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中国上下五千年智慧故事 >

第115章

中国上下五千年智慧故事-第115章

小说: 中国上下五千年智慧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叩登巴说:“当初雇我时,只向我点了牛羊的头数,也没言明它的肚里的油究竟是多少。如今,要搞清斤两,只好宰了它们,把皮、肉、油分开来过秤,才算得出来呵!”头人不准他宰牛羊,阿叩登巴于是摸出契约,说:“现在根据我的条件,该轮到我向你讨债了!”说完抡起皮鞭,把活狐狸抽了40鞭。  

登巴跳锅庄还债
 
  从前,有一年,藏族的德钦地方年景不好,青稞没有收成,人们都想逃到外面去谋生。登巴挡住大家说:“别走,我去帮你们借粮。”
  地主见登巴要借那么多粮,说:“今年的利息不同往年呐!”
  登巴说:“只要老爷肯借,多少利息,您说了就是。我们今年借了老爷的‘著’(藏语,麦子),明年加倍还老爷的‘卓’(藏语,锅庄歌舞,与麦子的‘著’谐音)。”
  地主一听,能加倍收回,马上就答应了。
  第二年麦收后,登巴身穿崭新的服装,来到地主家,开口便唱吉祥歌,跳起锅庄来。登巴越跳越有劲,地主越看越喜欢。一会儿,登巴停住了歌舞,就向地主告辞要走。
  地主急忙说:“你欠的账没有还,怎么就走了?”
  登巴说:“老爷,刚才不是还了吗?”地主不明白。登巴就又唱呀跳呀的搞了一阵,才说:“老爷,这下该算还够了吧!”
  地主说:“登巴,你在给老爷唱歌跳舞,向老爷讨吉祥,哪个看见你还了‘著’来?”
  登巴笑道:“真是贵人忘性大,去年借老爷的麦子,我言明在先,今年加倍还‘卓’嘛!’
  地主大怒:“老爷要的是麦子,哪个要你跳锅庄!’
  登巴说:“老爷,穷人连吃的都没有,哪有闲工夫来跳舞唱歌?你要不认为我是还清了债,那么,老爷也唱歌跳舞,还清欠我刚才的债,我再还你的麦子好了。”  

登巴请山神判决
 
  一天,登巴捡到一块绿宝石。头人说:“你在我的土地上捡到的东西应当还给我,这是我的绿宝石。”
  登巴说:“我们去请山神判决,这块绿宝石应当归谁。”头人同意。
  登巴就对着大山喊道:“绿宝石是头人的,还是登巴的?”
  刚喊完,听到了山谷的回音:“是登巴的——”
  登巴说:“怎么样,最公正的山神都说是我的呢!” 登巴妙用牛肚腹 
  流浪汉登巴遇见一群小偷偷了一头牛。牛宰好了,也准备分给他一份。
  登巴说:“我最喜欢吃肚腹。”小偷就把肚腹给了他,并派他放哨。
  登巴把肚腹洗净,吹得胀鼓鼓,口子拴得紧紧的,然后把它吊在树上,用木棒狠狠地捶打。那一阵“嘣嘣”的响声,传得老远。他一边捶一边大声喊:“我不是贼!我不是贼!哎哟,别打啦!。。”
  吃喝完毕正在树林里睡觉的小偷们被惊醒了,以为牛主在拷打登巴,就四散逃命,连衣服和靴子都来不及拿走了。
  一会儿,牛主前来找牛。登巴把那人领到树林里,指着小偷的衣物和剩下的牛肉说:“小偷们吃了你的牛,你可把这些剩下的肉和衣物拿去,变卖成钱,日后再买一头牛吧。”
  那人非常感激登巴。  

