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620章

寒士谋-第620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翰听言,刀目一瞪,猛地站起,好似亦有所猜得。戏志才微微颔首,遂说道如此如此。众人听之,皆是一阵诧异。原来戏志才料想,到时孙权若见刘备被两家所灭,必定会阵脚大乱,唯恐重蹈刘备覆辙。而若孙权yù想保住江东,必要联合两家其中之一。而曹孙两家乃是世仇,纵使孙权yù要相投,江东文武大多定是不愿。如此一来,孙权断然会派人急来向西唐求救。到时西唐便将计就计,先做应诺,平定西川之后,分兵三路,分别从河东、雍州、川地攻往中原。而那时曹cāo正举倾国之兵,yù要尽快剿灭江东孙氏,中原必是空虚。西唐军必可势如破竹,攻破中原。之后再与孙权联合,前后夹攻魏军,待破曹之后,不出三年便可铲除江东孙氏,一统江山。
戏志才不愧被誉为神智,此计一落,众人神sè不一,大多者更是半信半疑。不过文翰却是对戏志才所言,极为深信,大笑不止。
至此,魏唐两国结为同盟,此事一传出,立即震动天下。
却说孙权自从平定江东之乱,铲除严白虎。江东得以两年歇息。孙权率一众文武,各cāo其事,奋发图强。孙权更是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江东之民,忻乐太平,无不悦喜。如今江东近有jīng兵十六万余,由周瑜、甘宁、周泰等将亲自cāo练,教演阵法。鲁肃、诸葛瑾负责军备、粮草分拨,近年粮食丰收,因此军需器械应用之物,无不完备,米满仓廒。加之又有张昭、顾雍等俊才,断行政务之事,江东故而得以蒸蒸rì上,繁盛更胜以往。孙权仁德之名,颇受江东百姓大赞。各个文武,亦觉得孙权乃为一代明君,诚心倾服,竭力相助。
时年孙权依合众臣之愿,登位吴王,定都于建业,国号为吴。封张昭为宰相,顾雍为太傅,鲁肃为尚书令,诸葛瑾为太常。陆逊为军师祭酒。又封周瑜为大都督,统率江东兵马,总理军务大事。周泰、甘宁、吕蒙、凌统皆封为虎贲上将。黄盖、程普、韩当等老将分别封为长沙、桂阳、吴郡太守。其余各拟功勋定爵。至此东吴人心大震,诸将无不加紧cāo练兵马,望能早rì出征,一统天下。
同月,忽有细作来报,冠军侯文翰,登为唐王,定都于长安。江东文武听之,无不震惊。周瑜更是料定,不久之后,天下必有大事。一众吴臣听之,皆以为周瑜杞人忧天。谁料不到半月,又有细作传来惊人消息,魏唐两国结为秦晋之好。孙权闻讯大惊,急聚文武于殿中议事。
“曹老贼与文不凡结盟,魏唐两国势力浩大,若是来犯,如何能挡!?诸公可有计策教孤!?”
孙权面sè沉着,紫须碧眼,身穿金龙黄袍,丰神飘洒,器宇轩昂,亦显得有几分王者之威。孙权话音一落,殿下顿时一阵嘈杂,一众文武齐齐张口,各有己见。不过却大多都是些无用之说。就在此时,周瑜皓目一瞪,转身厉喝。
“大殿之下,如此喧哗,成何体统!!”
周瑜一声落下,声若雷震,众人见是周瑜,不敢造次。很快大殿内便是重复平静。周瑜神sè一凝,拱手而拜。
“魏唐两国联好,其势之大,我吴国根本无力抵抗。”


第二卷 风云莫测 第一千四十五章 魏唐之盟(中)

    周瑜此言一出,顿时众臣纷纷sè变。鲁肃连忙向周瑜投去眼sè。周瑜却是视若不见。座上孙权闻言勃然sè变,但却无发怒,眯着碧眼盯着周瑜。周瑜环顾四周,见众人神sè皆变,随即又道。
“瑜只是就事论事。绝无藐视之意。若我等不知势危,东吴必有灭国之祸。”
“公瑾所言极是。孤已知矣。不知大都督可有救国之计耶?”

