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综琼瑶之浩祥 >

第49章

综琼瑶之浩祥-第49章

小说: 综琼瑶之浩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混战之中,两个同盟自然就少不了指挥各门各派的首领,于是白道的首领为武林盟主,黑道的则称为魔教教主。

    当今武林盟主自然就是那位爱子心切的沈问天沈盟主,而魔教首领则是释天教的柳彦卿柳教主。

    百年前释天教并非是什么邪魔外道,首位释天教主曾凭着一本释天真经傲视天下群雄,折服无数英豪。只是不知什么原因,释天教的继任教主越来越嗜杀成性,释天教也逐渐堕落为邪恶嗜杀的魔教组织,并统领江湖黑道一度企图染指江湖,近百年来长盛不衰。

    不过,凡事物极必反。当今武林盟主沈问天不仅深谙识人善任之道,其武功更是深不可测,前任释天教主便是被其重伤,沈问天顺势率领武林群雄将释天教赶出中原。

    狼狈逃出中原的释天教众人一路东行,最终蜗居在极东之地的一座无名山上,山上终年为冰雪所覆盖,一眼望去尽是皑皑白雪,便将此山命名为长白山。(偶是命名无能,啊啊啊,大家表骂我。)

    前任教主被沈问天重伤,来到长白山不久便含恨而终了。于是十六岁的柳彦卿便被推上了教主之位。为什么说是“推上教主之位”呢?那便是柳彦卿心性冷淡,无论对何事都无甚野心,唯一执着的便只有武功,换句话说,这位新任教主——是个武痴。

    若只是个武痴,释天教的长老们是不会如此热切的将教主之位拱手奉上的,原因只有一个,那便是释天真经。每一任教主继位,教中就会带回些根骨资质奇佳的孩子,作为下一任教主的候选人来教导。这些孩子从小打磨根基,待有了武功底子便将释天真经第一层教给他们,能练成第一层的孩子便能得到第二层的法决,第二层练成便能练继续修炼第三层,释天真经攻九层,以此类推下去。

    话虽如此,但上百年来真正能突破第三层的孩子却寥寥无几,突破第五层的则更是凤毛麟角,且大多走火入魔,这便是释天教主嗜杀成性的谜底了。

    柳彦卿便是这些被选中的孩子中的一员,但他是最特殊一员,因为他——是个天才。这世上就是有这么一种人,与别人付出同样多的努力,却得到别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成果。这种人最遭人嫉,不过不遭人嫉是庸才,柳彦卿确有让人嫉妒的资本。

    柳彦卿自小学什么都比别人容易上手,便是这释天真经,在别人那里是千难万难,到了他这儿便是水到渠成。

    自他十岁初次接触到释天真经第一层,一个月便突破至第二层,仅一年就练至旁人难以企及的第三层,十六岁便达到第五层,且神志清醒,毫无走火入魔之兆,喜得前任教主及一众长老们连呼“天造之才,天造之才啊!”照他这样的速度练下去,不出二十年,不不,不出十年,最多只要十年,他们释天教就能重现百年前的荣耀与光辉!

    至此下任教主之位便毫无意外的落到了柳彦卿身上,至于其他一同修习释天真经的孩子,自然也随之消失,毕竟世上只有释天教主才有资格练释天真经。所以前任教主一去世,众长老才会毫不犹豫的将其奉为新任教主。

    不过这位柳教主倒真不负其武痴的名声,整日里除了练功就是练功,教中事物从不插手,完全当个甩手掌柜,全权交由教中左右使者卫连、韩彰二人处理。对此,教中长老也无甚异议,只要教主能将释天真经练至大成,就是将整个释天教掀翻他们也不会眨一下眼。

    于是释天教的大权算是旁落了,左使卫连性格阴沉,整日带着张银色的面具,谁也不知面具下是何种面孔,且心狠手辣,掌管着教内事务,而右使韩彰生性内敛,脸上常年罩着层寒霜,谁也不敢靠近,统领教外事务。这两人一内一外,倒是把个大厦将倾的释天教整治了两年便恢复了七八成实力。

