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金融公司内幕大揭秘:上市公司(精编) >

第17章

金融公司内幕大揭秘:上市公司(精编)-第17章

小说: 金融公司内幕大揭秘:上市公司(精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他想错了,大错特错了。
  寒暄之后,副主任主动直入主题,说:“上次你们说的那件事,我和有关部门碰了一下,问题不大。只是玩具厂太小了,不够规模,即使与别人捆绑上市,你们也不能控股,何苦呢?我向你们推荐一个企业,安陆纺织厂。老国营企业,基础不错。你们可以先收购过去,然后看能否让它与仙桃毛纺厂捆绑上市。”
  有这等好事?吴晓春几乎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与激动。他立刻想到了认识余曼丽后自己遇到的种种意想不到的美事。他禁不住侧头看了看余曼丽,余曼丽此时也正好瞪眼看着他,但余曼丽的眼神里除了兴奋之外好像还有疑问。吴晓春终于没让自己的喜悦过于表露,他意识到今天的主角应该是李惟诚,而不是他。于是,吴晓春略微调整一下情绪,表情尽可能平和地看看自己的老上司,意思是:您看呢?
  李惟诚没有接吴晓春的眼光,仿佛在认真思考。这样思考了一下,李惟诚轻声并且很慢地一字一句地对人大副主任说:“谢谢主任。您这里有没有安陆纺织厂的相关资料?”
  “有是有一份,”副主任说,“你们可以拿回去看看,但最好不要复印和外传。”
  “一定,一定。”李惟诚说。
  副主任显然是准备好的,说话间已经从抽屉里取出一迭资料,边递给李惟诚边说:“如果你们有兴趣,我们看能不能争取套用净资产负债的优惠政策做。这样一来,你们实际上不用掏钱。”
  李惟诚恭恭敬敬接过材料,然后恭恭敬敬地说:“太谢谢您了。我们回去先消化一下资料,然后董事们碰个头,形成意见再向您汇报。到时候免不了还要麻烦主任。”
  副主任说:“行,你们研究完尽快告诉我。”
  临走之前,李惟诚拿出一盒茶叶,说:“铁观音,黄主席托我带给您的。”
  “谢谢!”副主任说,“代我向黄主席问好。”
  三人告辞。
  吴晓春心里挺高兴。结果比他想象的好多了。吴晓春最怕这个人大副主任对什么是上市指标都搞不清。如果那样,他在老上司面前就很没面子。现在好了,人家不仅搞得清,而且头头是道,资料都是准备好的,说明人家确实是把这事放在心上了。虽然并不像主席在集团董事会上说的那样“我们已经在湖北搞到今年的上市指标了”,但起码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既然如此,吴晓春至少能向主席有个交代了,将来无论什么结果吴晓春都没有什么罪过。 
                  
