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中国上下五千年智慧故事 >

第13章

中国上下五千年智慧故事-第13章

小说: 中国上下五千年智慧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邺地再没有发生为水神娶妻的事。逃到外地去的百姓也陆续回到邺城。
  西门豹就征发人民开凿12条沟渠,引漳河的水灌溉农田。从此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 

邹忌论美谏齐王
 
  公元前378 年,齐威王即位,据说他九年不理朝政。一天,他把一个叫邹忌的人召去弹琴消遣。邹忌只是大谈特谈乐理,就是不奏曲。齐威王不高兴地说:“您的乐理说到我的心坎里了,但光知道这些不够,还需审知琴音才行,请先生试弹一曲吧。”
  邹忌说:“臣以弹琴为业,当然要尽心研究弹琴的技法;大王以治国为要务,怎么可以不好好研究治国大计呢?我抚琴不弹,就没法使您乐意,怪不得齐人瞧见大王拿着齐国的大琴,九年来没弹过一回,都不乐意呢!”
  齐威王十分惊愕,和他大谈治国的道理,邹忌竟说得头头是道。于是齐威王拜他为相国,加紧整顿朝政。
  这天早晨,身材修长、形貌漂亮的邹忌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了照镜子后问妻子说:“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呢?”
  妻子说:“徐公哪有您美呢?”
  邹忌想: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自己哪里比得上他呢?
  他又问妾说:“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呢?”
  妾说:“徐公不如您美!”
  白天来位客人,邹忌又把对妻、妾说的话再说了一遍。
  那客人恭恭敬敬地说:“徐公确实不如您美。”
  第二日,恰好徐公来访,邹忌对他横看竖看,觉得自己哪里有他美呢?
  晚上,他想了又想,最后明白了:“妻子说我比徐公美,是偏护我;妾说我比徐公美,是怕我;客人说我比徐公美,是想得到我的好处。”
  于是,邹忌上朝对齐王说:“臣确实自知不如城北的徐公美,但臣的妻子偏护我,臣的小妾怕我,臣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都说我比徐公美。由这件事,我联想到:我们齐国,地有千里方圆,城有一百二十。宫女左右,没有不怕大王您的;朝里的大臣,没有不偏护大王您的;齐国四境之内的人,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这样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是多么厉害呀!”齐威王听了邹忌巧妙的劝谏,觉得很对,就下令说:“以后,不管是谁,凡是能当面指责我过失的,可以得最上等的赏赐;能用书面文字批评我的过失的,可以得中等的赏赐;能在大庭广众中非议我的,只要让我知道,就可得下等的赏赐。”
  这道命令颁布后不久,文武百官纷纷上朝来向齐威王提出很多意见,齐威王吸收合理的部分,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一年之后,大家都觉得提不出什么意见了。齐国因此渐渐强盛起来。 

