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中国上下五千年智慧故事 >

第47章

中国上下五千年智慧故事-第47章

小说: 中国上下五千年智慧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李存勖派部下向魏州城叫骂、挑战:“喂,南梁兵们,不要总把脑袋缩在裤裆里,有种的出城来,我们再打一仗。。。”
 ∩是,任晋兵怎样辱骂叫战,魏州城上却不见一点声息。只见隐约有兵士举着旌旗来回走动。没有一个人出城或在城墙上接应的。就这样,晋兵叫骂了几天,也不见魏州城里南梁军有何反应。这个情况开始引起了晋王李存勖的警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当即派出骑兵去侦察。
  侦察兵很快回来报告说:“城里看不见烟火,只看到士兵的旗子在城墙上移动。”
  “什么?城里没有炊烟?”李存勖探感情况不妙,可是他省悟得为时太晚了。
  原来,刘腾在魏州屯兵与李存勖对峙,看到晋军把主力部队都调到魏州城外,料想他的老巢太原必定空虚,就决定把部队撤出去偷袭太原。可是公开撤军势必引起晋军怀疑。于是他想出了这个借驴的“金蝉脱壳”之计。
  刘腾首先让士兵把毛驴牵到城墙上,训练它们像卫兵一样来回走动。毛驴温顺而又听话,很快就被训练得达到了要求。接着,刘腾又让卫兵用喂马的草扎成草人,绑在驴背上,又在草人身上插好旌旗。毛驴驮着草人在城墙上来回走个不停,迷惑敌兵。与此同时,刘。。把人马一个不留地撤走了。就这样,李存勖的大本营在不知不觉中被刘。。捣毁了。  

钱传瓘巧用灰豆
 
  公元919 年(五代后梁贞明五年)。在狼山(今江苏南通南)以南的长江江面上,这天,旌旗飘扬,战鼓声急,一千几百艘战船分东西两大阵营,即将展开一场激烈的鏖战。
  处在战阵以西的后梁吴越王钱镠的儿子——大将军钱传瓘统率着500 只战舰。他这次奉父王之命攻打吴国,今天正好与吴军彭彦章部会战在狼山江面。参加这次会战的吴军统帅彭彦章一向以骁勇骄横著称。他根本就没有把钱传瓘这样的“小娃娃”放在眼里,何况在这场会战之前,他已先占了“天时”、“人和”两利。“天时”上,今天老天爷刮强劲的东南风,吴军战船占了顺风之利,其战斗力无形中陡增10倍。“人和”上,彭彦章率领战船有1200多只,兵力超过了敌军近三倍。有了这两大优势,打这一仗,他彭彦章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吴军舰队乘风破浪,向敌船驶去。
  “启禀主帅,我军战船开进途中未遇到任何阻拦,敌船见到先头部队望风而逃。”“ 好!全速开进!”彭彦章高兴得眉飞色舞,可是,过不多久,他又听到士兵的报告:“主帅,敌船现在开始尾随我船了。”
  彭彦章攀上了望楼一看,真的,刚才到江边躲避的梁军船队,待吴军驶过后,转到了吴军屁股后面,形势马上发生了转化。“不好,我们可能中了敌人的计策了。”彭彦章命令战船调头与梁军交战。
 ∩是。等吴军刚刚调好阵势,只见江面上灰尘弥漫,顺风向吴船袭来,吴兵被灰土充斥双眼,战斗力大大削弱了。原来,这是梁军在上风故意施放的灰土阵。彭彦章急忙下令:“命令各船,靠上敌船进攻。”可是等敌我双方战船船舷接触后,只见梁军士兵一边与吴兵交战拼杀,一边从船舱里取出一袋袋东西,他们分为两档人马,一批人专门给自己船上撒沙子,一批人专门向吴船上撒豆子。只见吴兵在战船上踩上豆子如履滑冰,纷纷摔倒,战斗力大大减弱了;而梁军战船上撒上沙子后,梁兵即使踏在流淌的血浆上也稳当不滑,战斗力倍增。
 ⊥在吴兵东倒西歪,站立不稳、战船拥挤在一起的时候,梁军士兵开始采用火攻了。火借风势,在长江江面上,吴军一千多艘战船片刻间形成了一片火海。吴军大败,彭彦章投水自尽。  

