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时光之心-作者:格子里的夜晚 >

第196章

时光之心-作者:格子里的夜晚-第196章

小说: 时光之心-作者:格子里的夜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流通之后,一张入场券的价格可以高达两万两银子。

千金一掷地买下这张入场券的,却是谁都没想到的这一任春南驻东平使节:宋湘郡,衍公疼爱的宋湘郡并不仅仅代表春南宋家,甚至代表了相当不少和衍公一样看好云州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的世族大家。这些世族大家往往都经历过朝代更迭,有的历史悠久的甚至经历了不止一次,他们对于长远利益的考量永远超过国家范畴,而是仅仅关注家族层面的问题。宋湘郡原本还准备带一个精于买卖的助手,但没想到的是,在得知此事之后,江砚要求和宋湘郡同去。

这可是宋湘郡绝不敢拒绝的人。而江砚不但来了,甚至在短短几天里借用东平的飞鹰,征得了春南国主的同意,临时从德勤会计行短期借款两百万两,这是德勤会计行有史以来最大额的一次短期拆借,居然就和春南的“国家权力资本”发生了联系。而这短短十天的短期拆借,还能为德勤会计行带来超过五万两的收益……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仅是东平的高层,几乎是整个中土大陆都被刚铎城牵涉到的利益之大震惊了。初步统计,所有入场的商人筹备的资金加起来,差不多是整个中土大陆四国过去五年平均国库收入总和的五到十倍……资金量之大,简直是让人发指。这些钱聚集在一起,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了,而现在,刚铎居然将这样的力量搅动了起来。

在拍卖会那天,最受人瞩目的那些大商团和大商人却全部没有出席,而是都派出了副手来参与拍卖。在场地位最高的,赫然又是老酋长戈兰。他代表的是整个奔狼原上所有的部族,以及所有那些和他们亲厚的商人和世家,他手里的资金几乎没有上限。因为他带的副手,赫然就是谈玮馨刚刚培养出来的准备将来任命为云州银行第一任行长的管因航。这个名字可以谐音读作“管银行”的家伙,原本只是宁城云窑的少东家,血麒军的一名低级军官,但在离开了军职之后,甚至在宁城云窑被并入了叶氏工坊、内府联合起来的景德镇瓷器生产体系而不再该管云窑事务,却逐渐成为谈玮馨能够信赖的副手,一个初级的银行家。现在还是云州发展基金的高级执事的管因航得到了谈玮馨的授意,只要戈兰需要,他可以随时向戈兰授信使用数百万两白银的额度,但仅限于在丹阳和宁远的两次刚铎城地块拍卖。

九州商社和七海商社哪怕是出于支持叶韬和谈玮馨的考虑都会不遗余力地投入巨额资金来买下他们想要的地块,更不用说刚铎城的升值潜力还是那么巨大。不过,齐镇涛老爷子现在正在南洋,齐逐代表老爷子和整个七海商社出席,他带的助手则是柳青的弟弟,柳竺。

最先开始进行拍卖的是涤河沿岸的几个地块,比邻刚铎的港区,是相当有商业价值的地段。一个个地块都早就被编号,对于志在必得的那些世家和商人代表来说,早就对每个标号所代表的价值了如指掌。

“地块一百十九号,起拍价格为六万五千两白银,白银成色按照东平户部的官锭成色计算。拍卖现在开始。”拍卖师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而事先授意,他也不用多说什么来煽动大家的情绪。

“十万两。”首先叫出十万两标价的居然是江砚。跳高三万五千两的高开着实为整个拍卖开了个好头。

但十万两只是对这个地块的价值的不甚乐观的估价而已,江砚话音刚落,又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喊价的是原本一直没怎么被注意到的图家的少东家,图季海:“十二万两!”