《上市公司》三(2)
  吴晓春这时候有一种石头落地的感觉。吴晓春就有点忍不住,就想对余曼丽亲热。他这时候征询李惟诚的意见,问:“是不是直接回亚酒?”李惟诚回答:“行。”
  吴晓春心里打着小九九:将李惟诚送回亚洲大酒店,然后还是说“您先休息一下,我们回公司处理点事情。”这样,他就有空和余曼丽单独在一起了。
  李惟诚一路没有说话,埋头翻看着那迭资料,眉头并不舒展。吴晓春只顾想自己的美事,根本没注意这些,但是余曼丽注意到了。
  从武昌到汉口,奔驰与大巴区别不大。吴晓春焦心车太慢。车到亚酒,他迫不及待地按计划将李惟诚打发上楼,然后对司机说:“你先回去吧,晚上我自己开车。”
  吴晓春直接将车开到余曼丽家楼下。
  吴晓春做得很急切很投入,余曼丽刚开始好像心不在蔫,过不了一会儿也来了劲。吴晓春这几天陪李惟诚,也没有心情,所以没有和余曼丽亲热,现在事情终于有着落了,他也有心情了,要把这几天的“欠帐”全补回来。突然,手机响了。吴晓春后悔没关机,打算干脆不接,但还是本能地瞟了一眼,“85885588”,这么整齐的电话号码?接了。
  电话是李惟诚从亚洲大酒店打来的,难怪号码这么靓。李惟诚说他明天打算回深圳了,问吴晓春是不是与他一起回去向主席汇报,他现在就要订票。
  吴晓春一时答不上来,顿了几秒钟,说:订机票的事您不用管了,什么时候都能保证送您上飞机。至于我们是不是同机,晚上见面再说。
  吴晓春心里不是很高兴,这哪像是来“协助”的?心里想着,嘴上也就说出来。余曼丽也觉得有点突然,从“协助”的关系来讲,起码他和吴晓春应该就资料的事情认真研讨一下,先在他们两个之间形成一个初步的一致想法,然后才回深圳向主席汇报,哪里连资料都没有让吴晓春看,李惟诚就说要回深圳的?再说,他就是要回深圳,起码也要和吴晓春商量一下,哪能招呼都没打就要自己订票的。余曼丽也觉得这个李主任太不尊重吴晓春了。毕竟,大家都是集团董事嘛。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嘴巴上却没有这么说。余曼丽觉得此时自己不能火上加油,于是,一转口,故作轻松地说:“别太在意。人家毕竟是你老上司,习惯了,一下子转不过来,不一定是有意的。再说,以前是人家指挥你,现在变成‘协助’你,就是有点嫉妒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吴晓春听着这话果然就没气了,相反倒有几分得意。
  俩个人穿着衣服的时候,吴晓春问:“你好像有什么心事?” 
                  
《上市公司》三(3)
  余曼丽答:“我觉得上市指标这事有点不对劲?”
  “为什么?”
  “说不清。只是有这种感觉。你没看见李主任一边看资料一边皱眉头?”
  “没注意。”
  “再说我们跟老头子没多大交情,这么大事答应得也太爽了点吧?”
  吴晓春想想也是。不过他对此并不在意。这会儿该他安慰余曼丽了。他说:“搞不成对我们也未必是坏事。反正我算是交差了。我们关键还是要把商住楼和娱乐城的事做好,这才是我们的本分。上市指标的事情对我们最多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有没有它无所谓。”
  俩个人很快达成共识:吴晓春不随主任去深圳,集中精力做自己本分的事。
  既然李惟诚明天要走,吴晓春和余曼丽就觉得今天的晚餐应该隆重些,打算把华中公司的班子成员全部叫来一起欢送一下。但李惟诚不同意,说没有必要,坚持仍然按原计划。吴晓春心里想:也行,反正你是来协助我的,吃完再去歌舞厅吧。
  原计划今晚是请李惟诚去“谢先生餐厅”。这“谢先生”如今也成了武汉的一个品牌,餐厅并不大,但是有特色。特色之一是老板谢先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管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天天在餐厅门口迎接客人,特色之二是出品质量稳定,不象武汉有些餐厅,生意不好了就推出各种促销的优惠手段,一旦人气旺了一点马上提高价格或干脆偷工减料,而“谢先生”不是,因此渐渐成了品牌。
  李惟诚对谢先生餐厅的红闷牛尾赞不绝口。边吃边说:这不很好吗?自己人,用不着排场,吃得实惠有特色最好。吴晓春说:我也这么想。余曼丽说:您干脆多住几天,我天天陪您来吃牛尾。李惟诚就笑,笑余曼丽并不知道牛尾其实就是牛鞭的文雅说法。其实不仅余曼丽不知道,吴晓春也不知道。吴晓春这时候见李惟诚笑得这么开心还很高兴,因为即使在集团公司,他也很少见李惟诚这么笑。吴晓春于是就发现:做领导的其实不能常笑,笑多了就没有神秘感了,就没威信了,就显得不成熟了。吴晓春想,自己现在也是集团公司董事了,和李惟诚平级了,也是领导了,以后也要学着少笑。
  李惟诚笑够了,拿出两迭资料,对他们说:“资料我复印了一份,原件留给你们,保存好,说不定人家会要回去。我带复印件就行了。”
  “怎么样?”吴晓春问。
  “难说呀。先让主席看看再说吧。”李惟诚停了一下又补充道:“不过,你们算是完成任务了。”
  趁着余曼丽去洗手间,李惟诚对吴晓春说:“你这位助手很能干呀!” 
                  
