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当惊雷掠过天空-陈镭 >

第4章

当惊雷掠过天空-陈镭-第4章

小说: 当惊雷掠过天空-陈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
  尹志平这件错事是做错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发生的就再也无法挽回了。对于当事者而言,更是心中的大碍。但是尹志平希望自己承担一切,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死来洗清一切。我们不难想象,他面对蒙古人的刀丛时决意求死时的心情。我们更难以设想,当你共处多年的师兄一夜间成了个卑鄙小人,处处被他胁迫。许多携手对外的兄弟突地内讧,昨日的掌教领导今日突成阶下囚,家国大义,爱恨情仇,在剧烈的情感冲突背后,尹志平早已不再是当年大漠深处英气勃勃的小道士。这样的尹志平,在权力圈子里生活久了的,见惯了机心虞诈的尹志平,在面对自己一生中第一次的热烈的爱情,你让他怎么不方寸大乱,怎么能不情欲纠葛,难解难分!
  错了的还是永远错了,尹志平想用死亡来解决问题,但他不是单纯的尹志平,很多人还得靠他,他一下还是死不了。尹志平的情感穷途末路了,尹志平的新生活却刚刚开始。
  这是尹志平,也是杨过与小龙女的惊人爱情背后的那个阴影。没有人觉得这个阴影好,不管他怎么努力,怎么弥补自己所做过的一切,一个错误就决定尹志平的一生!这就是无数美好姻缘后的阴影逻辑。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作者:陈镭
感谢作者陈镭授权
作者专栏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www。eshunet。com/
 
巴乌斯托夫斯基·“阳光灿烂地日子”

  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初译本刊行于五十年代后期,当时全国形势一片大好,新时代的浪潮席卷着山河的每块土地。在当时的形势下,文化界的创作是怎样的一种姿态,是不难想象地。 
  我读巴乌斯托夫斯基是在大学二年级,当时雄心勃勃,意图把建国十七年的文学全貌做一个详细地笔记。哪里想得到新时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在翻译文学上,好像当时最好的创作家们再也不创作了,再就是转行翻译外国文学去了。〃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在这样激动人心地歌声中,《金蔷薇》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的忧郁,而生活中的每一天也不全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大院子弟的失败与成功是一回事,无处不在地文化土壤又是另外一回事。在文化地进退之中,像《金蔷薇》这样的书俨然又是另一种声音了。
  有时候人不由自主地会发出疑问,在我们这样庞大地国家里,为什么没有像巴乌斯托夫斯基这样的作家,在我们的本土上发现我们民族的忧伤与雅致。难道是因为那无所不在地〃浓重的黑暗〃,以致于我们最好地作品是〃刺刀〃〃匕首〃〃投枪〃?生活不仅仅是战斗,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也有人发现那令人惊叹地美。
  大院的世界是新的,明亮的光芒会最大限度地将人生命地活力激醒。但我的脑海里总是有着另一幅画面——褐色地木板墙壁旁,咖啡色地沙发与落寞地烟灰,孤独地退休军官与发黄的爱人相片。外面是濛濛地细雨。像《雨濛濛地黎明》中那样的街心小公园。这一切,不是歌声与展动的旗帜可以代替地。
  《开国大典》的世界辉煌得很,《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就粗重多了,到了《莫奈夫人的画像》,就是另一回事了。把这三幅画放在一起,或者可以想到点更多地什么。
  这时候,我就不禁问自己。当阳光变成阴天的时候,我们又怎样来应对?
  2000。11初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作者:陈镭
感谢作者陈镭授权
作者专栏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www。eshunet。com/
 
潘天寿·吴倩莲·《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最火爆的事情往往让我这样的人心里有些怀疑,因为很多不值得那样火爆的事情不知怎么就变得火爆了。像某些作家的作品已经远不及当年,但不知为什么,一部比一部火。这就让我很奇怪,是不是我掉进了怀疑主义的陷阱? 
  近日在书院门买了两本潘天寿的画册,有些事情就想说一说。潘天寿是旧时代的画家,毕业于浙江一师。潘天寿的画鄙意以为是大家,有生活。但文人的想法不免也时不时地流露出一点。1966年,他刚好70岁,在他〃笔砚永朝朝,流离真岁岁〃的一生里,终于高兴地说,〃七十年来何所得,古稀年始颁昇平。〃但在南书房的行走们眼里,潘先生这些旧时代过来的人,未必不是〃剥削阶级趣味〃了。这里并不想细谈潘先生的生平。只想说说潘先生的画。
  潘先生晚年画作甚多,我最喜欢的还是他那些花鸟虫鱼的东西,寥寥几笔,自有说不尽的意味。他有一幅《草虫》,蟋蟀在草下低低轻鸣,草色淡似无,蟋蟀却墨色沉重。在这副画上,喜欢题字的潘先生不题字了。〃莫嫌笼狭窄,心如天地宽。是非在罗织,自古有沉冤。〃这是潘先生临终时的话。
  尽管有这样的遭遇,潘先生这段时期的画还是有看头,像《草虫》的几笔,也看得出下了大功夫。潘先生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就虐待自己的画笔,潘先生还是舍不得一些应该认真的东西。
  冬夜看在南宁的金鸡百花奖颁奖典礼,在嘉宾中看见台湾的女演员吴倩莲。吴倩莲有一种很奇怪的气质。不完全是〃明星气〃,或是〃富贵气〃。吴倩莲在娱乐圈里不知为什么,总给人一种很干净的感觉。想到她演的《半生缘》,也觉得她是一个异数。
  吴倩莲穿着黑色的套装,带着她有几分矜持的笑容就那么站在颁奖台上,不知道她不那么热情的脸背后又在想些什么。一时间,我觉得吴倩莲也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费雯丽,在声色犬马中坚持着自己的颜色。
  最后还要说说我刚看完的一本书——蔡智恒先生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书后的简介说:〃由于这部小说在网络上一再被转载,使得痞子蔡的知名度像一股热浪在网络上延烧开来,达到无国界之境。作者的电子信箱,每天都收到热情的网友如雪片般飞来的信件,痞子蔡与轻舞飞扬已成为网络史上最发烧的网络情人。〃
  蔡智恒先生从照片上看,是斯斯文文的年轻人,很好,很好。
  2000。11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作者:陈镭
感谢作者陈镭授权
作者专栏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www。eshunet。com/
 
