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东莱太史慈 >

第313章

东莱太史慈-第313章

小说: 东莱太史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史慈淡然道:“我知道王凌乃是你的好友,但我们做事情不可因公肥私,王凌的背后乃是王氏家族,既然与王允有勾结,那便是我太史慈的敌人,此人我岂能留之?除非伯济有一个可以说得通的理由。”
  郭淮看着太史慈道:“主上所言极是,郭淮也粗通大义。这王凌若与主上无用,郭淮万不敢提此无理要求。”太史慈眼眉一挑道:“哦?伯济说来听听。”
  郭淮沉声道:“主上占领长安,潼关和青泥口的守军不可不防。我猜主上对于这两处雄关定有安排,但这两处关口不在主上手中始终都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王凌乃是王允的侄子,这两处关口的守将更是王凌和王晨代表王允亲自指派的,若是主上对王凌示之以恩宠,两处雄关可不战而降。史阿和太史慈闻言豁然动容,无可否认,郭淮地建议十分令人心动,而且切实可行,想到这,太史慈点头道:“伯济言之有理,我知道怎么做了。”
  太史慈便要人把王凌带进中军大帐。郭淮知道自己不方便留在这里,便站起身来告辞,太史慈知道他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与王凌相见,若是王凌见到郭淮在此,说不定会激起逆反的心理,誓死不与自己合作,那就得不偿失了。郭淮离开后,王凌被两个特种精英带进来营帐中。
  太史慈和史阿大人看向这个王允的侄子,长得倒是一表人才,不过此时一脸的尘土,满身泥污,显得狼狈不堪。
  太史慈看来看昂然而立的王凌,挥了挥收,那两名特种精英变退出营帐而去。太史慈站起身来,走到王凌身边,悠然道:“阁下便是王凌先生吧?”
  王凌被抓的时候莫名其妙,一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对自己动手的人是谁,原本盛气凌人,但此刻见到对方一语便叫破自己的名字,就知道对方已经知道了自己地身份,既然已经知道自己是大司徒王允的侄子,对方还敢下手,那么定有强劲的实力,自然把满腔的怒火和傲气收了起来,更打消了用王允的身份地位去威胁对方的企图。同时在暗自思索抓住自己地到底是何人。看着王凌脸色一变。太史慈就知道说到王凌地心里去了,便好整以暇看着王凌。
  王凌心知今日自己定逃不过好去,但却没有放弃最后的一下希望,勉强道:“这位将军认错人了,我并不是什么王凌,只不过是并州的一个行脚商人。”
  太史慈哑然失笑道:“阁下若是行脚商人人,身上岂无一二本钱?不知阁下身上黄白之物到底几何?所带发市之货物又在哪里?”王凌闻言一愣。便不言语,太史慈悠然自得道:“王凌你不要再强辩了,我太史慈既然可以抓你到这里,便已经摸清了你的所有底细。”
  王凌这才知道对面的人乃是太史慈,立时面无人色,咬着嘴唇不说话。这当然是在预防太史慈诈他,从他口中掏出消息来。
  更从太史慈在此位置上判断出来太史慈此行是为了长安和王允而来。太史慈当然明白王凌心中地念头;眼中闪过杀机;冷哼道:王凌。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这次回到自己的宗族有消息要带给你的叔父王允?你别告诉我你今趟只是回去探亲。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和你弟弟王晨每个月都会回并州一趟。
  王凌愕然看向太史慈;他不明白为何如此机密的事情太史慈的人在;而王允却完全不知道;可以肯定;王允死定了。否则太史慈也不可能这么轻易的抓住自己。不过只要不承认自己回并州是为了通风报信,太史慈拿自己也没有办法,到了这等田地,他惟有希望牺牲自己。以保家族的利益,既然太史慈没有杀他,那就说明有些事情太史慈还没有弄明白,既然王允已经被太史慈算计了,那就不要再为一个死人拖累整个家族,为了家族的利益,只要三缄其口,即使是太史慈日后要对付自己地家族。没有证据下,太史慈也不敢轻举妄动。
