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成功需要的好习惯 >

第7章

成功需要的好习惯-第7章

小说: 成功需要的好习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学们一个个把签抽走,全是空白,最后,一行签仅剩下第一张和最后一张,两张都写着〃有〃字,可见班长并不骗人,他也得到了如其所愿的一张票。

    其实班长只搞了个小小的心理战,因为大家都觉得,总的来说抽哪个签机会都差不多,但对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大家心理上就会有一点儿抗拒:不可能那么巧,两张票就会落在最前和最后!于是,在没有特别心理提示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觉得从中间随手抽一张机会大些。

    让我们再回到铺位选择上来,当顾客走进一条商业街时,通常不甘心在第一间店便成交,他总得走走看看,货比三家,怕自己上当。当走得差不多了,看也看过了,比也比过了,便会找一间成交,通常不是最前和最后。如果这条街是一眼看到头的,多数人也不会特意选最中间,而是两头三分之一处机会最大。而价格几乎一律相同的日用小摊档,如青菜摊、凉茶这里说的是一般情况,如果你经营得特好或特差,在熟客中造成了很大的声誉差距,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任何事物中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有些人只是停在表面上〃想当然〃,另外一些人则深入其中〃想其所以然〃。他们得到的结论往往是不同的,因为事实总偏爱后者。

    

成功需要的好习惯 46理解……默契的暖流

    人与人之间最高的境界应该是相互理解,俗话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人与人之间如果能相互理解,那么一切麻烦事就无从发生,那么人与人之间关系就不会像现实中许多不好的现象那样叫人感到不满。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如此,相互理解便胜于一切,从单方面,只要你能理解他人,那么就不必苛求别人理解你,如果你能达到人不知而不愠的至高境界,那将比几句片面词的效果高出不知多少倍。

    欧文在出任奇异电器公司主任以后,哈勃士要求他说出他所以荣膺高位的几点旁人难以达到的关键所在。欧文是这样回答的,他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奇异电器公司另外两高级职员所说的话中寻找出来。新任的总经理格拉士沃帕曾对我说过这样的话:'最最深印我心底的事,是你把别人的事当作你自己的事情那样重视的态度。当你坐下来对我所必定要做的事有所看法时,我觉得你对这件事的关切,与我一样深。'另外戴维斯公司副总经理总对我说过这样的评语:'这回你升职的原因很多,但我以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你对于个人抱着不可思议的关怀,公司中的任何人都觉得你和他们相互了解得非常透彻。'〃

    欧文的成就,与他自己的勤奋刻苦,不畏艰辛当然有关,但最重要的,这是那位副经理所说的,他和公司中任何人都相互了解得非常透彻。

    有雄韬大略的人,在他们欲与之协助作的人交往时,常常着意于他们同情心的流『露』,这是一个最有把握的获得善意和忠心的方法。欧文说:〃别人的意见我常常了解得非常清楚,如果要我把他们的想法说出来,保准比他们还讲得更明确一些。〃

    欧文通过与同事之间非常透彻的相互理解而获得了升迁。一个真正懂得处世的人,总是殚精竭力地去与同事和上下级达到相互理解的程度,通过理解拨动他人的心弦,从而获得他的支持和认可。当你全面地理解他人的同时,别人也会因为你的这种行动而给予你相当的回报。

    同事关系是一种在工作环境中形成的特定关系,它既要遵守团体组织的要求,又带有私人感情因素;既有共同利益基础,又存在相互之间的平等竞争;既是业务上的合作关系,也是朋友关系。这些复杂的关系交织下,我们必须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才能精诚团结,最终保证个体利益的实现。

    如果你是一个想做欧文那样的成就的人,那么就必须像他一样,做到与同事们透彻的相互理解。

    首先,要出以公心,主动的协同配合。同事之间首先是一种工作关系,大家在一个团体里供职,共同的空间,共同的利益把彼此联系在一起,坚持以工作为重,对集体利益,荣誉负责,就成了处理同事亲关系应遵循的原则。表现在具体工作上,要有主动精神,积极协同,工作上不能拈轻怕重,把难活推给别人,自己挑轻的干。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要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当工作涉及到同事时,就应该顾全大局,考虑到同事的利益,不能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得失,更不能以同事为敌,妨碍同事工作的进行。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给同事以支持,建议和配合,提供方便。这种主动合作的工作态度,既是完成工作,赢得同事好感的关键,也是与同事相互理解的过程。

    当然,大家一起共事,难免认识上,工作方法上会出现分歧,这时候就要忍字当先,相互原谅,相互检讨,不要闹意气。不能固执己见,应该敢于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和支持正确的意见。同心协力完成任务,这种态度才能获得对方的好评,促进相互合作,相互理解。

    其次,要以诚待人,学习别人的长处。同事之间在学历、水平、管理和处事能力上都会有较大的差异,往往各自都有自己的优长之处。大家一起相处,应正视现实,相互尊重,诚恳相待,相互学习。这一点强者更应该注意,只有你不恃才自傲,虚心谨慎,才能博得同事的好感,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在关键时刻,比如升迁,得到同事的帮助。

