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青少年要培养的60个习惯 >

第5章

青少年要培养的60个习惯-第5章

小说: 青少年要培养的60个习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书铺里有位老者见其装扮知道是读书求取功名之人,便和他聊了起来。末了问了书生的姓名和家乡,最后相揖而去。

    这个书生果然不负十年苦功,一举考取了常熟县尉。书生在赴任之前决定先拜谒一下自己的上司———江苏巡抚汤斌。当他兴冲冲地来到巡抚府上时,却莫名其妙地被拒见了。过了几天,书生又去拜见,结果又被拒绝了。如此这般十次,书生百思不得其解,心中也早已压抑着一腔无名怒火,决定前去讨个说法。

    巡抚传下口谕:还记得当年在书铺拾钱一事吗?做秀才尚视一钱如命,倘若做了地方官吏岂不要刮地三尺?我已经向你打听了你的名字,并且把你的名字除掉,你也不必再来求见,也不用赴任去了。书生恍然大悟,继而顿足失声,但已经追悔莫及了。

    这个书生因为在一文铜钱上表现出来的贪心而葬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着实可惜,这个代价确实过于沉重。但是巡抚的话也不无道理。贪心都是一点点滋生的,最后膨胀成无止境的欲望,世间所有的财富、美食、女『色』……恐怕都难以填满这个无底洞。

    克服自私,学会分享!和亲人、朋友、同学分享你的财富、荣誉、快乐吧!你会发现,你收获的比你分享的要多很多。

    喜欢与他人合作

    一个老人有7个儿子,但他们总是不合,经常为了这样那样的小事争吵。一些坏人希望挑拨七兄弟的关系,以便等到他们父亲死后可以骗取他们的财产。

    老人知道了这个阴谋,但是谁也不能阻止老人离开这个世界,他唯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的七个儿子。一天,善良的老人把七个儿子都叫到跟前,指着放在他们面前捆在一起的七根木棍说:“谁要能把这捆木棍折断,就能得到我的遗产。”

    每个人都想得到老人的遗产,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去折那捆木棍,脸憋得通红,但没有一个人能把这些木棍折断。

    “孩子们,其实要折断这些木棍很简单,我现在老了,但是即使像我这样的人都能折断这些木棍。你们看!”父亲说。然后他将木棍捆儿打开,很轻松地将它们一根一根地折断了。

    儿子们这才恍然大悟,“这样做太容易了,如果这样,每个人都能做到。”儿子们说。

    他们的父亲这才说出了真正想说的话:“我的孩子们,其实你们就像这些木棍,只要你们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你们就会很强大,任何人都不能够伤害你们。但是如果你们分开,任何人都能把你们一个一个地折断。”“我在的时候,就像捆这些棍子的绳子,还能把你们捆在一起,但是我就要离开你们了,离开了捆绑你们的绳子,你们还能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吗?”老人语重心长地说。

    儿子们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七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看到儿子们这样团结,老人放心地离开这个世界了。

    生存是一门艺术,它的第一法则就是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而团结与合作能够聚集强大的力量,完成个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一个懂得合作精神的人,能够更容易适应这个社会,并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懂合作的人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麻烦,产生更多的困难并且无所适从。

    合作是一种生存技巧

    每年的秋天,大雁们都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它们往往整齐地排成v字形,在天空中飞行。

    它们为何要这样飞行?科学家经过研究得知:如果排成队列飞行,整个雁群飞行的路程比单只大雁飞行的距离长73%。当一只大雁拍击翅膀时,就会为后面的大雁制造上升气流。当领头的大雁疲劳时,就会轮换到v字形队伍的尾部,让另一只大雁占据领头的位置。后面的大雁发出“呷呷”的叫声,给前面的大雁鼓劲。大雁无论何时掉了队,马上就会感到独自飞行的阻力,很快会回到队伍中来。最后,当一只大雁由于生病或受伤而掉队时,有两只大雁会随它一起飞落到地上,帮助和保护它。它们守着受伤的大雁,直至这只雁出现好转或死去。然后,它们会加入新的雁群,或者组织自己的队伍去追赶前面的雁群。

    多聪明的大雁!它们借助彼此的气流,轮流占据领头的位置,用叫声相互鼓励,保持队形,关心伤员,从而飞出了比孤雁远得多的路程。

    对于大雁来说,互相合作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获得更好生存的技巧。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一样,如果能够学会与人合作,肯定会大大提高办事的效率。

    要学会生活,必须先学会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你会渐渐学会如何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利益,使得整体活动得以进行。所以,尝试与你的朋友、同学,甚至陌生的人,为了同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吧,团结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