  当下,王凌轻哼了一声,继续保持沉默。王凌的想法太史慈了然于胸,要不是为了更好的解决潼关和青泥口的问题,自己岂会和王凌多费口舌?早就一刀杀了。
  冷笑道:“让我猜猜看,令尊大人是不是要你捎信给你的叔父王允,说我太史慈在多日前来到并州,但现在已经消失无踪,也许已经渡过黄河,到长安来,要你叔父小心。”
  王凌的脸上再无半点血色,太史慈的话直中他的要害,给了他一种在王氏家族内部也有太史慈的人的错觉。若是如此,王氏家族也不可幸免。凄惶无助之下,半晌才颓然道:“太史将军既然已经知道所有的事情,还问我做什么?”太史慈没想到王凌地口风这般严密,表面上已经承认了一切,但实际上却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冷哼道:“王凌,你以为我在你王氏家族中有内应的事情是在诈你吗?哼!有一件事情你必须要搞清楚,无论你今天是否与我太史慈合作,王允的败亡已经无可挽回,现在的区别就是我太史慈到底是要灭掉王允一个人,还是顺便把你们整个王氏家族一起灭掉。”王凌猛地抬起头来,神色复杂难明的看着太史慈,他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当然明白像太史慈这种雄霸一方的诸侯,要对付谁,自然有千般接口,只是对太史慈在灭掉王允的同时能顺便灭掉王氏家族的说法表示怀疑。
  毕竟道现在为止,自己并没有确实地看见太史慈手中掌握着王氏家族和王允相互勾结的证据,虽然王允是王氏家族的人,但不能说王允有罪,便要株连整个王氏家族吧?尤其按照青州“罪不及无辜亲人”的律法,更加说不过去。除非太史慈在王室家族的内部真的有内应在,才可以名正言顺的除掉王氏家族的证据,否则一旦错过这个机会,王氏家族就会销毁和王允之间的所有来往的证据,太史慈再想对付王氏家族那就难上加难了。
  太史慈为人最重信诺,绝不会随意改变律法,那无异于失信天下,所以王凌才会认为太史慈即便要对付王氏家族,也没有足够理由,毕竟,王氏家族乃是并州的世家大族,随意铲除只会;令地方振动,对太史慈不利。虽然眼前的太史慈一付吃定自己的模样,但是王凌却抱有一线希望,他以为太史慈若是在王氏家族内部真的有内应的话,为何还要和自己费这许多话?倒不如直接杀掉自己。
  太史慈扑克着脸上阴晴不定的王凌,心知对方已经动援,哈哈一笑道:“我不妨告诉你,当今圣上也在我太史慈的手中。要不要我现在就领你王凌去面圣?”
  王凌立时色变,这意味着即便太史慈在王氏家族中没有内应,也可以以皇帝之命杀人了。他本来还在奇怪太史慈除掉王允后拿什么来控制长安,现在一切都明白了。想到这里,王凌颓然道:“王凌一切愿听太史将军差遣,只求保我王氏家族一脉。”
  太史慈哈哈一笑道:“我只要你为我骗开潼关和青泥扣,如何?”
  王凌身躯一颤,他这才知道留下自己的原因真的并非是为了套取王氏家族的内幕,而是知道自己和这两座关口守将之间的密切关系。
  一种武力的感觉泛上心头。
  · 第三部 一统 第一卷 ·
~第十一章 混战~
  
  看着满面疲惫的王凌,太史慈淡然道:“现在我们可以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了。我来问你几个问题,你要老实回答,否则,哼!神仙都难救你。”
  王凌点了点头,现在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有什么话好说?
  太史慈沉吟半晌,才道:“杨彪被抓的事情,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太史慈这么问大有学问,要知道人是非常奇怪的动物,一旦开口说实话便会不由自主地说下去,再难作假,即便有心,但也无力,否则必是破绽百出的局面,对方只要反复对几个怀疑的问题进行提问,早晚会露馅的。
  太史慈现在提的这个问题自己本身知道答案,当然不怕王凌说谎。
  王凌想也没想便道:“叔父此举是为了对付贾诩,劫持刘璋和让刘璋在长安城中的两个兄弟的失踪都是叔父弄出来的。”太史慈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道:“贾诩不是你叔父的心腹吗?”
