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

第20章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第20章

小说: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是给老百姓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刘秀生长在民间,经历过王莽的残暴统治,知道耕作的艰难及百姓的痛苦。因此建立东汉后,通过废除王莽的繁苛法令,恢复汉初的简政轻刑,给百姓创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此后,他多次下诏裁减各地的监狱,不断地告诫各级官吏尤其是地方官吏要体恤百姓、宽松执法。   
  其次,是有效减轻人民的负担。光武帝认为官吏的奢侈、官僚机构设置无度以致冗官无数,是百姓的最大负担。因此他在位期间,始终提倡节俭。公元37年,一国使者向光武帝献上一匹可日行千里的名马和一柄宝剑,光武帝接受后便下诏把这匹千里马送去驾鼓车,把宝剑赐给骑士。在光武帝的垂范下,节俭在东汉初年形成风气。   
  再次,是提高奴婢的社会地位。西汉中期以来,大量的平民沦为奴婢,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光武帝曾连续六次下诏释放奴婢。同时,他还在一年之内连续下诏三次,禁止杀、伤和虐待奴婢,使奴婢的地位有所提高。 
  最后,就是要设法解决土地问题,使百姓和土地结合在一起。西汉中期以来,大规模的土地兼并使土地急剧集中。但那些占有土地的豪强们却不如实地向国家申报土地、交纳田赋。为准确地掌握全国的垦田数目和户口名籍,打击豪强,保证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光武帝于公元39年下令在全国“度田”即丈量土地,同时也核定人口。但在度田过程中,官吏们和豪强相互勾结,或抵制清查,或隐瞒不量,而对百姓土地却是多量,连墙头地角、房前屋后也不放过。光武帝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曾经先后诛杀了大司徒、河南尹及郡守十多人,引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地方骚乱。地方上的豪族大姓纷纷起来叛乱,光武帝用镇压和分化相结合的手段,好不容易才平息了叛乱。 
  光武帝刘秀通过集权加强了中央的统治,通过休养生息使人民安心从事生产,经济得到发展,社会比较稳定。由于刘秀的文治武功,终于迎来了汉朝的中兴。这一历史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   
  伉俪情深 
  就在刘秀册封功臣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早在联姻之时就已经不安好心的真定王刘扬——郭圣通的舅舅大人,看见外甥女婿刘秀打下了江山,终于想要撕下面纱,坐享其成、密谋造反了。这简直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如果不是部属对刘秀忠心报讯,谁能想到,眼看就要当上皇后舅父、太子舅爷的真定王,居然暗地里打的是这个主意? 
  趁着风声还没有走漏,刘秀想出了一条妙计,命令将军耿纯以“皇帝登基、大赦天下”的名义前往真定,诱杀刘扬兄弟。刘扬没想到自己密谋多年的事情,居然会在最后这个节骨眼上败露,他趾高气扬地以“皇帝舅父”的身份,接见了耿纯。耿纯不动声色,将刘扬三兄弟请到自己下榻的驿馆,请他们进内室宣读皇帝密诏。就在早已安排好的密室里,过于自信的刘扬三兄弟被侍卫当场杀了。 
  耿纯将刘扬兄弟的首级以及他们谋反的罪证公开示众,并宣布只杀首犯,不追究他人。三个主子都被一窝烩了,真定大军没有了主心骨,很快就被耿纯顺利收编了。 