热潮就这样被带动了起来。商人、世家和商团代表们平时的确会注意到互相之间的关系,注意到维护权威或许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潜在的好处。可问题是,在拍卖会场中间实在是胶结着太多的力量,要面面俱到地考虑到每个方面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没有任何一家的力量强大到了能够控制整个刚铎。自然,真要有这种人,叶韬和谈玮馨也会有足够的办法来控制。大家只是各展财力,想要在自家擅长的领域里获得一个更好的起点而已。七海商社、内河航运世家等等关注的是港区和规划为造船厂的区域,以及周边的仓储区域、辅助功能区域等等。那些醉心于商贸的则会关注商业区域驻居民区周围的那些地块。云州经略府最大限度地将城市的普通生活区的规划、修建和使用的权力掌握在了自己手里,就是为了避免出现老百姓住不起房子的事情。在现代社会生活过的叶韬和谈玮馨,自然明白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能够传家的房子意味着什么。

但那些景观良好的高档住宅区,尤其是附带了叶氏工坊承担设计建造这样条件的地块,价格则昂昂向上,成为一些人财富和地位的标志。尤其是山体上的那两个地块,更是拍出了包括设计和建造费用超过一百二十万两的超高价格……



第三百零四章 巨款

拍卖会最后的结果让江砚遽然而惊。并不仅仅因为通过这一种形式,东平能够将那些耗资最为巨大的城市建设的花费对国家经济的影响降低到几乎没有。甚至从刚铎的地块销售情况来说,国家甚至能够从中少量获利。更多的,是因为江砚意识到,各方敢于这样大额地投入,背后潜藏着的是对云州、对东平的巨大信心和信任。假如没有对云州经略府、对叶韬以及对东平朝廷的信任,没有哪个世家、商团会这样千金一掷,将数以百万计的银两交给云州经略府。而缺乏对东平未来的信心,没有人敢于在城市建设中这样大笔投资。

江砚更惊叹于,在刚铎城的建设过程中,云州经略府居然允许大家对各处项目的开支提出意见,乃至于要求审计。叶韬对于叶氏工坊是整个刚铎、整个云州乃至整个东平的深切的利益相关方这一点毫不讳言。但由于大家对叶韬和他的叶氏工坊的整个体系的信任,大家一点都没对叶氏工坊的施工队将担负重要的工作、获得巨额的营建订单有什么意见。在叶韬在事后的招待酒会诚意要求大家对叶氏工坊多提意见的时候,大家虽然都感觉到了叶韬的诚恳和平易,但却都只是耸耸肩,没什么反应。

“江先生,你这一次可是收获不小呢。”在招待酒会的一角,春南方面的几人聚集在一起,而宋湘郡柔声恭维着江砚。

江砚应付地强笑了一下,说:“郡主,比不上你们啊。毕竟事出突然,可没有你们那么准备充分。”

宋湘郡笑了笑,说:“哪里呢,我只不过是代表大家出个面而已。各家各族都有不少优秀人才做了好多的准备工作呢,光是去云州实地勘察就跑了两次。”

江砚无意指责宋家为首的春南世家和东平和云州的过分亲密,因为那恰是他希望看到的局面。当春南和东平的力量和利益越来越深切地纠结在一起,那将来东平对春南动手的时候顾忌也就越多。但江砚只希望这种利益的胶结不会走形,潜藏在背后的风险自然也包括,当那些大世族觉得倒向东平的利益超过继续支持春南,那将来两国交兵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可就大了。现在光是控制在各大世家手里的军职,就多得让人想想就有些不寒而栗了。

江砚对数字不太敏感,转向身边的一个记事,问道:“今天云州经略府一共筹集了多少钱?”