敬新磨巧舌救人
 
  后唐皇帝庄宗特别喜爱打猎。一天,庄宗又领着一帮人浩浩荡荡赶到中牟县围猎,一头受了伤的野猪嚎叫着逃进麦田,踩坏了好多青青的麦秆。
  中牟县县官目睹此景,心里发急,跪地叩头劝道:“皇上,别派人追了,再糟蹋好多麦苗,老百姓要少吃好多口粮呢。”
  话音刚落,庄宗当即大发雷霆:“把这狗胆包天的县官绑起来,推出去宰了!”
  一声令下,在场的人俱噤若寒蝉,心里虽纷纷不平,但谁敢出声阻拦?
  宫殿里的演员敬新磨站在一旁,突然眼前一亮,想出了救县官的办法。他冲上前去,指着绑着的县官破口大骂:“你这糊涂的东西,你这头蠢猪,亏你还作一方父母官!难道,你不知道皇上最爱打猎吗?”
  皇帝见这个宫殿演员帮自己骂县官,很高兴,连连捻须点头。
 〈新磨的喉结上下滚动着,嗓音越来越响了:“你这狗官真长了花岗石脑袋不开窍。你应该事先把那一大块麦田空起来,事先通知皇上来围猎。为啥偏叫老百姓在上面种庄稼?要播种杂草、灌木,派人捉了野兽放进去,让皇上打猎时满载而归!你还怕者百姓饿肚皮?怕国家收不上税吗?”敬新磨越说越激动,仿佛真的沉浸在某个角色中,右手中指在那县官的鼻尖前直晃:“你要明白,皇上打猎是大事,老百姓饿肚子是小事;让皇上高兴是大事,国家不收税是小事。这个道理谁都懂,偏你不明白?”
  慢慢地,庄宗听出敬新磨是话中有话,这演戏人是在委婉地批评我呀。看样子,是自己错了。如果硬要一意孤行,杀了这县官,下属们不满,名声也不好。于是,庄宗脱口而出:“算了,这县官一片爱民之心,放了他吧。”
  “谢皇上不杀之恩!”县官头朝皇帝乱磕,心里却在想:“今天幸亏那演戏人的巧舌救了我!”  

孔循刀下留穷人
 
  五代后唐的孔循任夷门代理军府事务时,曾从断头台上救下四个无辜百姓,被人传为美谈。
  当时,长垣县百姓家屡屡遭偷。经查,系该县四个大窃贼所为。州衙下令限期将此四贼捉拿严惩。
  不料,窃贼早得风声而遁。过了一段时间,觉得如此躲藏非长久之计,四贼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便深夜偷偷地前往县衙都虞侯、推吏、狱典家,分别给予重赂,请他们设法开脱。此计果真奏效,这些贪官污吏见钱眼开,答应帮忙。
  此案州里催得很急。到了限期,长垣县衙果真报说四贼已擒,案卷中明列了许多罪状,属十恶不赦,并据此判处死刑以弃市示众。州府见证据确凿,便允准处决,并派孔循前往长垣监斩。
 ∽循平时理案十分谨慎,每次监斩前总要和囚犯谈番话,以免出现差错。这次,他看了案卷后,虽觉无可挑剔,但仍将四名囚犯提出询问。可他问了不少话,四个囚犯只是低着头,一声不语。
 ∽循见囚犯不吭声,便道:“你们所犯之罪,实乃恶极。本官问你们多时却不回答,那就算默认不讳了。有什么话尽管说,否则来不及了。午时三刻将至,你们人头落地后悔也晚了。”
  四个囚犯直跺脚,可仍低头不语。
  时辰已到,孔循挥挥手,令衙卒及刽子手将囚犯推出处决。
  四个囚犯被推至门口,瘫倒地上,回头看着孔循,似有话要说的样子。
 ∽循见此情形,心中生疑,便把他们召回来再讯问。
  这时他们才说道:“我们实在冤枉,刚才狱卒硬用枷尾压住我们的喉咙,所以有话说不出来。”
 ∽循发现他们似有顾虑,便支开左右随从。
  囚犯“扑通”跪下,连喊“救命”,并将冤屈一一道出。原来他们根本不是那四个罪大恶极的盗贼,而是四个穷百姓。那日在街上莫名其妙地被抓,到了县衙被劈头盖脑地打得死去活来,硬要他们承认是盗贼。因吃不揍刑只得屈招。
 ∽循下令将此案移到州衙审理。结果很快查明,那四个百姓果真是冤枉,而为了制造这个冤案,长垣县衙几十人都接受了四大窃贼的贿赂。最后这些人与那四名真窃贼都被惩处。  

