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 >

第147章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兵做匪,那我们这条道又会衰败的。”
    梅兰妮问,“那绿营兵有多少?”
    康家畦清楚地很,“报到上面说是有三千,其实只有一千多人。”
    “我们有多少人?”
    康家畦算了算,这里能尽快召集起来的保安队不过三十来人。
    这力量对比也太悬殊了。
    但是,康家畦说,“当初在建这条路时,少主就说,要堤防这兵匪做乱。和范大娘还一起商量了应对措施。我现在先带些人去小孤山。到那里后,和范大娘商量商量。”
    梅兰妮想,过去他们和匪盗有些冲突。那些对与国家来说也是负面力量,所以不会引起政府的不满。如今他们要对付的绿营兵,再废柴也是属于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如果和国家机器起了冲突,那他们会不会被按上造反的帽子?如今,华氏和洪门都是处于发展阶段。会不会因为这事而被毁了呢?
    人站在不同的高度,想的问题就不一样了。梅兰妮这回非常理解“稳定压倒一切”的名言了。
    241 兵匪的祸害
    作为一个家庭妇女,梅兰妮可以胆怯。但是,作为一个华氏企业的负责人,梅兰妮必须得撑着。
    要尽快赶到小孤山才行。
    康家畦把大同的业务交代给了二掌柜。组织了三十人的保安队,准备出发。
    梅兰妮也赶紧换上了短打扮,让人驾了马车,带着齐逸留给她的十个保安队员,紧随其后,也跟着出了大同城。
    从大同到小孤山六十里路,加上这队人在飞马奔驰。一个多时辰后,他们前后脚来到了小孤山。
    小孤山其实是八十多米高的小山。因为孤零零的在这商路上矗着,被人称为小孤山。因为这里离着西宁县近,那里的绿营兵纪律很差,常出来扰民。所以,小孤山的客栈他们下了本钱修建,依山面河,易守难攻。
    这年头,进出城都要查,所以,他们的武器,军火大多都放在小孤山。这条商路的保安队总部就设在小孤山。
    边峰一直把兵权抓的极紧,各地保安队的负责人都是他的亲信。留守小孤山的是于阿根,这是当年她家园子里最早了保安队员之一。如今已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了。这些年跟着边峰开通商路,一路打过来,胆子早就打肥了,还打出了一身的杀气。
    梅兰妮等人到的时候,张掌柜迎了上来,“大掌柜,夫人。”
    康家畦问,“打听了那批货如今在何处吗?”
    张掌柜道,“听到货被抢,于队长就带着人追了过去。现在还没有回来,具体还不知道。”
    梅兰妮问,“他带了多少人去追?”
    “三十来人。”
    来抢货的有一百多人,他这三十来个人顶什么用!
    “那不怕,我们这里清一色的火器,他们还带着不少手榴弹。”张掌柜答道。
    张掌柜和康大掌柜一样,都是跟着边峰一路剿过匪的。对于打打杀杀的事件并不害怕。相反还有点兴奋。
    边峰和秦炼这些年来造的枪,就是ak系列的粗糙的仿制,因为材料没有后世的好,这种枪打上几百发子弹,就要报废。而且枪的后震力很大,如果不专门训练,这种枪就根本没有准头。这种枪好处是,不容易卡壳,发射快。跟那种打一枪上半天子弹的火统比起来,这种枪的威力不下于后世的火箭炮。再加上,他们还造了不少的手榴弹。
    有了精良武器,人数倒不是主要决定胜利的因素。
    康家畦沉着声问,“在哪里被抢的?”
    “离这里五里地的东井村。那些人先是把那村子抢了一遍,恰好王家商队正好路过,就连商队一起抢了。”
    东井村是个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
    梅兰妮问道,“有人员伤亡没有?”
    “有两人受了些皮外伤,找人看了,不碍什么。”
    康家畦道,“那里离着西宁兵营要有三十里地!”
