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清平山堂话本 >

第8章

清平山堂话本-第8章

小说: 清平山堂话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忆昔与君相拜别,三月鹃声哀夜月。鸳鸯帐里彩鸾孤,惆怅良人音信绝。妾心如水水复深,妾泪如珠珠溅血。深院无人春昼长,几回独把湘帘揭。湘帘揭起飞双燕,燕燕差池相眷恋。令人感动心益悲,欲寄征鸿风不便。文君空有《白头『吟』》,婕妤谩赋齐纨扇。君心若与我心同,妾亦于君复何怨!

    琼作虽非怨悔,相思之心殊切,抚景兴怀,时无休歇。佇见征鸿北去,乌鹊南飞;寒蛩在壁,秋水连天;桐风飒飒,桂月娟娟;香残烛暗,枕冷衾寒。斯时也:空闺寂寂,人各一天;经年累月,有谁见怜!作《满庭芳》一阕:

    皓月娟娟,清灯灼灼,回身转过西厢。可人才子,流落在他乡。只望团圆到底,谁知度属参商。君知否?星桥别后,一日九回肠。相思无尽极,惨云愁雨,减玉消香。几回梦里,与子飞扬。尤记山盟海誓,地久天长。春已老,桃花无主,何日遇刘郎?

    题毕,滑韶华曰:〃古之女亦有如我者乎?〃答曰:〃有之。如王妫之丧身,姜女之死节,皆如此也。然悲欢离合,亦自古有之;若不自惜其身,至于殒绝,亦或有之。〃

    琼曰:〃汝之言,我非不知。但恨与生会合未久,遽成离别,恐作王魁负桂英也。〃因而赋歌一首:

    黄昏渐近兮,白日颓西。对景思人兮,我心空悲。云归岫兮去远。霞映水兮呈辉。倏天光兮黯淡,月初出兮星稀。叹南飞兮乌鹊,绕树枝兮无依。久凭栏兮徙倚,追往事兮嗟吁。香消兮玉减,花落兮『色』衰。陟高庭兮眺望,仍凝思兮迟迟。霜凋残兮落叶,雨滴损兮花枝。花委谢兮寂寂,叶辞柯兮凄凄,恨关凶兮路远,极国望兮天涯。自勉强兮假寝,风飒飒兮吹衣。奈好梦兮杳渺,忽惊觉兮邻鸡,傍妆台兮抑郁,临宝镜兮惨凄。霞鬓云鬟兮,为谁梳洗?兰心蕙质兮,空自昏『迷』。睹双飞兮粉蝶,听百啭兮黄鹂。何人生兮不若?嗟物类兮如斯。愧年少兮多别离。望美人兮空踌蹰!

    韶华观其『吟』,亦掩泪,谓娘子曰:〃恐生有'富易妻,贵易交'之意,莫若令人赍书与冯生,起居动静,可知之矣。胡乃孤眠独宿,行吁坐叹,而自苦若此也!〃琼曰:〃岂必书也。自生别后,有诗十余首,并录寄赠,以见我之心耳!〃即日遣家童赍书抵京。

    生得书,不胜欣喜,展视之,皆琼佳制也:

    泪雨潸潸洒满衣,含愁强赋断肠诗。

    自从昔日相分手,直至今朝懒画眉。

    东阁尚怀挥翰墨,西园尤想折花枝。

    自君一去无消息,独对青铜怨别离!

    〃。。。。。。不弃,我今将行,汝从我乎?〃韶华曰:〃妾幼侍夫人居于闺阁之中,誓生死相随。今夫人将行,妾愿侍随。〃即日治办行装而去。

    离朝五里许,牛先在郊外候琼而来,其融融,乃曰:〃一别许久,不想今日复睹仪容。〃琼再拜谢,曰:〃妾女流也,不知理法。荷蒙君子不弃,誓同生死!〃生与琼轿马相随,归衙,重寻旧约,再整前盟:〃今夕之会,何幸如之。〃生赋诗一律:

    朱颜一别几经春,两地相思各惨神。

    失意如今还得意,旧人偏觉胜新人。

    颠鸾倒凤情何洽?誓海盟山乐更真。

    寄语司天台上客,更筹促漏莫交频!