  王凌却很不屑的说道:“贾诩心中只有自己,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倒底想什么,叔父一开始就是对他既利用,又防之,只不过因为在长安平定的初期贾诩出力甚多,再加上李傕郭汜攻打长安的时候有此人全力谋划,保长安无虞才令叔父放下心来。”
  太史慈心知道这才正常,否则王允还不成了傻子?王凌却自顾自地说下去道:“谁知这一切不过是贾诩的计谋罢了,李傕郭汜手下地那个超级军师根本就是贾诩的人手。长安攻防战根本就是贾诩的自编自导的一出戏。哼,要不是李傕郭汜来主动示好,我们还被蒙在鼓里。”
  太史慈“哦”了一声,知道王凌说的话大多属实,当下淡然道:“李傕郭汜这种见利忘义的小人说的话你们也相信吗?”王凌摇头道:“李傕郭汜虽然凶残,但是却是愚蠢之人,这种离间之计他们还想不出来,而且李傕郭汜还有充足的证据。否则王允叔父是不会相信他们地。”
  这倒是,太史慈承认王允对李傕郭汜的分析。
  “所以,”王凌总结道:“叔父才明着答应贾诩的请求,暗中却把刘璋三兄弟另找地方控制起来,为的就是防止贾诩一旦察觉事情不对劲,就带着刘璋跑到益州作为进身之礼。若是贾诩跑到益州的话。对长安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王凌说到这里;和贾闲猜想地完全一样;太史慈知道王凌已经对自己完全的屈服;否则不会这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于是便向往另提出了一个自己在心中由来已久的问题:那么;王允现在把刘璋三兄弟藏在了哪里?
  岂料王凌却摇头道:太史将军;这件事情我便不知道了。虽然王允是我的叔父。但是王允和我的父亲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张;若不是为了王氏家族的利益;两人根本就是老死不相往来;我和王晨虽然是王允的侄子;但是王允任然有很多的事情不会让我们知道;比如刘璋三兄弟的去向;我们便不知道。太史慈微微一楞,旋即明白过来。
  王允身为大司徒,又是海内外知名的学者。但却不是王氏家族的家主,以王允的性格起会咽下这口气?
  对王凌和王晨有所保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看来王允在长安还是另有心腹,王凌和王晨虽然知道的事情很多,但并非无所不至,恩看来王允很懂得所有的鸡蛋不能放进同一个篮子的道理。永远对所有人都留一手,还真是一派枭雄本色。
  不过太史慈却很在意刘墇三兄弟的去向问题,只要把这三兄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可以确保自己在发动长安之战的时候汉中张鲁和刘备不给自己捣乱。
  毕竟单*张绣大军也只能应付一时而已。
  一方面张绣要分兵迷惑汉中。另一方面张绣还要出兵到瞳关和青泥口阻止两阀守军对长安的援救。毕竟自己要李严和于禁大军从关外攻打这两处关口的命令要在很久之后才能到达,谁知道能不能赶到长安之战的前面?所以张绣必须对这两地金星短时间的狙击。
  除此之外,贾诩还要以咸阳喂中心,阻挡长安北面,大河对岸的城市对长安的援助。
  故此贾诩地责任极为重大,虽然张绣手下有五万人马,但这被这么一分散。那么每一方面都险象环生。所以,若是自己能把刘璋三兄弟把握在自己的手里,那就可极大的缓解贾诩的压力。
  然而王凌的答案令太史慈很失望。
  一直以来,太史慈已经习惯于一切尽在掌握的战争方式,但是今趟长安之战,太史慈却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切事情仿佛都有把握,可是一切事情又都似乎另有玄机。虽然这是一种新鲜刺激的体验,而且对人地潜能是一种激发,但是却绝对不会令人舒服。就像刘璋三兄弟的事情,对术史慈就无疑是种挑战。
