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 >

第4章

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第4章

小说: 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才智和能力,更要注意人事上的编组和调配。

  我们常听到“适才适用”这句话,其广义的解释也应该包含“人事协调”在内。

  如果一人可以做好的事,就没有必要派两人去做;该两人做的事,也要依各人特长,做适当的分配。

  假设一个公司原本有三个部门,现在想将它缩小成为一个,同时要将它提升为世界性的事业,这种作法正确吗?我们肯定会想:原来的三个部门都有相当程度的规模,并且都能为公司赚进一笔财富,他们怎么能舍得放弃任何一个部呢?但为了更远的目标,应该超越这层障碍,全力集中在最好的一项,将它提升到世界性的水准。这样一来,资本就会集中在一个项目上,今后,日本可以多朝这个方向发展。

  因此,该合并的公司就合并,分立较好的就分立,这种决定要经过公司详细的考虑。因为一般企业的经济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想在这么广大的世界中,推展一项出色的工作,资金一定不够。如果把范围缩小,同样的经营方式就可加深其深度了。

  最近人们常在各方面运用适当的经营法,但在用人方面,就不十分恰当。一件工作,如果由一个人负责就可以做得很好,就没有必要多用人手。如果需要多一点人来负责,就要考虑每个人的适应性,做适当的分配。在经济开放的今天,这种人员配置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人员配置处理得当后,最好是把某个人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但如果人事调动频繁,才能来不及发挥,会导致经营方针的动摇。

  最近,有关教育问题的评论很多。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它的宗旨是培养德智体兼备,能独立思考判断的人。如果说个人的幸福、国家的盛衰,全看教育是否成功也不为过。因此,大家对教育纷纷提供意见,教育当局也做了很多改革措施,这是很好的现象。

  拿国营公司来做比喻,假定会长每年更换,副会长两人,其中一个也是每年更换,另一个的任期最多也是两三年,各部门的高级干部也两三年就调动一次,结果会变成怎么样?根据松下多年的经验证明,不管你网罗了多少最优秀的

  人才,如果主管的调动这样频繁,经营是很难有成效的。还不如让一个有抱负的人,用比较长的时间,根据自己的信念,以一贯的方针去经营,相信效果一定比较好。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计,它的重要性、它的困难,不是经营一家国营公司所能相比的。而负责最高教育决策的教育部长、会长那么频繁地调动,真的能产生预期的教育成果吗?这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然,能当部长的都是特别优秀的人才,国家的教育方针也在宪法或教育基本法里有明文规定,可是如何活用它,却要靠主管的学识经验了。因此,我认为一两年的任期实在太短,有才能也无法发挥,还是让一个人有比较长的时间继续掌舵,才能向一个固定的目标前进。

  如果天底下只有好人而没有人做坏事的话,那天下就太平了。实际上这几乎是异想天开,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总难免有人会做坏事,这差不多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了。对于这些做坏事的人,松下是如何来应付的呢?松下也曾经为这样的事情伤透了脑筋。当时松下电器只不过是拥有五十个员工左右的小工厂而已。员工当中有人不按规矩干活,这对于一个初创事业的人来说,头一回碰到这种事情,感到非常头大。

  有了这样的员工,真的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当时松下既然身为工厂的主人兼经营者,不论如何处理都应该尽快决定下来才行。说到处置问题,松下当然也想过干脆把他辞退让他走算了。或者不予辞退而给予适当的处罚。哪一种方式好呢?该怎么办呢?他考虑种种做法,晚上几乎弄得睡不成觉。以当时的社会来讲,把员工辞退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只要出点差错或干点坏事。马上就可以叫人滚蛋。在今天看起来,那样做未免过份了一点,但当时一般人似乎都能够谅解,这么做并没有什么不妥。

  所以,当时他们可以简简单单地让那些不守规矩的员工走路。然而这些员工都是当初费了不少精神雇用下来的,如果因为有点不太遵守规矩做事,就马上予以开除,就人性上或者经营者的立场来讲,实在都很不愿意这么做。身为工厂的厂主该怎么做才算圆满呢?是辞退好呢?还是不辞退好呢?松下因为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而深感烦恼。