聂局桑布交驴奶
 
  早先,西藏乃东地方在名目繁多的差役中,有一项酥油差。百姓家里养的奶牛挤下奶炼出来的酥油,差不多全给乃东王搞去了。
  一天,乃东王在屋顶平台上散步,聂局桑布见一只小驴子跑去吃母驴的奶,就故意大声地喊叫起儿子来:“喂!平错,别叫小驴去吃奶,小驴子把奶吃完了,咱们拿什么去给乃东王上酥油差啊!”
  “你们拿驴奶酥油给我吃吗?”乃东王责问。
  聂局桑布装作害怕的样子说:“我们实在缴不上牛奶酥油给您啊!”
  乃东王吼道:“难道你不知道吃了驴奶酥油会变傻吗?还不快到仓库里把你们缴的驴奶酥油都扔出来!”
  从那以后,乃东地方免了酥油差。 聂局桑布宰肥猪 
  一天,聂局桑布悄悄地把乃东王家的一头大肥猪宰了,而对乃东王说是肥猪病死了。乃东王吩咐他去卖了。
  聂局桑布在街上大喊:“病猪肉,病猪肉,谁买病猪肉!”结果没人来买,就又把病猪带回来了。
  乃东王就吩咐煮一煮自己吃。聂局桑布问:“老爷,您吃猪肉呢,还是喝肉汤。”
  乃东王答道:“猪肉。”
  头一顿吃肉,聂局桑布把猪肉切得细细的,同猪皮一起煮。煮到最后,猪肉全煮化了,只剩下一张猪皮。聂局桑布和佣人们把又浓又香的肉汤全喝了,只给乃东王端去一张猪皮。
  乃东王很生气,说:“下次我喝肉汤,你们吃猪肉好了。”
  第二顿,聂局桑布把猪肉煮一会就捞出来,大伙分着吃了,给乃东王的是连肉香味也没有的清汤。  

聂局桑布晒珠宝
 
  一天,聂局桑布到乃东王的房里擦地板,见王爷独自一人在欣赏珠宝。乃东王见了他,像防贼一样,急忙把珠宝箱盖上。聂局桑布笑道:“老爷,珍珠宝贝关在箱里,就像金子埋在地下,不仅显不出光彩,日子长了还要生蛀虫哩!只有放在太阳下晒晒,不光不会生蛀虫,还会发出灿烂的光彩,这光彩离得越远越好看。”
  没多会儿,乃东王的宝贝都摆在田野里了。聂局桑布陪着王爷在房顶上欣赏。过了一会,王爷叫道:“喂,把珠宝给我摆远点!”佣人们在往远处搬的时候,按聂局桑布事先的布置,用冰块调换了珠宝,摆在老远老远的地方。冰块在灼热的阳光照射下,晶莹闪亮,璀璨夺目。乃东王不停地喝彩。可是,谁知那些“珠宝”的光辉渐渐暗淡下去,最后竟然完全消失了。
  乃东王走到摆珠宝的地方一看,珠宝都不见了,地上只剩下几滩水印,他惊问道:“珠宝到哪儿去了?”
  聂局桑布说:“可能这些珠宝在王爷的箱子里呆厌了,不愿再回去,所以它们撒了一泡尿,跑啦!”
  乃东王昏倒在地。  

阿龙解难题废约
 
  藏族有个叫阿龙的孩子在大地主家里放羊。那家地主心狠手辣,饭不给阿龙吃饱,工钱到了月底却总要七折八扣,住的地方是羊棚。阿龙很想不干了,可又受到契约的束缚,难以脱身。
  一天,早已看出阿龙心思的财主,为了寻开心,竟开玩笑地说:“阿龙,你只要答出三道题目,我就将契约还你,放你回家。”
  阿龙兴奋极了,说:“好,您把全村人都叫来作证人。”
  村民们全都给叫来了。地主指着两位小姑娘说:“呶,她俩之间有一个是哑巴,你说谁是哑巴?”
  阿龙瞟了两个小姑娘一眼,猛地从腰间拔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尖刀。
  一个姑娘吓得直喊:“妈呀,不要杀我!”另一个只是“哎哎”地叫。
  阿龙指着后者说:“她是哑巴!”村民们齐声喝彩。
  地主面色很难看,又叫来两个男孩,对阿龙说:“他俩中有个聋子,你说谁是聋子?”
  阿龙朝他俩端详了一会,突地跑到男孩背后,猛然吹出三声口哨。
  一个男孩连忙捂庄耳朵,转过身来,另一个男孩仍然呆呆地站着。阿龙指着呆男孩说:“他是聋子。”村民们鼓掌大笑。
  面色发白的地主,恼怒地叫人牵来两只毛色、大小一样的山羊,对阿龙冷冰冰地说:“哪是老羊?哪是小羊?”
  阿龙仔细地看着两只山羊,偏着头想了想,便从腰间抽出羊鞭,朝半天空“叭”地甩了一下响鞭,两只山羊被赶往溪边。一只山羊趟水过溪,另一只却直往后退缩。阿龙指着后退的山羊说:“这是小羊,过溪的是老羊。”村民们异口同声喊好!
  原来老羊经常过惯河溪,所以不怕水;小羊过河经验不够,所以怕水。地主这下子像棵给早霜打蔫了的草,只得履行诺言,将契约交还给阿龙。阿龙像只飞出了笼子的小鸟,欢天喜地的回到家里。  

