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萍小姐的主意 >

第1章

萍小姐的主意-第1章

小说: 萍小姐的主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露西的故事

                                  唐诺

  Lucy‘s in the sky with diamond .露西在钻石闪耀的星空——这是昔日披
头士的一首灿烂的老歌。在读着铁伊这本《萍小姐的主意》之时,我脑子里一直响
着这首歌的旋律,不只因为书中的女心理学家萍小姐就叫露西,而且这个名字屡屡
出现;也不只因为露西受邀到一所女子体育学校演讲,从而和一群青春得一塌糊涂
的女生相处数日;更因为铁伊毫不放过书中任何一个边缘角色,把这一群高矮胖瘦
的叽喳女孩写得灿若满天繁星。

  露西的故事——事实上,借披头士这首歌当桥梁,我们还可以放任想像走得更
远。

  远到什么地步? 远到接近世界伊始的伊甸园中的夏娃,而露西正是人类学上夏
娃的名字——那是发生在1974年的一则真实的传奇,一支美法联合调查队在非洲挖
到一具在人类学定义上堪称完整的“女性”娇小骸骨,测定时间为300 万到350 万
年前左右,人类学家称之为“阿法南猿”,已能直立行走,是目前人类学家手中有
关人种起源的最古老骨骸,甚至颇有争议地被看成已知所有人种的祖先。

  这个身高才三英尺、毋宁说更像猿类的女夏娃名字便叫露西,原因是这群颇称
浪漫的调查队员,在骸骨出土之时正听着披头士这首Lucy‘s in the sky with dia
—mond,于是他们就把她命名为露西。

  想看露西的模型并听听这首歌重温这段传奇故事的人可抽空到台中市的科学博
物馆去一趟。模型中,矮小的露西微微伛偻着背孤独地站在山头上,颇为向往似的
看着远远山谷中人类学家的营地,营地插放着这首歌,你只要找到那个楼层,竖起
耳朵,顺着断续飘来的披头士歌声循迹而去,便能引导你找到露西,我们最古老的
母亲。

  人类与人腿

  虽然还不到众所周知的地步,但不少人知道,两位当然没露西古老、但俱已辞
世的古典推理第二黄金期女杰阿加莎·克里斯蒂和约瑟芬·铁伊彼此并不对眼,甚
至相互瞧不起,这里我们来火上加油一番,看着两人又一次南北两极似的演出:在
克里斯蒂的名作《艳阳下的谋杀案》一书中,大侦探赫丘里·波洛指着海滩上盖着
头脸日光浴的男男女女的身体说,“看看他们,成排地躺着,他们算什么呢? 他们
不是男人和女人,他们没一点个性,只不过是一些——人体而已! ”

  然而,在铁伊的《萍小姐的主意》一书中,露西·萍小姐在决定留下来并尽责
地奋力早起参加晨祷时,她看着前面跪着的一排女学生的腿,即趣味盎然分辨起哪
双腿足属于哪名女生所有,“……她发现,由双腿来辨认不同的人,与经由脸孔来
辨识的效果相当。瞧瞧,眼前一双双固执的、轻浮的、清爽的、迟钝的、怀疑的腿
——只要换一面,再瞄一下脚踝,她就可以喊出:戴克丝,或是茵恩、鲁丝、宝儿,
来和这些腿配对。”

  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这两段说法在各自小说中的意义,那恰恰好亦是南辕北辙
:克里斯蒂的“人体趋同论”在她小说谋杀案中起着极其关键的启示作用;而铁伊
的“人各有腿”则只是萍小姐好奇心十足的又一新发现罢了,其中或者隐含着一丝
对青春学生岁月的乡愁式眷念,但就小说本身而言并没有任何设计性的技术功能存
在。

  扁人与圆人

  这里,我们先介绍英籍小说名家E .M .弗斯特有关小说中人物角色的两种分
类概念: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