    不觉已五更鼓矣,生起,整秋冠而进朝。

    俄闻倭夷有警,上敕生为静海将军,即日承命。至家,与琼曰:〃吾奉朝命,领兵收贼,有一载之别。汝宜保重!吾不敢久留以缓君命。〃于是率风阳精兵四万,上大悦,亲劳军士,同兵部尚书李斌、左平章廖禹,复率羽林等卫五十八万军马,旌旗蔽野,水陆继进。

    生之英风锐气,所向无前,驻札连栈。倭夷鏖战徉走,生兵追之。倭度其半入,以精兵五千,出其不意,由别道尾其后,官军溺死者无算,江水为之不流。生呼谓众曰:〃今天败我,非众之罪也!第无以报效朝廷。〃生复招集残兵,整顿军旅,身先士卒。众乃奋身戮力,与敌鏖战,无不一当百。倭夷大败。生喜曰:〃不意天兵之果锐也如此!〃倭夷遂遣使称臣求和。生恐有变,许之,奏凯而还。

    上得捷音,天颜大悦,谓宋景曰:〃以赢败之兵,入危险之地,而能克敌,皆卿之荐举得其人也。〃景稽首拜,曰:〃愚臣无知之明敏果断,举选得人。〃上曰:〃古有社稷之臣,令琛近之矣!〃生引兵由玄武门。上坐,召生入丹陛。上慰劳之,曰:〃克战之功,出于卿也!〃生拜曰:〃陛下顺行天遁,御物无私;臣下奉行政令而已。〃遂拜生为镇同大将军,赐剑履趋朝;云琼封为赵国夫人,金冠霞帔。夫荣妻贵,近世未有。

    夫何盛极有衰,天年不永。洪武七年甲寅岁,十一月初一日壬戌,薨。病亟之夕,执琼手谓曰:〃当负汝矣!路隔幽冥,不复相见也!〃急呼家童,燃灯取笔,题诗云:

    九泉未肯忘恩爱,一死无由报主恩!

    君命妻情俱未了,空留怨气塞乾坤!

    琼曰:〃君无优也,不久当相见!〃言讫,生卒。

    次日,大夫宋景奏闻。上曰:〃天何夺吾伯玉之速也!〃命礼部官具衾椁,拟以王礼祭之,曰:叨仁忠烈武安王。越十五日丙子,琼亦以忧思不进饮食而卒。敕合葬于采石之阳。越一月,御祭,墓碑丹书,命陶凯篆额,宋景作序。有子二人:长曰明德,尚平公主;次子明烈,娉廖禹之女。是为之记。

    伉俪相期寿百年,谁知一旦丧黄泉!

    云琼节义非容易,伯玉姻缘岂偶然!

    配获鸾凤真得意,敬同宾友不虚传。

    《关睢》风化今重见,特为殷勤著简编。

    《风月相思记》终。

    张子房慕道记入话:

    梦中富贵梦中贫,梦里欢娱梦里嗔。

    闹热一场无个事,谁人不是梦中人?

    话说汉朝年间,高祖登基,驾坐长安大国。忽一日,设朝聚集文武两班,九卿四相。各人奏事已毕。班部中转过一人,紫袍金带,执简当胸,出班奏曰:〃我王万岁!微臣看得近今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万民乐业。臣欲要慕道修行,不知我王意下如何?〃高祖问曰:〃卿因何要入山慕道?〃张良答曰:〃臣见三王苦死,不能全终。〃高祖曰:〃那三王?〃张良曰:〃是齐王韩信,大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原来这三王,忠烈直臣,安邦定国。臣想昔日楚王争战之时,身不离甲,马不离鞍,悬弓『插』箭,挂剑悬鞭,昼夜不眠,日夜辛苫,这般猛将尚且一命归阴,何况微臣!岂不怕死?〃高祖曰:〃卿莫非官小职低,弃却寡人?岂不闻钢刀虽快,不斩无罪之人?〃张良曰:〃岂无罪过!臣思日月虽明,尚不照覆盆之下。三王向如此乎?〃高祖曰:〃齐王韩信,他有罪过,如何苦死?卿不知其情,寡人有诗为证:

    韩信功劳十代先,夜斩诗祖赫赵燕。

    长要损人安自己,有心要夺汉朝天。〃

    张良诉说已罢,微微冷笑,便道:〃我王岂不闻古人云:'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正,子奔他乡。'我王失其政事,不想褒州筑坛拜将之时。我王不信,有诗为证:

    韩信遭逢吕后机,不由天子只由妃。

    智赚未央宫内见,不想褒州拜将时。〃

    高祖曰:〃卿,韩信、彭越、英布三人有怨寡人之心。〃张良答曰:〃臣自有诗为证:

