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砖 >

第273章

唐砖-第273章

小说: 唐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刻起,他们不再是死囚,而是自由人了,孙思邈在暮色中跨进柳枝水里全身浸泡在水里,把头也埋了进去,其余的五个人早就习惯了向孙思邈学习,也跟着跨进柳枝水,如法炮制。
    云烨颤抖的拉过白眼将军,把那幅乌龟图塞给他激动地说:“成功了,把这个给陛下送去,连夜去送,一刻都不敢耽搁。”
    白眼将军虽然不清楚什么成功了,但是依然命令把乌龟图包好,用绞索传到悬崖对面,那里有另外一队军人在守候,隐隐约约看到几个敏捷的身影拿到布包之后,飞速的隐没在黑暗里。
    孙思邈在柳枝水里泡了一柱香的功夫,又进到石灰水里继续浸泡,石灰水浸泡就没那么舒服了,老道依然在笑,这点疼痛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五个大汉也跳进了池子,嘻嘻哈哈的说笑,一点不在乎石灰水的刺激。
    看到所有人都浸泡到了,孙思邈从石灰水里出来,跳下了一个清水潭,水潭边上写着标号的竹篓里有衣衫,手巾,还有大块的肥皂,白花花的大汉们哄笑着也跳进了水潭,从自己的标号对应的竹篓里取出手巾,肥皂,开始彻底的清洗自己。
    他们才跳进水潭,白眼将军就一声令下,投石机将油罐子准确的投进了山洞,而后八牛弩粗大的箭矢带着一溜火光钻进了山洞。
    顿时山洞里火光熊熊,暗红色的火焰立刻就从山洞里冒出来,通气孔部位的火焰足足有三丈高。山洞前面的地面也被点燃,一寸死角都没被放过。
    清洗完毕的孙思邈头枕着手巾,从竹篓里拿出一个葫芦,美美的灌一口,香气四溢。其他人看到有这好事,也在翻检自己的竹篓,果不其然,一人一个葫芦,也各自抱着自己的葫芦痛饮,死里逃生的感慨让两个脆弱些的哭了起来。
    孙思邈小声的安慰着他们,还对他们说如果生计有问题,就到书院里给他们找一份活计,又告诉他们,这次成功了,不但死罪没了,陛下还会有丰厚的赏赐颁布下来,让几条大汉欣喜若狂,早知道有这好事,早就该杀人进监狱了。
    (未完待续)


第五十三节 事了拂衣去
    大火整整烧了一夜,有些石头都被烧得通红,就着火光,云烨和孙思邈远远地对饮,白眼将军,也被云烨喊过来喝一杯。
    “云侯,咱们的事情这就要结束了?”白眼将军对这些天的平静无波感到无聊,没有厮杀,没有阴谋诡计,陛下为何会把自己从边军中调回来,要知道边军里的事情远比这地方复杂。
    “将军贵姓。”
    “末将姓袁名启字中道,侯爷为何今日才问起末将姓名。”
    “以前不问,是因为那样杀起来心里没负担,杀一个陌生人的感觉,和杀一个熟人这是两个概念,现在既然不用杀你,当然要问姓名。”
    “如果出了岔子,您真的会杀末将?”
    “当然会杀,如果是你的缘故造成失败,你会被陛下诛灭九族,不开玩笑。”
    袁启的脸色发白,他从云烨的语气里听出来他没开玩笑,一时间后脊背的冷汗都涔涔的往下淌,想起临行前皇帝沉重的话语,此行万不可出丝毫纰漏,否则提头来见。
    他们到底在干什么?为甚么孙思邈需要赤条条的从山洞里出来,为什么需要用大火毁掉所有痕迹,为什么透气窗里会飘出极美的琴声,他很确定山洞里没古琴,孙思邈他们也没有带进去,自己在护卫什么?云侯为何会画一张乌龟图给陛下?
    死囚进去一趟之后,出来就成了好老百姓,这世上有这么奇怪的事情吗?有这种好事么?如果这样,将来谁还会害怕刑法?