  不过有失必有得
  ,有了王凌,自己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青泥口和潼关。这样,张绣大军很快就可以不必再担心这两个关口了。
  而且自己在占领长安之后,说不准就可以得到刘璋三兄弟的下落。太史慈想到这里,便抛开这个问题不问,又道:“王允对付贾诩不怕打草惊蛇吗?我听说贾诩和吕布的关系很不错,若是两人联手里应外合。王允未必能够挡得住。莫忘记张绣一直对贾诩言听计从。”
  王凌摇头道:“叔父早就预防到了这种情况,首先张绣不会为了贾诩而和叔父翻脸,毕竟叔父对张绣礼遇有加,而且张绣的叔父张济现在远在中原,投鼠忌器下,张绣没有作反地胆子。”
  顿了一顿又道:“更何况叔父已经和李傕郭汜达成了协议,要二者出兵,协助剿灭贾诩。”太史慈趁机问到了自己另外一个疑惑的问题:“李傕郭汜和西凉马腾韩遂已经停战。是不是马腾与韩遂和王允已经有了密议?”
  王凌思考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说道:“这件事情我不清楚,毕竟李傕郭汜找到叔父之前西凉地区的两股势力就已经停战了。一直到现在仍然保持这种态势,也不知道是否和叔父有关。”太史慈皱了皱眉头,没有想到西凉的事情还是这么不清楚的,日后自己还要对西凉开战。若是弄不清楚西凉势力之间的关系,自己还真不宜轻易的开战。
  又问了几句,太史慈发现再无多大价值,便对王凌道:“如此,你便安心的在我这里,等我用你取青泥口和潼关。”
  王凌诚惶诚恐地看了太史慈一眼,对太史慈道:“太史将军,我的兄弟王晨……”太史慈马上明白过来。笑道:“王凌,若是你兄弟王晨识时务的话,我会很满意的。你也是我太史慈请来的客人,所以我不会限制你的自由。”
  王凌闻言大喜,当然是在为保住自己兄弟的性命而高兴,太史慈看他喜上眉梢,冷哼道:“你最好不要和我耍花样,被我知道,你是知道后果的。”到最后已经是声色俱厉。看着王凌连连点头的样子,太史慈漫不经心道:“现在并州局势紧张。将胡和鲜卑正在寻找机会南下,若是这个时候传出来名满天下的王氏家族与胡人勾结,你说会怎样?“
  王凌闻言忍不住打了个冷战,再一想起皇帝在太史慈的手中,登时额头涔涔的汗水不断地流下,哪还敢说出半句话来。
  太史慈摆了摆手,要满身大汗的王凌下去。
  当大账中只剩下太史慈和史阿两人的时候,两人相视大笑。心知长安之战正在向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
  然而。事情真的如此顺利吗?
  转眼又过了两天。
  吕布突然大开长安城的北门,领着自己手下两万西凉骑兵和并州骑兵的混编部队缓缓出了长安城。手下的大将更是一个不剩,只留下自己一直放心不下的华雄领着本部人马仍驻军在长安北城。吕布这么做当然是按照贾诩和自己约定的时间来的。
  虽然这些天吕布时不时地出城,美其名曰练兵,但是那一天也没有今天的规模巨大。
  华雄只觉得莫名其妙,不过此人当真是两面倒地墙头草,而并非是王允真正的心腹。
  面对吕布的突然离去。华雄并没有马上向王允报告,而是等待了很长时间。谁知道一直到黄昏时分,吕布都未领军归来,华雄这才觉得不对劲,派人出城去侦察,结果却得到消息:吕布早上的时候才出长安北城,就急行军渡河,在渡河之后,从泾阳和高陵之间穿行而过,随后不知所踪。
  华雄听到消息后坐立不安,网版无奈下唯有派人到王允那里通知这个消息。王允知道后大吃一惊,更对吕布这个决定惊凝不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