  郭圣通不但没有了舅父撑腰,更成了舅父谋反的工具,虽然丈夫没有追究郭氏家族,但是一时间,她自己都对做“皇后”,彻底没有了指望。 
  刘扬的叛变,帮助刘秀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立阴丽华为皇后了。谁知道,阴丽华却拒绝了。 
  三年前被迫离开刘秀的时候,阴丽华最大的失落,就是自己居然没有为丈夫孕育一个孩子,就眼巴巴地看着他去赴生死之险,万一他死在了战乱之中,那他不是连一丝血脉都留不下来了吗?对自己未能尽为妻之责的埋怨,甚至已经超过了对丈夫另娶郭圣通的哀伤。阴丽华想孩子都快想出病来了。所以,当她第一眼看见神似刘秀的刘彊的时候,她就爱上了这个孩子——刘秀的孩子。也因此,当刘秀郑重其事地提出,自己将要册她为皇后的时候,阴丽华拒绝了,她告诉刘秀,现在他的孩子是郭圣通为他生育的,而自己也不知道未来是否能够为他生育儿女。所以,为了不伤害孩子,应该当皇后的不是自己,而是郭圣通。 
  刘秀面对阴丽华这样的主张,哑口无言。在阴丽华的坚持下,公元26年六月,郭圣通意外地成为东汉王朝第一任皇后,她所生的儿子刘彊,成为第一任皇太子。 
  当封后拜天的仪式结束,刘秀和盛妆的郭圣通返回内宫的时候,阴丽华按照妾室的礼仪,向丈夫和正妻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这是国家制度,刘秀没有办法制止,但是和郭圣通一起端坐在椅中的他,只觉得难堪无比、如坐针毡。而郭圣通眼看丈夫心神不定的样子,刚刚成为皇后的喜悦也冷了半截。从此以后,刘秀在两个女人中间,过起了他从前做梦也没有设想过的“幸福生活”,享起了他压根就不想要的“齐人之福”。 
  当刘秀在洛阳的时候,他总是满怀愧疚地想方设法弥补自己对阴丽华的亏欠。就在册立郭圣通为皇后不久,他提出要把阴丽华的兄弟们统统封为侯爵。阴丽华再一次拒绝了。她认为自己如今的身份只是媵妾,自己的兄弟们没有做“国舅”的资格。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虽然都是事出有因、制度规定,却越来越使得刘秀自感对阴丽华亏负太多。每当他看见阴丽华坦然地向郭圣通跪拜请安的时候,就更不是滋味,难受得够呛。 
  而此时东汉王朝的天下还没有完全平定,刘秀经常要率军出战。自己离开之后,阴丽华少了自己的照顾,面对嫡妻会是怎样的场面?刘秀简直不敢想象。于是,他所能想出来的唯一办法,就是每当自己离开洛阳统兵出征的时候,都把阴丽华带走,尽可能地不让她与郭圣通单独相处、尽可能地减少她向郭圣通自称姬妾的机会。就在一场场风云突变的战役中,共同面对生死考验刘秀和阴丽华,感情越发地如胶似漆。 
  公元28年,就在刘秀征讨彭宠的战役中间,阴丽华在中军帐里,生下了她和刘秀的第一个孩子:未来的汉明帝刘庄。 
  刘秀也仍然没有忘记郭圣通,他对郭圣通仍然有一定的感情。此后,郭圣通也陆续为刘秀生育了不少孩子,除了刘彊,后来还有刘复、刘康、刘延、刘焉,一共五个儿子。不过,即使在生儿育女方面,刘秀似乎也不情愿让阴丽华输给郭圣通。阴丽华也同样为刘秀生下了五个儿子:刘庄、刘苍、刘荆、刘衡、刘京,以及若干个女儿。 
  如果可以选择,郭圣通宁可自己不要当这个皇后,宁愿自己能是阴丽华。可惜,她不是。 
  从年龄上说,郭圣通比阴丽华年青漂亮。当郭圣通嫁给刘秀的时候,阴丽华已经21岁了。如果说,刚开始的时候,郭圣通对阴丽华姐姐般的雪中送炭满怀感激,时间慢慢推移,她的心情却在慢慢地转变。尤其是当阴丽华生下儿子,而且是一大群儿子之后,郭圣通的心思便急剧转变了。 
  她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后,是因为阴丽华的谦让,而谦让的原因是因为阴丽华当时没有儿子。现在阴丽华已经有儿子了,并且刘秀对她的恩爱日久弥坚。难道阴丽华当真不会想要利用丈夫,把自己的儿子推上未来皇帝的宝座?她真的这么多年来,一直甘心放弃原配发妻的身份?自己不是原配都做不到这么谦让,世上难道真有女人做得到?! 