    “所以,于队长带着人赶紧就追了过去。越是早追上了,事情就越好办。”
    梅兰妮有点听不懂。
    康家畦顾不上向她解释,问道,“他们追去多久了?”
    “要有一个多时辰了。”
    那就是说,如果按照他们来的速度,于阿根他们已经是从小孤山到西宁营走了一个来回了。
    康家畦说,“我带人跟去看看。”
    张掌柜让人把猎狗牵来,让狗给他们带路。梅兰妮怕人太少,他们吃亏,就把自己的十个警卫也交给了他。
    康家畦有些踌躇。
    张掌柜说,“没事,夫人在我这里不会有什么差错。”
    康家畦也不多说,带着这队人马,风行电驰向东而去。
    张掌柜沉着让人关好客栈大门。安排人警戒。
    方才向梅兰妮释疑。
    原来,清朝的绿营是由汉人组织起的军队,人数众多,给养差,还不受到朝廷的信任。
    梅兰妮明白,这就象后世国民党时代的杂牌军了。
    所以朝廷有规定,绿营兵不能擅自离开驻地。如果没有命令擅自离开驻地,那就算逃兵。如果一群人擅自离开驻地,那就算叛乱了。
    西宁的绿营兵过去一直是在自己家门口抢,后来,那里的百姓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大批的迁移逃亡。这两年这条商路繁华了,很多人就南迁到了桑干河边。新的小集市和村庄逐渐形成了。而相比之下,西宁那里是越发的荒凉起来。
    西宁县令并不敢开罪这些兵匪,只要他们不抢西宁县城,他乐的当驼鸟。纵得西宁绿营成了当地的最大的祸害。有了这样的祸害在,那个地方渐渐衰落成了特困区。抢也抢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于是,那些兵就动起了抢商路的念头。因为鱼河湾那一带是范大娘的地盘。范大娘在这一带名气很旺,武装也得力。所以那些绿营兵不敢惹他们。就选择了东井村这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下手,也是想以此做试探,如果没有什么反应,当然就会在深入抢劫了。
    梅兰妮听了张掌柜的说明后,明白了这些绿营兵这样过来抢劫,其实也是冒着被指‘反叛’的危险。
    还明白了,如果不坚决的打回去,只怕今后这起兵痞就真的要得寸进尺了。在他们祸害了整个西宁县后,就祸害这条新建成的商路,这条路可是花了华家巨大的心血的。
    女人心景,担心这自己这方面的人少,要吃亏。
    张掌柜安慰道,“没事,我们的武器得力。想那年少主带着我们在塞外干的那一仗,我们虽说有二百多号人,大半还是新人,没受过什么训练,真正能打的就那几十个人,凭着几只枪和手榴弹,硬是把那六百多人的匪盗打的从此流落天涯,再也不敢在那条路上抢劫。”
    张掌柜说着陈年的剿匪功绩,安抚着梅兰妮和他自己。那时候都是边峰带着,说起来,虽然是边峰那是只是个孩子,可是他的命令让人觉的比个成人都还成熟。如果让少主去当个带兵的将军,那肯定是建功立业的主。
    坐在大堂的一角,梅兰妮吃着汤面,等着消息。
    原先这个时候大堂总是挤满了人,今天,所有的客人都被劝说留在了自己的房间。大堂成了临时指挥部。
    天将黑时,飞来一只鸽子。鸽子携带的纸条上说,“货已拿回,现返回,夜半到。”上面画了颗五角星。梅兰妮一看这符号,就知道是于阿根的字条。当初苏州园子里的保安队就是用的五角星做队符的。
    有了这样的肯定消息,虽然保安队和车队还没有回来,但是,梅兰妮这紧张了大半天,一放松了,人就疲了,就到安排好的屋子了去睡了。