罗牧阿智遵规矩
 
  彝族有个聪明人叫罗牧阿智,由于家里穷给常土司当长工。
  一天,有个卖木杓的路过常土司的家,常土司叫罗牧阿智把卖木杓的叫进屋,买了一只木杓。付钱时,常土司说:“我土司家买东西从来不兴讲价钱,你卖的东西装得下多少米,就给你多少米。这是我家世代的规矩。”
  卖木杓的只得接过土司的一木杓米,含着眼泪对罗牧阿智说:“大爹,我家娃娃多,一只木杓只换一点点米,叫我怎么活得下去?”
  阿智很同情他,就为他出了个主意。
  过了几天,土司听见门前有人叫卖箩箩,就喊他进来。卖箩箩的问:“你要买箩箩吗?”
  土司说:“不买叫你进来做什么?你这大箩箩要多少钱?”
  卖箩箩的说:“老爷家买东西从来不兴讲价钱。东西装得下多少米。就给多少米,这是世代的规矩了,我是晓得的。”
  常土司留神一看,原来碰上卖木杓的人了。又不好再反悔,只得忍痛用大箩箩量了米,付给对方。  

罗牧阿智放早炮
 
  彝族的常土司订下个规矩:在栖营盘坎子内,大年初一不准哪家先放早炮,一定要他家的炮响了,别家才能放,谁冒犯这个规矩,谁就要吃大亏!
  有一年年初一,放羊老人罗牧阿智大老早起来,放了响响的三炮。常土司就把他抓去责问。
  罗牧阿智说:“我放炮嘛,也是给你放的!人家只会说:‘土司家早炮响了。’总不会说:‘牧羊佬罗牧阿智的早炮响了。’”
  土司笑了,说:“就是嘛,任你放羊佬再放得早,人家也不说是你放的。以后你就早早地放吧,免得我早早地就爬起来。”
  村子里传开了这件事。大家高兴地说:“今年的早炮是我们罗牧阿智放的!” 罗牧阿智训牧狗 
  阿智在深山老林中放羊,生活很苦。可是狠心的土司只送点粗面去,其中一半还是狗的。阿智很气愤,从此,他天天训练牧羊狗。只要阿智一喊:“阿窝!吃米饭!”狗就摇着尾巴来了。这时阿智就拿粗包谷给狗吃。但阿智一喊:“阿窝!吃糊都!”狗来了,就用棒子猛打。日子长了。牧羊狗听见喊“吃米饭”,就跑来,一喊“吃糊都”,就夹着尾巴跑掉了。
  过些日子,阿智回来对土司说:“老爷!深山里狼多,如果没有得力的狗,羊就三天两头地被狼拖走。老爷家的狗,也像老爷一样只吃米饭,不吃糊都。一听说吃糊都,它就不再保护羊群,自顾自跑开了。昨天还被狼拖走了一只肥羊!”
  土司不信,跟着阿智来到牧场上。阿智一喊“吃米饭”,狗来了。阿智一喊“吃糊都”,牧羊狗就夹着尾巴跑了。常土司看了叹气地说:“狗也像我了,只吃米饭!”  