    “不要想太多,这件事你知道的越少越好,就当做了一场梦,忘了吧!“云烨幽幽的声音传来,让袁启怵然一惊,这是的确不该自己知道,知道了才会有大麻烦。
    传信的军士从秦岭里钻出来的时候已经三更天了,山脚下的特意安排的驿站灯火通明,值班的驿吏见狼狈不堪的军士从山里钻出来二话不说,就牵出五匹马,趁驿卒上马鞍的时候,端出来一大盆醪糟,给了五个军士一人一把木勺就远远的躲开,驿站在建立之初,上官就下达了封口令,作为人精,还是不说话为好。
    一盆子醪糟喝完,五个人一刻都不停息,跨上马,给自己插上红翎急使的靠旗,大喝一声就像长安驰去。
    四更天已到长安,朱雀门上的城门郎听到銮铃的声音,这种铃声属于红翎急使,不敢怠慢,自己从小门出来,站在门前准备验看文书。
    没文书,黑暗中一个腰牌飞了过来,接住一看,赶紧把侧门打开,百骑司的十万火急腰牌,没人敢拦。
    今日是大朝会,大内的宫门前已经有官员在等候上朝,房玄龄,杜如晦,就在其中,他们俩不喜欢坐在旁边的房子里等,就站在外面说些闲话,正说到墨汁不同,会不会影响写体的美观的时,耳朵灵醒的杜如晦猛然间回头看长街的尽头。
    五匹快马从黑暗里窜了出来,正在街道上优哉游哉行进的官僚,纷纷闪避,李泰从马车里探出脑袋,看着使者,大笑起来,疑惑不解的百官向他投来询问的目光,他连忙捂住嘴,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是他眼中的笑意却怎么也也掩盖不住。
    房玄龄来到李泰马车旁掀开帘子坐了进去,大唐对首相没有秘密,所以当激动不堪的房玄龄从马车里出来,一脚踩空,杜如晦急忙掺住,急声问道:“玄龄兄,到底何事,让你欢喜至此?”
    “克明,你马上就会知道,为兄刚才问魏王,已是孟浪了,总之是天大的好事,你我做好礼仪上的准备,祈天殿的钟声马上就会响起,一百零八响。”
    杜如晦惊讶地合不拢嘴,大军灭强国,克顽敌,擒酋首才会鸣钟九九八十一响,干掉高昌都没有敲钟,到底什么人立下了盖世之功,这样的功劳,皇帝需要躬身行礼拜谢,皇后需要亲自捧酒致意,太子需要跪拜,百官需要着朝服列于两侧,可以说已是人世间最大的荣耀,满座宾客皆低头,独耀一人,至于青史留名,作画留迹于祈天殿这是惯例。
    还没等他从惊骇中缓过来,皇宫东北角的祈天殿的钟声就响了起来。李泰,房玄龄,杜如晦有准备,正冠,拂袖,面向东北肃然而立,其他官员手忙脚乱,骑马的从马上跳下来,坐车的从车上爬下来,喜欢显摆坐步撵的,一头从步撵上滚下来,纷纷面向东北正冠肃立,还以为是大军又打胜了,这不稀奇,最近总有战报传来,想着有个九响,十八响,最多二十七响就到头了,谁知道整整的响了一百零八下,这可就吓人了,是哪个王八蛋如此走运?官员等钟声响过就纷纷打听。
    长安的坊市还以为开市了,刚打开坊门,就被有经验的老人抽头就是一顿巴掌,连显世钟都听不出来的家伙,也好意思说自己是长安人?