  在这样左思右想的时候,松下忽然想到了日本犯罪率的问题。当时的日本,大约每五十人之中就有一个人犯罪。在天皇的德威之下都免不了有这样的犯罪比例,而且想要降低都十分困难,要完全消除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天皇之尊都可以容忍,象松下他们这么一个小工厂的所有人,又怎能不见贤思齐?天皇对于五十比一的犯罪纪录可以容忍,那松下一定也办得到,而且应该这么办。所以他就决定对偷懒的那位员工不施予惩罚,也不予辞退。

  从这件事情松下好象领悟到一点统驭哲学,这可能是因为管理员工不易而获得的经验吧。也许也有些人不一定能接受别人规劝,但如果说一个经营者连是否有人偷懒都不知道的话,那么要统驭员工恐怕就很困难了;反之,假如有这种事情马上就能发现,那就比较不用操心的了。

  所以说,当老板的人对员工也应该有适度的信赖,即使其中有一两个比较喜欢摸鱼的人,也不必因此对大家都抱着警戒的心理,这才是正确的态度。经营者一定要了解部属的心理,才能把握住人性。

  那么,如何去了解民众心态、人情关系的微妙呢?答案只有一个:深入民众,精细观察。只有设法与各类人接触,积累各种经验,最后见识自然成熟精辟。身居领导地位的人,原则上须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这种经验,既要有专业方面的,又要有社会人情方面的,还要有判断快捷准确,能够洞察未来细微变化的能力。这些经验和能力,并非每个人都具备,所以,有的人可以为帅,有的人只配做将,更有的大部分人只配当兵。当然,并不是说人的能力是先天决定的,地位是上天安排的;而是说,要想成功,必须在先天的基础上进行后天的社会努力。天份差不多的人,勤者成功。所以领导地位是努力奋斗的结果,是深入社会精细观察的结果。

  领导者以上的经验和能力的培养固然不易,但有了这经验和能力之后,还须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要以坦率的心情去领导部属,洞察人心的微妙。有了能力却心胸狭隘,刚愎自用,不再去精研微妙变化的人情关系,恐怕也难以成就大的事业。事实上,每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背后,都有一大批优秀的、乐于被他使用的部下。其实,领导者与部下的关系,就如大脑对于四肢。四肢的伸缩能够完全听命头脑的指挥,就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领导者思想意图的实践化、物质化,就是靠这些“四肢”来完成的。所以,要想获得部下的爱戴,必须以坦率的心情去对待他们,能够洞察他们的人情本能并因势利导。要知道,古往今来无论是杰出的政治家,或成功的领导者,都因为他们能够洞察人性的本能,并利用其优缺点,导向自己所预期的目标。如此,不但事情办得顺利,还能深得民心。





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三 合理安排领导的群体结构



三 合理安排领导的群体结构

  每一个领导者总想成为一个深孚众望的领导者,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愿望呢?关键取决于他是否具备了一系列孚众望的个体素质。

  孚众望——信用、诚实在众人之上,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要求。然而,这个要求又绝非抽象、不可琢磨,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它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概念。

  为了说明这种似乎抽象、但又实在的素质。这里试举数例。

  京剧《海瑞罢官》的最后四句唱词是:

    “天寒地冻风潇潇,去思牵心千万条。海父南归留不住,万家生佛把香烧。”

  当海瑞公正廉洁、明断公案、为民雪恨、大杀贪官而不记罢官南归之恨,人们出自内心的惋惜之情便成了这感人的诗句。它令人深思:官位大能孚众望吗?不能!权力大能孚众望吗?也不能!孚众望乃是许多民众出自内心的敬仰,这是不容易轻而易举得来的。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工资、报酬、奖金、生活压力等因素,如果发挥得好的话,也只能调动人的工作能力的60%,另外40%,则有待于领导者或领导集团的特殊才能来调动。领导者的这种特殊才能和素质,是通过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十分顺乎自然地表现出来的。领导者的这种表现,常常能很自然地赢得人心,受人敬佩,深孚众望,象磁铁一般地吸引人。

  人们对领导者和领导层的孚众望程序,通常是能够比较清晰地觉察出来的。革命战争年代,国民党反动派手里握有那么大的权力,加上帝国主义的飞机大炮,为什么不能维持其政权呢?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什么能凭着小米加步枪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呢?人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可以讲出许许多多大道理。但是,往往又可以从一个很细微的镜头中觉察出它的真谛。如电影《风雨下钟山》大军南下的一个镜头中,人民队伍的雄壮行列,就反映了共产党是顺乎民心的。人们常常以“人一走,茶就凉”的话,从反面说明领导者切不可放弃领导位置和权力。当一九七六年周恩来同志与人们永别的时候,人们的怀念之情哪里“凉”得下来呢?那时,江青反革命集团已经篡夺了党和国家的很大一部分权力,普通老百姓还有什么权力可言呢?但是,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在宏伟的天安门广场上写出震撼中外的壮丽诗句:

    “欲悲闻鬼叫,

    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

    扬眉剑出鞘。”

  正是人民的这种行动,成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一次预演,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到底谁的权力大呢?人民!