《上市公司》三(4)
  “是的,”吴晓春说,“在武汉有点能量。”
  “怎么挖过来的?我听说她以前在国营单位做老总。”
  “碰巧了。”
  “那你可要对人家负责呀。”
  “那是。”
  李惟诚还想说什么,见余曼丽回来了,便把话岔开。吴晓春还在想着“负责”的意思。是指从单位办内退这件事还是指自己和她私人关系这件事?李惟诚并不是多嘴的人,其实不常笑的人往往就是不多嘴的人,那么他的话一定有所指。指什么呢?“负责”这词吴晓春常常听说,当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有了那种关系后,“负责”这个词往往就应运而出,而且往往是专门针对男人的,仿佛男人与女人之间有了那种事情,男人就要对这个女人负责,负什么责?怎样才算是“负责”?过去男女关系神秘,或者说神圣,所以男人一旦跟女人之间有了这种事情之后,最大的负责就是要娶女人做老婆,只有娶这个女人做老婆了,才算是彻底“负责”了,而现在男女关系没有那么神秘了,既然没有那么神秘了,也就不那么神圣了,因此婚外情日益增多,既然是婚外情,那么肯定不能以男方娶另女方做老婆这种方式来“负责”了,于是改为男方给予女方一定的经济补偿,难道余曼丽要我的补偿吗?显然不是。再说,吴晓春想,自己和余曼丽私人关系才几天,华中公司内部还没有传开呢,李惟诚更不会知道,所以,他所谓的“责任”绝对不会是指这方面。那么,指的是内退这件事?
  关于余曼丽从单位内退的事情,过程吴晓春清楚。期间虽然费了一些周折,但总的结果对余曼丽还是有利的。那天余曼丽主动找上馆长家的门来要求提前办理内退时,馆长不知道是做贼心虚还是自知理亏,总之比较紧张,说了一大堆此地无银的话,然后是极力挽留。后来据吴晓春分析,馆长的挽留也许是真心的,因为关于他外甥在娱乐城的那些事情,他自己心里也是有数的,馆长生余曼丽的气是他觉得余曼丽对他耍了心眼,如果当时余曼丽不是把餐饮部经理带着一起来,如果余曼丽开诚布公地跟馆长反映问题,馆长轻则很很地教训王小军,重则主动让余曼丽辞退他,但是余曼丽跟馆长耍了心眼,所以馆长就非常生气,就想把她挤兑走。但是,当余曼丽突然主动要求内退的时候,馆长才发觉余曼丽其实是个相当称职相当不错的娱乐城总经理,她内退了,馆长一下子还找不出更合适的人来。更重要的,是馆长怕局领导因此而对他产生看法,认为他嫉能妒贤,心胸狭窄,如果那样,馆长就得不偿失了。所以馆长挽留余曼丽也可能是诚心实意的。但余曼丽去意已定。余曼丽知道,如果这次不走,馆长给她穿的鞋子可能会松一松,但是用不了多久,肯定又会冒出新的问题出来,到那个时候,她不一定有华中公司这样的好去处,所以既然已经开了口,这次就必须要走,否则馆长还以为她是故意要挟呢,麻烦更大。于是,余曼丽只好编故事。说自己离婚五年了,好不容易才谈了个男朋友,她打算嫁到深圳做太太,希望馆长成全她。话说到这个份上,馆长就知道余曼丽是下定决心了,于是,不知道是感到内疚还是想留一条后路,或者干脆就是怕余曼丽在局长面前奏他一本,总之,在余曼丽内退的问题上,馆长一路绿灯,能关照处皆关照。不仅上报局里给余曼丽转为正科级内退,而且还将余曼丽当时住的那两间房子房改给了她个人。虽然是老房子,但它老成了精。尖尖的屋顶和已经发灰的锡板瓦,以及位于沿江大道旁边的特殊位置,均显示了它作为半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古老建筑的非凡价值。后来吴晓春看到那所房子的时候,感叹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地板还能发出铿锵声,踩在上面还是那样富有弹性。所以吴晓春一直认为,在提前内退的问题上,余曼丽并没有吃亏,所以他也就没有什么“责任”。 
                  