淳于髡巧言善辩
 
  齐威王时,齐国有个辞令家叫淳于髡,满脑子是巧妙的比喻。
  当齐国开始振兴时,楚国却来侵犯了,齐威王想派使者去赵国搬兵。可派谁去呢?他扫了一眼朝中文武百官,一眼望见了个头矮矮的淳于髡,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几年前,齐威王整天享乐,不理朝政,但无人敢劝谏他。一天淳于髡来见齐威王,对他说:“听说咱们齐国有一只奇怪的大鸟,知道国王爱玩鸟,就凌空飞来,一眨眼工夫就飞到了王宫,它在王宫里已三年了,却从不飞一下,不叫一声,您说这鸟怪不怪?”
  齐威王说:“别看这鸟三年不飞,一飞就能冲天;别瞧这鸟三年不鸣,一鸣就能惊人!”说完齐威王心有所动,暗想:“淳于髡不是要让我‘飞’吗?”齐威王终于明白淳于髡是借隐语讽喻他。于是召见齐国72个县令,奖励其中一个好的,杀了其中一个坏的,接着又派兵去平息作乱的诸侯。
  想到这里,齐威王决定派能言善辩的淳于髡去赵国搬兵。他让淳于髡驾上车马10辆,装上黄金100 两。淳于髡见了放声大笑,连系帽子的带也笑断了。
  齐威王说:“先生嫌这些东西少吗?”
  淳于髡说:“怎么敢嫌少呢?”
  齐威王说:“那么刚才笑什么呀?”
  淳于髡说:“今天我从东面来时,看见有个农民在田边拜求田神赐个丰收年,他拿着一只猪蹄和一杯酒,祈祷说:”田神啊田神,请你保佑我五谷成熟,米粮满仓吧!‘他的祭品那么少,而想得到的却是那么多,所以禁不住要笑他。“齐威王领悟了他的隐语,马上给他黄金1000两,车马100 辆,白璧10对。淳于髡于是出使赵国,搬来了10万赵兵。楚国闻讯,立即撤兵。
  楚军撤走后,齐威王宴请出使归来的淳于髡,问他说:“先生能喝多少酒才醉?”
  因为齐威王常常彻夜饮酒,淳于髡想让他改掉这个习惯,所以搜肠刮肚找了些妙辞。他说:“臣喝一海碗也醉,喝一坛子也醉。”
  齐威王问:“这是什么缘故呢?”
  淳于髡答:“大王若赏酒给我喝,法官、史官站在一旁,我非常害怕地伏地喝酒,喝不了一海碗就会醉了。如果父亲有贵客来家,我在席间侍奉,客人时常把喝剩的酒赏给我,我能喝它两海碗。如果和不常见面的老朋友一边叙叙老交情,一边喝酒,那么我就能喝五六海碗。如果是乡间里聚会,男女杂坐,巡行酌酒劝饮,拉拉手不受罚,眉目传情不禁止,这样酒喝到八海碗,我也只有二三分醉意。天色晚了,酒喝够了,杯子合用一只,坐得紧紧靠近,男的女的同坐一条席子,鞋儿零乱地放着,酒杯菜盘横七竖八,厅堂上蜡烛点亮,主人打发走了别的客人,却留我下来,这个当口,我的心情顶顶欢乐,就能够喝得下一坛子酒。所以俗话说:”酒喝过头就会胡来,乐享过头就要伤心。‘千桩万件总是一个样。“齐威王赞赏道:“是啊,酒极生乱,乐极生悲啊!”于是不再彻夜饮酒了。 

孙膑教田忌赛马
 
  战国时,齐国大将田忌,经常与齐王及宫廷贵族们押赌赛马。
  每次比赛都押下黄金百两的赌注。尽管他在战场上如何叱咤风云,战功显赫,但是在赌场上他却屡遭失败。
  一天傍晚,田忌家来了位风尘尘仆仆的客人,此人虽着一身布衣,但气度不凡。他名叫孙膑(《孙膑兵法》的作者),刚从魏国逃到此地。酒席上,两人谈起关于两军交战的战略战术。一谈到打仗,田忌就神采飞扬,特别是孙膑那睿智的谈吐和惊人的韬略,更使他兴致勃勃。不觉酒过三巡,田忌不由自主地想起赛马的事,脸上愁云密布。孙膑觉得纳闷,赶忙问道:“老兄,可有什么烦恼之事?”
  田忌沉吟了半天,最后不好意思地吐露了一直郁积在心头的苦恼。  孙膑听他说完后,沉思片刻道:“此事并不难,下次你不妨把赌注下大三倍,我保证你能赢!”
  田忌半信半疑地问:“老兄有什么妙计?”
  孙膑一副成竹在胸的神情:“是的,到时候你自会明白,老兄你就不必多虑啦!”
  到了那天,田忌当众押了1000两黄金。齐王和那些王公贵族们以为他输急了,有点胡来了。他们笑道:“这次他会输得更惨,看着吧!”
  当时的赛马方法是:参赛者都要将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而后依次轮赛,上等对上等,中等对中等,下等对下等。比赛完毕,只要你的马能两次名列前茅,你就算赢了。
  话说那天田忌虽然干脆爽快地押上了赌,但心里仍不免犯嘀咕:“这次要是再输,那可……”
  这时,孙膑走近田忌,悄声道:“老兄,别担心了,来吧。先把你的下等马对他们的上等马,再用你的上等马对他们的中等马,你的中等马最后才用,这样,他们只剩下等马了。明白了吗?”
  “哎呀!”田忌一听,连连拍着大腿:“我怎么从来没想到这一着呢?”  连忙吩咐手下的人,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比赛结果,不出所料,田忌胜了两场,顿时满面红光,稳稳地从齐王手中拿走了1000两黄金。
  不久,田忌禁不住把他赛马上取胜的秘密告诉了国王。齐王赶忙叫他召来孙膑。从此,孙膑当上了齐国的军师,在战场上屡屡挫败对手,声名显赫,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之一。 