忽然,孙权神sè一沉,发言而问。周瑜拱手一拜,作礼回禀。
“曹孟德与我江东乃世仇,本就势鼎天下,如今又与西唐为盟。我等yù要与其相抗,唯有联合益州刘皇叔,亦结为盟势,方可保得东吴无虑。”
孙权听言,神sè凝重,正是踌躇。就在此时,张昭急出席而道。
“魏与吴本无仇,前因听诸葛之说词,致两家连年征战不息,生灵遭其涂炭,先主更因此而损命。依昭之见,实乃诸葛将我等东吴玩弄于鼓掌之中,尤为可恨!我东吴有长江之险,可抗百万大军。倘若魏唐若要进军,必先破刘备。不若我等亦发信与魏唐两国联合,齐攻刘备,分其疆土。如此一来三国鼎立,曹cāo势大,文翰必定俱之。到时我等却又暗中与西唐交好,合力破曹,之后再与西唐决一雌雄,如此方为上策!!”
张昭此计一出,周瑜脸sè大变,手指张昭,忿然大喝。
“张子布你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以忠孝为立身之本。曹老贼昔年shè杀先主,魏与吴势如水火,我等臣子无不望能早破中原,诛杀曹老贼为先主复仇,焉有联合之理!!?你既为吴臣,当誓共戮之,方为臣之道也!!”
周瑜对张昭破口大骂,张昭被周瑜骂得狗血淋头,羞愤难止,浑身颤抖,怒火攻心,连张嘴巴,却气得道不出一个字来。就在此时,顾雍出席劝道。
“大都督此言差矣。张公身为宰相,功德无量,深受百姓拥戴,近年江东全赖张公尽心处事,rì夜不休,方得以如今盛况。大都督焉可如此呵斥功臣。岂不让人心寒!?”
顾雍眼sè清澈,与周瑜怒目相对。周瑜亦知话中有过,但却是气在心头,冷哼一声,甩袖喝道。
“张公确有功劳,但其适才联曹之言,却是万般不是。倘若先主九泉之下得知,岂能瞑目!?”
“大都督但且息怒。先主之仇,固然不可忘之。但如今时势所逼,张公之计确是jīng妙。若以为之,吴王当可克成帝业。联曹亦不过权宜之计,大都督当以大局为重!!”
顾雍字字铮铮,直视周瑜。就在此时,黄盖、程普、韩当等老将纷纷忿然出席,各个都火冒三丈,齐声喝道。
“我东吴与曹魏有着血海深仇,焉能谄媚于仇敌。我等宁死亦绝不联曹!!!”
顾雍一听,脸sè一变。张昭压住火气,瞪眼吹胡子地喝道。
“你等匹夫,不知局势,但凭血气之勇,迟早酿成大祸!!”
黄盖听之,虎目一瞪,厉声喝道。
“张子布你给我住嘴,若无我等将士舍生忘死,为国征战,攻伐疆土。你如何得在江东位登宰相!!”
“你!!!匹夫不相与谋!!!气煞我也!!”
张昭被黄盖这一怒喝,气得一阵血气翻腾。程普随之又道。
“联曹之事,暂且不论。但要与西唐联合,却是万万不可!我东吴创国之君孙文台正是被西唐大将黄汉升shè杀。但若当真要与其联合,便叫那文不凡先取黄汉升项上人头!!”
程普此言一出,殿内不少老将纷纷附和。顾雍见殿内大多将士,皆极力反对与魏唐联合之事,无奈长叹,不再多言。张昭独力与众将争执,最后竟是气得昏厥过去。孙权见状,连忙传召太医,又命人将张昭扶入后殿医治。众人一阵慌乱,半响太医赶至,告之众人,张昭年纪已老,加之近年为国事过度cāo劳,因而身体过虚。须静养百rì,方可无虞。绝不可再有怒气冲激。周瑜、黄盖等人一听,顿时sè变,皆露出几分愧sè。孙权面sè黑沉,遂遣送将张昭送回宰相府去静养。众人随后亦被孙权遣散。
当夜,孙权正于御书房内。只见孙权大发雷霆,打砸器具,从仆见之无不心畏。孙权一边发泄心中怨气,心里一边回想着今rì之事。原本孙权听张昭之计甚好,有意依从,但心里却唯恐遭周瑜、黄盖等人竭力反对。哪知,果如他之所料。周瑜、黄盖等人不但出言反驳,更怒叱张昭,竟将张昭这个东吴宰相气得昏厥。简直就是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将他这个吴王视于无物!