记事早有准备,躬身答道:“总计是三千五百五十六万两。”

这个数字让大家都倒抽了一口冷气,三千多万两白银差不多是东平每年的税收总额,比春南的年税收总额还多出个几百万两。也就是说,在短短几个时辰内,叶韬手里就攥着能够应付一个大国整年开支的巨额财力。虽然相信叶韬一定会专款专用……其实,主要是相信东平从来就没有在军费上节省过,而且东平现在财力充裕,不需要挪用这项巨款,但是,这笔钱能够做的事情还是会让人有恐惧的感觉。

“三千多万啊……可这还是一次拍卖会罢了。再加上回头在宁远的那次,怕不有七千万两银子?刚铎到底能造成个什么样子呢?”江砚不由得感叹了一下。

“不,站在边上的马玉峰说,这一次可是将所有能卖出高价的地块都一并放出了。在宁远那次拍卖,主要是那些中等地价的居民区和商业区,能筹集到两千万两估计都难。两次相加,加起来五千五百万两银子吧。”马玉峰原本是要作为宋湘郡的助手出席拍卖的,但他却没因为被江砚占了自己的位置而有任何不满。让江砚欠自己小小一个人情,对于有意于在官场上一展身手的马玉峰来说,很是值得。至少,怎么都比在宋湘郡身边出主意强多了。

江砚皱着眉头没有舒展开来,他又问道:“那造刚铎城,需要多少钱?用得掉这五千万两银子么?”

马玉峰没有搭腔,他能被推荐给宋湘郡作为助手,好歹对于城市、营建方面还是有点了解的。营建这回事,谁都搞不明白到底要花多少钱,尤其是从无到有地建造一个庞大的城市,这完全超出了这个时空任何人的常识。在以前,城市多数是一步步从村落、镇子发展起来,碰上需要大规模扩建翻新,尤其是这种带有地区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功能的重要城市,通常国家都得过上好一阵紧巴巴的日子,工程多数要持续相当多年。往往最初的设计和最后的成果有相当大的差距,往往就是越到后来——当城市的主体部分、最重要的部分完成之后,主事者和当权者看着那庞大的花销受不了了,最后一部分草草了事,或者等日后手头宽裕了再修缮。而那些不惜工本大兴土木的君王们,似乎总是作为祸国殃民的反面例子出现在大家眼前。

马玉峰斟酌了一下之后,说道:“这个,确实不清楚。但当年余杭东城扩建,将码头、水关这些修建起来,也就是苏堤的一部分,历时六年,最后的耗费是两千四百四十万两。这刚铎,看起来比两个余杭东城是要大不少的,这五千万两……恐怕也就差不多吧。”

江砚没有吭声。他知道,情况太不一样了。余杭东城的工程,耗费最大的是用大量石料填海,把码头港区弄出来,而且,当年余杭东城扩建,到底那些营建的大世家从中捞了多少,谁也说不明白。但刚铎虽然有个大家都觉得很难的沿着山体修建的层级式的堡垒,有对整个崖顶的整理工程。但想到叶韬一向对技术问题驾轻就熟,而叶韬十年里经手的工程从当年最小的瞻园一直到后来铁城、溯风城等等,还包括至今没有别人能解决的塔式建筑的修建。但无论造价如何昂贵,从来就没有人怀疑叶氏工坊有任何营私舞弊的事情。

不用说别的,就说在叶氏工坊派去余杭,帮助余杭把钟楼的地基进行灌浆巩固的那支施工队。他们虽然对那些在钟楼项目里出力的春南营建行的家伙营私舞弊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他们对于偷工减料等事情却是绝不容忍,一律直接通过施工队的主事向春南工部尚书直接汇报。而他们在工程完成,在没有人要求的情况下,提供了一份详细的账目,详细到了连采购物料的大量小额交易中耗损的三十三两白银都开列在内。可以想象,在施工质量、速度和账目纯洁程度都同样堪称完美的叶氏营建行的施工队的表率下,在叶韬一贯以来对贪渎舞弊的不容忍政策下,刚铎城的工程仅此一项能够节约多少经费……或许,事情还不用说得那么复杂,有钱到已经不知道钱怎么花的叶韬、谈玮馨一家,自己是不会贪渎的,而想要在谈玮馨眼皮底下贪渎,天下没有任何商人敢于冒这种风险。

“江先生,”宋湘郡看江砚越是考虑越是忧虑,连忙出声打断了他的思路,“您这次和东平国主会面之后,事情可都了了?”

