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长征前后内幕大写真-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本来面目。这位农民带着全家跪在毛泽东面前。。
毛泽东的所作所为又惹恼了博古等人,他们指责他又犯了“右倾路线错
误”。在他们看来,毛泽东是“不可救药者”,后来干脆将他的政府人民委
员会主席一职也撸掉了,只剩下了有名无实的“国家元首”一职。。
毛泽东专事后方工作,有声有色。
前方打仗,后方也要建设。在他的领导下,中央苏区成立了各级国民经
济部,下设设计局、调查统计局、粮食调剂局、合作组指导委员会、对外贸
易局、国营企业管理局等单位。
战争状态中的苏维埃国家怎样进行经济建设,马恩经典中没有现成的答
案。毛泽东经过一番思索,从中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出苏区经济的总方针
和一系列政策。他说:
“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
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经济力量
供给战争。”要“加强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
义的前提”!
毛泽东还提出了具体目标:
第一,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建设第一位。他说:“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
设工作的第一位,它不但需要解决最重要的粮食问题,而且需要解决衣服、
砂糖、纸张等日常用品的原料即棉、麻、蔗、竹等的供应,森林的培养,畜
产的增殖,也是农业的重要部分。”
第二,发展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与保护私人经济同时并进。
国营经济要尽可能加以发展,合作社经济可以成为苏区经济的巨大力
量,要加强;私人经济是上述经济的补充,只要不违法,就应加以提倡和鼓
励。
第三,大力发展赤白贸易,调剂商品和货币流通。根据地日用工业品奇
缺,农副产品又滞销,工农业剪刀差扩大,毛泽东据此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利用私人资本,保障贸易自由。
第四,发展根据地的财政金融事业。毛泽东认为光靠打土豪、没收筹款
不行了,要靠税收和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财源。
在毛泽东亲自领导下,中央苏区经济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国
营企业发展到三十二家,各种生产合作社二千二百个,私营工商业发展迅猛,
赤白贸易搞活,每年有三百万石粮食出口,各种生活日用品源源不断地进入
苏区,金融事业蓬勃发展,发行了公债一百八十万元,经济建设公债三百万
元!
根据地经济建设及其成就,不仅维系了红色政权,支援战争数年之久,
而且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既懂政治又懂经济的治国之才。毛泽东作为这场经济
建设大舞台上的主角和导演,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打仗是行家里手,经济建
设,毛泽东也是内行。
中央苏区时期,各项事业都很红火,还办起了两所大学,一所是苏维埃
大学,另一所是红军大学,都是毛泽东提议创办的。
中央苏区建立初期,毛泽东就指示各地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工农群众
的文化水平,保证工农及其子女享有教育的优先权。一时,各类新型学校相
继建立,义务教育、社会教育普遍开展。
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毛泽东思考着筹办更高层次的学校。1933 年8 月
16 日,毛泽东主持中央人民委员会会议,提出在瑞金建立苏维埃大学的设
想,毛泽东亲自兼任校长。
大学校址选在了沙洲坝上一片黄土岗上。茅草当瓦、竹片为床的大学于
1933 年9 月正式开学,共招学员一千五百名。毛泽东每星期都要为学生讲一
次政治课。学校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大批军
政人才。
1933 年4 月,毛泽东随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搬至沙洲坝。毛泽东住沙洲
坝元太屋。
这是一个具有赣南乡村特色的标准农家住屋。一棵高大挺拔、浓荫蔽日
的古樟挺立在屋外,从树旁的小门进去是一个小院子,院里铺满了鹅卵石,
显得整洁而又宁静。毛泽东与贺子珍就住在小院后面的正厅。
一天傍晚,毛泽东正在院前大樟树下与村里的杨大伯聊天。只见一个老
俵挑着一担浑浊的水从身边经过。毛泽东很奇怪,便问道:
“这么脏的水,做什么用呀?”
“吃呗。”老俵答道。
毛泽东往水桶里一看,浊水里竟有小虫在蠕动!忙关切地问到:“没有
干净一点的水吗?”
这时杨大伯接口说道:“唉,毛主席,不瞒你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
人吃、浇地、洗衣、洗菜,全靠那边池塘里的水!”
担水的老俵放下水桶,指着前面的山脚补充说:“那边山脚下有一股山
泉,就是路远水少,半天才能挑上两担。自中央机关搬进来以后,村里一下
子多了上千人,吃水就更困难了。”
这一晚,毛泽东怎么也睡不着,中央政府机关的进驻,增加了群众的生
活负担,毛泽东愧疚不已。
第二天,毛泽东在村里村外转了一圈,尔后找来乡主席、杨大伯等人,
商议水的问题。
毛泽东提议说:“能不能在村里打井?”
“打井?唉!我们这里自古以来都没有打过井啊!”一位长者说。
“这井怎么打法?”
