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砖 >

第258章

唐砖-第258章

小说: 唐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饿死爹娘,不食种粮的道理老夫还是懂的。”
    华县令见老人家一脸的肃然,点点头,回到田地里,挑了三个最大的给颜之推报过来,见到老仆准备付钱赶紧摇着手说:“老丈年高德劭,晚生送上一份敬仪乃是理所当然,若要收钱,就让晚辈汗颜了,您放心,送给您的是晚生自己掏钱买的,绝不会让老丈的心意付之东流。
    颜之推再次咧嘴笑一下,拍拍华县令的肩膀,在老仆的陪同下上了牛车,吱吱呀呀的往云家庄子驶去。
    主簿凑到华县令身边看着远去的牛车问:“县尊您认识这位老丈?我看他气度不凡,一定不是普通人。““是不是普通人有什么打紧,光是那一把年纪就足够我们恭恭敬敬的以礼相待了,送三个土豆结一份善缘,这样的事情为何不做。“主簿笑嘻嘻的说:“这土豆的产出如此骇人,等明年全县的荒地,坡地,都种上土豆,县尊的抱负一定会得到施展。”
    “少拍两句马屁,多干活,我滚蛋了,你不就接了我的位子,都有好处的事情,把劲往一处使,明年先把土豆种出来再高兴不迟。”
    两人互相打趣着又下了田地,看到被挖出来的满地土豆,胸中顿时火热一片。
    颜之推坐在牛车里,看着身边的三个土豆发愣,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一定会驳斥为胡说八道,刚才站在田地边用点兵术扫视了一下身前刚刚被挖出来的土豆,再拿了一个土豆掂量一下分量,就知道华县令没有胡说,一亩地的确收获了三千斤,这做不了假。
    牛车爬上了一个坡,到了最高处颜之推吩咐牛车停下来,撩起车帘子俯视山脚下的云家庄子,明亮的日光下,整个庄子显露无疑。
    连接官道的是一条宽大的石板路,穿过云家高大的牌坊,一直延伸到翠绿的群山里面,山里面隐隐显露出几角飞檐,远远地有钟声传来,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一大片高大的建筑在山脚下十分的显眼,不用说这就是云府,周边虽然都是半边房,都是红砖碧瓦的精致小院子,此时已经到了午食的时间,淡蓝色的烟雾从每一家的烟囱里飘出来,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舒坦感觉。
    云府门前的那个小集市很热闹,人来人往的,就在刚才,有许多的双驾马车就从牛车边驶过,还能闻见一股股的幽香不知道是谁家的女眷。
    颜之推再次笑了一下,吩咐老仆回头,去玉米地再看一下,现在的颜之推对玉米的兴趣远远大过了对云烨的兴趣,知识是精神的食粮,颜之推研究了一辈子这东西,早就不再拘泥于外物,他研究了很久发现自己总是在原地转圈圈,历史上的那些真正的好皇帝无不是从衣食住行起步的,只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天下间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厚厚的历史书不外乎就说了两个字,衣食而已,有了衣食,外族就只能乖乖地臣服,有了衣食,学问就会遍地开花,有了衣食,不管谁的江山都是铁打的,百姓其实不在意谁当皇帝,正统不正统的只是士子文人吠叫两声,从来都与大局无关。
    所以他很期待玉米能够再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小子,如果玉米也不错的话,老夫都会承认你是真正的神仙子弟。”颜之推自言自语地说。