飞行的开始

  1903年12月17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的基蒂霍克村不远的沙滩上静静地停放着一件带着巨大双翼的怪家伙。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飞人号〃,其发现者是美国的莱特兄弟。这一天,他们共进行了4次飞行,最后一次在30公里小时的风速下,用59秒飞行了260多米。〃飞人号〃的飞行是航空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虽然在此之前,笨重的飞艇和任意飘游的气球已把人们送上了天空,但这些依赖空气浮力的航空器摆脱不了自然力尤其是风力的影响。〃飞人号〃不依赖空气浮力,是航空史上第一个主要依靠动力飞行的航空器。 
  莱特兄弟为人类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篇章,但世界并不会因此就有太大的改变。伟大的新发明往往最先被使用在军事的用途上,人类喜爱用暴力的工具改变自己,再改变别人。掌握工具的人们在模糊的意识里区分着敌友,然后全面的战斗起来。
  在这个时候,插上了翅膀的人们并不比过去没有翅膀的人们高明多少。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作者:陈镭
感谢作者陈镭授权
作者专栏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www。eshunet。com/
 
和平饭店不和平

  夜班后,我继续了久违的学生时代的娱乐,在小巷子烟雾腾腾的录相厅里看了两场录像。 
  在民工们香甜的啃着苹果时,我也很想吃苹果,一时间,这种食欲竟占据了脑海中的主要思维。直到幽怨的音乐响起,暗黄色的色调下闪出黑白相间的四个大字——〃和平饭店〃。〃杀人王〃毫无疑问是虚拟的,但在他身上,凝聚着生与死的交替变幻,而他的经历,在扑朔迷离中又并非完全是羚羊挂角。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你懂得戴老凤祥的戒指,用老介福的旗袍……〃更将叶童饰演的舞女邵小曼的职业冷冷地一举道破,〃七重天还是百乐门的?〃〃看你脚上的鞋却破破烂烂,估计你做交际花也没多长时间?〃
  看着看着,我就不自觉地想,这是武侠电影,是的,这也是卖弄一种品味的电影。当模糊的光照出捷克式玻璃杯上残留的口红时,残留在另一阶级的殖民怀旧的趣味。就随着黯淡的时光在摄影师的晃动镜头下默默地凸现出来。
  现代喜爱标榜小资产阶级的人,或者是因为那个阶级象征着一种有闲有较为充足的经济来源的生活。陈逸飞海上旧梦的系列油画,张爱玲《烬余录》里像乘着时代列车飞速向前进的乱世男女。都化成在脉脉温情与寒冷空气中消散了的烟雾。
  所幸《和平饭店》还有别的东西在,马靴后跟上响亮的镔铁声,一下一下狂踢起的飞沙,生锈的军刀像繁华生活背后的鲜血,也一滴一滴地化为发黄的铁锈。马贼头领在高台上的乱发与静静地眼神。还有皮手套由于内心的惊恐上掩饰不住而抖下的烟灰,让人想起周润发在马棚的稻草堆里忽然燃起的欲和心的战斗。这都是动人的场景。
  所以我说《和平饭店》不和平,不仅仅因为它是在死亡基础上的饭店。更因为那迷人的怀旧情调并不能掩饰暴力的阴影,想到吴宇森作品的几种转变,想到香港电影中别有怀抱的另类,想到新的和平饭店正在走向另一种崩溃,就觉得在深夜的小巷与呛人的烟气中看这部电影是多么荒诞的事情。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作者:陈镭
感谢作者陈镭授权
作者专栏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www。eshunet。com/
 