    再次,在竞争中要讲求平等,竞争手段要合理正当。每个人都想把工作做得很出众,以助于职务升迁,获得荣誉利益。这是无可非议的,但这样就会无形中造成竞争的局面。谁的能力强一些,贡献大一些,谁的可能『性』就大一些。此时,大家应该依靠兢兢业业的工作,靠真才实学,出众的才干,使自己获得领导的赏识。不能靠小动作,卑劣的手段打击同事,这样的话就打破了相互理解的基础。

    最后,在生活上应该相互关心,分忧解难。患难之中见真情,在工作之余,关心同事的困难,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能增进相互理解,使关系更加融洽。

    给予同事理解与同情,才能从心里支持和感谢你,最终有利于你的人格培养和物质利益。

    无论任何的人际交往的技能,都是殊途同归,为了获得理解与支持。理解他人能化干戈为玉帛,变仇敌为朋友,最终在溶溶为乐的人际关系中达到成功,像欧文一样,利用〃不可思议的关怀,和与公司中任何人都相互透彻地理解〃来达到事业的顺畅。

    理解是赞美的终极,理解是赞美的超级形态,你在给予同事理解时,他们已经感受到了赞美的阳光,用阳光中最虔诚的一个〃笑脸〃给予你应有的回报。

    

成功需要的好习惯 47由不得意变大得意

    不得意时,只要把头抬起来,不但能变成得意,而且还能变成〃大得意〃呢!

    事实上,这个奇妙的比喻跟心理学的原则具有不谋而合的妙处,因为在人类的心理现象里,有一种〃过量补偿〃的作用,即弥补弱点的倾向。有时补足了弱点以后,尚有剩余之量,就跃向优点的方向延伸。关于过量补偿作用的例子,最典型者莫过于希腊雄辩家德默斯的奋斗史,因为他年轻的时候,一直患严重的口吃,在他努力矫正口吃的奋斗过程,果然克服了各种困难,成为举世闻名的演说家。

    一个人如想脱离困境,或期望从不如意的情况中改善过来,那就不要忘记〃不得意才是大得意的转机〃。因为这句话不失为很有力的自我暗示的手段,只要具有这种强力的精神后盾,才能不断地努力。

    

成功需要的好习惯 48羡而不妒摆脱狭隘

    心胸狭隘的人,往往喜欢拿自己与别人相比较,容不得别人的进步和幸福,看到别人在某方面超过了自己,心里就不舒服。尤其是当自己身边的人或同一领域的人超越自己时,自己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刺激、痛苦、愤怒的情绪,因为他人的进步,会给自己造成一种错觉,觉得自己落后了,这很容易伤害自己的虚荣心,从而导致嫉妒。要摆脱这种狭隘的心理,需要有开阔的心胸,既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又要明白你可以遏制一个人的发展,但你不可能遏制所有人的发展,因为发展是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芳林新叶催陈叶,长江后浪推前浪〃,历史的车轮谁也无法阻挡,所以善待他人的成就才能化解自己心中的不平衡感。

    《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1838年写成了另一部名著《拔蒙的修道士》。他宣称,这部小说要到1880年以后才会被人理解。不料,不久就得到了享有法国文学界〃最高评判者〃之称的巴尔扎克的推荐。巴尔扎克读到该书描写滑铁卢战役的一章之后,在一封信中写道:〃我简直起了嫉妒之心,是的,我禁不住一阵醋意涌上心头。关于战争,他写得是那样高妙、真实,我是又欢喜、又痛苦、又『迷』茫、又绝望。〃第二年,巴尔扎克还写了长篇的《司汤达研究》,对《拔蒙的修道士》大加赞扬,热情推荐。

    俄国诗人茹科夫斯基于1814年在彼得堡主编《欧罗巴导报》。有一天他收到一篇题为《致诗友》的诗稿,作者是十五岁的中学生普希金,茹科夫斯基对这首才气横溢的诗十分赞赏,立即在报上刊登,并亲自到郊外的皇村学校拜访这位〃少年才子〃。访问回来后,茹科夫斯基写信给另一位诗人维亚赛姆斯基,生动叙述了这次〃愉快的拜访〃,并且满怀激情地指出:〃这是我们诗坛的希望。我们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帮助这位未来的天才成长。他将来一定会超过我们所有的人的。〃此后,茹科夫斯基常常自己或同时邀请几个诗人、作家一起,去探望普希金,给予关心、鼓励和写作上的指点、帮助。〃少年才子〃普希金在老一辈诗人、作家们的培养扶植下,经过自己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诗作日益成熟,逐渐闻名于全国。1820年,他的第一首长篇叙事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出版了,茹科夫斯基读了这部热情洋溢、格调新颖、诗句轻快流畅、充满生活气息的诗篇,不禁兴高采烈,觉得普希金的诗作已经超过了自己。他在赠给普希金的照片上题字:〃赠给胜利了的学生,失败的老师赠。〃

