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时光之心-作者:格子里的夜晚 >

第123章

时光之心-作者:格子里的夜晚-第123章

小说: 时光之心-作者:格子里的夜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个角自然不能让圆形的痕迹延续下来,而在四个角上,赵大柱直接刨出了草花的图案,却仍然没有让刨花中断,当推到最外延,大约是安装门把的位置,他将手里刨子一旋,开始沿着同样的轨迹再向中心推回去……

如果说叶韬刚才表现的是工匠技艺华丽、绚烂、天马行空的一面,充分展示了天才型工匠的顶级水准的话,那现在赵大柱则以自己的行动展示了只要肯下功夫,所有工匠都可以做到,但全天下只有廖廖数人能够达到的境界:大巧不工。如果说叶韬的表现是让大家啧啧称奇,感叹天下居然有这等人物,那么,此刻赵大柱的表现却让很多人低下了头,看着自己的手……“你也可以做到!”赵大柱在传达的就是这样一种信息。而那条长得让人不敢去想象长度的刨花,就是最好的证明。

赵大柱的表演只持续了小半个时辰就结束了,他没有像劳作了三个多时辰的叶韬那样大汗淋漓,只是额头上有些汗滴而已。在围兜上擦了擦了手,炫耀的对叶韬说:“怎么样?还不赖吧?”

叶韬呵呵笑着。竖起了双手大姆指,大声夸道:“高!实在是高!”

第一天的考核,就在叶韬师兄弟两人精彩绝伦的表演中,在大家的啧啧称奇中结束了。而第二天进行的叶劳耿老爷子的考核,同样吸引了大家的视线。叶韬和赵大柱展示的都是极端性的能力,而叶劳耿则将一个传统木匠所需要的全部本事展示了一遍。他用了一整天时间打了一张木床……这是他当年出师的时候的考试题目,这么多年来,他还是第一次拿出全套活计来。锯、钻、刨、凿、雕……一系列的手艺在叶劳耿的手里表现出来,让那些有足够眼力的工匠们看得如痴如醉,看到了这位当年的宜城第一木匠到底为什么能称第一。老爷子的手底下,每一种技术都是那么扎实,他很少做无用功,很少做多余的动作,动作充满了力量和节奏,充满了工艺性的美感。

老爷子的身体还是那么硬朗,做完全套活还精神奕奕,虽然他的这个第一木匠的名称当年是因为叶韬的异军突起而早早的失去了,但这对于一个父亲来说,却是更大的尊荣。叶氏一门上下这样的表演,彻底镇住了场面,也让之后所有想要考技师的人不得不掂量再三,但这么一来,技师资格的地位,无形中更高了。

首先让自家产业里的工匠来参加叶氏工坊的资格考试的,正是当年抢着挖叶氏墙角结果被叶劳耿雷厉风行的压制了一把的南阳师家。南阳距离宜城的距离本来就不算很远,师家派在叶氏工坊里学习的学徒学工从来没断过,当他们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立刻就安排了一共二十二个工匠来参加培训,其中有两人获得了技工证书,十二人获得了学工证书……无论师家这次安排来进行考核的初衷是什么,他们客观上都做了一件十分有利于叶氏工坊的事情:让叶氏工坊的等级考试走向更大范围。

而在工坊内部不断进行着考核的同时,叶氏工坊的改革也渐次展开。首先就是培训方面,叶氏工坊成立了习业部,来统辖所有的内部和外部的培训,由于对外的培训和叶氏工坊的考核制度挂钩,那些委托培养方能够清楚的看到他们付的学费到底有什么样的成果,可以说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然后,本来就一直配合很紧密的戴氏营建行和叶氏工坊的建筑部门合并了。这次合并惊人的简单,几份文书发到正在进行的几个工地,通知那么一下,基本就算完成了。帐目和各级员工的收入什么的两边本来就高度一致。戴越阁再稍微花点时间处理一下,就完全没问题了。