    张掌柜却没有松劲,指挥着厨房准备羊肉汤面,热水,姜茶。准备迎接凯旋的勇士们。
    可是这些勇士们回来时悄无人声的,并没有闹出什么大动静。边峰的部队,纪律是严格的。前后去的两批人在回程路上碰了头,一起回来,到客栈时已经夜半了。共有六,七十人,除了厨房动静大了些,其他地方都没有多少声音,那些人静静的吃了饭,静静的回屋休息。并没有兴奋的吵闹。从这点都能看出来这些保安队员是训练有素的。
    第二天上午,平日这个时辰,住店的商旅们早就上路了,可是今天,大堂里来往的客商围着王货主正热闹的说着什么。王货主昨天被打的鼻青眼肿,还被抢了货物,这事大家都知道。可隔了一夜,那被抢去的货又都回来了。对商旅们来说,路上的安全是最重要了。更重要的是遇到了祸害,有人能为他们出头。如今碰上了新鲜的一例,自然不轻易放过,所以,顾不上赶路,就七嘴八舌的问着,说着。
    梅兰妮这时坐在就在张掌柜的办公室了,听着于阿根的汇报。
    “…我紧赶慢赶的,终于在离兵营五里地的地方截住了他们。这还是多亏了车队里的人机灵,先前就把轮胎的气给放了,那车就走不快了,几匹马也累的没什么力气了。这才让我们赶上了他们。可是,他们见我们人不多,又是离着自家的营地近了,根本就不怕我们。我先就打了一枪,打伤了那个话最多的。一下子就把场子给震住了。留货,还是留命,让他们看着办。后来,赶着货车回程的时候,他们还想趁机反扑一下,断后的十人一起开了枪,是死是活不知道,倒下去七,八个,这下子,他们真的给镇住了,我们走了好远,那些人都没敢动。只是这车胎没气,回来就是拖着,所以二十多里路走了两个时辰,路上碰上了大掌柜他们,换了拖车的马,才走了回来。”
    这都出人命了。梅兰妮担心的问,“那些兵痞会不会来报复?”
    “不会。”康大掌柜肯定的回答,“那些人敢胡作非为是因为他们觉着自己比别人强,真遇到了比他们强的,他们也不会用鸡蛋去撞石头的。”
    这倒是真的,凌强欺弱的人都是欺软怕硬的。
    “那这不是也暴露了我们的武装?”梅兰妮又问。
    “这算什么?”张掌柜道,“这年头,谁家没有几个护卫,护院?比起来,我们的人数也不多。”
    “夫人,人多人少的不是问题,当年队长带着我们上泽山,他们多少人,我们多少人?照样让我们把粮食都拿了回来,保安队就是保一带平安的。”
    梅兰妮听了这话,心里知道,边峰这是用人民子弟兵的要求在建立自己的武装。不由的点头赞成。
    于阿根见到了夫人的赞同,更是来劲。又说了一些后继的打算。
    这时,来人报道,“东井村来人了。”
    242 灰色
    东井村和小孤山离着五里地,但是素不来往。
    东井村是个小村子,只有十来户人家,村子虽小,可是村规却大。不许村里的人结党。村长也不是众人选的。因为那户人家最早在那里居住,几十年来,他家就一直是那个小村的领导人。
    这一带红花会的势力很大,这东井村就没有一户参加红花会。
    村规很严,可是村里的生产经营却不好,眼见着周围的村落了的日子红火起来。村里就有人迁了出来,迁也没有迁远,就迁移到了小孤山。傍着华记客栈生活,那日子就象是开花的芝麻节节高。
    村里就视那迁出的人家为东井村的叛徒(其实人家什么危害村里的事都没有做,只不过投奔幸福日子来了),看着他家的日子日渐红火,村里人心里更是忿忿。让那村长更是生气的是,居然还有两家也想学着他家的样子,迁移出东井村。
    其实,西宁兵上个月就到那里打探过消息,村里来了外人,都由村长接待,村里热心的向那几个人提供了商路的情报。原是想给那条商路上一点颜色看,虽然也知道西宁兵是什么德性,但是,再坏的官兵也好过盗匪。红花会那起人谁不知道他们的出身?