生活的几重温度

  在办公室里生活,体会到不同温度的变换。是最近的事。冬天的问题是住处冷而办公室里太热。往往一出一进之间,就要变换各种温度,令人头大不已。但就温度而论,如果不是现代社会不断发明出各种温度变换工具,人类也就只有用火取暖而已,想想过去的生活,取暖的现代化也不过是用温暖的管道运输罢了。这似乎又象征这人类社会的不断规模化,有组织化。 
  温度在现代社会里的这种快速变换,在某种意义上有着人生的一些东西。
  古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慢,感情生活的剧烈变动固然有,但似乎在那种节奏中也跟着慢了起来。《世说新语》里面有一个叫王子遒的人,突然想起朋友,就连夜乘舟去看朋友,其时天降大雪,雪夜行舟到了清晨,朋友家已经到了,他却并未进去。而是直接回家了。别人问他什么原因。他只说了〃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这几个字。这种风度就很好。但这种雍容随意的君子之风,却只有在慢节奏的古代社会才可能出现。这种对自己和对朋友的态度表示着生活的温度是比较秋天的,就是落叶随飒飒秋风落在你身上的那种感觉,当然,你还得加件毛衣。否则就会流鼻涕。
  我很害怕一种温度,就是到了热的程度那样的。热的感觉对于我这种人来说,挺?的。记得《天龙八部》里写乔峰初遇叛乱时,他对叛乱之一陈长老自道说自己生性粗鲁,不爱结交为人谨慎、事事把细的朋友,也不喜欢不爱喝酒、不肯多说多话、大笑大吵的人,乔峰虽然可敬,但那是他一路顺风之时,当他遭遇人生的巨痛之时,自然知道了人生易变,远不是只有冲天豪气就可以解决的。所以我们看乔峰的朋友,与他生死与共的,除了情人,只有傻乎乎的王族知识分子段誉和还没说两句话的虚竹。这是个人感情,无关国家大义。相见投缘,彼此之间自然给对方留出距离,即跟对方有着尊重的空间。像在报社的办公室里,空调开得大冬天浑身流汗,真会把人热出病来。如果猛一出门,那还有更大的麻烦在后面。放在人身上,就是人家用无所不在的热情包围你。就像旅游时旅游团使劲拉客那样。不知别人对此感觉怎么样,可能有些人喜欢,反正我很怕。
  谈到热。其实与热相比,冷――包括寒冷在内,比热好得多。热会让你不知如何应付。而在寒冷的冬天,只要你吃饱饭,穿厚衣,再有堆火,其实就可以混了。人也是这样,前倨而后恭总比先热情后翻脸要好得多。而且有些冷里藏着热。长期交往后的了解与相见投缘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曾国藩对李鸿章老是冷冰冰的,但内里却倚为股肱。有身份和有年龄的人比较冷淡不见得是坏事。环境决定人。老是冷着反而不容易生病。不过,冷的感受毕竟不是最好的感觉。只要有办公室里的温度,再把窗户的缝开大点就行了。
  世界上最好的温度不是热,不是冷,也不是海风徐徐或疾风如刀。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其实也可以做到与古人一样。那是宋代程灏与程颐的弟子们所感觉的一种温度――〃如沐春风〃。
  伸个懒腰,好热好累呀。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作者:陈镭
感谢作者陈镭授权
作者专栏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www。eshunet。com/
 
一个人的多明戈

  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在上海失声了,看到这条消息,我觉得很伤心。 
  我不能忘记,当长江上飘荡的汽笛声越过昏暗的暮色,在我曾住过的小屋中敲撞着我的心房时,我就会停止阅读,把我那个只花了20元从旧货摊上买来的录音机打开,让熟悉的男高音伴随我走进夜晚。而那时,我正开始厌倦这日复一日,一成不变的生活。
  我不能忘记,当夜晚真正来临,初夏的晚风带着湿润的气息,混合着山上房东种植的栀子花香,一起吹入我那寂寞的台灯下,他嘹亮的歌声,就在这不乏哀怨的夜晚,诉说着对于生活无尽的热情,而灯下的人,仿佛因此而舒展了什么,重新鼓舞起继续读下去的勇气。
  我不能忘记,在雨季的城市,湿润的水汽把公共汽车的玻璃窗,笼上一层迷濛的雾影。潮湿、炎热、拥挤,当一趟一趟的公共汽车就这样坐过去,我在无意中,也穿行过那样多的人们,穿行过去。随身听里的多明戈,一遍一遍,永不停息。
  这是真正的艺术家,即使他唱过足球,唱过让千百万人热烈鼓掌的歌曲。
  但对我来说,他只是一个人的记忆,在人们情绪低沉的时候,他能用他那种灿烂的声音告诉我们,生活总是那样阴晴不定。而喜怒哀乐,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我们都是人,我们要努力的活下去。
  这就是我的多明戈,一个人的多明戈。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作者:陈镭
感谢作者陈镭授权
作者专栏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www。eshunet。com/
 
烟雨旧梦此心暖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喝了一杯光明牌的牛奶,看窗外的暮色把西部最大的城市一点一点的笼罩起来。我的版快签字了,但是我的手指却像是难以停止的起落机,一下又一下地向苍白的键盘上敲落下去。 
  有人说,在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