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砖 >

第351章

唐砖-第351章

小说: 唐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女人坐在她的对面,去除了高山羊子所有的衣服,一寸一寸皮肤的检查,不停地揪起她的皮肤检验弹性,很疼,但是高山羊子很喜欢这种感觉,当那个女人拿着剃刀刮毛的时候,冰冷的刀锋掠过皮肤,竟然让她浑身战栗起来,不是害怕,而是极度的兴奋。
    谁的腿能扭成那个姿势?高山羊子终于感觉到了痛苦,不管谁的腿被粗暴的扳到头顶,都会非常的疼,更不要说腿上还绑着木板,她觉得自己的腿筋快要断了,高山羊子疼的不断喝骂,却不允许自己的侍女帮自己把腿放下来,早就听说过《天魔舞》的大名,却从来没有真实的见过,佛国壁画上有,佛祖成佛的时候就有一大群妖娆的天魔在绕着佛祖飞舞,坚定地佛祖渡过了天魔的诱惑,这才在双娑罗树下成佛。
    成为佛祖的不就是只有一个么?剩下的那么多的高僧都哪里去了?答案就是被《天魔舞》所迷,化为一顿枯骨,这样的好东西不学怎么行,腿断了都要学。
    “我教会你天魔舞,你帮我杀一个人,两不相欠。”高山羊子看着那个丑女人放在自己面前的纸,欢快的答应,能试试《天魔舞》的威力她非常的喜欢。
    药水泡澡,然后就是鲜花沐浴,睡觉的时候要用白绫子捆的结结实实,原因就是高山羊子的双腿并拢之后有一条很大的缝隙,倭国女人都有,不是只有高山羊子才有,那个女人很愤怒,认为一个美丽的女人两条腿中间不该有这么大的缝隙,只有那些经常骑马的野蛮人才会张着一副罗圈腿,想要改过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捆起来矫正,每天晚上高山羊子都能听到自己的双腿在痛苦地呻吟,一天,两天很难熬,三天之后,她发现了自己身体的一个秘密,那就是喜欢遭受疼痛的侵袭。而且是越疼越喜欢,所以,每回那个丑女人教自己新的舞蹈动作的时候,她都充满了期待。
    最疼的时候会让她的神志模糊,总是这个时候,一张可恶的脸就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张着嘴发笑,而且是嘲讽的笑:“我们是不是该谈谈船上的黄金了?”
    他绝对看见了自己的胸膛,自己当时抬起了胳膊,通过宽大的袍袖,应该看见了自己美丽的胸膛,能让藤原他们发疯的身体,居然连一船黄金都不值么?
    “我的是我的,当然,你的在必要时候也是我的。”八嘎,这是赤裸裸的羞辱,我高山羊子从来都没有被人羞辱过,你云烨是唯一的那个人,上一个羞辱我的那个女人骨头被我做成了刀柄,她的情人用的很舒服,云烨,不知道你的头盖骨做成酒杯,是不是也会让我感到战栗?你会迷倒在我的《天魔舞》之下的。
    (未完待续)