    各种事物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寓言:

    梭子鱼、虾和天鹅,出去把一辆小车从大路上拖下来。三个家伙一起负起了沉重的担子,它们用足劲儿,身上青筋暴起,但是无论它们怎么拖呀拽呀,小车还是在老地方一点儿也没有移动。

    这并不是因为小车重得动不了了,而是另有缘故:天鹅使劲往上向天空提升,虾一步一步向后倒退,梭子鱼又朝着池塘拉去。

    这个寓言说明,任何一种事物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的系统,当各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联要素彼此协调、合作、同步一致地向同一目标运动时,就会形成整体合力,就会产生大于各个要素孤立相加的力量。而当他们互不合作,各自往相反的方向作用时,则产生小于单个的力量。

    人们生活在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已经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纳入整体。可以这样说,每一个人的成功都取决于和别人打交道的程度。是不是习惯于与他人交往、同他人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发展空间。

    一个人无论多有才能,总是有所局限的

    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做了一个游戏。他先请一个孩子走上讲台,伸出自己的小手,分别谈一谈每根手指头的优势和长处。学生说:“大拇指可以用来赞扬别人,可以按图钉;食指可以指东西,可以挠痒痒;中指最长,可以……”小孩子的思维挺活跃,一口气说了不少,其他同学纷纷补充,可谓数尽每根手指的功能。

    这个时候,老师笑眯眯地发给学生们每人一个他事先准备好的道具———装着一个小玻璃球的杯子。他对大家说:“那么,现在就请你们用你们认为最有本事的那根手指把玻璃球从杯子里取出来!记住,只能用一根手指。”

    老师刚一宣布完,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学生们积极地动起手来。可是,不论他们怎么努力,玻璃球就是取不出来,急得小家伙们一个个抓耳挠腮。

    老师这才不紧不慢地又宣布说:“好吧,你们可以邀请另外一根手指同原先的那一根合作。”问题于是迎刃而解。

    这位老师的用意在于要使孩子们懂得,无论一个人多么有才能,总是有所局限的,总有他无法独立完成的工作,因而合作是必要的。进一步深入下去,孩子们还能够认识到,任何一根手指要实现夹东西的功能,都必须以其他手指的参与为前提。

    同样,任何一个人要体现出他的才能,也都必须以承认参与者的价值为前提。就好比说一位将军,要施展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就一定要有可供调遣的士兵,还要有作为对手的敌人。也就是说,承认别人就是认可了自身的价值。

    合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际交往,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结成的互助互利的“双赢”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利他行为是更为基础的要素,自己的成功以帮助别人成功为前提。但是,利他行为不是一个人天然地就能做出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

    写给父母:

    与人合作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目前由于孩子中独生子女数量大大增加,任『性』、脾气大、与人合作能力差成为孩子中大多数人心理品质上的弱点。

    父母应该如果培养孩子主动参与合作的习惯呢?

    1。使孩子体验到“单独奋斗”的挫折感,明白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行为是必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配合才能够完成的。例如,各人霸占一小堆积木砌不出什么好看的造型,而大家合作,让积木充分利用,就能共同砌出各种好看新奇的造型。帮助孩子从这些失败中理『性』地分析原因,有助于他们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

    2。让孩子有成功合作的体验

    成功合作的体验是强化孩子的合作意识,养成合作习惯的持久的内部刺激物。它使孩子们在没有大人督促,没有规则要求的情况下,因为能够预见到美好的前景而持续地参与合作。需要指出的是,成功合作不是一定要达成现实的目标。尽管有的合作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合作的过程是令人愉快的,参与者都已经尽力而为,从客观上说大家其实都有所收获,这样的合作仍然是成功合作。

    3。教会孩子参与合作的技能

    合作,意味着参与者的个『性』要服从集体的“共『性』”,意味着参与者必须约束自己的表现欲以求得整体“合力”的最大化。合作需要有爱心的付出,需要牺牲精神,还需要人际交往的技能。如果缺乏这些素质,合作便是不愉快的,也是不能持久的。在合作中的参与者如果各自心怀局部利益,不愿意尽自己的那一份义务,那么必定不能达成现实的目标,更谈不上成功合作。

    4。让孩子学会悦纳别人

    所谓悦纳别人。是指自己从内心深处真正愿意接受别人从实质上讲,合作是双方长处的珠联璧合,也是双方短处的相互遏制,只有欣赏对方的长处,合作才会有真正的动力和基础。

    