“我只不过过来聊聊而已,之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的。”江砚笑了笑,作为一个策士,他已经做得很是极致了。这些策略一经提出,不管对方是不是答应,脑子里的想法都会不同了。而谈晓培显然是个比预想中更有趣,也更有魄力的人,虽然并不知道谈晓培的真实想法,但至少就表面上来说,他这一次成果丰硕。之后他就要安排谈玮哉再赴春南的事情,而这就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了。

“那么,如果江先生有时间,不妨前往云州一次。先生要是有兴趣,和叶大人知会一声,他们自然会安排周到,就算自己去云州,现在也十分方便。要知道云州虚实,与其在这里遐想,还不如亲身游历一番。江先生的差事可着急么?”宋湘郡轻声问道。

“这……”江砚有些动心,闻名不如见面,这是他深知的事情。逗留在丹阳的这些天里他深切感觉到东平和春南的区别,不仅仅是军容、军力、国力等等在丹阳展示出来的只鳞片爪,更是东平迥异于春南的气质。

在这里他不止一次在酒楼茶肆里,被隔壁同样雅间里传出的暴跳如雷的吼声打断思绪或者是妨碍到了和一些人的晤谈。而后他才知道,隔壁那些很没风度的对生意上或者对其他事情斤斤计较,把合作、对抗、联合和利益说得那么浅白鲜明的,往往都是各家各商号的一二把手。仅这一点就和春南完全不同,在春南,大家同样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各种利益纠葛,但往往都潜藏在水底下。谁也不肯端上台面来说,更不要说是各世家的主事亲自过问了。要是这些事情被放在了台面上,那往往是发生了了不得的事情了。

春南的使团在丹阳毕竟是呆了相当多时日了,他们还领着带着考察的心态来到丹阳的江砚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上至各部尚书、侍郎、员外郎,禁军的一些中层军官,下至各个商号中的掌柜、管事,乃至于这几年刚刚兴起,却颇受到尊重的德勤、普华永道两个会计行里的会计师、审计师和经济师等人物。而越是接触这些人,江砚就越是对整个由谈玮馨创造出来的体系感到有兴趣。往往大家都看到了叶韬推动了血麒军的建立和发展,建设了一个个大城市,用无比的创造力让奇迹不断出现在整个东平的大地上。但江砚却能看到,在所有这些的背后,由谈玮馨推动,由东平国主一家和那些大臣、大世家们联合在执行、理解,在执行中增加理解的宏伟的经济、政治和治理体系……

那么,现在几乎可以说是由叶韬谈玮馨这一对天下最有才的夫妇直接掌管的云州。又会是如何呢?



第三百零五章 崇尚与赞叹

江砚向叶韬当面提出了要去云州走走,倒是让叶韬有些纳闷。他倒是不怕江砚能够看懂些什么,就算看懂了,他也不相信江砚就能够对春南朝廷进行什么改造。而是纳闷要怎么安排。最后,叶韬派了几个人给江砚,让他们协助安排所有的行止起居,在江砚想要参观考察些什么的时候来协调安排。这几个人自然也很是不简单,都是东平的世家子弟出身,都有过云州的治理机构里的实务经验。

江砚来到云州的时候,叶韬还在路上。江砚固然需要安排好接谈玮哉回余杭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但叶韬要做的事情却更多。在关海山、钱顺从云州赶来,赵大柱从宜城赶来之后,叶劳耿、叶韬和叶氏的师兄弟几个终于聚在了一起。这几年里,似乎这种机会越来越少了。叶氏工坊的崛起,尤其是叶氏工坊早就取代了高家的位置成为东平制造领域的第一家,让叶氏的师兄弟几个和叶劳耿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他们也越来越忙碌了。

这一次,他们聚在了一起,好好商量一下叶氏工坊今后几年的发展。定下了第一批各自带的亲传弟子的名单,另外,就是为索庸饯行。索庸这一次将成为秘密潜入西凌,想方设法去取得那批秘密文书和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