  所谓扁形人物,指的是小说中性格扁平如薄薄一张纸的人物。他的制造方式通
常是,把差异去除,把变动阻绝,把各自的性格抹平,最终正如克里斯蒂所说的,
连性别也不存在( 尽管理智上我们仍知道他们是男是女) ,个性也没有了,而简单
成为“一个”概念。比方以耳熟能详的金庸小说角色为例,郭靖是“忠厚”,黄蓉
是“世故”,小龙女是“纯真”( 对不起,依我个人看比较接近“愚蠢”) 云云—
—没错,扁形人物最大的集散地是通俗类型小说和同概念的好莱坞电影。

  作家在塑造扁形人物之时,是已知,而不是未知;是制造,而不是思考。他并
非借此探索人性的复杂微妙及其变化,而是摆脱拿来“用”的。以推理小说来讲,
用来做什么呢? 用来充当“被害人”、“侦探”和“嫌犯”等缺一不可的概念性主
角,而通常他们尚各自拥有次一级的职业身份,比方说,“警察”、“富翁”、“
继承人”、“管家”、“司机”、“花花公子”、“律师”等等,他们出现时不必
佩戴标志就很容易辨识,因为你看到的往往不是一个人走过来,而是一张名片走过
来。

  然而,扁形人物并非全然的一无可取,我们先看在小说和电影电视的世界中充
斥着不亚于恒河沙数的其薄如纸的人物,就知道个中必有道理。这一点世故敏锐如
弗斯特知之甚详,他指出两点:一是易于辨识,另一个则是便于读者记忆,这两大
优点当然互为表里。

  不信我们可以试试看。像我们前述的金庸小说人物,你不会搞混,也很容易向
别人引述,因此,他既不用考验读者的耐心、专注和能力( 洞察力、感受力、记忆
力等等) ,更易于传播和引用;然而,我们要怎样才能简单辨识小说中的非扁形人
物呢? 你要如何才能记得清《战争与和平》里的安德烈公爵呢? 或《白痴》里的米
西肯呢} 或《喜剧演员》里的那位第一人称途述者布朗呢? 用佛斯特的话来说,是
“……我们却无法以一句简单的话将他描绘殆尽。

  在我们的记忆中,他和那些他所经历的大小场面血肉相连,而且这些场面也使
他不断改变。换句话说,我们无法很清楚地记得他,原因在于他消长互见,复杂多
面,与真人相去无几,而不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共相与个相

  至于相对于扁形人物的所谓圆形人物,这里只消把上述的说法逆转过来即可,
不必费口舌。包括圆形人物接近真人,强调个别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尤其是他在不
同处境不同特定时空之中的种种矛盾和变化;也因而包括了他的辨识不易、解读不
易和传述不易。这样的麻烦人物在小说( 乃至于戏剧) 世界中出现的时代稍晚,一
直要等到18世纪以写实为着眼点的现代小说卓然而起之后,才取代那些大英雄、大
政治人物的肖像( 肖像当然只是扁扁的一张纸) ,成为我们所谓正统小说或严肃小
说中的主体人物。

  这里我们来问个笨问题:如果说扁形人物是一种概念化的人物,强调共相;而
圆形人物倾向于个别的真人,强调差异和独特,那是否扁形人物更能让我们抓住人
性的共同真相呢? 不,当然不是这样,因为扁形人物所捕捉的所谓共相,只是一种
最表象、最浮泛的公约数,没任何秘密可言,就像英国名小说家D .H .劳伦斯所
说的,当你快速地从表层“知道”了这个世界,往往在这样已然了解的错觉之下,
丧失了真正深向挖掘的意图。

  劳伦斯的“深向挖掘”,清楚地指出一个吊诡的真相:人性若真有所谓的共相
可言,用约分式的做法并无法带给我们多少的理解,相反的,往往我们从其巨大的
差异张力之际,乃至于从人性的各种扭曲、变形和推至不可思议的边界情况中,才
能得到一次又一次的理解。

  我们生活周遭的真实经验是不是这样子呢? 应该是的。我们每天从报刊杂志乃
至于电视广播中会接触到很多扁形人物( 近几十年来,传媒已成为扁形人物的最大
集散地) ,我们也都能清楚地对别人传述,包括×××是“勤政爱民”,×××是
“愚笨”,×××是“有魄力”等等,但这些并不一定是他们真正的人格真相,我
们也无法通过这些得到什么对人的新理解。我们对人的理解,主要还是来自真实存
在的家人亲友,但你要不要试着说说看他们是怎么样的人呢?