孙膑围魏救赵计
 
  公元前353 年,魏国出兵攻打赵国。精通兵法的魏国大将军庞涓率领军队一直打到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城下。赵国将有亡国危险,连连向齐国求救。
  这一天,齐威王召来军师孙膑,准备拜他为将。
  孙膑辞谢说:“我受过酷刑,是个身体残废不全的人,不适宜担任主帅。”
  原来,孙膑曾和庞涓一起学兵法。后来庞涓当了魏惠王的将军,自知才能不如孙膑,就把他骗到魏国,在魏惠王面前诬陷他,削去了他的膝盖骨,还在他脸上刺字,好叫他永远不能出来做官。不久他被救到齐国,齐威王拜他为军师。
  现在,齐威王见孙膑这样谦让,就改派田忌为将,仍让孙膑作为军师。
  大队人马开到齐国国境线上时,田忌准备挥师直往赵国,以解邯郸之围。
  孙膑劝阻道:“且慢,将军先听我打两个比方:凡是要解开杂乱打结的绳索的,切不可心急地使劲去扯,而要冷静地找出它的结头,然后慢慢地解;假如去排解互相凶狠地斗殴的人,千万不可卷进去打成一团,而要避开双方的拳脚,只消找个空档猛击其中一方空虚无备的腹部,待挨揍的那个对手捧着肚子跪了下来,那么原来互相殴斗的局面,也就会改变了。”
  田忌问:“您的意思说我们现在先不去赵国,是吗?”
  孙膑慢条斯理地说:“是的。现在魏国主力正在猛攻赵都邯郸,国内相当空虚。我们只要直捣魏都大梁,占据他们的交通要道,袭击他们守备空虚的地方,那么魏军主力必然会从赵国撤兵,赶回去抢救。这样,我们既可解邯郸之围,又能狠狠打击魏军,不是比赶到邯郸去厮杀要便利得多吗?”
  田忌采纳了孙膑“围魏救赵”的计策,率军直奔大梁。魏军主帅庞涓得到这个消息,只得丢下邯郸,慌忙回国解大梁之围。可是,当魏军赶到桂陵(今河南长垣县西北),田忌、孙膑却在这里置下了伏兵。疲惫不堪的魏军刚一交手,就被打得溃不成军。这一仗,庞涓损失了两万人马,自己也险些当了孙膑的俘虏。 

孙膑减灶诱敌人
 
  孙膑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后,一晃13年过去了。魏国这次伙同赵国去攻打韩国,韩国频频向齐国告急求援。齐威王又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令他们前去救韩。
  田忌有了“围魏救赵”的经验,胸有成竹,准备把计策再用一次,上千辆兵车驰出齐国国境时,田忌要指挥齐军急速直指魏都大梁,孙膑却让田忌叫大军早早安营扎塞。
  田忌问:“军师,兵贵神速,怎么可以早早休息?”
  孙膑说:“现在魏国刚刚向韩国发动进攻,如果我们急忙出兵相助,实际上就是我们代替韩国承受魏军最初的打击,不是我们指挥调度韩军,反而是听任韩军的指挥调度,所以说马上去奔袭魏都大梁是不合适的。只有当魏韩这两虎争斗一番以后,我们再发兵袭击大梁,攻击疲惫不堪的魏军,挽救危难之中的韩国,这样对我们才更有利。”于是齐军在路上磨蹭了一个多月,才向大梁发起攻击。
  魏王见齐军打来,急忙命令庞涓从韩国回兵救魏,又派太子申为上将军,与庞涓合兵10万,抵抗齐军。孙膑知道庞涓的部队将到,向田忌献上“减灶诱敌”的妙计。
  当魏齐两军刚刚遭遇,还没交锋,孙膑就下令部队撤退。庞涓追到齐军驻地,只见地上满是挖掘煮饭用的灶头,连忙叫士兵去清点,根据灶头的个数庞涓估计齐军有10万之众。齐军一连三天急急退却,庞涓仍派人去数灶,第二天发现齐军留下的灶头数目,只够5 万人煮饭了;第三天,减少到只够3 万人煮饭了。庞涓得意地说:“我早就知道齐军胆小怕死,进入我国境内才三天,兵士就逃走了大半。”于是他抛下步兵辎重,只带轻装健儿,昼夜兼程,紧紧追赶齐军。
  这一天,齐军退到马陵道(今山东莘县境内)。孙膑见这里路狭道窄,两旁又多险阻,很适宜设兵埋伏,计算庞涓的行程,估计他将在黄昏时可以赶到这里,就命令士兵砍下一些树木堵塞去路,又选了一棵大树,将那大树面对路的树干,砍去一大块皮,让它露出一大片光滑洁白的树身,然后在上面写上一行黑字。接着,孙膑命令一万名弓箭手夹道埋伏,对他们说:“等到魏军来到,大树底下有人点火,就万箭齐发。”
  天刚黑,庞涓真的领兵追到马陵道。在士兵们搬拦路的树木时,有人发现路旁大树上的字,忙向庞涓报告。庞涓叫士兵点燃火把一看,上面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下”几个大字,不由得大惊。此时,齐军伏兵对准火光处万弩齐发,箭如雨下,魏军死伤无数,庞涓也身中几箭,倒在血泊之中。他自知中计,绝难脱身,只得拔剑自杀。齐军乘胜追击,俘虏了魏太子申,彻底打败了魏军。 