    大朝会不上了,礼部的官员全部进宫,三省的大佬全部进宫,亲王进宫,这是皇帝召见的,还有皇后召见的,四品以上的命妇进宫,各位国夫人进宫,王妃进宫,总之皇宫里喜气洋洋的准备大宴。到处张灯结彩,采办的宫女太监被使唤的像一头头驴子,穿梭于集市和皇宫之间。
    百官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原来那个王……高人是孙神仙啊,所有人立刻心平气和,高人神仙的不立下点盖世功勋能叫高人吗,孙神仙埋头几十载拿自己当药人做试验,终于找到了克制虏疮的药,容易吗,给自己下了药,然后穿着虏疮病人穿过的衣衫一个人在山洞里住了一个月,最后活着出来了,没犯病!不怕死的人大唐多的是,可是敢穿虏疮病人衣衫的就孙道长一位,其他的人想想都汗毛直竖。
    这得好好酬谢,安个什么功劳都不为过,大家都山珍海味的过日子,忽然家里有一个得了虏疮,全家都跟着完蛋,那个该死的病还不分男女,老幼,不管你是富贵,还是贫寒得病的几率一样多。
    不会因为你家里吃肉多些就不得病,防不胜防,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落在自己头上,寿州发病,全城倒霉,死了一堆人,没死的,也活的和鬼差不多,寿州刺史一家子就死的剩下一个闺女,还变成了大麻子,据说跳了三回井也没死成。
    现在好了,只要找孙道长要到药,在胳膊上挖个小口子,把药埋进去,最多发两天低烧,然后一辈子都不怕虏疮,听说就是和虏疮病人一个床睡,都没问题,这个低烧发的值啊。
    礼部的官员在制作祭天的文表,专门请了大儒颜之推执笔,老人家多年不动笔了,听说这事,大喜,一定要亲自写文表,还说到时候亲自去拜谢孙思邈,问问自己需不需要发两天烧。
    仪制规格之高骇人听闻,坐撵,翅屏,一样不少,李泰出行才打两扇小翅屏,这回给老孙的是六只翅屏,将军导路,宰相扶撵,礼部天官唱礼,帝后于朱雀街恭迎,道声辛苦。
    最高兴的不是孙思邈,老孙躲在秦岭天天用酒精擦拭身体消余毒,最高兴的是玄都观的一大群道士,快乐疯了,袁天罡整天抖着小舌头给三清讲述自己这些在凡间的弟子是如何保住了道门的香火。
    成玄英张着嘴长吐一口气,背着自己的松纹古定剑穿着草鞋又去了东海,有孙思邈珠玉在前,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丢脸。
    “老道,听说长安城里很热闹,都伸着脖子准备看看神仙,你总躲在山里不是个事啊,天天用酒精擦身体,冰的要死,好人谁擦那东西。“云烨从盆子里捞出一个乌龟的裙边,放在自己的盘子里,又舀了两大勺子汤,美美的喝一口乌龟汤,朝着对面的孙思邈唠叨。
    “小子,这本该是你的功劳,老道领了实在惭愧。““算了吧,这礼仪就你受得起,我要是受了这礼仪,回头就会被那些人撕成碎片,为了我的小命着想,还是您领了吧,小子我溜个边子就好,你道门还一大堆麻烦呢,需要这个功劳去平息,再说您领,还是我领都是一样的,好处少不了我的,我干嘛要自找麻烦,将来牛痘的推广,还需要您的名头,“孙思邈莞尔一笑,他的确没必要和云烨客气,名声对他来说已经是负担了,如果不是道门有需要,无论如何他也不会要这个功劳,对他来说,早日把牛痘推广开来才是大事。
    日头升得老高了,云烨才睡醒,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在今天这个好日子里睡这么久,袁启他们准备行装的喧闹声都没有吵醒他,对面床上的孙思邈已经不见了,桌子上有两封信,看了给自己的那一封之后,云烨就想哭,该死的老道带着所有的药人跑秦岭里采药去了,说是半年以后才出来,担心余毒未清,害了世人。
    习惯性的抱着脑袋蹲下来,愁死了,李二带着百官在朱雀大街等着呢,自己把人看丢了,这如何是好。
    (未完待续)


第五十四节 功与名
    老孙去了秦岭深处,他不耐烦那些礼节,觉得是在浪费他的时间,再者,他从骨子里就对虏疮有一种畏惧感,总觉得自己还不干净,总认为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小虫子还在身上徘徊不去。