    韩信临危剑下亡,低头无语怨高皇。

    早知死在阴人手,何不当初顺霸王!〃

    张良言曰:〃微臣眼前不见二人,一心只要慕道。〃高祖道:〃卿,你作官中第一,极品随朝,身芽紫罗袍,腰悬白玉带,口铮湫甙傥叮蛏跞匆樯侥坏溃俊ㄕ帕荚唬骸ǔ技踉庵铮蓟呈隆!ǜ咦嬖唬骸ㄇ淠鞘拢俊ㄕ帕荚唬骸ㄉ獬贾铮⒊几宜怠!ǜ咦嬖唬骸奚庵 荚唬骸ㄌ妓担惺ぃ

    张良曰:〃我王,倘若无常到来,如何躲得?〃高祖曰:〃卿,你正好荣华富贵,却要受冷耽饥。〃张良曰:〃皇若不信,有词为证:

    慕道逍遥,修行快乐。粗衣淡饭随时着,草履麻鞋无拘束。不贪富贵荣华,自在闲中快乐。手内提着荆篮,便入深山采『药』。去下玉带紫袍,访友携琴取乐。〃

    高祖曰:〃卿要归山,你往那里修行?〃张良曰:〃臣有诗存证:

    放我修行拂袖还,朝游峰顶卧苍田。

    渴饮蒲『荡』香醪酒,饥餐松柏壮阳丹。

    闲时观山游野景,闷来潇洒抱琴弹。

    若问小臣归何处?身心只在白云山。〃

    高祖曰:〃卿意要去修行,久后寡人有难,要卿扶助朝纲,协立社稷。〃张良回答曰:〃臣有诗存证:

    十年争战定干戈,虎斗龙争未肯和。

    虚空世界安日月,争南战北立山河。

    英雄良将年年少,血染黄沙岁岁多。

    今日辞君巨去也,驾前无我待如何!〃

    高祖曰:〃如今天下太平,正好随伴寡人,在朝受荣华富贵,却要耽寒受冷,黄齑淡饭,修行张良慕道!〃张良听说:〃有诗为证:

    两轮日月疾如梭,四季光阴转眼过。

    省事少时烦恼少,荣华贪恋是非多。

    紫袍玉带交还主,象简乌靴水上波。

    脱却朝中名与利,争名夺利待如何!〃

    高祖曰:〃不要卿行职事,早晚随伴寡人,意下如何?〃张良曰:〃臣有诗存证:

    荣华富贵终无久,仔细思量白发多。

    为人不免无常到,人生最怕老来磨。〃

    高祖曰:〃卿若年老,寡人赐你俸米,月支钱钞,四季衣服,封妻荫子,有何不可?〃张良曰:〃蒙赐衣、钱、米,老来如何替得?有词存证:

    老来也,百病熬煎。一口牙疼,两臂风牵。腰驼难立,气急难言。吃酒饭,稠痰倒转;饭茶汤,口角流涎。手冷如钳,脚冷如砖。似这般百病,直不得两个沙模儿铜钱。〃

    高祖曰:〃卿一心既要入山慕道,寡人管你四季道粮并衣服鞋袜。〃张良曰:〃臣有诗为证:

    日月如梭来不牢,时光似箭斩人刀。

    清风明月朝朝有,火院前程无人稍。

    日月韶光随时转,太阳真火把人熬。

    你强我弱争名利,不免阎王走一遭。〃

    高祖苦劝,张良不允。〃且回相府,明日再来商议。〃张良辞驾出朝,『吟』诗一首:

    〃游遍江湖数百州,人心不似水长流。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莫待是非来灌耳,从前恩爱反为仇。

    不是微臣归山早,服侍君王不到头。〃

    张良拜辞,出朝回家。

    高祖曰:〃众文武百官,寡人苦劝张子房不听。〃遂令百官领圣旨,往张良相府,劝他回心转意:〃丞相,主人留你:'不要入山修行,在家出家,朝再随伴寡人,道粮衣服钱米,每月供俸。'却不是好?〃张良曰:〃臣想韩信、彭越、英布,争江山,夺社稷,累建大功。如今功劳却在何处?〃张良不允。众官又劝:〃丞相,如今天下太平,官封极品,位至三公,朝中享荣华富贵,如何归山慕道?〃张良呵呵大笑:〃有诗为证:

    霸王只为江山死,悔不当初过界河。

    万里江山朝皇帝,八方宁净罢干戈。

    因甚子房归山早,恩深到惹是非多!