就在此时,忽有护士在外通报,言吕蒙、甘宁两位虎贲上将前来拜见。孙权听言,神sè一定,压下怒火,便命吕蒙、甘宁来见。少顷,吕蒙、甘宁齐齐走入,见御书房内一片狼藉。甘宁嗤笑一声,甚是放纵,拜礼毕,与孙权说道。
“吴王若是不喜,宁只需jīng兵三百,便可将周公瑾还有那一群老匹夫一一擒来,任凭吴王处置。”
孙权一听,碧目中顿时闪烁着阵阵杀气。吕蒙见了,虎目一瞪,连忙向甘宁呵斥道。
“甘将军不可造次,大都督与诸位老将皆是东吴重臣,如今天下局势不稳,吴王正需用人之时,岂可因一时之怒,而罔顾大局!?”
吕蒙虽是在呵斥甘宁,但其实却是说与孙权来听。甘宁心里明亮,也不发怒,便就向吕蒙赔罪。孙权面sè一沉,踌躇一阵,方才说道。
“子明所言是理。周公瑾乃孤东吴大都督,军望极高,各位老将亦是功绩卓著,不可轻动。只是这些人今rì大殿之下,竟将孤之宰相生生气得昏厥,视孤于无物。若非念在众人昔rì功绩,必加以重罚,以泄孤心头之恨!!!!”
吕蒙闻言,连忙劝道。
“大王息怒。竟然联合魏唐之事,军中大多将士不愿,不如便依从大都督所言,与益州刘备联合。刘备虽是势弱,但却有诸葛孔明这经世之才辅佐左右,更有潘、张、太史等绝世悍将为之羽翼,再有西川、荆襄之地。倘若我等东吴与之同盟,亦足可抵抗魏唐两国。”
孙权听了,眉头一纵,细想一阵,亦觉当下与刘备联盟,乃是趋势。起码如此一来,东吴上下自会齐心协力,无后顾之忧。随后,孙权与吕蒙、甘宁商议一阵后,便是做下决议。
次rì,孙权大会东吴文武于殿,宣诏yù与刘备联合之事。周瑜闻言大喜,竭力应和。黄盖、程普等老将亦无异议。随后,周瑜又与黄盖、程普等人出席为张昭之事,拜礼赔罪。孙权却不发怒,反而笑容可掬,随意地喝叱数句,然后又教众人待张昭病好,再一一前往赔罪。众人领命,纷纷归位。孙权遂又教太常诸葛瑾为使,即rì前往西川,说与联合之事。诸葛瑾领命,当rì收拾行装,便是入川赶往成都去见刘备。
却说刘备自平定西川,安民已定,大赏三军,人心大悦。近年诸葛亮、法正、黄权等人,rì夜无休,稳固内政,西川故渐有复苏之迹。刘备又教各地官员大开粮库,资与百姓。因而其仁德之名,传遍西川,百姓无不称赞。
同时荆州有马良、蒯氏兄弟等俊才坐镇内局,荆州之地亦重复昔rì繁盛。荆襄之民,幸得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幸近年稻米早熟,凡遇差徭,争先早办。因此荆襄、西川两地,皆是一片乐声。与此同时,潘凤在荆州又征集万余新兵,荆州军扩张四万之众,潘凤亲自cāo练,以备战事。而在西川,诸葛亮在各地征集新兵三万,川军共有六万。诸葛亮教张飞、太史慈、华雄等将,rì夜勤练兵马。诸将无有怠慢,兼之诸葛亮不时勘察,赏罚有道。因而川军颇为jīng锐。
时年,文翰与孙权称王之事,纷纷传入川地。刘备闻之大惊,后更听说布于中原、西北的细作连连来报,魏唐两国同盟。刘备听后,甚是慌乱,急召麾下一众文武于州衙内议事。刘备脸sè沉着,枭目尽是忧sè,凝声而道。
“文不凡与孙仲谋纷纷称王,如今汉室皇威尽失,更胜于昔年十常侍、董卓之乱。近月听闻,文不凡更与曹老贼结为同盟,私定平分天下。倘若如此,魏唐两国势必先来伐我,如今时势危急,不知诸公可有计策?“
张飞一瞪环眼,怒气冲冲地咆声喝道。
“文不凡和孙仲谋何许人也,亦敢称王耶!?文不凡更是不知廉耻,竟与曹cāo那窃国之贼狼狈为jiān,yù要平分天下。哥哥不必多虑,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荆州自有二哥把守,抵抗曹魏。倘若文不凡敢出兵来犯川地,弟我愿领兵马,与唐军决一死战,至死方休!!”