  有时候,出身高贵世家未见得一定是好事。正是因为出身高贵,她的舅舅们才敢于造反。更重要的是——也正是因为出身高贵,郭圣通读了很多的经史书卷,更因为她出身西汉皇族,更非常清楚西汉王朝历次姬妾夺嫡的惨烈阴险。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郭圣通怎么看阴丽华,都觉得这位姐姐平静恬淡的面容后,一定隐藏着不利于自己想法。 
  公元33年,一个晴天霹雳劈中了阴丽华。一群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盗贼,半夜闯进了阴丽华乡间的娘家。由于阴丽华的谦让,阴家没有侯爵之封,也就没有了护卫兵士,强盗很轻易地就得了手。在抢劫的同时,还杀死了阴丽华的老母邓氏及弟弟阴诉。 
  阴丽华生性羞怯温和,七岁就死了父亲。没有了父亲的依靠,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艰难,直到成年后,每每提及亡父,她都禁不住流泪不止。刘秀每次看见她独自流泪,就知道她又想起了父亲,想到自己九岁丧父的经历,总是忍不住陪着她一起感伤,再想方设法让她破涕为笑。谁知道,现在阴丽华居然连母亲都没有了!刘秀面对哭得死去活来的阴丽华,想到邓家岳母对自己多年的关爱,哀伤溢于言表。 
  他传令大司空,颁下一道诏书:“我在微贱的时候,就娶了阴贵人,由于兵荒马乱,被迫别离。幸亏老天有眼,我和她都从战乱中劫后余生,再次团聚。对她的美德我非常了解,因此想要立她为皇后,她却坚持推辞,甘愿为姬妾。我敬慕她的谦让高尚,曾经想要封她的弟弟们为侯爵。可是没想到,他们没有得到我的封爵,却陡遭祸患,母子俱丧。我十分愧疚伤怀。虽然他们不能活着享受高官厚禄,身后也应该得到尊荣。所以我决定,追封阴贵人的父亲阴陆为宣恩哀侯,弟弟阴䜣为宣义恭侯。让阴贵人的另一个弟弟阴就代阴䜣为长子,继承宣恩哀侯的爵位。虽然阴陆夫人和阴䜣死了,太中大夫也要在他们的棺木前按照活着的列侯礼仪为他们举行典礼。假如他们在天有灵,请来接受我的心意。”刘秀的哀思,多少抚慰了阴丽华的伤痛。 
  然而,读了这封诏书,郭圣通却忍不住五味杂陈。七年过去了,丈夫仍然念念不忘阴丽华才是他的结发妻子,更甚至把当年只有夫妻间才知道的“让位”之事公诸于世,这等于是在提醒世人,郭皇后的位置是阴丽华“让”出来的。如今阴家也同样拥有了不亚于皇后家族的爵位,这顿时让郭圣通觉得自己这个皇后,已然沦为朝廷内外的话柄。因此,这道诏书对阴丽华是安慰,对郭圣通,却是一个刺激。 
  刘秀在为阴丽华哀伤,而郭圣通却在为自己哀伤。她怎么都想不通,相貌年华都不如自己的阴丽华,为什么能在丈夫眼里那么的重要,自己十年的努力,依然不能真正取代阴丽华在丈夫心目中的地位。 
  刘秀和阴丽华同样不会想到,当年的谦让,如今已经变成了郭圣通的负担,她甚至因此对丈夫和当年的阴姐姐满怀恨怨。裂痕在无声无息中悄悄变大。等到她和阴丽华的儿子们都长大之后,她终于控制不住了。 
  皇太子刘彊长大之后,非常喜欢钻研兵书。刘秀有时候询问儿子对政事的看法。于是问题来了。刘彊对政务的见解倒也中规中矩,可是他对军事却显得过于热衷,常常表现出日后要开疆拓土、四方征战的心思。这可太让刘秀受不了了。 
  刘秀虽然是个军事天才,但是他实在不喜欢征战杀伐。多年来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一场又一场战争,眼看着生灵涂炭,自己也失去了诸多亲人,他对战争厌烦透了。对于他来说,修习兵书整兵修武,只是为了保土安民,他不能容忍别人的侵犯,但是他也绝对不愿意好大喜功,没事找事地到处找仗打,给本国也给别国带来灾难。 