    牛车拐下来大路,沿着天地间的小土路慢慢的到了玉米地边上,高大的玉米伸展着长长的叶子静静地矗立在田地里,风一吹,哗哗啦啦的作响,顶上的雄花就会抖落下来无数的花粉,颜之推打了个喷嚏,攀着一株玉米从头看到脚,再从脚看到顶,这分明就是一株很大的高粱吗,高度很像,叶子比高粱宽了好多,杆子也比高粱粗壮,斜斜的插着一个圆柱形的东西,不用说,这就该是玉米的果实了。
    没叫老仆,颜之推费力的掰下一穗玉米,撕开外皮,果然如此,饱满的玉米粒一排排的长在棒子上,用手掐一下,有乳白色的汁液流出来,颜之推剥下一粒玉米,填到嘴里细细的品尝,一股粮食特有的甜香溢满口腔,不由得再剥下几粒品尝这股清甜的滋味。
    云家看护玉米的护院早就发现了这两个偷玉米的贼,真是胆大包天,青天白日的就赶来偷玉米,实在是不把大爷当人看,急匆匆的跑过来准备狠狠地揍两个贼娃子一顿,到了跟前,却动都不敢动,无他,两个偷玉米的贼实在是太老了,比他爷爷都要老,他发誓,其中一个是他见到过的最老的人。
    人过七十,天下任何人都有供养的义务,这个义务不光是指国家,包括云家,包括庄户,就是犯了罪都不会有人来追究,了不起拿了他的子侄去顶罪,如果伤害了这种人,跑到天边官府都会把你追回来定罪,人伦大事,关乎孝道,同样的伤害年轻人,最多打几板子了事,伤害了他们,发配三千里算是轻的,还没人觉得冤枉了你。
    五大三粗的护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两个老贼肆无忌惮的拿着自家的玉米看来看去,只能急的在一边喊:“行了,行了,掰一个就好,再多掰我就发怒了。”
    话音刚落,咔嚓一声颜之推又掰下来一穗,看都不看护院一眼,急的直搓手的护院跳着脚大喊“抓贼,抓贼。”却没胆子过来制止。两个弱不经风的老家伙经不起他的拳脚。
    “小子,过来,给老夫说说这玉米怎么吃,总不会是生吃吧?”
    见其中那个最老的老贼,冲自己招手,护院小心的挨过去,没好气的说:“两位爷爷,这东西天底下就这些,您多掰一穗,来年就少了一些种子,您不知道啊,全庄子把脖子伸长了等着种呢。”
    “哪来那些废话,老夫问你这东西怎么吃。”颜之推忍着笑意问护院。
    “还能怎么吃,煮着吃,成熟以后磨成面,侯爷说打出来的饼子那才叫一个香,比麦饼子都好吃。”
    “唔,刚才尝了,味道的确好,你家侯爷为何不来看着玉米,就派了你这样的夯货看守,被人偷光了怎么办,太儿戏了。”
    护卫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委屈的不能自己。看不懂这两个嚣张的老贼,偷了东西不跑,还在这里教训自己看护不得力,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未完待续)


第二十七节 有眼无珠颜子善
    颜之推哼哼唧唧的抱着玉米上了牛车,老仆吆喝一声老牛,见不动弹,才发现车轮陷进软泥里出不来。护院咧着大嘴嘿嘿的笑,老仆冲着护院就开始骂:“没眼色的东西,看见车子陷进泥里,也不知道过来帮忙,打死你这个没教养的混蛋。”
    说完就要抡着鞭子抽,护院只好跑到马车后面下死力气往外推马车,赶紧把这两个比响马还厉害的老贼偷送走了事,只是一想到自己的工钱会被扣罚,心里就黯然的厉害。
    牛车重新上了官道,颜之推却再无言语,这种新粮食的产量不会低于五担,如果真的可以磨成面粉,和麦子一样的吃法,五谷很有可能就会变成六谷,五谷的名字已经称呼了三千年有余,到了大唐就生生的变成六谷,这是什么?是大功德啊,君子立身,立言,立功,立德,方达通天大道,云烨教化乡民,独善己身,这是立身,煌煌《算数初阶》四十三万言,字字珠玑,这是在立言,河北地拼死救灾,万民称颂,土豆玉米无私的献出,让这天下再无饥馑之忧,更是功德无量,难道说这小子齐头并进,准备立地成圣不成?
