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的荣耀_004-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河的接近地上组织防御。我也赞成这个指示。但是不同意进攻战役所采取的形式。即从大卢基到黑海,各方面军都展开正面突击。因为。经过某些兵力部署的变更后,有可能实施分割与合围敌军相当大的集团的战役。这会有利于尔后战争的进行。其中,我指的是,顿巴斯的敌南方集团。如果由哈尔科夫、伊久姆地域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扎波罗热总方向实施强有力的突击,就可能将该集团分割。”
“我也赞同你的意见!”朱可夫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从总参谋部拟制的并已部分下达给各方面军的指令草案看,我军打算在西方和西南方向上的所有方面军地带内展开进攻,以便进到白俄罗斯东部地域和第聂伯河,夺取第聂伯河上的登陆场,保障解放右岸乌克兰战役的实施。”
安东诺夫接着说:“我他个人赞同这个意见将军同志,但最高统帅要求用正面突击尽快赶走敌人。”
“我知道!”朱可夫微笑着回答道:“现在敌人的所有牌都已经打出来了。主动权在我的手上,我们虽然在场面上并不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是仍然能够翻转过来。我现在只需要将主力部队投入到南线,布尔良斯克地区,将对方侧翼的部队击垮。那么我们就能够夺取整个战场的绝对主动权,到时候如何反攻倒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
看着自信满满的朱可夫,安东诺夫微微的愣了愣神:“将军阁下,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讲不该讲。现在的情况虽然再次的对我们有利。但是胜负仍然未可知。更何况我个人认为威廉鲁道夫赫斯还应该留有后手,我们还是应该小心为妙!”
“这个不用着急!”朱可夫重重的摆了摆手打断了对方:“威廉鲁道夫赫斯一直是靠他的武装党卫队装甲部队起家的。现在他手中所有的精锐部队都派出去了。根本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应对下面我们的攻击。只要我们的预备队投入的时间把握的恰到好处。那么我们就能够取得胜利!除非威廉鲁道夫赫斯会魔法。要不要他根本无法拿下我们……”
8月22日。俄国最高统帅部发来指令。由朱可夫同志协调布尔良斯克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的行动,除了布尔良斯克方面军之外,中央和预备队方面军的两个方面军受领的任务是,继续进攻,前进到第聂伯河中游并在该处夺取登陆场。。。瓦杜丁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应向罗姆内、普里卢基、基辅一线突击。。。科涅夫指挥的草原方面军应在波尔塔瓦克列缅丘格方向上进攻。
而在德国斯摩棱斯克。季明一边微笑的看着地图上。一边在那里喃喃自语:“终于开始了!”
第六部 第三百九十六章 “菲烈特——莱茵”作战
俄罗斯图拉,这座城市,位于东欧平原中部、中俄罗斯丘陵(高度达293米)北部。其南部和东南部与利佩茨克州接壤,西南部与奥廖尔州交界,西部和西北部与卡卢加州交界,北部和东北部与莫斯科州接壤,东部与梁赞州毗邻。