错尔木呷斗主子
 
  错尔木呷是彝族的机智人物。
  当他还是一个锅庄娃子的时候,因为他聪明能干,奴隶主每次出门,都要带他一起去。木呷很不愿意,想方设法逃避这个差使。
  有一次,他跟随奴隶主到一家黑彝家作客,主人宰猪宰羊款待。但给奴隶主吃的肉多,给奴隶吃的肉非常少,木呷心里非常气愤。当给奴隶主端肉来时,他接过就吃。”
  主人说:“木呷,这不是给你的,这是你主子吃的。
  木呷说:“主子吃的和我们不同吗?你们没给我说,我咋会知道呢?这碗肉我已经吃过了,请你再给我的主子端一碗来吧!”
  主人不好再说什么。奴隶主从此不喜欢他,就不常叫他跟随出门了。
  又一次,奴隶主要出门,叫他备马。他故意把马的臀套(套在马尾上的鞍套索)套在马颈上。奴隶主骂他,木呷说:“我自来是使牛的,懂得驾牛的法子,就是不懂得驾马的法子呵!”从此,奴隶主就再也不叫他备马了。
  后来,奴隶主有事出门,又叫木呷替他牵马跟着走。木呷故意不拉马笼头上的口嚼子,只拉着马笼头往前走。走了一阵,奴隶主回头一看,马不见了,生气说:“木呷,你牵的马哪里去了?”
  木呷假装吃惊说:“这是咋搞的?我以为牵着笼头就牵着马了。”木呷趁此机会在山林里游逛了很久,才把马牵回来。
  从此,奴隶主怕误事,不但再不让木呷跟着出门,就是套马、牵马也不叫他了。
  一次,错尔木呷的奴隶主出兵去打冤家,奴隶主叫他在自己身旁背糌耙。木呷背了一羊皮口袋糌耙,一边走一边抓来吃,又一路倒着。到了中午,他把空羊皮口袋拿给奴隶主。
  奴隶主说:“口袋里的糌耙哪里去了?”
  错尔木呷回答说:“口袋是漏的,糌耙都在路上漏完了。”
  奴隶主十分生气,只好命令他再回去背糌耙来。错尔木呷跑回奴隶主管辖的地界,那里有一座常年没人住的倒塌了的破房子,他立刻用火把那房子点燃,然后又跑回来向奴隶主报告说:冤家对头已经打进地界内去了。
  奴隶主打了一阵,一点便宜没占着,反打死了自己许多人。听了木呷的报告,又远远看见了自己地界内升起的火光,害怕他家受到损失,就急忙撒兵退了回来。
  奴隶主这次打冤家死了许多人。错尔木呷凭着聪明机智,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也保全了许多被奴隶主逼着去打冤家的人的性命。  

错尔木呷巧讨债
 
  错尔木呷做了安家娃子以后,成天苦吃苦做,存了一点钱,被奴隶主知道后,强迫向他借了去。但借了很久,一直赖着不还。奴隶主仗着他有钱有势,常常这样向他管辖的分居奴和安家娃子强迫借钱、借猪羊,名叫做借,实际上不还。
  不久,庄子里流行热病。错尔木呷就拄着一根棍,装做病重的样子,弯着腰走到奴隶主门前喊道:“主家,请你们把借我的铜钱还我,让我拿去办丧事吧!我害了热病,不得活了。你今天不还我,我只好走进你的家,死在你家里了。反正我死了有人料理就行了,就让你们来料理我吧!”
  奴隶主全家都害怕了,急忙叫人挡着他,并且立刻拿钱出来还他,木呷收到了债,就到别的安家娃和分居奴家中,告诉他们向奴隶收债的办法。以后连续两天,奴隶主门口都围着害热病讨债的人。奴隶主害怕热病,只好把众人的钱都还了。  

沙则牢中搓麻绳
 
  从前,彝族有个土司要下乡,通知家家要杀鸡,户户要备酒。大家又气又恨,沙则不慌不忙地对大家说:“不要杀鸡,不必备酒,土司来了,我去应酬。”
  沙则把裤脚、衣袖高高地卷起,手上、脚杆上都糊满了烂泥。然后,约上几个伙伴去迎接土司。沙则一见土司,伸手就要去拉。土司见沙则脏成那样,吓得连忙退让。沙则装作歉意地说:“我们在田里干活,听见老爷来了,手脚都来不及洗,慌慌张张赶来迎接老爷!”不等土司答话,沙则又说:“我们忙呀!拚命地慌着盘庄稼。不然,哪有那么多的租子交给老爷啊!今年实在忙,忙得杀猪煮酒的空闲都没有罗!”说罢,沙则伸出大泥手,又去拉土司的绸衣裳,以表示关心和敬意。
  土司怕弄脏了自己的绸衣裳,忙说:“免了,免了!”
  沙则乘机对大伙说:“听清了吧?老爷说啦,今年对我们一切都免了,连租子也不用交了!”弄得土司无言对答。
  土司为了报复,一次找个罪名把沙则捉进县府,关进牢房。沙则托人买了一大捆火麻,不分白天黑夜地搓麻绳。牢头问他:“沙则!你搓这么多的麻绳,干哪样啊?”
  沙则笑嘻嘻地说:“我们彝家住在山尖尖上,山高水冷,人穷土瘦,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