张飞那雷公般的嗓子喊起,震得整座殿堂都在摇晃。法正闻言,急出席而道。
“魏唐两国势大,倘若果真合力来攻,我等孤掌难鸣,必败无疑。依某之见,当应联合东吴,与之相抗,方为上策。”
法正此言一落,张飞立即瞪着环眼喝道。
“不可!!那孙仲谋自立为吴王,无视朝廷,实乃贼也。我兄乃汉室宗亲,岂可与贼同谋!!?”
法正一听,yù言又止。刘备碍着仁义之名,虽有随法正之计,但却不好明言。刘备遂急把目光投向诸葛亮。诸葛亮竟是在闭目养神,傍若无人。刘备见之,张口问道。
“依孔明之见,我当如何?”


第二卷 风云莫测 第一千四十六章 魏唐之盟(下)

    诸葛亮似乎自有一番思量,把扇一招,与刘备秉道。
“魏唐两国联合,足有百万之众,若我等独力相抗,无疑是螳臂挡车,自取灭亡。所谓唇亡齿寒,但若主公一败,东吴难保。亮料定东吴必有动作。当下可先等东吴来使入川,看那孙仲谋如何计划,再做定论。”
刘备听言,眉头一皱。但又见诸葛亮不急不躁,似乎已有夺量,便先应诺。数rì后,果如诸葛亮所料,诸葛瑾赶到成都拜见。刘备遂令众谋士接诸葛瑾入城相见。礼毕,刘备以宾礼待诸葛瑾,赐席而坐。诸葛瑾先呈上孙权文书,刘备拆书观之,脸sè刹地连变不止,眉头深锁,凝声喝道。;
“吴王此乃何意!?”
席下一众谋士见刘备脸sè如此,不知所然,唯有诸葛亮脸上抹笑。诸葛瑾起身拜礼,作揖而道。
“皇叔乃汉室宗亲,且仁义充塞四海,如今已得西川、荆襄之地,当应登为蜀王。我家大王以发书往洛阳,表奏当今天子。还望皇叔莫要辜负吴王一番心意。”
刘备枭目猛地一睁,心头跳动不止,但还是压住勃勃而动的野望,厉声喝道。
“吴王莫非要陷备于不仁不义耶!?备虽为汉之宗室,当以匡扶汉室为己任,若为此事,是反汉矣。备岂敢如此!此事莫要再提!!”
诸葛瑾见状,眉头一纵,yù要再言时,刘备拂衣而起,退入后堂。席下一众谋士尚未反应过来,诸葛亮却是谈笑自如,向其兄诸葛瑾先做赔罪,然后命左右先将诸葛瑾于驿舍安置。随后,诸葛亮与法正、黄权等人细声道说一阵,众人听言sè变。当夜,诸葛亮聚众文武于其府,密谈一夜。
到了次rì,诸葛亮亲随引法正、张飞等文武入见刘备,拜礼而道。
“方今曹cāo专权,天子如若傀儡,时年西北文不凡、江东孙仲谋纷纷称王登位,汉室权威尽失。国已不国。天下百姓无主,主公素来以仁义著于天下,更兼有汉室血统,今已抚有西川、荆襄之地,当应登位蜀王,名正言顺,以讨国贼。”
刘备听言,脸sè一变,摇首喝道。
“孙仲谋表奏我为蜀王,实乃居心不良。使我落得反国乱贼之名。军师才智过人,岂看不出其歹心耶!?”
诸葛亮听言一笑,轻抚手中鹅毛扇。
“主公此言差矣。孙仲谋实为yù想与主公联好,表奏朝廷实为示好之意也。至于主公登为蜀王一事,我等臣子早有此心。却恐主公不愿。眼下正是时机,方敢道说。”
诸葛亮此言一落,身后一众文武纷纷张口,表其之心。刘备听了,脸sè一沉,正是踌躇。诸葛亮遂张口而道。
“如方今天下分崩,曹cāo数年早在中原登位魏王,时年,西唐、东吴亦相继立国。魏、唐、吴,各霸一方,麾下谋臣武将,皆得封赏,人心大震。主公可知,为臣者之所以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yù攀龙附凤,建立功名,流芳后世,受后人敬仰。如今,唯独主公迟迟未有立王,倘若主公避嫌守义,人心解矣。望主公三思。”
刘备眉头紧锁,还是摇首而道。
“兹事体大,但需从长计议。”
刘备话音一落,众臣齐齐下跪而请。张飞大瞪环眼,扯声叫道。
“异姓之人,各个称王。何况哥哥乃汉朝宗派!莫说是蜀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