图拉市,建于1146年,是俄罗斯开国皇帝伊凡雷帝下令修建的。因为这里通向莫斯科的南部门户,复杂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维持着梁赞、西伯利亚地区的联系。除此之外。图拉还是俄国最著名的重工业重镇,尤其是军器生产。俄国的沙皇时代,这里就是俄国最著名的杰米多夫家族的封地(列夫托尔斯泰也属于这个家族。这里也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家乡和埋葬处,以及创作他的著作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的地方。)以生产大炮和滑膛枪而闻名于世。而到18世纪。,在杰米多夫家族将生产中心移至乌拉尔山脉后,这座城市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继续成为俄国军火的主要供应城市。而就算到了现在,图拉仍然是重要的军器制造城市,而由于这座城市的影响也成为德国在攻破莫斯科地区的重点目标之一,
在1941年德军事实台风计划的时候。德军的第二装甲集团军就开始对图拉实施纵深包围攻击。而苏军一方,在奥廖尔一布良斯克战役失利后,布良斯克方面军第50、第3集团军于10月23日前退到别廖夫、姆岑斯克、奥廖尔以东一线。牵制了对其进攻的德军野战第2集团军和坦克第2集团军。10月初被阻于姆岑斯克地域地坦克第2集团军于10月24日重新发起进攻。目地是夺取图拉并从东南迂回莫斯科。担任图拉接近地防御的是第50集团军(司令为AH叶尔马科夫少将,11月22日起为HB博尔金中将)。在敌重兵压力下,该集团军为数不多的军队被迫向东北方向图拉退却。第3集团军各兵团向东面叶夫列莫夫退却。德军坦克师由姆岑斯克地域向北方向推进,于10月29日进至图拉。三天中,敌人为攻占该市实施了多次猛烈冲击。尽管只有第50集团军一部及时退到图拉,但他们与当地守备部队(内务人民委员部第156团,国土防空高射炮兵第732团)和民兵(图拉工人团)共同守住了该城。在居民的协助下,该城四周建立了3道防御地区。11月上半月。当时古德里安企图从南面进行正面突击夺取图拉,并从北面迂回该市,但被苏军在全市居民积极参加下所击退。但该市因有充足的装备而屹立不倒。了步枪、冲锋枪和机枪的生产,火炮和坦克的修理照常进行。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876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876节
作者: 盖世太保
而现在,图拉的战略意义这不止以上说地这么两点。除了莫斯科的门户和军火生产的重镇之外,图拉现在还成为了苏军目前最重要的一个后勤中转兵站。他担负着为苏军前线进攻部队运送给养和弹药。并且将大量伤病员后送到后方的医院中。之所以图拉地位会变得那么的重要,实际上很大的一部分地原因是因为由于苏军将中部地伊斯特拉水库决口之后。原本属于那里的道路全部被冲毁。于是苏军只能够在南线和北线调动兵力。而图拉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所以成为了苏军最高统帅部的首选城市。
当然。为了能够让这座城市发挥作用。苏军在这里建立了坚固的防御,原本自莫斯科会战时期的防御仍然全部得以保留。此外苏军还在那里建立了大量的反坦克壕和流动铁甲列车(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德国特工的渗透性破坏)此外,城内苏军还组织了工人赤卫队和将近两个团地内务部队。这些部队用来房防御德军突击队的袭击。而在图拉火车站。列宁大街等地域。苏军还布置了数量强大的高射火炮。用来防止德国空军的空袭。从外表上来看,整个苏军的防御体系显得十分地坚固。不过,唯一地问题是对于德军的空降伞兵苏军并没有引起太多地重视。这主要是因为苏军认为这个地域并不适合德军的空降,而且除了图拉城附近也没有机场。德军的第二波运输机不可能将大量的部队运输到这里。
但是苏军错误的估计了对方的实力。也错误的估计了德国人的创造性。德军这次恰恰就准备利用空降作战在苏军的这个软肋上给其来一个重重的一击。为此德军特别编成了第12集团