    从他这这些日子一天洗八回澡就知道,水温高的吓人,云烨的手伸进去一会就会被烫成猪蹄,可是老孙和那几个大汉咬着牙坚持,每回看到这一幕,云烨就伤心,老道以前不喝酒,这些天却没命的喝烈酒,云家度数最高的酒,他每天都要喝一小坛子,那些汉子也是如此,知道老孙不是在喝酒,是想用烈酒杀死肚子里的病菌,告诉他这样没用,但是老道却总是嘿嘿一笑依然如故。
    如果不会因为牛痘还需要自己,老道就不想活了,从他看火堆的眼神中云烨发现老道居然很想跳到火堆里去,这完蛋了,一次活体实验给老孙留下了病根。
    那些大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懵懵懂懂的,所以害怕也很有限,老孙不同,他是知根知底的,知道虏疮是以什么形态存在的,后果有多可怕,自然经受的心理磨难也远远比这五个大汉多得多。
    这些事以后慢慢给老孙开解就是,但是眼下的麻烦可是真真切切的,李二,长孙,王爷,大臣百姓,还有辛月和奶奶都在皇宫门口等着,自己把主角弄丢了,可以想象李二会是如何的愤怒,这可是最好的收买人心的机会啊。
    袁启自从上回和云烨说过话以后就很少出现在他的面前,以前认为自己是个狠人,现在才发现,云烨很危险,在他身边很容易莫名其妙的掉脑袋,甚至被诛灭九族,所以看到云烨愁肠百结的样子就格外的开心。
    驱赶着队伍快速的向长安进发,早一刻到达,就早一刻甩掉自己的倒霉差事,他决定如果没事他绝对不轻易地回长安,在这里自己连蚂蚱都算不上。
    听着窗外山崩海啸一般的欢呼声,云烨使劲的把头在车厢上撞得咚咚作响,如果能昏过去就好了,不看李二的那张黑脸,是云烨最期盼的。
    马车即使走的再慢,也会走到地头,云烨早早的跳下马车,把孙思邈的信放在马车上,自己缩在马车后面,不想被李二看见。
    马车到了,礼部天官大喊一声奏乐,立刻就有大汉吹响号角以为前导,全身金色铠甲的河间郡王李孝恭放下面甲,跨在马上手提马槊当先开路,两个金甲力士,甩着长长的响鞭跟在后面,提香炉的宫女,打翅屏的宫女迅速的围在马车周围。
    笑呵呵的房玄龄出现在云烨背后,重重的在他肩头拍了一巴掌,差点把云烨吓死,哭丧着脸对房玄龄说:“房相,这回你要救我啊。““大喜的日子怎么说晦气话,你立了大功,陛下只会奖赏,不会责罚你。““我把孙道长看丢了,他老人家带着药人去秦岭采药去了,我没找着,一会陛下发脾气,您千万替我兜着点。”
    房玄龄面色一变,不过迅速的又变成了惊叹之色,对云烨说:“这才是道德人品高洁之士的做派,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啊,没有这样的胸怀,焉能立下这样的慈悲功业,我辈整日蝇营狗苟想要达到孙道长的境界,难啊。”
    说话间就到了宫门口,李孝恭提气开声大喝:“妙应真人孙道长到!”声音远远地传了出去,大门缓缓开启,有乐声传出,仔细一听原来是《长春不老曲》这是迎神仙的曲子,笙、筚篥、龙笛、羯鼓、大太鼓、大钲鼓接连响起,慢慢变得悠扬。
    李二穿着朝服,带着通天冠,哈哈大笑着踩着舞步出门迎接,长孙端着一个漆盘,上面有一个金樽,盛满了琥珀色的酒浆,一看就是好东西。
    “真人为我黎庶出生入死,善莫大焉,请受李世民一拜,”看着李二两口子对着马车鞠躬,云烨努力的翻着白眼想要晕过去,可是偏偏晕不过去,他们两口子要是发现老孙不在,自己倒霉的时刻就会来临。
    房玄龄等李二两口子拜完,才对李二禀告说:“陛下,妙应真人自觉为天下黎庶解难乃是分内之事,不敢受陛下大礼,所以给陛下留书一封,自己去了秦岭深处采药,真是高人风范啊。”
    云烨感觉自己像被四只马蜂蛰了一下,不用说,这两口子都在朝自己怒视,抖抖索索的从马车里拿出书信双手捧给李二。
    李二看完信,脸上恼怒的神色渐渐平缓下来,居然对着空马车再次鞠躬,然后对群臣说:“古人尝说,五百年乃有圣人出,如今我大唐品德高洁之士层出不穷,是朕的福气,也是天下子民的福气,虏疮之害,天下共知,甚于猛虎,恶于毒蛇,不幸染之,存活者十之一二,就这侥幸活下来的也大多数带有残疾,面目之上千疮百孔,视之不似人形,与恶鬼无异,大家也许听说了,寿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