泰钦解虎脖金铃
 
  南唐(五代时十国之一)时候,金陵(今南京)清凉山上有座庙宇,庙内香火旺盛。鸣钟击罄,悠扬荡谷;鸟啼丹树,鹤饮石泉。许多年轻和尚跟从著名的佛学大师法眼禅师在此学习佛法。其中有一个名叫泰钦的小和尚,聪明过人,性格豪放,经常“惹事生非”。
  有一次。泰钦躲到后山烧野鸡肉吃,恰巧被寺庙管理者瞧见,被罚面壁三日。可他仍不思悔过,嘻笑称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好像他比不吃荤的和尚还尊重佛祖释迦牟尼。
  这自然引起了众和尚对他的嫉恨。
  有一天,泰钦私自到山下的集镇上闲逛,走街穿巷,好不逍遥。慢慢游到一家门口挂着“三杯倒”旗牌的酒肆,不看则已,一看他的犟脾气就来了,心想:“你说‘三杯倒’,我偏要喝他五杯,看我倒不倒?”
 ∑家见泰钦和尚要肉要酒,不免吃惊。因为山上寺庙来打过招呼,凡是和尚来饮酒,一律不准接待。可今儿看在几个铜钱的面上,照样将酒肉端上。
  泰钦自斟自酌,美不可言,干脆来了个一醉方休,足足喝了十杯酒。
  泰钦喝得酩酊大醉,酒话连篇。竟然还把肚中的污秽物吐在佛堂上,这下可招来了众怒。武和尚们持棒槌地,以示抗议;文和尚们联名上书给法眼禅师,一致要求把这个屡犯戒律、败坏寺规的“不堪造就者”赶下山去,以正寺规。法眼禅师不忍失掉这一聪慧的弟子,但有心担保泰钦吧,众和尚群情激昂,义愤填膺,又怕触犯众怒,影响寺庙的秩序。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对在场的和尚们说:“泰钦触犯寺规,理应处罚,姑念其学习刻苦聪颖过人,再给他一次机会。试猜一谜,倘若泰钦不能解,而诸位中任何能解,则按寺规将泰钦逼出山门;倘若诸位中无一人能解,而唯有泰钦能解,那么仍留他下来,面壁思过,这样不知可否?”
  大家见法眼禅师发话,也就同意了。
  法眼禅师接着出一谜语:“老虎脖子上挂着一个金铃,谁能在不伤老虎的条件下把金铃摘下来?”
  众和尚想:“杀死老虎能轻而易举地解下金铃,可规定不伤害老虎;不伤害老虎去解金铃,就会被老虎吃掉。”众和尚们绞尽脑什、搜索枯肠,结果仍然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能答得出。
  这时,酒意未消的泰钦却说:“我能解谜!”
  众和尚向泰钦投去鄙夷的目光,暗暗嘲笑他:“说你的酒话去吧。”
  泰钦似醉非醉,笑嘻嘻地说:“解铃还须系铃人。”
  法眼禅师舒了口气,说:“泰钦答得对。”
  众和尚实在泄气,但法眼禅师有言在先,不便违抗。法眼禅师对泰钦意味深长地重复道:“解铃还须系铃人,善哉!善哉!”泰钦也已领悟到法眼禅师的暗示和训导:自己造成被动局面要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缺点错误要由自己来改正。
  从此泰钦继续留在法眼禅师身边,萤光映雪,潜心研读经文,成了精通佛学的著名大师——法灯禅师。  