第12集团军编成内,有国防军第17步兵军、武装党卫队第三装甲军,以及空降第1战役集群,共7个步兵师、5个装甲师3个装甲旅、4个空降兵师和3个空降旅。由威廉鲁道夫赫斯大将指挥。总的战役计划是:由武装党卫队第三装甲军从特脑特以东南突破苏军的外围防御,由南向北,向图拉发展进攻,在乌米斯河北岸夺取登陆场,尔后前出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沿岸。封闭在奥廖尔西部地区的苏军的退路。并向俄国北部的莫斯科发展。国防军第17步兵军配合德军第二装甲集团军和第九集团军继续肃清被围于奥廖尔、姆岑斯克、别尔哥罗德等地之敌,主力由沃洛克拉姆斯科地区发起进攻。歼灭埃斯科河河口地区之敌,尔后向莫斯科地区发展。
4个空降师组成的第1空降战役集群,配合武装党卫队第三装甲军行动。任务是在武装党卫队第三装甲军发起进攻前半小时,在大德意志战役集群(下辖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和装甲教导师和武装党卫队的两个独立装甲旅)的进攻正面上,由南向北,沿公路依次在苏军纵深的米凯罗夫、斯帕斯科耶格里麦特齐、图拉等3个地区空降,控制一条长约100公里的走廊地带,保障大德意志战役集群沿此地带实施主要突击,进抵图拉,在乌米斯河北岸建立登陆场。大德意志战役集群以一个装甲师先导,成纵队沿公路向北进攻,军的进攻正面为32公里,突破敌防御后,依次在米凯罗夫、斯帕斯科耶格里麦特齐、图拉与空降兵会合。武装党卫队第三装甲军所属之第8、12装甲师分别在大德意志战役集群的右翼和左翼实施进攻,向东和向西扩大突破口,保障大德意志战役集群的两翼安全。武装党卫队第三装甲军进攻战役的代号为“菲烈特莱茵”作战,其中空降作战的代号为“菲烈特”作战,地面作战的代号为“莱茵”作战。
在武装党卫队第三装甲军进攻的地带内,由南向北只有一条公路,公路两侧地势低洼,很多沼泽地,农耕地布满河流水渠,车辆离开公路即无法通行。公路由米凯罗夫至图拉,要通过5条大的河流,各河流的渡口均有桥梁,成为重要的交通要点。最大的桥梁是顿河大桥。
在武装党卫队第三装甲军当面防御的为苏军第1伞兵军,辖第2空降军与第29集团军,共10个师。由于刚刚组建,人员缺额,武器不足,集团军司令为帕卡洛夫。德军的第1空降集群辖德第7伞降猎兵师、第2伞兵师和第3伞兵突击师,另外尚有武装党卫队第1伞降猎兵师和武装党卫队第12伞兵突击旅。战役集群司令为司徒登特空军上将,副司令为雷姆克中将。空降兵的任务区分是:第7伞降猎兵师在米凯罗夫以北、宗镇及维格尔西北地区空降,空降纵深21公里,夺取乌米斯河和第聂伯河的桥梁和登陆场,控制长约24公里的路段;第2伞兵师在斯帕斯科耶格里麦特齐和莱山科洛姆纳之间空降,空降纵深70公里,夺取奥卡河和瓦尔河上的桥梁,控制长约20公里的路段;第3师在图拉西北10公里处空降,空降纵深103公里,夺取图拉市及其大桥;武装党卫队第12伞兵突击旅和武装党卫队第1伞降猎兵师作为预备队,在战役进程中,视情况投入作战。空中输送任务由德第9特种运输机指挥部和德第2、3、4航空联队担任,有JU…52型运输机750架,滑翔机400架JU…89型运输机250架、ME323超级运输机150架,俄国中、南部和德国北部的的32个机场为出发机场。为避免空中拥塞,分南、北两条航线,第2伞兵师、第1师为北航线,经波罗的海的斯豪恩岛上空直达目标,在俄国防线上空飞行128公里;第7伞降猎兵师为南航线,经塞瓦斯托波尔上空直达目标,在俄军防线上空飞行190公里。每条航线分3路航进,每路间隔为25公里。由于运输机不足,分3个航次空降。第一个航次为各师的突击梯队,第二个航次为各师后续梯队,第三个航次为集团军预备队。空降开始时间为地面部队进攻发起前半小时。
地面进攻部队计划第1天进到米凯罗夫与第2伞兵师会合;第2天进到莱山科洛姆纳与第伞降猎兵师会合,第3天进到图拉与第3伞兵突击师会合。