    只是刚刚强抢人家闺女当徒弟,还把人家兄长的腿给掰折,就算不上是君子所为,他的徒弟也是,为了学些本领,视兄长亲情如同刍狗,从这点就可看出云烨在教化方面的缺失,贺兰家只是想要回自己已经下聘的妻子,就差点被灭杀当场,如果不是魏征用计拖延,说不定贺兰家此时已是满门戴孝,眦厓必报,迅如烈火,典型的少年脾气,也是,云烨才智高绝,少年得志,如果再没有一点少年人的暴躁,那也太诡异了。
    颜之推想不明白,自己一天来知晓了两个极端中的云烨,哪一个才是他的本来面目?需要当面考校才是,天气闷热,老人家身子骨到底扛不住了,倚着牛车箱壁在半梦半醒间回到了长安郊外的颜家。
    颜师古很担心祖父的身体,大热天里就带着一个老仆驾着一辆牛车就出了门,还不允许其他人跟随,现在日头偏西了还没回来,真是让人担心,心里不由的发急,老祖宗多活一天,颜家就多一份福气,可不敢出什么岔子。
    外出寻找的家仆还没回来,一辆牛车慢悠悠的从牌坊口驶了进来,车辕上坐的岂不就是颜叔,三两步赶过去,正要发话,却见颜叔对他摆摆手,轻声说:“老太爷睡着了,不要打扰,今天出行,可是累坏了。”
    颜师古也不废话,直接让门房抽掉门槛,让牛车一直驶到祖父居住的北房,牛车才停,就听就听见颜之推说话了:“到家了?老夫今日做贼,做的疲惫不堪,看来没几天好活了,颜寿,你去把那些不成器的统统叫过来,我有话说。”
    从门里走出两个膀大腰圆的仆妇,抬着一个小步撵,颜师古扶着老祖宗坐好,低声说:“老祖宗,您如果闷了想出门看看景,吩咐一声,孙儿陪着您不好么,这些年长安的变化很大,孙儿也好给您讲解一二。”
    颜之推翻着眼睛不理睬孙子,只是忙着吩咐围上来的那些丫鬟从车厢里把他今日的收获拿出来,拍拍步撵,就被抬进了大厅。
    丫鬟们忙着给老祖宗更衣,洗手,净面,一通忙活过后,颜家满门的老老少少已经躬身站在大厅里等候老祖宗训话。
    人很多,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稚子幼童,颜师古也老老实实地站在父亲身后不言语,他看得出来,祖父今日的出行并不愉快。
    坐在软榻上的颜之推没有像往常一样让自己几个年纪很老的子侄辈坐下,一开口,不说怨,先说恩:“今日出门,得蓝田县令款待,喝了一碗不错的茶,还蒙他赠送了三枚土豆,师古,明日你亲自去他府上致谢,不可骄横,带着礼物去,代替我好好谢谢他。”
    颜师古连忙应是,虽然对方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但是代替长辈去致谢,还不丢人。
    “我颜家是不是败落了?满长安的勋贵都蒙陛下赐予了土豆这东西,为何只有我颜家没有?是我颜家德行败坏了,还是你们没有努力争取?”
    颜家的大儿子颜子善连忙说:“父亲,咱家也得到了赐予,只是孩儿认为这是胡说八道,哪有一亩地就产二三十担的粮食,这无非是云烨哗众取宠,用障眼法弄出来的一个无聊的祥瑞而已,就像前隋出现的麒麟一样,在猪身上贴了金箔,就说是麒麟,只是朝堂上为了安定人心,采用的一种手段而已,那土豆长得丑陋无比,孩儿命人喂猪了。”
    听了颜子善的一番话,颜之推不由得一阵咳嗽,好不容易喘匀了气,对颜子善说:“子善,你过来。”
    颜子善笑着来到父亲面前,低下身子准备听听父亲有什么教诲,却见父亲颤巍巍的举起手掌,一记耳光就抽在自己的脸上。
    见老父怒不可遏的样子,不敢问缘由,连忙跪了下去,连声说孩儿知错,请父亲责罚,莫要气坏了身子。
    见到父亲被祖父打耳光,这是快六十年没有的事情,身后的颜家后辈全都跪了下去,请老祖宗保重身体,莫要气坏了。
    “子善,你上回挨揍,大概还是你十五岁去青楼时挨得吧?”颜之推带着回忆之色对自己已经七十余岁的儿子说。
    颜子善老脸微红,低头说:“那时孩儿少不更事,身子未长成就去胡闹,父亲责罚的是,只是没想到时隔快六十年,又领教了父亲的教诲,放眼大唐天下,有谁能在七十四岁之时还受到父亲的惩戒,这样的福气有几人能得到,孩儿只盼着这样的福气能一直延续下去。”
    颜之推对儿子的宽心之举也不理会,自顾自的从矮几上拿起一个巨大的土豆,对颜子善说:“颜家尊崇祖宗,却不信鬼神,从祖先颜回时期,我们就在学问一道上精益求精,向老农学种地,向渔夫问水性,向乞丐求至理,从不敢自满,我们不信鬼神,但是相信事实,子善,是什么原因让你失去了探知事实的勇气?