慎到的连环三计
 
  楚襄王刚刚即位,齐王的使者便率50乘兵车赶到楚国。齐使施礼完毕。便“嘿嘿”地冷笑:“当初陛下作太子时留在齐国当人质,以献楚国东地500里作为提前返楚的条件。如今,齐王要我特地来传个话,陛下会不会食言?”
  楚襄王一时怔住了,屏退左右,请齐使稍作休息。他忙请来了当初劝他献地脱身的太傅慎到(约前395—约前315 年):“这事真难办了,齐国果真派人来要地啦!”
  慎到是个学者,被人们尊称为慎子。此刻他沉着地说:“别慌,大王明天召见众大臣,让他们各献妙计。”
  第二天早朝,楚襄王心里直打鼓。
  上柱国子良率先献计:“大王,您不能不给东地。身为一国之君,大王是金口玉言,一旦不讲信义,将被天下诸侯讥笑。先给他,显大王守信;再夺回,显大王武功强大!”
  子良才退下,昭常上前劝谏:“大王,东地500 里国上万万给不得。割去它,楚国将失半壁江山。我愿率兵死守东地!”
  昭常退下,景鲤平静地给襄王分析:“地要给,否则将失信于天下。楚国难抵齐国强兵,臣愿代大王赴秦国凭三寸不烂之舌搬来救兵!”
 “鲤退出后,慎子笑眯眯地踱进拜见襄王。
  襄王皱着脸告诉了一切,慎子呵呵一笑:“大王,子良、昭常、景鲤各有见地,您全采用!”
  襄王恨恨地瞪了他一眼,“别开玩笑啦!”
  慎子笑得更厉害了,他不急不慢地伸出右手三指:“大王发给上柱国子良50乘,东面献地500 里给齐;在子良起程的第二天,派遣昭常为大司马。令他去镇守东地;在派遣昭常的第二天,再派遣景鲤率车50乘,去西边向秦国求救。大王,这叫连环三计。我管保大王不用一兵一卒,保住500 里东地完好无损!”
  子良奔赴齐国说明来意,齐王大喜之余,急遣使者率兵前去接受东地。
  已在镇守的昭常却迎面慷慨陈词:“别做梦了。我奉命守东地,誓与国土共存齐王闻讯,气鼓鼓地呵斥子良:“这,这作何解释!”
  子良大怒:“昭常肯定是假托王命自作主张。大王,您派兵攻打好了!”
  齐王一声令下,浩浩荡荡的齐国军队直扑东地。杀声震天,飞箭如蝗笼罩满昭常所守的阵地。齐军刚欲攻入楚国边界,50万秦国大军却已铁桶似地围严了齐国西边疆域。秦国领兵将军大声发话:“齐王阻拦楚太子返楚已不仁在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