  《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展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妥善地处理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重大问题,系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机构改革和调整各级领导班子的工作,加强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活动以及纠正各种损害国家、人民利益的行为的斗争,进行了恢复、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教育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和斗争,使在十年内乱中受到了严重损害的我们党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党的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得民心顺、党心齐,我国出现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新形势。

  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这乃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的发展时起时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孚众望的领导者往往可以瞬时而得。如中国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映了农民的心愿,立即得到公认。再如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出现了很多孚众望的领导者,往往使一些企业起死回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这也是很好的。衡量一位领导者能否做到孚众望,就应当研究出一些孚众望的准则和技巧。

  领导者能否做到孚众望,最重要的衡量准则当然在于:他是否真正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先进的、科学的世界观体系,是每一个领导者摆正自己和群众位置的基础。

  除了世界观的总前提之外,在平常的领导工作中,领导者欲做到深孚众望,至少还应具有以下几个衡量准则:

  认识自己的体力极限。大家都知道,身体条件是挑起现代领导者重担的基本保证。在科技、经济、社会日益协调发展,管理规模日趋大型化的今天,现代领导者企求做官当老爷已经不可能了。他必须博学多才、思想敏捷、动作迅速、连续工作。在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中,在处理一桩又一桩的工作之后,依然有一个冷静的头脑。

  常常有这种情形,一群有决断能力的人才,在一次聚会中经过激烈的论战之后,人人都感到疲乏不堪;可是那个主要的组织者却若无其事,他又要赶到另一个同样严峻的会场中去,经受再一次激战的考验。邓小平同志在《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一文中说:“不管你的见解多么高明,如果没有精力,要做好工作是很困难的。”

  作为一位领导者,如果经受不了这种场合的考验,他应当感到,自己的体力不支,难以做到孚众望了。

  主动寻找问题。事物往往是这样,每当没有问题时,正预示着问题即将发生。一位有进取心的领导者,当他感到没有问题时,会坐立不安,不自在。他会千方百计地去寻找问题,探明病因,发现病源。那种守株待兔,推一下动一下的领导者,幻想无事,实际上事情会越积越多,积重难返,最终会导致组织的崩溃。

  一位领导者,如果他不想主动发现问题的话,他应当认识到,自己难以做到孚众望了。

  能否将复杂的事物和局势化繁为简,抓住中心。客观事物总是交错在一起的,犹如一堆乱麻。精明的领导者,总是将复杂的事物和局势化繁为简,“快刀斩乱麻”,很快抓住问题的中心。

  在谈到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时,邓小平同志指出:“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

  在谈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时,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应该缩小,也不应该夸大。”“至于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历史时期是否终始存在某种阶级斗争,这里包括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上复杂和困难的问题,不是只靠引证前人书本所能够解决的,大家可以继续研究。”

  在谈到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问题时,邓小平同志指出:“这个提法,如果按照提出的当时的解释,即所谓‘向走资派夺权’,也就是撇开党委闹革命,打倒一切,那么实践已经证明是错误的。至于作出新的解释,可以在党内继续研究。”这么多复杂的理论问题,经邓小平同志快刀斩乱麻,一下子就理清楚了。

  松下认为,一位领导者,如果他不具备这种能力,“眉毛胡子一把抓”,事无巨细先后,顾此失彼,“抓了芝麻,丢了西瓜”,他应当考虑到,自己难以做到孚众望了。

  作决定时能否预料到所有后果。在现代社会,结构复杂、性能综合,牵一发而动全身,决策科学的重要性出来了。如果几项农产品的提价,往往会波及到整个价值;某一局部的工资调整,会影响到整个社会;某一项奖金政策,会影响到左邻右舍。

  一位领导者,如果在作决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