  因此,年青气盛的刘彊让刘秀极为不满。他对这个儿子日后会干些什么,给国家百姓带来什么,真是不敢想象。于是他经常忍不住责备刘彊。从他本人来讲,只是在努力调教一个未来的帝王,从严要求是很正常的。可是看在早已心神不定的郭圣通眼里,却是另一种解释。她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只等一个机会来点燃引线了。 
  与此同时,刘秀的次子、阴丽华所生的刘庄,却在各个方面都让做父亲的刘秀非常满意。 
  公元39年的一天,终于平定天下的刘秀开始全国范围内的田地和人口普查。就在各地送上来的统计资料里,他意外地发现了一张被办事人员遗忘的纸条。纸条上写着:“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 
  同是大汉国土,凭什么有的地方能调查,有的地方就不能调查?此事对刚建立的东汉王朝至关重要,非要查清楚不可。因为此时的刘秀,已经一连发下了七道圣旨,要求各豪门大族限制使用奴仆,将战乱中贱买的奴婢一律听凭自愿的原则无偿送还各自的父母。 
  刘秀质问大臣和各地方官,所有的人都不肯说实话,逼急了,就愣说那纸条是打长寿街上随手拣来的。刘秀知道这帮家伙是在胡说八道,但是他越发怒,就越没有人敢吱声。这时候,十二岁的刘庄在父亲背后的帷帐里说话了:“这张纸条是在提醒办事的官员——洛阳是首都,到处都是高官贵臣;南阳是皇帝的故乡,到处是皇亲国戚,他们的奴婢数量田宅规模,就算超越制度,也不能管。”刘秀一听,顿时恍然大悟,立即从严查办了这件事。 
  刘秀对儿子年幼聪慧,极为欣喜。但也诱发了郭圣通歇斯底里的大爆发,她控制不住,跟丈夫大吵大闹了起来。口子一旦打开,多年积压的怒气就再也收不回来了。郭圣通对刘秀的怨恨、对阴丽华的妒忌、以至于她对阴丽华所生的孩子们的猜疑,都控制不住了。无论刘秀怎么好说歹说,她已经听不进去了。 
  处在风口浪尖的阴丽华没有办法,只好暂时避开郭圣通的怒火,移居洛阳以外的宫室。可惜郭圣通的情绪已经失控了。无论刘秀说什么,郭圣通都听不进去。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刘秀不再年青,他五十岁了,夫妻间也就不再像从前那么热情。郭圣通更觉得丈夫心里有鬼,怒不可遏。 
  当年刘植劝娶郭圣通时说过:“天子娶九女,诸侯纳三妇。”如今刘秀可是不折不扣的天子,就算他不想娶九女,大臣们都会给他弄出九个来,不但是“符合制度”,更重要的是和自己有关系的女孩们送到皇帝身边,自己成为“皇亲国戚”。 
  但是刘秀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后宫人数,更改了西汉以来的宫廷制度,把多达十五级的后宫姬妾制度缩减为五级,除了“皇后”郭圣通和“贵人”阴丽华,其它的就是“美人”“宫人”“采女”。由于他对后宫的莺莺燕燕没有兴趣,所以后头这三级连俸禄都没给安排,不但姬妾的人数少,而且她们的寝宫,他也很少光顾。因此,其中只有许美人凑巧为他生下了儿子刘英,被封为楚王。这是刘秀唯一没由郭圣通和阴丽华生育的孩子。 
  虽然阴丽华避开了,但是刘美人和其它姬妾却没法走,她们还留在皇宫里。于是,每当夫妻争吵,刘秀避开之后,郭圣通便认定他是去了其它姬妾的宫室寻欢作乐,越想越气,也越来越没有道理可讲。 
  刘秀这个靶子不在眼前,郭圣通的愤怒便转向后宫中的其他姬妾、那些她臆想中的狐狸精们发作。非她所生的皇子公主们当然更不例外。很快,后宫中所有的女人和敏感的孩子们,都对郭圣通畏惧至极。 
  刘秀对郭圣通莫明其妙的变化百思不得其解,一开始她只是针对自己,倒也罢了,没想到三年来她愈演愈烈,居然整个宫庭都成了她眼里的仇家。更不能忍受的,是她对孩子们的态度恶劣得无以复加。 
  建武十七年十月,忍耐到了极限的刘秀突然发作,颁下了一道废后诏书:皇后郭圣通,总是满怀怨恨,屡次违背我的心意,不肯善视非她所生的孩子。宫廷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