    众文武百官苦劝不从,各回去了。

    张良送众官,回到相府,辞了老夫人:〃我今欲要入山慕道。〃老夫人便道:〃丞相,你每口受享龙楼凤阁,耳听山呼万岁,吃珍羞,饮御酒,端的是:

    春眠红锦帐,夏卧碧纱厨。

    两双红烛引,一对美人扶。

    如何却要归山慕道?旷野荒郊,孤身独自;冬夏衣服道粮谁管?闷来有谁消愁?只在家中修行。〃

    张良见说:〃有诗为证:

    兔走鸟飞不暂闲,古今兴废已千年。

    才见婴儿并幼女,不觉苍颜白鬓边。

    慕道修真还苦行,游山玩景炼仙丹。

    闲时便把琴来『操』,闷看猿猴上树巅。〃

    老夫人听说:〃丞相如今高官极品,富贵荣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则同次,暮则同乐;不肯受用,情愿入山慕道。耽寒受冷,忍饥受饿、那时悔之晚矣!〃张良不允,留诗一首:

    贪心似草年年长,造罪如山渐渐高。

    不去佛前求忏悔,贪『迷』火院受煎熬。

    若人不行平等事,三涂地狱苦难逃。〃

    老夫人道:〃丞相,你却修行去了,家中儿女未曾婚配,男孤女只。待等家事已完,那时未迟。〃张良答曰:〃倘若大限到来,身归泉世,命染黄沙,如何留得?〃张良即便题诗一首:

    〃一日无常万事休,半床席卷不中留。

    忧愁恋儿年纪小,爱子贪妻不到头。

    使尽机关争名利,魂离魄散做骷髅。

    人人尽是疾呆汉,难免荒郊卧土丘。〃

    张良说罢而出。

    高祖传旨,遂令把门官军:〃不要放出张丞相。若不辞朕,怎敢便去?〃高祖正说之间,张良将冠带、袍服、象简、乌靴,朱红盘内托来,放于五凤楼前,私行去了。高祖差人四下追赶捕获,寻至数日,杳无踪迹。史见朱红盘内,有诗为证:

    懒把兵书再展开,我王无事斩贤才。

    腰间金印无心挂,拂袖白云归去来。

    两手拨开名利锁,一身跳出是非街。

    不是微臣归山早,怕死韩信剑下灾!

    高祖自从去了张良,每日思想悬悬,放心不下。朝门外大张黄榜:〃有人得知张良下落者,封其官职。〃忽有一樵夫,分开人众,前来揭榜,入朝:〃奏上我王万岁,臣见张丞相却在白云山修行慕道。〃高祖听罢,心中大喜,龙颜甚悦,即排鸾驾,前往白云山前,寻访一遭。行至一日,只见茅庵一所,不见张良,令人来到名山,有诗为证:

    白云山前字两行,张良留下劝人方。

    红颜爱『色』抽心死,紫草连枝带叶亡。

    蜂采百花人食蜜,牛耕荒地鼠铮浮

    世上三般冤屈事,月缺花残人少亡。

    高祖念诗已罢。不见张良,眼中垂泪,『吟』诗一首:

    〃君王亲自驾临山,不见贤臣空到庵。

    日映桃花侵目艳,风吹竹叶透人寒。

    炉内烧丹灰未冷,壁上题诗墨未干。

    棋盘踪迹端然在,子房何处把身安?〃

    高祖『吟』诗已罢,不见张良,仰天长叹。回驾,行至半山,忽见张良渔鼓简子,口唱道情,仙鹤绕舞,野鹿衔花,前来接驾。

    高祖一见张良,龙颜大喜,作诗一首:

    〃十度宣卿九不朝,关心路远费心劳。

    明知你有神仙法,点石成金不用烧。

    朝中缺少擎天柱,单等贤臣挂紫袍。

    卿若转心回朝去,寡人世界得坚牢。

    张良听说:〃面奏我王,臣誓不回,只在山中修行慕道。我王不信,微臣有诗一首:

    闲时山中采『药』苗,不愿朝中挂紫袍。

    高祖咬牙封雍齿,汉王滴泪斩丁公。

    萧何稳坐为丞相,韩信安邦命不牢。

    不是微臣嫌官小,犯了王法不肯饶。

    张良奏上我王万岁得知,韩信、英布、彭越三人,争南夺北,个个死于剑下。我王不信,有诗为证:

    我去归山脱离灾,韩信遭计倒尘埃。

    因为我王无正道,吕后定讨斩英才。〃 ‘高祖曰:〃卿不比在前浑浊之时。〃张良答曰:〃我王若要回朝,请我王到茅庵,献清茶一盏。〃张良引驾,正行之间,前面一个仙童,指化一条大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