    人心这东西最是难测,野心却不同,即便是是掩饰的再好,那眼中燃着的**之火只一眼能让人看穿,人一旦有了野心,便什么也不放在眼里,只冲着权力狂热的追逐,忘了自己姓甚名谁了。

    柳彦卿淡然的看着眼前这疯狂的男子,“我劝你还是收手罢,卫左使,此时收手本教主还能留你一条性命。”

    柳彦卿虽然嗜武成痴,但并不是真正的痴呆,卫连的野心他一早就看在眼里,只是料他翻不起什么大浪,并未将他放在眼里,没想到今日竟着了他的道。再次暗自运功,果真一丝真气也调不出来。

    哼,倒有几分能耐,不过若只是这种程度还未免不够看,柳彦卿眸色微沉。

    卫连好似听了什么有趣的笑话,分外张狂的哈哈大笑,竟笑出泪来,“教主大人真是好大的口气!”他的眼神瞬间冰冷,“你以为今天还能活着从这里走出去吗?”

    “本教主待你不薄吧?左使怎会恨我至此,难道你与我有什么深仇大恨不成?”柳彦卿见他咬牙切齿的模样,很是不解。若是想夺权,尽管派杀手来,反正他现在是手无缚鸡之力,何必亲自前来,还一脸苦大仇深的。

    “仇?当然有仇!”卫连一把扯下覆在脸上的面具,露出一张布满深可见骨的刀伤的脸,他指着自己扭曲不堪的脸,阴狠的笑道:“还认识这张脸吗?”

    说实话,这张面目全非的脸,柳彦卿是看不出他原来的样子,但目及他的残缺的左耳,柳彦卿瞬间便记了起来,原来还真的有仇,不过此卫连乃彼魏廉就是了。魏廉的耳朵是两人当年比试时他失手削下来的,没想到他还活着,而且就在自己身边。

    见他似乎想起了什么,魏廉接着说下去:“你我一同被抓进释天教,一同感受背井离乡之苦,一同习武练剑,一同修习释天真经。

    本以为我们会是同病相怜的伙伴,却不想你的武功进境一日千里,我虽自认不凡,与你却是云泥之别。

    你是长老们捧在手心里的珍宝,我不过是可有可无的蝼蚁,你的地位一经确立,我们这些所谓的候选便一个也不能活。所以,我划花了自己的脸,逃过一劫,藏在教主大人身边。”

    “凭什么?!凭什么你生来就有着种种天赋?凭什么你武功一学就会,凭什么你一来就能坐上教主之位,而我却人不人鬼不鬼的活在你的阴影之下?!这不公平!”魏廉近乎癫狂的嘶吼。

    “不公平?”柳彦卿嗤笑一声,鄙夷道:“这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公平,况且哪里有真正的天才?我不过是对武学多有些理解,实实在在的一招一式哪是有什么天分就能练好的,我在暗处下了多少功夫勤练武功你又知道多少?会有这种想法的你,真是愚不可及!”

    闻言,魏廉的脸色一阵扭曲,不过瞬间就缓了过来,露出了悟的神色,轻笑一声,“我说一向少言寡语的教主大人今日怎的如此健谈,原来只是在拖延时间。”

    魏廉靠近一步,想看清他眼里是否有哪怕一丝的慌乱,只可惜那里只有古井无波的淡然,于是继续刺激他,“想必韩右使如今已经带着人马杀到沈盟主的府上了,若教主您是在等他的话,恐怕要让您失望了。”

    柳彦卿依旧神色淡然,“哦?看来你是谋划已久了?”

    “哼,对付你当然得想个万全之策,这样才够显出我对你的崇敬之意。”魏廉如此说着,脸上却没有丝毫恭敬之色。

    “你假传我的命令,让韩彰带人去闯盟主府,借沈问天之手杀了他,同时又折了我的羽翼,令我孤掌难鸣,一箭双雕,果真是万全之策。”柳彦卿知道魏廉的目的远不止这些,想再从他嘴里套出点话来。

    “哼,沈问天此时恐怕早已做了孤魂野鬼,韩彰此、次可是大功臣。眼下,教主你还是为自己多担些心吧。”唯恐节外生枝,魏廉显然不想再耽搁下去,手里握着柄刀,狞笑着逼近柳彦卿。

    听闻沈问天已死,柳彦卿的心不禁咯噔往下沉,看来这次魏廉真的图谋不小。

    看着魏廉一步步逼近,柳彦卿拢在袖子里的手中多了几枚银针,只待他进入攻击范围,就将几枚银针激射而出。虽然内力没了,但只要人出现在攻击范围内,柳彦卿就有把握将其制服。

    一步步计算着距离,却不想他刚要进入攻击范围便停了下来,似是发现了什么,一边四处扫视着,一边沉声喝道:“谁?!”