  公鹅与母鹅

  从这里,我们清楚看到,永远对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充满好奇,笔下也多是圆
形人物的铁伊有多么不像个类型小说家;我们于是也就不难理解,何以站在类型小
说家读者至上的观点,克里斯蒂要讥讽她的小说“沉闷”和“琐碎”了。

  类似的指责嘲讽方式和用语其实一直是我们颇熟悉的,甚至上升到比铁伊更了
不起的作家及其作品头上。包括《安娜·卡列尼娜》“拖泥带水哕哩哕嗦”,《追
忆似水流年》“琐碎不堪不知所云”,《罪与罚》“沉闷无聊看不下去”

  云云——一个读者当然有权力做如此的评价( 只要他不在乎暴露自己的能力程
度) ,但我们得说,上述我们所列举的这三部小说,都是人类思维创作领域里的伟
大瑰宝,是毫不侥幸经历了时间的锤炼仍屹立如喜马拉雅山的真正高峰。姑且不论
它们会打开我们多少理解人性的新视野,仅就阅读当下的感受而言,它们也确确实
实带给一代代有洞察力、有感受力和鉴赏力的读者惊心动魄的美好阅读过程。

  西方有句俏皮的谚语叫,“公鹅的好菜不等于母鹅的好菜。”沉闷或好看与否
亦因看书人向往、理解程度和感受力的不同而可能有着天壤之别,不是一个容易争
吵的题目,但借助弗斯特有关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区别论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
较心平气和分辨公鹅和母鹅的方法和阅读基本策略,不必动辄拿一些名为“琐碎”、
“沉闷”、“无聊”和“难看”等等的砖块互砸。

  毕竟,文学的阅读和欣赏不是数人头的少数服从多数问题,而是各从其类。每
个人奋力寻求并享受会让他真正内心悸动的好作品。

  我是铁伊这一派的,始终迷醉她对人性差异的强大好奇,以及精准中带着优雅
幽默的描述文字,更重要的是,她那种甚至会跑出火气的强大现实感和正义感,国
内一位读书版面的极用功记者曾告诉我,“这个女人的社会意识可真是强啊! ”—
—你会期盼能多几个这样的作家,甚至社会上多几个这样的人。

  至于她选择了辨识不易、解读不易、而且传述不易的方式写小说,从而把“全
球总行销逾五亿册”、“推理小说女王”的世俗荣衔让给和她一时瑜亮的阿加莎·
克里斯蒂,甘心站立在一个层次较高而掌声不易到达的位置,我想,这是求仁得仁
吧!
                第一章

  铃声铿然响起。刺耳,激昂,令人疯狂。

  寂静的回廊戛然响起一阵吵闹声,使得早晨的平和反而显得突兀。噪音自小中
庭四边一扇扇大开的窗户内宣泄而出,流入沉寂的花园中,灰暗的草地上仍沾着露
珠。

  年轻的萍小姐起身,先睁开一只迷蒙的灰眼睛,茫茫地伸手找着她的手表。手
表不在,她睁开另一只眼睛。床头桌好像也不在,不在,当然不在,终于想起来了。
她昨晚就知道没有床头桌的存在,只好把手表放在枕头下。她笨拙地摸索着。老天
爷! 那只铃制造出来的噪音,还真是恼人! 真是的。枕头下好像没有手表,可是明
明应该在的。她拿起枕头,只看到一条蓝白花色的亚麻小手帕。于是她丢下枕头,
仔细看着床铺与墙壁间的空隙。这就对了,有个小小的东西看来像是一只手表。她
平趴在床上,伸出一只手臂,刚好能碰到手表。萍小姐小心翼翼地用拇指和食指轻
轻将手表夹起来。要是一不小心又弄掉,可得起床,爬到床底下才能找得到。她松
了一口气,翻过了身子,志得意满地将手表高高拿起。