第1卷 第三章

    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个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一天,他父亲给了他一大包钉子,让他每发一次脾气都用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

    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栅栏上钉了37颗钉子。

    过了几个星期,小男孩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愤怒,在栅栏上钉钉子的数目开始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要容易多了……最后,小男孩变得不爱发脾气了。

    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他父亲又建议他说:“如果你能坚持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经过一段时间,小男孩终于把栅栏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

    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对小男孩说:“儿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钉子在栅栏上留下的那么多小孔,栅栏再也不会是原来的样子了。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疤痕。你这样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了某人的身体,然后再拔出来。无论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伤口都会永远存在。其实,口头上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们的肉体没什么两样。”

    培根认为,易激怒是一种卑贱的习惯,受它摆布的往往是生活中弱者。

    情绪左右你的成败

    三国时,诸葛亮和司马懿在祁山交战。诸葛亮千里劳师,因此想速战决雌雄。司马懿以逸待劳,坚壁不出,欲空耗诸葛亮士气,然后伺机求胜。

    见司马懿的闭门不战,诸葛亮无计可施,最后想出一招,送一套女装给司马懿,意思是不战乃小女子是也。

    换作常人,定会受不了这种侮辱,马上出兵,这正是诸葛亮希望的。但司马懿克制住了自己的愤怒,还是坚壁不出。连老谋深算的诸葛亮也对他几乎无计可施了。这是战胜了自己情绪的例子。

    与之相对,三国时的孟获便是一个深为情绪役使的人。

    在与诸葛亮对战时,几次对阵失败后,孟获不但没有冷静思考问题究竟在哪,反而认为自己是一时晦气。当一败再败后,他彻底被激怒了。

    又一次对阵,只见诸葛亮远远地坐着,摇着羽『毛』扇,身边并无军士战将,只有些文臣谋士之类。孟获不及深想,便纵马飞身上前,欲直取诸葛亮首级。结果,诸葛亮的首级没有取到,反而连人带马掉进前面一个陷马坑,又被诸葛亮生擒。

    很多青少年也常常被情绪左右,遇到事情很容易发脾气,甚至一时气愤之下,做出伤害自己也伤害朋友或者家人的事情。

    有三种人容易发怒:

    第一是过于敏感的人。他们的神经太脆弱,一点小事就足以刺激他们。

    其次是认为自己受到轻蔑的人。被人轻蔑最容易激起怒气,其效果远胜于其他伤害。

    最后是那种认为名誉受到损害的人,也易激怒。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需要加强一点自信。

    但是不管怎么样,你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在愤怒的情绪下一时冲动做出无可挽回的事情来。

    你的自制力如何?

    容易被情绪左右的人都是自制力弱的人。自制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在这个世界上,诱『惑』无处不在,欲望随时会产生。生活中,人们会碰到许多诱『惑』,它们总是展示『迷』人的一面,引诱我们渐渐远离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每个人都会面对种种诱『惑』,学生做作业时,会受到游戏的诱『惑』;小孩子即使生了蛀牙,也会受到糖果的诱『惑』。

    面对诱『惑』,自制力弱的人往往不知不觉陷入其中;自制力强的人却能控制自己做出有利于自己和符合道德规范的行动。

    任何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高度的自制力。历史上,自制力极强的伟人们的例子数不胜数。法拉第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法拉第『性』格倔强、脾气古怪甚至有点暴躁,在他温文尔雅的背面,是火山一般炽烈的激情。他是一个容易激动甚或脾气暴躁的人,但是,在法拉第的『性』格中,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自制力。

    法拉第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化学事业中,坚决抵制一切诱『惑』而专心沿着纯科学之路探寻、求索。

    正如廷德尔先生所说:“综观他的一生,这位铁匠的儿子、装订工的学徒不得不在15万英镑的巨额财产和他所热爱的科学事业之间决定取舍。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死时他一贫如洗。但是,他的名字在40年里一直光荣地名列英国科学名人录的榜首。”

    自制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善于迫使自己执行定下的决定;二是善于抑制与自己的目的相违背的愿望和行动。

    培养善于自制的习惯

    现在的孩子自制力很差的原因有二:一是被家长溺爱娇宠,很少受到限制,养成任『性』、专横的『性』格,缺乏自制;二是他们的成长经历太顺,生活、学习的事都由父母安排,依赖『性』太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善于自制的习惯呢?

    首先,当我们受到无法避免的痛苦打击或者挫折时,长期沉浸在痛苦之中,既于是无补,不能解决问题,又影响自己的学习,损害健康,所以我们应该尽快地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有意义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