《上市公司》四(1)
  也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吴晓春把李惟诚送上飞机后,即刻就给黄鑫龙打了个电话,大致汇报了有关情况,并说李主任已经回深圳了,带着资料,主席您先看看再说,需要我回去我随时回去。
  吴晓春这才感觉到很累。他发现陪领导吃喝玩乐比紧张的工作还要累。哪怕是接待李惟诚这样事实上已经跟他是平级的“领导”,只要你认真地陪了,就一定会感到很累。吴晓春决定先睡一觉。
  一觉醒来,看看手机上的时间显示,七点了。吴晓春拨通余曼丽的手机,问:“你在哪?”
  “在家。”
  “做什么?”
  “拖地。”
  “吃饭没有?”
  “还不饿。”
  吴晓春就想起像余曼丽这样的单身女人其实是很少做饭的。要么在外面吃,要么随便用些面包饼干对付。吴晓春说:“一块出去吃饭?”
  “好。”
  二人见面,余曼丽并没有给吴晓春带来好消息。她告诉吴晓春:娱乐城工程快完了,下周开始安装五、六楼的保龄球道,但门前绿化带改广场的事还没着落。
  吴晓春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他对余曼丽说:“明天上午我们去见厂长,看看是怎么回事。实在不行你要亲自去跑这件事。”
  李惟诚急着回深圳的原因还是担心“主席保卫战”的事情。虽然已经一切安排好了,但他总是不放心,总感觉这么严重的局势不会这么轻易就能解决了,总担心还会冒出什么节外生枝的事情来。但到底会冒出什么事情来,他不知道。所以,他急着返回深圳。所以,他回深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拜访特区银行周行长。
  周行长很亲切,先是问李惟诚这几天去哪里潇洒了,并说既然出去潇洒,怎么不带上老哥。李惟诚说我一个打工的,哪里敢潇洒,除非您大行长想潇洒,我陪着,沾点光还差不多。说完,还是言归正传,正面回答行长的问题,说他这几天去武汉了,集团公司在武汉的华中公司打算独立上市。
  李惟诚把这个他自己都知道没有把握的事情提前向周行长透露,显然不是他嘴巴不严,而是故意向周行长报喜,给周行长信心。李惟诚相信,上市公司其实是建立在希望和信心基础上的,股民买上市公司的股票是因为对上市公司的未来抱有希望,银行贷款给上市公司是因为对上市公司的还款能力抱有信心,现在周行长既是集团公司第一大股东又是集团的第一大债权人,所以无论是主席还是李主任,只要逮到机会,就一定不失时机地给他描述未来灌输信心,今天有一个现成的题材,当然不肯放过。不过,他没有想到周行长听了之后并没有表现出极大的喜悦,相反,还叹了一口气,说了一句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顿时让李惟诚那种不祥预感得到印证。 
                  
《上市公司》四(2)
  李惟诚略微想了想,谨慎地问:怎么?又有新情况了?
  周行长不做声。在李惟诚看来,不做声就等于默认。
  “怎么回事?”李惟诚认真地问。
  周行长停顿了好长时间,给李惟诚的感觉是他实在不想说,但又经不住李惟诚的追问,最后才非常勉强得不得不向李惟诚透露:有人找他,想受让他们手上的法人股。
  虽然周行长是以非常极其平和的语气说的,但是在李惟诚听起来,耳朵里面却像炸雷。这还了得?如果这个时候特区银行的法人股出让,最好的结果是他们需要与新股东重新沟通,能不能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