生产计划部则比较复杂一些。由于大家都没有这样那样来进行管理的经验,最后决定宜城、丹阳和云州三处工坊先各自建立地方的生产计划部。暂时不进行统一的任务分配,但在研究课题上会互相沟通,进行协调,以免发生重复投入的问题。在大家都进行一段时间的工作,比如半年到一年之后,三处的工坊负责人,也就是他们师兄弟几个加上叶劳耿,再整理出一套能够行之有效的规范。这种局面虽然有些无奈,但和这个时代并不发达的物流行业也有关系,许多生产任务压根没办法进行大范围的分配,要是云州那里要打造一批武器,将任务发到宜城来,那才是大麻烦呢。

而那些牵涉到股分分拆,股权和项目收益权卖断的改革,还有和其他机构的合作方式的变化之类的,则由简在同、史魏和柳青协调。简大同负责进行调研,柳青来负责协调七海商社方面的商家的斡旋,而谈玮馨则制定了史魏来负责九州商社和内府相关的商家的沟通。主要向那些商家说明的是,这种一次性卖断不是叶氏工坊要撇清关系,中止合作,而是为了为大家提供更有效率的技术服务。

而这时候,已经是八月了。叶韬已经离开路桥司,离开云州九个多月了。纵然因为疼爱女儿,因为让叶韬有处理好事情的时间,甚至有在东平的南洋布局里发挥的时间,谈晓培也实在忍受不了叶韬休息了如此之长的时间。自然,同样是因为云州那边的第一阶段的部署已经完成,老将军徐景添几乎完美的完成了对云州军力的改革和调配,现在是进入到云州第二阶段发展的时候了……而这个时候,早就被确定要去梳理云州经济事宜的谈玮馨,应该出场了。

于是,就在八月上旬,在叶韬出海参加虎牙舰上安装的速射弩炮的测试归来之后,敦促叶韬、谈玮馨回朝的“家书”到达了宜城。



第一百八十四章 民营

叶韬和谈玮馨成婚之后,原本两人各自所属的扩卫力量合而为一,加上他们的随从、文书、助手、还有他们两个走到哪里都不会扔下的理财团,现在还有一直跟着叶韬的一小部分内府“学员”,他们回丹阳的整个队伍超过了一千五百人,也算是支不小的队伍了。更别提这支队伍里还有刘勇这样的超一流高手,关欢和毕小青这样的一流高手,以及“清心剑”顾习,周瑞,吴平安这样的准一流高手若干……要说他们两人的护卫力量,比起谈晓培自己身边那些人,都不弱了。但谈晓培却仿佛觉得选样的力量还不足够似的,在他们行进的一路上都责成兵部安排了各地驻军、城防军一路接力随行。而沿途遇上同方向的运输队,也经常和他们打了招呼在后面随行。

这些运输队里自然少不了联邦快递这样的,这个时代最一流的物流企业,却又增加了另一家别具风格的物流企业的车马队伍。这家新生的物流企业的名宇叫“敦豪天地快运”。基本上,这是一家以云州人,尤其是云州部族的青年为主组成的物流企业。原本他们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几百名云州部族青年进入东平,主要是为了保障云州所需要的食盐的运输。而后,当有一些相熟的商人托他们运送一些轻巧的东西的时候,他们中间的有些人想起了联邦快递……运送东西和人居然也是可以挣钱的。而后,在谈玮馨和叶韬的大力协助下。这家以红色和明黄色为标志性颜色的车马行开始运营了。

