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天下 作者:桂仁(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9-19正文完结)-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的寿宁,特别漂亮呢!”显然,太后也看得惊喜了,全程一直面带微笑与欣赏。
高显一向偏爱这个幼女,此时看得更加合不拢嘴,“我就小丫头要胖一点才可爱,你们看她,跳得多好?还让她减什么肥呀!朕的闺女,胖一点又如何?难道这世上还敢有人敢嫌弃她不成?”
底下一众公主们也都惊呆了,悄悄议论,“这真的是寿宁吗?这是哪个乐师给她编的舞?排得真好,曲子也好。”
昌乐公主不忿道,“有什么好的?不过请外头下九流的戏子排的,哗众取宠而已!”
“昌乐!”德清公主顿时皱了皱眉,“皇祖母和父皇还在呢,慎言!”
昌乐公主虽比寿宁年长,但母妃早已不得圣宠,见德清一个眼色使来,她也觉得自己大意了,立即闭嘴收声,可一旁却有那好事的宫人已经听到她的话,报给了郑贵妃。
郑贵妃如今正是扬眉吐气的时候,哪里受得住这些腌臜话?
立时到皇上面前道委屈了,“陛下,方才公主们议论,说寿宁跟个民间戏子学舞,失了体统和身份呢!臣妾就不明白了,孩子明明是一片孝心要给太后娘娘演个节目,可在宫中没人理她也就算了,独自跑到宫外去辛辛苦苦学了这个来,还要受人奚落。臣妾的女儿,怎么就这么不受人待见呢?”
看爱妃说得眼圈都红了,含着眼泪一副要哭不哭我见犹怜的样子,高显心疼了,此时正好寿宁一曲舞毕,欢欢喜喜上前问,“皇祖母,父皇,儿臣跳得好么?”
“好!”高显带头鼓起掌来,略带责备的看了那边的大公主们一眼,“我看今日,跳得最好的就是寿宁!你们这些当哥哥姐姐的倒是要多向她学学,为了跳好这支舞,她下了多少功夫,吃了多少苦?母后,您可要重重赏她一番才是。”
太后娘娘虽然坐在那头,可底下有什么动静能逃得过她的眼睛?顿时就配合的接过话来,“嗯,哀家也觉得今日寿宁很该拿头赏。郑贵妃,这也是你平素教导有方,也该好好赏赏你。”
这下郑贵妃里子面子都挣足了,忙拉着女儿一起跪下谢恩,转而得意的望了昌乐一眼,心想这个仇回头非找机会报了不可。
可她也没想到,这机会这么快就来了。
因是太后寿诞,是以今日请来的不仅有朝中王公亲贵,还有各国年下进京朝贺的使节等人。
当下就有来自西南的滇国使臣道,“皇上的公主如此玉雪可爱,我们国主愿以最珍贵玉石求娶一位美丽的公主,以全两国情谊,还请陛下玉成。”
此言一出,顿时让皇宫女眷慌了手脚,都是金尊玉贵养成的,谁愿意嫁到那蛮荒之地去受苦?
可郑贵妃高兴了,转脸就望着高显笑得比花还艳,“要说起美丽来,咱们昌乐公主倒是后宫头一份,正好又到选婿的年纪,不如皇上……”
可高显的笑容却显得有几分清冷,到底是皇上的枕边人,迅速看出不对劲,郑贵妃临时把要成全了滇王心意的话就改成,“就考虑下滇王的求亲吧?”
可是被点到名的昌乐却没这份镇定,毕竟事涉自己终生,她慌慌张张含着泪就冲出来了,“父皇,儿臣不要嫁到那里去!”
她这声音略大了些,那滇国使臣已经听见了,甚是不悦的道,“公主因何嫌弃我家国主?难道我们一国之主还配不上你吗?”
高显开口了,“使臣休恼,女孩儿家,一时听了要离开父母总是害怕的。行啦,昌乐你回去,婚姻大事自有父母做主,哪有你插嘴的道理?”
这……昌乐真是后悔了,她刚才干嘛要逞一时之快得罪郑贵妃?眼下惹来这样祸事,万一皇上真拿她去和亲,她难道还能拒绝?