  手表指着五点半的位置。

  五点半! 萍小姐顿时停止呼吸,惊异地瞪大眼睛。不,这不可能,不管如何注
重体育训练,如何热中办学,都没有任何一所学校会在早晨五点半敲铃开课! 当然
啦,世间无奇不有,这个地方不也就没有床头桌和床头灯吗? 但是,五点半! 她把
手表贴在粉红色的小耳朵上。嘀答嘀答认真地走着。斜过枕头,她眯着眼,从床铺
后方的窗户看到了花园。

  哟! 这可真是早啊,世界看来就像是万物初醒一般的大清早。

  涵妲昨晚君临天下似地站在门口时,说道:“亲爱的,好好睡吧。学生们都很
喜欢听你的演讲。明天早上见哕。”

  一点儿也没提到五点半的铃声。

  好吧! 谢谢老天爷,还好不是她的葬礼。她也曾经听着铃声过日子,但那已经
是好久以前的事了。现在,只有把自己仔细修饰过的纤纤玉指,按在铃铛按钮上时,
萍小姐生活中才会响起铃声。当吵闹声逐渐褪色成断续的呜咽,再进入一片寂静时,
她转身面向墙壁,幸福地把头埋入枕头中。不是她的葬礼。草地上闪耀着露珠,这
一切都是为了这些青春年岁的少年们,为了这些灿烂的青春岁月,让他们尽情去享
受吧! 她呢,则要再补两小时的睡眠。

  萍小姐长得有如孩童般纯真,粉嫩的圆脸,小巧的鼻子,以及用表面上看不见
的小发夹卷着固定住的一头褐色秀发。就为了这些发卷,她昨晚天人交战了好久。
坐火车旅行已经让她够疲惫的了,再加上与涵妲的会面,接着又演讲;她虚弱地想
着,也许隔天用过午餐后就要离开这里,两个月前才刚刚烫过的头发,一天不上发
卷,应该也不会有问题。然而,一方面是要与自己脆弱的一面进行抗争,一方面想
让涵妲看得起,她可是着着实实上了十四个发夹,让这些发夹好好地在夜里执行勤
务。她提醒自己必须保护坚强的意志( 这抵销了她今晨稍早时,由于自我放纵而引
起的良心苛责) ,而且为自己不能让涵妲失望的念头而赞叹不已。当年在学校,四
年级时怯懦幼嫩的她,就已经深深地景仰着担任六年级班代表的涵妲。涵妲生来就
出类拔萃,她的天赋便在于懂得如何监督他人发挥所长。在离开学校后,虽然接受
的是秘书行政方面的训练,但她的这项才干,却让她现在能在对体能教育一窍不通
的状况下,成为这一所体育学院的院长。在萍小姐开始写她的书之前,涵妲早就忘
了谁是露西·萍,正如露西也忘了谁是涵妲一般。

  这正是露西自己的想法。她的书。

  她对自己写这本书所获得的惊喜,仍未平息。她的人生使命原来是教女学生法
文。在她双亲相继去世四年之后,每年可以领到二百五十镑年金的露西,一手擦干
了眼泪,另一手则向学校递上了辞呈。心怀妒忌的校长,尖刻地向露西指出,聪明
的投资应该是多样化的,对像露西这样受过良好教育,有着身份地位的人而言,二
百五十镑的年金实在不足以度日。露西仍然坚持辞职,离坎登镇远远的,在丽晶公
园附近租下一处挺体面的公寓。每当账单到款日迫在眉睫时,她便以偶尔教授法文
挣来的钱安然应付,其余所有的闲暇时间,则拿来阅读心理学书籍。

  她最早是在好奇心驱使下,纯粹是因为觉得有趣,才开始阅读第一本心理学书
籍。继续阅读其他的心理学书籍,则是想知道这些书是否统统一样,毫无智慧可言。
当她读到第三十七本同类型的书时,萍小姐发展出她自己的一派心理学。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