敦豪天地快运的风格和联邦快递截然不同。联邦快递的网络虽然没有遍布全国,但至少也覆盖了东平的大部分地区,他们已经非常熟悉点对点的运输,并且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物流,降低成本,提高物品送达速度,提高旅客行程舒适程度的方法。但敦豪天地快运则不然,他们只着力经营一条线路,那就是从宜城开始。到丹阳然后途径董家集到雷霆崖,再到宁远城,只有在以上几个节点周围,他们才负责将货品递送到户。而客运业务更是仅限于这条道路上经过的地方。但是,那些部族青年们的一次无心之举,让敦豪天地快运在那些在云州做生意的商人心目中的印象提高了许多。那是一位商人的妻子,将一些家乡土产托敦豪天地快运送到丈夫手里,让丈夫在异乡能过上一个不错的节日……当地特有的一个小节日。而当敦豪天地快运将东西送到宁远城的时候,却发现那个商人已经向西到大仑山去了,去赶和北辽的一次集市。于是几个部族青年换马不换人。一人四骑轮换,终于在节日前一天将东西送到,而那时候,他们所处位置甚至是在北辽控制区内了。

敦豪天地快运的这次远离服务区的贴心服务,在那些中小商人群落里广为流传,而他们的业务量也直线上升。而有一点优势,是联邦快递和他们没办法比的,那就是马匹……联邦快递的马匹可都是采购的,虽然随着云州并入东平,马匹的采购成本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可比起那些部族青年回一次奔狼原就能牵出若干匹马,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要知道,被派来东平做事情的,都不是云州那些部族中的贫困户。他们中间有些人本身就有马群,甚至是部族中有数的富翁。敦豪天地快运只是他们这些人保障云州食盐供给之外的消遣而已……敦豪天地快运在进行客运的时候,甚至经常诱惑那些坐车的乘客骑马来加快速度,不会的还负责教会为止。而这一举措居然成为敦豪天地快运的客运业务的独特优势,吸引了大量年轻的旅客。有些人甚至就是为了跟着这些天生长在马背上的家伙们学好骑术,在里面几个客运段里来回跑了好多次。而等他们和那些部族青年们混熟了。甚至可以比较便宜地买到马匹。

在这种竞争压力下,在没有叶韬和谈玮馨的教唆下,联邦快递自发地喊出了“使命必达”的服务口号,狠抓了包裹的送达率和送达速度。而这件事情传到叶韬和谈玮馨的耳朵里,真是别提有多好笑了,他们躲在房间里差不多一天没出来。不过,现在这个时代,缺乏广告媒体和广告意识,似于也就不会出现将敦豪的包裹装在联邦快递的箱子里这种经典的平面广告了。

如果将敦豪天地快运的建立也当作民间资本进入传统的由国家经营的驿站类型的业务的动作的话,那么,驿站原有的为行旅者提供住宿等服务的方面却像是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杜风池想要以颇为可观的价格“承包”云州路桥司所属驿站的客栈类别业务,没有能成功,却让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云州经略府路桥司管领。他最终还是获得了经营这项业务的资格,但却是完全由东平内府进行投资,由他全权行使管理职责,他只用向内府的负责人交代经营情况,在一年缓冲期之后,每年整个云州的驿站住宿业务的纯利润的两成归杜风池所有。杜风池在整个业务里享有完全的用人权,财务管理权,而东平朝廷的信使、官员在驿站发生的费用,则以标准定价的六成来计算。自然,官员和信使的差旅费用制度,也有了相应的改变,开始参考叶韬原先在运河总督府就开始执行并完善的那种差旅费标准分级制度。自然,这项改变暂时还只在云州执行。以后是不是用于东平全境,则取决于这项制度在云州的表现。

国有民营……不知道谈晓培是怎么想出来这种招数的,而这还完全是在谈玮馨不在的时候,在这个天才公主没有做出任何指示的情况下发生的。叶韬向谈玮馨提起过他曾建议杜风池尝试经营连锁客栈,甚至提供了两个名字让杜风池参考:“如家”“锦江之星”……但是,当谈玮馨收到父亲发来的信,询问是不是能够以内府投资,让杜风池该管然后从中分红的方式来改善驿站的亏损情况的时候,大家都沉默了。原来,当有了种种条件种种环境,人的智慧和想象力就这样被激发出来了。