幸好,高显一笑,跟那使臣,也是跟所有的外国使节说话了,“我们大梁跟诸国友好,自有彼此相互看中的地方。若是想更进一步,结儿女亲家,那也是好事。不过儿女婚事虽由父母做主,也需要一个你情我愿,情投意合。如果再有哪国国主王子想求娶本朝公主的,可以。不过请本人亲自到京城来,参加公主的凤台选婿。若是有缘,朕不会吝啬。不过你们也别光想着拐朕的女儿,朕也有不少皇子皇孙,你们国中若有公主贵女,朕也欢迎她们嫁过来!”
这番话,明眼人一听就清楚了。
哪国的国主王子会没事千里迢迢跑来京城来参选一个只是有可能得中的驸马?高显这就是变相的拒绝了和亲。他是马上得的天下,身上还带着长年征战的血气与强硬。身为开国君主,又是泱泱大朝,要是一开始就玩这和亲的把戏,将来的日子可怎么过?
你们要跟我交好就交好,不交好拉倒!真个要战,谁又怕谁?
(最讨厌和亲神马的了,男人没本事,才会让女人去和亲,唐汉再强,这条很糟。明朝老朱有很多毛病,可他有一条俺特别欣赏,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生了数字军团的康师傅,却签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割地条约尼布楚。bs!)
☆、第246章 最好的菜
滇国使臣无话可说了,可乞颜使节,宫中的老熟人哈斯朝鲁却站出来笑道,“我王正想替王子求娶公主,既然皇上有这个话,那就好办了。请皇上明示要替哪个公主凤台选婿,定在哪日,我族王子必来参选!”
什么?他玩真的?这下连高显也不得不慎重以待了。
太后眯眼一笑,出言替高显解了围,“今日是哀家的寿宴,你们一个个不想着给哀家送几个人来,倒想来拐哀家的孙女儿么?可没有这样的道理。”
哈斯朝鲁笑着自罚一杯,道歉坐下,可有些话到底收不回了。
郑贵妃只知失言,不过她能得宠,多少有几分小聪明,见有些冷场,适时的推了女儿一把。
寿宁会意的上前撒娇的道,“皇祖母,这会子能吃饭了么?我跳了半天,肚子都饿了。”
童言稚语一下子冲淡了之前的不愉快,太后笑道,“这满桌子的菜还不够你吃的?那就到皇祖母跟前来,瞧瞧还有什么想吃的。对了,也让那些献菜的都上来吧。总是吃宫里的口味,今儿咱们也换换口味。”
说笑间,太监迅速传下话去,顿时在厅中摆起长桌,铺上红毡,如流水般摆上各式美味佳肴。
一时间,鹿筋熊掌,驼峰猴脑,鱼翅狸唇,海参干贝,但凡是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海里游的,山中藏的,只要是这人世间能想得到的美味,无不集中于此了。每一样又都做得美轮美奂。精巧绝伦,光看着就是一种享受,更别提那香气扑鼻,诱惑着人食指大动了。
太后满意的扫了一眼,虽说着“太靡费了”,但目光却落在第一排当中一只白玉盘上的金黄酱香的鹅掌上。旁边宫人会意,立即端了上来。
太后试了一块,只觉这鹅掌与平素吃过的竟是大不相同。有一股非常别致的味道,不由得赞道,“这是何人所作?”
旁边太监回话,“是陆家三姑娘进献,她还是御膳房余总管的徒弟。”
太后点了点头,“果然是世家出身,不同凡响。”
又挑了几味看得上眼的尝过,虽觉不错,但总觉比不上那味鹅掌。不由笑道,“看来今日拔得头筹者,还是陆家了。”
高显笑道。“母后的寿宴。当然全凭您作主。去,把那位陆姑娘召进来。”
陆滢早已经在殿外等候着了,听说自己做的菜果然得到了太后的青睐,她心中喜不自胜。走进大殿以最文雅的姿态依礼下拜,果然得到了交口称赞。
连皇上都欣赏的多看了一眼,“果然是尚宫世家。规矩学得很好。”
陆滢按捺着心中的欢喜,又施了一礼,“多谢陛下夸奖。”
太后瞧着喜欢,“这姑娘生得真好,规矩也好。想不想进宫来当差?”