“我看可以试试。”
“就怕打不见水。”
大家七嘴八舌,最后同意毛泽东提议,决定在山脚泉水边打井。
几天后,果然打出了水。可是吃了几天,就没有人再去挑水了。就连红
军战士送上门的水也被偷偷地倒掉了。人们又回到塘里去挑脏水吃。原来,
山脚井边是墓地,群众犯疑,认为那水吃不得!
毛泽东体察群众的风俗和心境,重又找来乡干部商议,寻找新井位,再
打一口井。
井位选好后,毛泽东带领中央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动手,提的提,挖的挖,
毛泽东还亲自下到井底,铺上沙石、木炭。。
井打好了,见到清澈的水溢出来,老俵们个个喜笑颜开,围着毛泽东表
示感谢。为了铭记毛泽东和红军的恩情,乡干部给这口井取名为“红井”。
1934 年12 月红军长征后,敌人多次填塞这口水井,沙洲坝人民为了保
护它,与敌展开了一次次激烈的斗争,最终还是将它保留下来了。
1950 年,瑞金人民为了迎接毛泽东派来的南方老根据地慰问团,对这口
水井行了维修,并在井旁树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并人,幸
福想念毛主席。”
在沙洲坝,毛泽东还率领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帮助当地修了一座桥,为乡
政府起草过《春耕生产大纲》,为一对对新人当过证婚人
毛泽东干地方工作期间,花了很大精力下乡搞调查研究。白天,毛泽东
走村串户,晚上开座谈会,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后来根据调查,毛泽
东写了《长冈乡调查》,收入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
邓小平手上只剩下一份《红星》
1933 年盛夏的一天,正在宁都接受“劳动改造”的邓小平突然得到通知,
要他返回瑞金红军总政治部报到,担任总政治部秘书长。
“又可以工作啦!”满心欢喜的邓小平一扫受压抑打击的不快,兴冲冲
地来到白屋子——红军总政治部,向中革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
报到。
“王主任,您好!”邓小平迎上前去,与正在卧床养病的王稼祥紧紧握
手。
见到这个充满活力、目光炯炯的年轻人,王稼祥特别高兴。
邓小平到红军总政治部任职,是王稼祥亲自点的将。
王稼祥,安徽泾县人。青年时参加学生运动,1925 年10 月先后入莫斯
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192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 年回国后一
直在中央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1931 年他与顾作霖、任弼时一起,以中共
中央代表团成员身份进入中央苏区。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前后曾追随过王明
“左”倾路线,对毛泽东说三道四。但到中央苏区后,通过与毛泽东交往,
加深了对毛泽东的理解,转而支持毛泽东的工作。1932 年在宁都会议上,他
不顾多数人的意见,反对剥夺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正因为如此,便开始受
到博古等人排挤。
1933 年3 月,他在第四次反“围剿”前线负重伤,被送到瑞金养伤。王
稼祥对博古等人各种排除异己,变着法整毛泽东的做法十分不满,对很有才
干又遭不公的邓小平等人的遭遇十分同情。他亲自打电话给博古,要求将邓
小平调到红军总政治部任代理秘书长,兼《红星报》主编。邓小平就这样来
到了红军总政治部。
听说自己来红军总政治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办《红星报》,邓小
平十分高兴。他办报可以说是行家里手。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他就因
为办小报出色被周恩来、李富春等封为“油印博士”。在瑞金任县委书记时,
又领导创办过《瑞金红旗》报。长期的党务工作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实践,炼
就了他敏锐的观察、思维能力和生动、朴实的文字风格。
《红星报》是红军总政治部的机关报。它是1931 年12 月11 日由中革军
委总政治部创办的。创刊之初,定为五日刊,但实际上是不定期,一般是四
开四版,有时两版、六版或八版。邓小平接手《红星报》时已改为三十二开
油印期刊。
白屋子一间十多平米的房间成了《红星报》编辑室及邓小平的卧室。
上任第二天,邓小平便同他手下三名办报人员分头深入红军指战员中,
搜集对《红星报》的反映,听取他们办报的建议。经过反复调查研究,他对
如何办好《红星报》心里有了底。
根据调查所得来的对《红星报》的反映及当时的形势,邓小平对创办《红
星报》有了改革思路。
首先,就是将《红星报》恢复成原来的四开铅印报纸形式。原来的油印
期刊式报纸虽便于携带保存,适应部队频繁的战斗生活,但出版周期长,不
能及时有效地报道、反映部队生活。恢复四开铅印五日刊,加强了《红星报》
的时效性。其次是建立通讯员队伍。邓小平认为,通讯员是报纸的主力军,
所以他把目光盯在了广大指战员身上,注意充分发挥广大红军指战员的积极
性。他亲自起草了一则《优待投稿同志》的启事,经王稼祥同意后发出,产
生了热烈反响,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指战员纷纷加入到通讯员队伍中来。邓