    谁告诉你土豆产不了二三十担的?你种植过这东西吗?你凭什么不相信云烨的话?只靠着臆测,就下了决断,把天下至宝当成废物喂猪,好一个有眼无珠的颜子善。“颜子善大惊,抬起头看父亲,却见父亲闭上了眼睛,一脸的灰败之色,头脸之上的老人斑似乎更加的醒目。
    只好把眼光看向随父亲一起出门的颜寿,老仆颜寿是这屋子里唯一的下人,见大少爷看自己,就回答说:“大少爷想差了,这土豆真的亩产二三十担,今日,老奴陪着老太爷去了种植土豆的地里,正好赶上蓝田县令在收割土豆,他们做的很细,量出来的一亩地里的确产出了三千余斤,为了确定平均的产出,他们又量了一亩地,老太爷估算过,产出相差不远,这些都是老太爷和老奴亲眼所见,不会错的。”
    颜寿的话说完,颜子善就呆住了,这对他的冲击太大了,自己在人前人后不停地驳斥一亩地产出二三十担的传闻,那些种植了的人家之所以不吭声,就是在等着看自己的大笑话,可笑自己还以为他们被自己的言论驳斥的无言以对,自己等着看云烨如何收场,原来云烨也在等自己颜面扫地。
    “老夫今日做了一次贼娃子,跑到云家庄稼地里偷庄稼,侥幸得逞,呶,就这东西,名字叫玉米,也是一门新庄稼,味道甜美,据说比起麦子不差分毫,可是产出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老夫估算了一下,一亩地最少也能产个五六担,这东西和土豆不同,是真正的粮食,土豆颜家喂猪了,那就喂猪了,我家不和猪争食吃,但是玉米是老夫偷的,既然偷回来了,那就是我家的,我问过了,再有一个月玉米就会成熟,等成熟之后,老夫会上云家再去偷一些成熟好的回来,明年多种些,老夫争取多活一年,看着玉米这东西在颜家生根发芽,否则我闭不上眼睛。”
    “父亲,都是孩儿自以为是铸成大错,这上门去讨要玉米种子的事情就交给孩儿,哪怕再艰难,孩儿也会讨回来。”
    颜之推在儿子的脸上摸了一下,笑着说:“我颜家什么时候低过头,你的脸面还值钱,不能轻易折损在云家,一个长辈骂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是看得起他,错了咱家也不认,你父亲我早就过了随心所欲的境界,偷他家玉米,他家的护院还不得帮老夫推车子。
    我发现了一件妙事。“颜之推苍老的脸上堆满了孩子般的狡黠,颜子善心头大叫不妙,父亲只要露出这样的笑容,就一定有惊世骇俗的言论发出。
    充分享受了晚辈们求知的目光,颜之推才大笑着说:“老夫发现,做贼偷有瘾,这次得逞,让老夫神清气爽,这种愉快的经历只有一次怎么行,云家需要多光顾几次才是正理哈哈哈哈……”
    (未完待续)


第二十八节 老寿星来了
    云家最近的防盗任务很重,都是些老贼,成群结队的肆虐云家庄子,先是看看土豆的收割状况,自己量一亩地开始挖土豆,不用官府的人手,全是他们自己的家丁,挖出来称一称就不管了。没人敢指责。
    华县令和主簿瑟瑟发抖的站在大太阳底下,连头上的汗水都不敢擦,一副随时就要哭出来的模样,这两天他们接到了无数的恐吓,必须照顾好老人家,只要一个出事,他们就会被剥皮抽筋。
    云烨躲在玉米地里踮着脚尖看那些该死的老贼,他们家里都有土豆,可是谁都没当一回事,当初金銮殿上李二挖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