吴权借潮歼强敌
 
  公元938 年(五代后晋高祖天福三年)的一天。南汉王府内。南汉王刘䶮正在给先锋官——儿子刘弘操下达作战命令:“令你率三百战船,由海道火速前往交州,增援皎公羡。”
  原来。交州将皎公羡去年暗杀了安南节度使杨廷光,篡夺了他的官职、激起了杨廷光旧部的愤怒,交州军中大小摩擦不断,前不久,杨廷光旧将吴权正式起兵攻打皎公羡。两军在交州(今越南河内附近)展开了激战。由于皎公羡平时对士兵十分刻薄,因此,不堪压迫的皎军士兵纷纷倒戈投降吴权军。皎公羡只得派使者用重金贿赂南汉王刘䶮,请求他派兵搭救。且说刘䶮握兵南汉,早就对交州存有觊觎之心,只是苦于没有借口。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岂肯放过?于是急急派儿子刘弘操作先锋,名正言顺地向交州出兵,自己统率大军殿后。
  崇文使萧益满怀忧心地向南汉王进谏道:“王爷,我军这么仓促行事,是否有欠周全?海道非比陆路,路遥风险难料。而且吴权此人又素以狡诈闻名,我军万不可冒险轻敌。大军出动,还是多用向导,然后进军为上。”
  “现在顾不得这些了,不要多说了。”南汉王皱皱眉头,不让萧益说下去。他决心已定了。
  不久,刘弘操带领先锋船队赶到了交州海湾入口处。遇到吴权军的几只小船,正开过来向南汉军挑战。刘弘操命令各船全速前进。
  几只吴权军小船,见南汉军大队船队开进交州,便调转船头逃跑。南汉军紧紧追赶,企图把它们一举歼灭。就在南汉军深入交州海湾的时候,海水开始落潮了。吴权军的小船三划两划便溜走了,可是,南汉军的战船行动不便,就在他们想调转船头时,突然船底触及硬物,“嘎嘎”出声,全部动弹不得了。
  这时,隐藏在四周的吴权军纷纷出动了。一时间,喊杀声四起,南汉战船在吴权军强大攻势面前,只有于等挨打。多半士兵落水淹死,刘弘操也落在水中被打死了。
  原来,吴权早得知南汉军要来进攻,便利用海水涨潮落潮的规律,在海湾设下铁尖木桩阵,有意用轻便小船引诱敌军进入伏击圈,一举打败了南汉军。  

张辂钻空心铁佛
 
  五代后晋(公元936—947)时,魏州冠氏县华村有座庙,由于年久失修,香火稀落。
  某日,下大雨。村中几位在旁耕作的农妇躲进庙里避雨。惊异地发现庙里不知何时新添了一尊大佛,高有一丈多。正议论间,忽闻这佛像居然说起话来。众妇人闻声失色,纷纷跪地对佛像道:“菩萨神灵,小女子等多有冒犯,请能宽恕。”
  不想那佛像居然作答道:“吾乃西天佛尊,尔等村民愚昧无知,多年来怠慢神灵,特来问罪。刚才雷雨便是本佛初试神威。”
  众女子吓得魂不附体。一个胆大的妇人道:“佛尊言之有理。不知怎样才能解脱村民的不敬之罪?”
  大佛道:“只要虔诚尊佛便可。”
  消息传开,远近村民纷纷进庙烧香上供。一向冷落的小庙居然热闹非凡,每天如同赶集一般,连许多头面人物亦来进奉。
  此事传至县衙门,县令将信将疑,便去一试,果闻大佛能作人语,且有头有脑。县令将此事报告了州府。
  当时,后晋之主石敬塘镇守邺县,闻此觉得甚为诧异,便差遣衙将尚谦前往进香供奉,顺便查明是真是假,尚谦手下的主簿张辂听说此事后,请求与尚谦同往。
  到了庙前,张辂对尚谦耳语一番,便悄然藏身于庙旁小树林。
  尚谦驾到,和尚们受宠若惊,纷纷外出迎接。礼毕,尚谦便请住持拿出庙内和尚名册点名,一个不少。便命众和尚陪同到做道场的大殿之中去。
  住持和尚知尚谦到此进香的目的,忙道:“大人到此,是否先请去客房休息一下。”
  尚谦微笑道:“不必了。”
  和尚们无奈,只得随尚谦前往。
  此时,藏于林中的张辂乘和尚不备,悄悄随后进入和尚住的房子,仔细察看,居然发现里面有一条暗道。顺着暗道往前走,竟走到铁佛底下,那铁佛竟是空心的。张辂大喜,果然不出所料,庙中确实有诈。于是他爬到铁佛的空身里,只见众和尚正陪着尚谦走进殿堂,一本正经准备念经。他在佛身中大喝一声:“听着,众和尚。”接着他严厉地揭穿了这个骗人的把戏。众和尚大惊失色,纷纷跪地求饶。  

慕容彦当铺破案
 
  五代后汉(公元947—950 年)时,郓州主帅慕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