    没想到,这些西宁兵根本就是白眼狼。抢商队的同时也祸害了整个村子。村里每家都被抢劫一空,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被糟蹋了。西宁兵走后,村里就有那烈性的女子投井上吊。一个小村子,一下子死了几个人,立刻就风凄云惨了。
    村里也有明白人,大骂村长不是东西,自己没本事,还阻着大家伙没好日子过,带头祸害了村子。
    东井村的村长是个读书读迂了老先生,想要把自己的村子建成一个世外的桃园。几十年前那场大屠杀,被视为祖传的教训。所以村里的人都不许在外入什么帮会。怕是给村里带来没顶之灾。如今是帮会倒没有没他们的顶,官兵先毁了这个小村。看这村里一片凄风苦雨,这老先生没想开,原是要为村民们建造一个避风港,现在却祸害了整个村。清早就被人发现他吊在了村口的歪脖树上了。
    这下,村里乱了套。
    还是有人机灵,找了原来迁出的那户人家,说了村里的惨状。
    那户人家现在正为华记打工,就带这村里人来见掌柜。
    听说了东井村的灾难后,张掌柜就准备动身去那里了。虽然东井村离着只有五里地,可是因为那个村子里对客栈有种敌意,所以两处就一直没什么来往。
    昨天他们截回了货物,里面还有不少是东井村的东西,张掌柜已经叫人把村里的东西归在了一边。原打算等日头高了,就派人走一趟。如今听了这信息,收拾了东西,亲自带人带货去了东井村。
    梅兰妮听说了东井村的遭遇也是深深的嗟吁。她现在是善于从别人的教训中吸取教训…东井村错就错在一个领导人,领错了路,把原本应该借着商路发达起来的村子领向了死路。几十年前的那场大屠杀,让那村人记住了官兵的强大。却没让他们记住官兵的野蛮。
    梅兰妮自己作为华家的领导人,这件事给她的感触也实在太大。如今她家的企业加起来人数也要有几万了。如果一但领导人的决策有了错误,那东井村的教训就在眼前。
    梅兰妮想,下次家庭会议时,她一定要辞职。董事长这样的职位还是让给秦炼当。
    且不说梅兰妮想着身上的责任。
    范大娘听说了抢劫之事,特地派了亲信来问究竟。
    眼见得要年底了,范家就要嫁女儿了,还闹了这一出。对于东井村抗拒红花会的事,范大娘她们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如今他们村子被祸害了,还死了不少人,大家嘴上没说什么,心里有点“该”的意思。
    张掌柜送还东井村被抢的东西,还加了些粮食,布匹。又帮着安葬死者,几天后,整个小村子算是安抚下来了。小村里的人也不再听什么‘村长’(老村长的儿子自动成了新村长)的了,除了‘村长’家,都要求参加红花会。
    东井村就是小孤山的近邻…邻的关系好了,才有和睦的气氛,不然总是提防着,日子也紧张。所以,小孤山也趁此机会开拓了根据地。
    抢劫的事情处理完后,梅兰妮就回到了大同。
    几天后,齐逸陪着屈仪奉也过来了。
    那又是一番忙碌,试新衣,看新房等。
    等到范家发嫁家闺女的那天,花轿队是一路吹打过来,大有土豪的气势。沿途的人都去看热闹。
    各地婚礼习俗大同小异,梅兰妮等人听着司仪的调度安排,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项目。
    第二天见礼后,梅兰妮给十三娘的见面礼还是两套头面,这次都是用的真宝石。只是,这个时代的切割打磨技术不好,整出的真宝石还没有她家的假宝石漂亮。又送了十二颗鸽蛋大小的珍珠。这是自家养的池蝶蚌珠,眼下还没人认识这种珠,只当做是东珠。东珠相传是在牡丹江里长的珠子,是皇家的专用品。这年代珍珠也是很宝贝的东西,一是难得,再有就是漂亮,还有是它轻,镶成首饰头面没有多少份量。
    十三娘也不是扭捏之辈,大方的接受了礼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