在一系列的命令之下德国的部队开始了最后的准备。
第六部 第三百九十七章 神兵天降
空降是在大白天进行的。这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第一次在大白天实施的超大规模空降作战,不过整个作战的准备却是在晚上。
8月20日夜,开始进行航空火力准备。德军出动轰炸机582架次,对俄国在图拉附近的包括莫斯科、和梁赞的机场、高炮阵地和防御工事投弹1180吨。到了8月21日9时30分,又出动轰炸机850架次,轰炸空降航线上俄军的110个军事目标,100架次轰炸俄军前沿支撑点。最后又出动轰炸机120架次突击俄军预备队。
当天还是黑着的时候。在俄国东部、波兰的西部。德国和罗马尼亚北部、甚至芬兰地区的各个野战机场和军用机厂商。容克运输机的发动机开始了咆哮。信号弹在启明星刚刚升起了时候发射了。白色的观点划过清晨灰蒙蒙的夜空。看到这个信号之后。为参与““菲烈特莱茵”作战而集中的150多架飞机中的第一波飞机开始做出起飞动作。这些飞机的机身随着发动机的震动而不断的震颤着。他们现实沿着飞机的跑道滑行。然后加速并且迅速的飞离地面。机翼的航行灯的光亮很快就拉出了一道道灯影。如同一颗颗流星。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这些灯影就被厚重的沙尘给遮挡住了。这是飞机在干燥的土地上起飞的过程中掀起的沙尘。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的视线被严重的阻碍。能见度只有几码。没有飞行员愿意那自己地飞机和搭载的伞兵在这种恶劣地条件下冒险。而空军的参谋军官也没有料到竟然会发生这种事情(毕竟从来没有一次行动能够集中如此多的飞机)于是那些德国的空军参谋军官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经过金星计算制定的时间表因为消散的很慢的尘土而变得无用。于是那些参谋只能临时地改变作战战术,让升空的飞机多在天空中等待一会儿。到了上午的8点,所有的飞机才集中完毕。大批的容克飞机按照密集的编队冲出了地面上漂浮的尘雾开始飞入晴朗地天空。
8月21日12时10分,18架飞机运送引导分队在预定地域空降,标志空降场。战斗开始了。
一名参加此次战斗地德国伞兵描述了当时的情况:“黎明已经过去了。天完全的亮了。当我们抵达我们的目的地图拉东部的米凯罗夫上空的时候。我么你可以看到在我们飞机下方的暗褐色的荒凉地土地在日光的照耀下发出白色的光。这些土地沿着一条河流向前方延伸。就仿佛一条人的大动脉一样。地面上还有很多黑色的烟柱鼻子地向天空升起。我并不知道是什么,也许这是我们轰炸机做地。
地面上只有稀疏无比的防空火炮射向空中,而在我们之前为我们开路地斯图卡轰炸机看起来显得十分的高效。看来他们已经完全的对我们行军路线上的一切障碍。但是。就算没有对方防空火力的袭扰。飞机受到紊乱气流的影响一直在颠簸着前进,随着飞机高度的不断升高。飞机的引擎声音也发生了变化。飞机开始减速。而此时此刻。离开飞机的时刻就要到了、当舱壁上的信号灯光亮起来的时候。这也就意味着:“开始准备!”还有两分钟时间就开始空投了。于是我们开始向飞机的右边。投送员走过整个机舱开始检查每一个人的开伞索是否牢固的固定在跳索上。当他完成检查之后。舱壁上的指示灯开始变成了绿色。“准备跳伞!”这是欧文听到的第一个命令。于是我们开始向飞机左舷的舱门防线移动。两名几组成员已经打开了舱门。我们可以感觉到空气突然涌入机舱而产生的巨大的气流。我们的总是将第一个跳出飞机。他面向着机舱门站着。就像每一本训练手册中写的那样非常的标准。中士的眼睛看着机场里面稍高一点的位置。他不会看见机舱里面的指示灯已经变成了白色。但是却能够听到场内喇叭发出的那一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