陆滢笑容微微一顿,“民女还没有出师。只会卖弄些雕虫小技,可不敢进宫来献丑。”
太后却笑道,“你不必过谦了,光看你今天这道鹅掌,就是用了不少心思的。只要有了这份心,其他不会的慢慢学着也就是了。不过,你若不愿意,哀家也不会勉强你。毕竟,这也是人生大事,是要好好考虑考虑。”
陆滢一下子为难了,她知道,眼下答应无疑是最识时务的选择。可要是答应了,她跟欧阳康还有什么机会?嫁不嫁男人她倒无所谓,可输给念福,她不甘心!
陆滢正在犹豫,高显却道,“母后,朕正有一事想跟您商议。”
太后一愣,“何事?”为什么平时不说,要在这样的大庭广众之下说?
高显笑道,“自朕即位以来,见宫中多有前朝遗下,过了花信之期的宫女,任她们苦守宫中直至白头,实在是有伤天和。故此朕想借着母后寿辰的好日子,特开一道恩旨,将宫中凡年二十五岁以上,故乡仍有亲眷,愿意还家者,皆发送一笔银钱布帛,任她们还家另嫁。再传旨天下,征召民间女子入宫当差,有些资质优秀的也可担当女官,等到年岁到了,任由她们自选留下还是出宫,您看可好?”
这是经他的智囊团反复探讨后,解决选妃流言最好方法。特意放在今日说出,又不显得刻意与生板。
太后一听,很是欢喜,“皇上仁慈,体恤百姓,这是万民之福,哀家有什么不愿意的?”
陆滢心头一动,若是如此,那当真是个好机会。既能入宫当差镀金,又不必苦熬一生,可要熬到二十五岁,未免年纪有些大了,又怎么能让欧阳康等着她呢?
她这边正在思量权衡之际,那边文武百官和后宫嫔妃们上前赞颂皇上太后恩德,独有寿宁趁空跑到长长的餐桌旁边,四下找寻,“我祝姐姐做的是什么菜?放哪儿了?”
陆滢听着心中顿时不悦起来,就见旁边宫人带寿宁走到桌子的最后,指着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道,“这是那位祝姑娘代表北市进献的菜肴。”
“可这是什么?”寿宁好奇的问着,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
沐太后坐得高,开始老花的眼睛一眯,瞧见那道菜却是颇为眼熟,不由得心头一动,吩咐道,“把那道菜端过来哀家瞧瞧。”
宫人们赶紧上前,由两个太监抬着,把那道菜平平的端了过来。
这是一道很奇怪的菜。
说它奇怪,因为它并不是装在寻常盘子里,也不是装在碗里,而是装在一只方方正正的大漆盘里。
那漆盘足有两尺来宽,一尺来阔,里面堆砌着也不知是何物,根本不象道菜,而象是副立体的山水画。
就见上头青山叠嶂,流水潺潺。还有青松挺立其上,半空中一轮红日,还有大雁飞过,端的是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这是什么地方?用什么东西做的?”寿宁好奇的伸出小指头想戳来试试,却被沐太后亲自拉住了,“别动!”
寿宁一转头,却见太后凝神看着这盘菜。忽地落下泪来。
寿宁吓了一跳,“皇祖母,您怎么哭了?您不要哭,不要哭!”
看她伸出小手来给自己拭泪,沐太后心头一暖,忙堆出笑容,“皇祖母没事,没事,只是……”
她再看那盘菜一眼。却是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了。
看母亲如此,皇上高显也不由得好奇了,亲自走过来看这盘菜。也半晌不说话了。忽地渭然长叹。眼神怅然,“这南北征战多少年,连家乡的模样都快记不清了。”
太后流着泪道,“皇上可还记得,从前你们小的时候,每年冬天。也是这个时节,先帝总要带着你们一起到这芦芽山上去狩猎,哀家就在这山脚下的河边扎了帐篷生着火等你们回来。要是春夏咱们过去,就去钓鱼采摘野菜,咱们一家人……”
她哭着说不下去了。高显上前轻拍着母亲的背,让她靠在自己肩头。显然也勾起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朕怎么会忘记?那是咱们全家最快乐的一段时光。还记得有一回朕淘气,半夜里偷偷背着你们到河里去游泳,结果腿抽了筋,几乎给淹死。还是母亲不放心,半夜里起来检查我们几个兄弟有没有好好睡觉,结果发现我不在帐篷里,赶紧带人来寻,这才救了我一条性命。后来爹爹动了大怒,把我那一顿打哟,朕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太后流着眼泪笑了起来,“那皇上还怪罪哀家当时不护你,只看着你爹打你么?”