    茹科夫斯基发现和扶持的〃千里马〃,不只是普希金一人。1830年,他看到《祖国记事》杂志上登载了一篇短篇小说《巴沙甫留克》,就像20年前看到普希金短诗一样喜欢。他打听到作者果戈里是一个21岁的小公务员,就特地邀请果戈里来参加他为一些知名的作家、音乐家、艺术家举行的星期六宴会。当茹科夫斯基得知果戈里经济窘迫,整天抄写公文。整理卷宗,很不利于搞文学创作时,就设法把果戈里推荐到一所女子专科学校去当历史教员,使他有较好的条件去进行创作。不久,果戈里和普希金也见面相识了,几年以后,果戈里写信给茹科夫斯基说:〃是什么把我们这些年龄不同的人集合在一起呢?艺术。我们感觉到,我们中间有了亲属关系,有了比一般更密切的亲属关系。〃

    上面的事例告诉世人,摒除嫉恨心理,往往能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超脱和快意,乐于发掘、提拔人才,才是这个社会最需要的品质,不要因才不及人而抑制别人的潜力,那样做只会使自己堕入最底层的深渊,永远生活在桎梏中。

    

成功需要的好习惯 49摆脱莫名其妙的忧愁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一句深刻的话:〃忧愁是伤人的病菌。它会吞噬你的优势,而留下一个像废品一样的垃圾〃。假如一个把大量精力耗费在无谓的烦恼上的人,他是不能尽量发挥自己固有的能力的。世界上能够摧残人的活力、阻碍人的志向、减低人的能力的东西,莫过于烦忧这一毒素。这也是导致人生挫败的病菌!

    有一个叫乔治·布朗的人,虽然成了大商人,却常常情绪不稳,因为他心里总是提防着周围的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助手和家人,于是心里就会产生许多莫名其妙的忧愁,很痛苦。

    有一天,他的一位好朋友真诚地说:〃乔治,相信一个人,比怀疑一个人更能让人心绪安宁。〃

    这句话,打动了乔治,他这样做了,从相信这位朋友开始,他发现自己的忧愁每天都在减少。

    脑细胞时常为血『液』所冲洗,它从血『液』中摄取养分。假如血『液』中常常载满了恐惧、烦恼、愤恨、嫉妒等思想的毒素,这些脑细胞的〃原质〃便会受到损害。

    女『性』特别易于陷入烦恼的心理危机之中。她们每天花在处理家常事务上的精力,远不如花于对子女的无谓『操』心与懊恼,以及其他无谓的精神紧张上来得多。一到傍晚,他们总是感到精疲力竭,然而她们不曾意识到,这是她们将大部分的精神浪费于无谓的心理所造成的不安的缘故。

    人类居然能容许种种无谓的烦恼、忧虑,来榨取人的青春和生命,使人未到中年就现老相,岂不是天下之大怪事吗?看到许多年仅三十的妙龄女人,面部就已出现皱纹,你以为这是由于她们过度地『操』劳,或者真的遭遇到重大的不幸所致吗?不是的!促使她们未老先衰的,是她们多愁善感的脾气和她们容易烦忧的习惯。

    〃烦忧能使人老〃。烦忧会在人们的脸上刻划出残酷的皱纹!曾经有一个人,因为重大的烦忧使他于三个星期之间,容貌大变,使我就像看见了两个前后完全不相同的人一样。

    女人们往往习惯于用电气、『药』品或手术挽救红颜的过早衰老,这真是愚不可及。她们未曾觉悟,使她们衰老的,只有烦忧。医治衰老的『药』品只有一种,而这种『药』品只在自己的心中可以找到,那就是天真坦然的态度和不再烦忧的习惯。

    驱除烦忧这种心理危机的上最好方法,就是常常怀着一种愉快的态度,而不要老是去纠缠生活中的不幸与丑恶的方面。

    保持身体的健康,也是矫正烦忧这种心理危机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胃口,甜蜜的睡眠,清爽的神智,都是可以减少烦忧的妙方。在变态时,烦忧才会滋生。体力强健的人,烦忧偷袭的机会比较少。而在活力低微、体质衰弱的人的生命中,烦忧最易侵入与滋长。

    在你克服危机的路途中,当你一觉察到恐惧、烦忧的思想侵入你的心中,你必须立刻将你的心中充满各种希望、自信、勇健与愉快的思想,不要坐视这些剥夺你幸福的敌人在你心中盘踞起来!立刻把那群魔鬼驱逐出你的心灵!

    最后,我们想告诉你克服烦忧这种心理危机的办法是:医治烦忧病时,你不用请医生,也不要跑『药』房。你可以自己治疗。你只要用希望替代失望,用乐观替代悲观,以镇定替代不安,用愉快替代烦恼就够了。两种完全相反的思想是不能并存的,他们会相互克制。

    

成功需要的好习惯 50不计较得失

    〃不以得为喜,不以失为忧〃是一种非常良好的心态,这种心态的优势是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不因一时得失而前功尽弃。相反,因得到一点东西就兴奋狂跳,又因失去一点东西就捶胸顿足的人,本身就有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其危机是只顾眼前利益,不重未来发展。

    有一个叫『露』西尔·布莱克的人在还没有懂得〃为所有而喜,不为所无而忧〃的道理前,正面临一场不幸。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