小平还协助一些军团配备了战地记者和通讯员。在邓小平的努力下,《红星
报》通讯员队伍最多时达五百多人。
邓小平还发现,以前出版的《红星报》内容比较单一,形式较呆板,一
些长而空的文章既占了版面又没有针对性。针对这种情况,
他先后办了“最后通讯”、“捷报”、“前线通讯”、“革命战争”等
二十多个栏目。邓小平办报还有一个原则,就是文章一定要短小精悍,通俗
易懂。重要的文章不得超过四千字,一般的报道只有几百字。说是办报,其
实人手极少。连邓小平在内只有四个人。报纸每五天出版一期,每期近万字,
数十篇文章,从征稿、写稿、编辑加工、版面设计甚至校对,邓小平都要亲
自动手,工作量很大,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
1933 年8 月6 日,停刊几个月的《红星报》以崭新的面貌与广大红军指
战员见面了!朴实无华的文风,短小精悍的文章,鲜明的观点博得了广大指
战员的一片赞扬。
文如其人。《红星报》受到广大指战员的欢迎,也鲜明地反映了邓小平
的政治态度。《红星报》复刊第二天,邓小平就前往距白屋子约四华里的元
太屋——中央执行委员会机关所在地,他要向毛泽东约稿。
此时的毛泽东已被“左”倾领导者排挤在党和红军的领导之
外,只保留中央政府主席一职,对军事工作无权过问。但邓小平对毛泽
东的军事路线及其一整套战略战术十分钦佩,邓小平不顾自己因为是“毛派”
而横遭打击的处境,勇敢地向毛泽东约稿。
见到邓小平来访,毛泽东十分高兴。博古等人批“江西罗明”,批邓毛
谢古,毛泽东知道是指桑骂槐,冲着自己来的。对邓小平等人无端地当了自
己的“替罪羊”,毛泽东又是气愤又是愧疚。他拉着邓小平的手关切地询问
他的近况。同是落难之人,两人谈得十分投机。
毛泽东说:“听说你到红军总政治部去了?”
“是的,主要是办《红星报》,今天到这里来就是为这事,希望主席为
我们撰写一篇关于红军战斗实例方面的文章。”
毛泽东慨然应诺:“好啊,我一定写,吉安一仗对我们现在反‘围剿’
有借鉴意义,我就写打吉安吧,你明天来取稿。”
邓小平没想到毛泽东会这样爽快地答应他的要求,高高兴兴地回到白屋
子。
在几天以后出版的《红星报》第二期第四版“红军故事”栏目里,邓小
平用了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毛泽东以笔名“子任”撰写的长篇通讯《吉
安的占领》。该文详细介绍了1930 年10 月4 日红一方面军攻打吉安的战斗
过程,特别是文中总结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以不硬拼,选择有利
地形,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歼灭敌人”的军事思想,与当时“左”倾领导的
“御敌于国门之外”和“堡垒对堡垒”、“阵地对阵地”的错误的军事指挥
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篇文章在广大指战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纷纷称赞
邓小平办报办得好,盼望着毛泽东重新回到红军队伍来指挥。
善于抓典型,是邓小平办报的又一特色。
为了粉碎敌人第五次军事“围剿”,在中央苏区掀起了大规模的扩红热
潮。时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的李富春带头响应中央的号召,在苏区党政机关
中第一个报名上前线。邓小平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亲自采访李富春,并连
夜赶写了《扩大红军的领导者的消息》。文章刊出后,在苏区党政机关引起
强烈反响。当时兴国县县委书记谢名江和水丰县县委书记钟循仁等也积极报
名上前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领导干部的带领下,苏区广大群众踊跃
报名参军参战,掀起了参军参战的高潮。
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由于“左”倾领导错误的军事指挥,红军被迫
打阵地战,被动应敌,每仗都伤亡惨重,唯独1934 年9 月1 日至3 日,朱德
亲自指挥的温坊战斗是运用运动战术,打得主动、漂亮,大获全胜。邓小平
敏锐地抓住此战例,立即约请李聚奎等战地指挥官提供战斗情况,然后综合
整理,以《温坊战斗的胜利》为题在“前线通讯”栏目发表,既鼓舞了全军
的士气,又批评了“左”倾领导者的错误指挥。
邓小平还采用社论、署名文章和开辟“党的生活”、“支部通讯”
等栏目,从各个侧面全面反映红军党的建设、青年工作、政治工作、教
育、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情况,使广大红军通过报纸获得了更多的军事知识、
文化知识和生活知识,使红军部队中的文化生活更加生动活泼。
邓小平对红军队伍中存在的官僚主义、消极怠工、贪污浪费、贪生怕死
等不良现象深恶痛绝,为此他在《红星报》开辟了“铁锋”、“自我批评”
等专栏,对上述现象进行曝光,为加强红军政治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作出了
贡献。
在邓小平卓有成效地组织编排下,《红星报》犹如战火中绽开的奇葩,
在苏区大地争芳斗艳,受到苏区军民的热烈欢迎。它的发行量,1933 年仅在
中央苏区就达一万七千三百份,在苏区数十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