“当然不会。”高显许多年也未曾这样动情了,今日不意却被一道菜勾了起来,伸手拭去母亲脸上的泪,温言道,“朕知道,您和爹爹是心疼我才会打我。当时,你们也吓坏了吧?”
“可不?你出事后的两三个月里,哀家几乎整夜整夜的不敢睡,一闭眼就怕你们兄弟又跑出去淘气,不时的就要起来问一声,看一眼你们可是睡好了,连累得你爹都睡不好觉,只能去睡书房。”
母子俩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那样笑中带泪的一种温馨,竟是让外人半点也掺不进去。
大人还好,可寿宁年纪小,不懂事,站在底下被忽视了半天,有些不乐意了,拉扯着二人的衣摆道,“皇祖母,父皇,你们不要老说话了嘛。这个菜,是能吃的吗?”
她这话,重把太后逗得破涕为笑了。高显点着女儿的小鼻子,“你这个小馋猫,就记得吃。不过这个菜究竟是怎么做的?”
寿宁这回不客气的又拿手指快速戳了一下,尝尝味道,咧嘴笑道,“我知道啦,是豆腐花!唔,这个松树是蘑菇做的,真好吃!”
这还做得真是巧夺天工!
连沐太后也颇有兴致的打量起这道菜来,果然,那些不同颜色的山川河流,全是用彩色豆腐花做的,然后一勺一勺铺叠上去,形成流动的山川河流,如泼墨山水般,极富动感。
沐太后赞叹道,“这是哀家今天见到最好的菜了,也是此生最令人感动的一道菜。”
高显顿时豪气道,“这个菜是北市进献的么?传人上来,朕重重有赏!”
旁边,已经被遗忘的陆滢,一颗心却是往深不见底的地方沉去。
不过是一碗豆腐花,居然就比过了她费了那么大劲的鹅掌?那丫头怎么能这么狡猾?想到这样的法子投机取巧?她不服,她一百二十个的不服!
而旁边,有一个人跟她同样的不高兴,那就是谭夫人。
那个死丫头居然得到了太后和皇上的青睐?那自己还要怎么对付她?
☆、第247章 不见
费直在那个房间里已经坐很久了,他甚至连宫中赏赐的饭菜也没吃,一门心思念叨着他所知道的各路神仙,甚至连牛郎织女和山中的狐狸精都没放过,闭着眼睛求神拜佛保佑念福的菜一定要得到认可。
西市市丞在一旁冷嘲热讽,“就那样一个姐儿,她做的菜要是能得到贵人赏识,我往后就把姓倒过来写!”
费直假装听不见,可心里却也有些发慌,都这个时候了,还不见动静,是不是没机会了?
可才开始灰心,就听有太监急报,“北市市丞何在?皇上宣你进殿觐见!”
“什么?”一屋子人都吓了一跳,宣他觐见?那是真有好事要发生了?
费直瞪大了眼睛,激动得浑身直哆嗦,难道满天神佛真的听到他的祷告了?
独有西市市丞酸溜溜的道,“只怕是做坏了事,要受罚吧?”
这也有可能啊!
费直的心倏地就被揪紧了。可那太监道,“受什么罚啊,皇上和太后见到你们北市进献的菜肴,都感动得哭了,说要重赏你呢!”
啊?一屋子人的下巴都快惊掉了。
尤其西市市丞,更是张大嘴巴,一脸呆滞。他没听错吧?被一道菜感动得哭了?这是什么菜?是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