杜风池最终决定使用“如家”这个名宇,沿着云州最繁忙的道路,对几个客流量最大的驿站进行了重建。在这个时空,可就不存在利用现有的建筑进行整改装修来让风格一致这种问题,杜风池有更简明的解决方案:造完全一模一样的房子和院子。这个时空,还不流行几零几房间编号,而所有处在一样位置的房间,不管在宁远、在雷霆崖还是在董家集,都有完全一样的编号——以及,完全一样的房间布置。事实上没有等到第二年,整个如家连锁客栈就开始盈利了。部分得益于叶韬已经让路桥司变成了一个强大宣传机构,吸引着各地商旅和游客源源不断地前往云州,也得益于杜风池——这个从小就管着这类业务的年轻、但资深的“职业经理人”,在成本管理方面的高超手腕。杜风池和内府的协议没有变化……而这也就意味着,第一年,内府白赚了好多钱。

当然,这种看起来比较关键的业务里进行民营,在东平压根不是什么大事。东平这个以军队强大,军械犀利著称的国家,从很早开始就尝试将很大部分军械的设计、制造交给民间的工坊了。远远早于叶韬和谈玮馨来到这个世界。原始的,并不完全的竞标制度保证了东平在技术领域的高速发展。虽然会有部分军械的流向有问题,但总的来说,对于东平是利大于弊的。当东平的制造业、商业乃至于服务业都开始蒸蒸日上,以各种常规或者不常规的方式发展起来的时候,东平并没有因为繁华和富裕而稍减其勃勃雄心,反而因为越发锋锐的兵器、越发坚固轻盈的铠甲,越发充足的战马和越发训练充足严格的战士而变得越发志存高远。谈晓培已经不满足于以惨烈的方式统一天下,他需要谋划,需要布局,需要积蓄力量,需要让整个战争和之后的和平都来得尽量顺利成章……而在这个过程里,他需要不断检视自己对于国家、对于整个朝局、对于政治和军事本身的想法。而在这种检视中,他认识到了谈玮馨和叶韬的力量,他们的作用,并且越发想要知道,他们两个联合起来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力量……

而越发体会到他们这天下最聪明的一对夫妻的能量的还不仅仅是谈晓培。在距离丹阳二十里的地方,在迎接叶韬和谈玮馨的队伍里,有的是这样的人。而其中大家最没有想到的,可能就是从来和叶韬、谈玮馨两人没有什么议政殿以外的交往的,现在在东平越发炙手可热的情报局局正:聂锐。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外行与内行

“叶大人,你这番可把我整得好苦啊。”聂锐拱手对叶韬说。

聂锐指的自然是雷音魔宗那边的事情。原本为了让情报局在工作上有所针对,不要发生自己人打自己人的事情,谈晓培私下里曾告诉了聂锐关于雷音魔宗的事情,让聂锐在了解为什么谈晓培推荐叶韬去给情报局当讲师,也让聂锐注意在西凌境内有些牵制行动和刺探行动的方向。聂锐原本并没有太看重雷音魔宗这样一个由内府直接管理,有些异想天开的组织。他是军旅出身,虽然因为在情报方面的长才而被任命为情报局局正,但对于阴谋,对于言论、精神力量等等的了解,并没有叶韬和谈玮馨这样的,在后世被灌输过、也灌输过别人的资深白领的了解深刻。开始的时候,聂锐只是将雷音魔宗当作是内府在将内务侍卫组织交出来之后,在情报收集组织方面留的后手,而内府管理这类秘密社团的经验,聂锐倒还是有些信心的。

但今年春天发生的事情让聂锐开始对雷音魔宗这样一个社团看重起来。事情的起因还是叶韬的唆使下关欢的那番表演。道明宗从这一刻开始不得不花了不少精力,来应对教众中间的各种各样的传闻和流言,尤其是在整个镇北军司和顺义城周围,也就是差不多以竹君殿为中心的整个北方教区都乱成了一团。甚至开始波及到更南边教区,更南边的教区有着更密集的人口,影响也就越发地坏。终于,在西凌的南部教区,在鹰堂最早酿造灭门惨案的地区,一位原本被委派前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