    趁他不注意,柳彦卿上前一步,袖中的银针也顺势射了出去,针上淬了毒,泛着幽绿的光,直直射向魏廉全身的几处大穴,魏廉立时萎顿在地上,怨毒的瞪着柳彦卿。

    可惜,那针上淬的不是什么见血封喉的毒药,柳彦卿在心里叹了口气。

 第73章 三年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甘肃省一省官员上下勾结,伪灾舞弊,折收监粮;侵帑剥民,盈千累万;震惊朝野,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为杀朝中贪腐风气;整肃吏治;处案内主犯两任布政使王廷赞、王亶望,总督勒尔谨;及兰州知府蒋全迪等四人斩首示众!钦此!”

    乾隆三十三年,因循化厅撒拉族人苏四十j□j清起义;引发的这起涉及朝廷官员上百名,涉案金额数千万两的贪污大案,随着王廷赞等人的倒台,终于同年十月底以甘肃省全省官员肃清一空而告终。

    消息传回甘肃,百姓们听闻此事后无不奔走相告额手称庆,燃炮舞狮尤胜新年。

    早前四名主犯已被押解进京,圣旨下达后,便被带上囚车押往午门外。

    昔日飞扬跋扈的封疆大吏,此时皆身着囚服,肩负枷锁,面如死灰的站在囚车中,被路上围观的百姓们扔菜叶子丢臭鸡蛋,好不狼狈。

    “哥,他们就是那几个大贪官吗?”

    街边围观的人群中,一个六七岁长得粉雕玉琢的孩子,抬头问道。

    被那孩子问的是一个身着蓝色锦袍,面如冠玉的青年。青年听他又叫错,不禁气笑了,伸出手按在孩子脑袋上压了压,威胁道:“哥什么哥,我是你叔,下次再叫错就不带你出来了,记住了?”

    “是,绵森记住了。”那孩子虽然面上说记住了,背地里却很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

    永璂看他那个样子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这小破孩狡猾的很,但同时又十分执拗,他认定的事就是十头牛都别想把他来回来,比如说在这个称呼问题上他都纠正过几百遍……

    时光飞逝,至今距浩祥离开已经快三年了,永璂也从青稚少年成长为一位风度翩翩的俊美青年。

    随着他地位的一再提升,福晋的位置又一直空着,因此皇后的坤宁宫便逐渐成了一众命妇们的长驻之所,无数大家闺秀的画像被送到皇后面前,其中不乏德容兼备,又合皇后眼缘的姑娘,奈何永璂心意已决,皇后也拿他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这么一年又一年的空等下去。

    因此永璂心中一直对皇后有愧,却也只能装作不知,将全副心神都扑到朝政上,不让自己有丝毫的分心。

    而朝政中,吏治则是让他最伤脑筋的事。

    吏治不清,则民不聊生,民不聊生则国危矣。然而这几年来,朝廷上下却鲜有清明的官员,那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官员就更不必说了。

    早在康熙朝末年,大清朝的官员贪腐风气便已形成,而后的雍正朝十三年中,由于雍正皇帝的‘抄家’威慑下有所好转。但是到了乾隆朝,由于乾隆皇帝好大喜功,生活奢靡,朝廷上下纷纷效仿,并将这股贪腐风吹到大江南北,因此才有了甘肃冒赈这种特大贪污案件。

    这次的甘肃全省集体贪污案发后,永璂要求彻查,并全力扳倒了主使的几位封疆大吏。其中布政使王廷赞是乾隆皇帝亲信,多次受皇帝嘉奖,更是八阿哥的嫡亲妻舅,要动他等于是打皇帝的脸。扳倒这些背景雄厚的贪官污吏,其难度可想而知。

