔和:“既是如此,那你就赶紧办事去吧我回去那边的院子。”
宣韶点了点头,退开一步让三娘前行,却并没有离开,而是跟在了三娘的身侧。
三娘微微疑惑地转首,正好对上了宣韶那深邃幽静如寒潭一般的眸子,三娘心中一悸,立即转过头来,宣韶的嘴角却是挂上了愉悦的笑意,让他整个人看上去也柔和了许多。
三娘没有说话,宣韶也无言,两人便这样走着。
周围一直有一列列僧侣来回穿梭,却是衬得两人无比悠闲。
直到来到了一处拐角,周围没有人,宣韶微微听了听,突然右手一动,手掌摊开在了三娘的眼前,那看上去干练无比,指节修长的手上是一直青花瓷的药盒。
三娘惊讶地看了宣韶一眼道:“又是什么药?”
宣韶顿了顿,摇头:“不是药。”
三娘眼中闪过好奇,见周遭没人,机灵的丫鬟们全都往后站了几步远,偏头的偏头,埋首的埋首。便自己从宣韶的手中将那青花瓷的小药盒拿到了手中。
三娘指尖微微的凉意碰触到了宣韶的手掌,轻微的接触,却是让宣韶心中像是被羽毛挠了一下,痒痒的,不知所措。
“这是什么?”三娘拿着药盒小心认真的打量了几眼,这盒子与以前宣韶给他送的用来装药的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