    万幸的是,皇帝这几年先是沉迷于修行道术,而后又迷上了炼丹,对朝政完全不闻不问,前去为王廷赞等人求情的,均因耽搁了皇帝炼丹的时辰,而被皇帝斥责。

    没有皇帝的包庇阻挠,永璂的压力顿时少了一大半,剩下的就是和八阿哥及十一阿哥两派之间的博弈。

    早前苏四十三起义,朝廷急调数万官军汇聚甘肃省城剿匪,然军饷不足导致这场镇压持续很久也没能取得胜利。此次统兵的是十一阿哥亲信,为免十一阿哥斥责,便将责任推到总督勒尔谨头上,称其不听指挥。永璂那时正为这些官员办事不力而大怒,但又不能发作十一阿哥的人。

    这件事总要有人承担责任,双方博弈之下的结果,便是撤了总督勒尔谨的职。

    勒尔谨的倒台让甘肃一众心虚的官员惶惶不可终日,于是王廷赞便上折子称愿意自掏四万两银子充作军费,妄图以此摆脱困境。

    然而他的这一举动却引起了永璂及和幕骋桑仕嗟卮ξ鞅保D暝智榉豪模伛っ衿叮俪「乔蹇啵跬⒃薏还唤椴颊梗亩茨敲炊嘁樱坎炀醯绞掠絮桴危谑怯拉D立即派和孛芮巴仕嗟鞑榇耸隆

    谁知这一查便查出了一起惊天大案。

    这宗案子由总督勒尔谨,布政使王廷赞,王亶望等人带头谎报灾情,从而骗取朝廷赈灾粮款,并私自将捐监粮折色银两,而后这些折成的银子便都落到贪官们手中。

    和诟仕喔鞲孛孛艿鞑槭拢沼诮仕嗍∩舷鹿僭便戾黄闹ぞ菖绞帧:瞳|回京后,永璂便迅速遣督察院御史,并劝说云贵总督阿桂一同前往甘肃扣押所有涉案官员及家产,防止犯官携款私逃,清点涉案金额,并押解王廷赞等人进京受审。

    永璂的速度太快,没等八阿哥和十一阿哥反应过来,便将王廷赞等人下狱。事后八阿哥亲自到永璂面前要求他放了王廷赞,被永璂以王廷赞贪赃枉法证据确凿为由一口否决。

    而后八阿哥又派人到颐和园求见皇帝,污蔑永璂滥用职权私扣朝中大臣,这才有了上文求情之人为皇帝斥责之事。

    没了皇帝的阻挠,事情便好办多了。永璂手中握有王廷赞等人贪赃枉法的全部证据,加上都察院上下皆为清流,参与此事的云贵总督阿桂也是刚正不阿的性子,这些人决不会允许此案草草了结。并且在裁决王廷赞等人一事上,都察院和阿桂均给与永璂绝对的支持。

    八阿哥与十一阿哥等人暗中收受了王廷赞等人数额不小的孝敬银,若王廷赞等人被处决,那他们这条财路便彻底断了。然而被皇帝训斥了一顿后,他们也无计可施,知道事情已经严重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因此未免此案牵扯到自己身上,八阿哥便只能眼睁睁看着王廷赞等人被送上法场。

    “绵森,看见他们,你有没有什么想法?”永璂指着因看到午门而吓得失禁的勒尔谨等人,低头问只长到自己腰上的孩子。

    “你是不是想说贪官都没有好下场?”绵森仰头,看见他深沉的眼睛,回问道。

    “是也不是,我杀贪官的目的不单单是为肃贪,而是为了大清的未来着想。你且记着:吏治清明,则国之大治。而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永璂摸了摸绵森的脑袋,目送着四辆囚车渐渐远去,而他的目光始终坚定不移。

    “嗯,我记着了。”绵森这次却不是刚才那般敷衍了事,而是认真的直视永璂的眼睛,缓缓点头答应。

    永璂见这孩子郑重其事的回答他的样子,不禁噗嗤一声笑出来,轻轻拍着他的脑袋,笑道:“你记着什么了?小屁孩。”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