第十三节 丰收的灾难
    站在田地里,云烨暴跳如雷,指着还在傻笑的蓝田县令,主簿破口大骂,李承乾,李泰咧着嘴在旁边傻笑,乡民们看到县令被骂,也在那里笑呵呵的看热闹。
    老天爷啊,云烨一屁股坐在田地里,看着面前山一样高的土豆堆,欲哭无泪,知道产量高还种这么多?前世的时候对农作物的产量没有什么概念,总听见什么十万亩试验田,百万亩试验田多了去了,不关心,不管种出来多少,一般都会消化干净,十几亿人呢,有多少吃不完?
    可是,如今蓝田县两万亩土豆试验田是个什么概念?旱塬上的土地全种了土豆,在视线可及之处,巨型的土豆堆数都数不清。
    今年雨水好,旱塬地里产出了近七千万斤土豆,足够长安人吃三年的,种是种出来了,土豆的样子也很不错,个头大,都是麻皮的沙土豆,可是,这些土豆,卖给谁去?
    指望牛车,小船往外运?开什么玩笑,路费都不够,两倍不过百,五倍不过千,这是大唐商贾恪守的一条戒律,没有两倍的利润不去百里之外,没有五倍的利润不去千里之外,百十里路动不动就要走上两天三天,这些种土豆的乡民,还傻笑着等收益,亏不死你。
    “烨子,为何发怒,如今粮食满地,牛羊满坡正是高兴的日子,为何独独你大发雷霆,这样对他们是不是太苛求了,蓝田县令,主簿有功于国,我这就上折子为他们请功。”
    李承乾手里抓着两个巨型土豆爱不释手,也不管上面沾满的泥土,抱在怀里和李泰两人啧啧称奇,准备洗干净了当成祥瑞敬献给皇帝。
    那别的东西当祥瑞会被官员们弹劾,文人墨客唾骂,拿粮食当祥瑞,只会招来一片赞扬,一颗庄稼上结了两个麦穗都会有一片祭天的文章送给上天,更不要说人头大小的土豆了。
    自从来到大唐,从来都没见过吃的东西有多余的时候,大部分的百姓还是一天只吃两顿,而且闲时喝稀,忙时吃干,人们脑子里从来没有过,庄稼收的多了,也是祸害这么一个概念,不要说庄户们没有,就连李承乾,李泰这样的精英人士也没有这个概念,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粮食越多越好,这样天下人都能吃饱饭,他们把云烨的怒火认为是另类的一种喜悦。
    “现在麦子一斗六文钱,这土豆十斤最少能卖到三文钱吧,咱们这两天就是以土豆为食的,很好的粮食啊,既好吃数量又多,从今往后,区区灾害何足道哉。”
    李承乾笑着和李泰,还有蓝田县令,主簿,相互施礼庆祝,云烨走过来,恶狠狠地说:“太子和魏王如此喜欢,那就每家收购一百万斤土豆如何?价格不敢指望三文,您给俩文就成,这就派人往东宫,还有魏王府拉,不许阻拦。”
    “烨子,一百万斤土豆太多,我东宫只有千人,,如何吃得完?青雀府上的人数更少,两年他也吃不完啊,这样做就胡搅蛮缠了。”
    “我胡搅蛮缠?你一千人吃不完一百万斤,长安七十万人就能吃完七千万斤?这东西最多放一年,吃不完怎么办?白白烂掉?种土豆的不光是蓝田县种,勋贵们也种,皇家旱塬上的土地种的全是这东西,简单算算,总量不会少于一亿斤,哈哈,这么多土豆,足以把长安城铺满了吧?”
    云烨把话说开,李承乾就愣住了,李泰也僵住了,蓝田县令,主簿,面色如同死灰一般,刚才的骄傲,愉快,一瞬间全没了。
    “谁真正的把土豆当主粮吃?灾年没吃的,有土豆当然饿不死人,如今是丰年,关中大熟,河东大熟,河北大熟,江南,江北大熟,蜀中今年也是不得了的好年景,满大唐,除了黔中道糟了兵灾,没听说那里遭灾,嘿嘿,一亿斤土豆吃不完,到了开春糟蹋了,你说上天会不会饶恕你们这种行径?”
    一番话把县令,主簿,吓得当场就瘫倒在地上,李承乾手里的土豆,也从不知不觉的掉在地上,李泰现在回首才发现到处堆满的土豆有多么吓人了。一百万斤土豆无非两百贯钱而已,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根本就吃不完这些土豆,哪怕是府上天天吃,顿顿吃,也不行,远处欢乐的庄户们对此一无所知,依然欢天喜地的往土豆堆上堆放新挖出来的。丰收的场景的却能感染人,太子,李泰,云烨,带来的家将门也欢喜的去挖土豆了。
    整整一百岁的颜之推坐着牛车来看丰收场景,本来笑的合不拢嘴,听了三个小子的话以后,脸黑的像木炭,李纲带着几位老先生也坐着自己的牛车过来,恭喜的话还没出口,就被颜之推劈头盖脸一通臭骂,听明白了以后,一个个也开始唉声叹气起来。
    这个队伍还在壮大,房玄龄,杜如晦亲来避暑,听到这个消息,惊讶地张口结舌,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欢乐在百姓中蔓延,愁容却在勋贵中传染,直到传染进皇宫,李二看着桌案上的巨型土豆欲哭无泪,粮食谁敢糟蹋?这是对后土最大的不敬,大唐从来没有经历过粮食过剩这回事,历史上也没有,文景之治的时候,也不过是官仓装满了粮食而已,如今,不止是官仓满了,民仓也差不多了,发动全长安百姓一起吃或许还有可能。
    云烨见到土豆就生气,回到家里,院子里花园里铺满了这东西,李安澜,辛月带着两孩子闲的无聊数土豆玩,辛月见到云烨回来了,喜孜孜的迎上来拉着云烨的手指着满院子的土豆说:“夫君,咱家的地就是好,妾身种了五十亩土豆,您看看,就把花园都要摆满了。”
    云烨斜着眼睛拍掉这个傻娘们的手说:“好啊,你既然喜欢土豆,从明天起,你早上吃土豆,中午吃土豆,晚上还吃土豆,宵夜也换成土豆吧,可以足足吃到明年新土豆下来,怎么样,美得很吧。“辛月笑着拍了丈夫一巴掌说:“就是吃个意思,谁能把土豆当命看,家里只有几十万斤,相熟的人家送送,就剩不下多少了。“李安澜放下手里的土豆,拍拍手冲着云烨说:“这可是夫君的功绩,有这些土豆,比你在疆场杀这些敌人都好,这才是彪炳史册的功绩。““都喜欢土豆,好啊,我给家里又买了一百万斤,你们母子四个没命的给我吃,吃不完不算完。““啊?“辛月立马就发了急:”夫君,您没发烧吧,家里的土豆都吃不完,您发疯买外面的作甚,一百万斤咱家也没地方搁不是,您这是笑话妾身呢。““没开玩笑,承乾买了一百万斤,青雀买了一百万斤,我也买了一百万斤,颜老先生买了五十万斤,书院购置了两百万斤,可是还有几千万斤没着落,我给水军订购了一百万斤,承乾回皇宫向陛下请旨,看能不能给十六卫也购买大量的土豆,总不能让那些旱塬上百姓的土豆卖不出去,咱家多些烦恼也就是了,不敢亏庄户们。”
    李安澜,辛月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看地上的土豆,再瞅瞅愁眉苦脸的夫君,这粮食少是灾难,如今多了居然也成了灾难,这是什么话。
    云家庄子上只要家里没种土豆的全部来主家拉土豆,这几千年来,都是佃户给主家拉粮食,从来没听说过从主家往佃户家拉粮食的。一人拎着一个竹篮子,嘻嘻哈哈的来领自己的福利,结果被暴跳如雷的侯爷给骂了回去,一家子三百斤,你用篮子装?
    边往自家的车上装土豆一边看侯爷的脸色,侯爷对于占自家便宜少的人很生气,拉少了都不行,板车堆得高高的,侯爷最后又把自己的篮子也装满挂在车辕上,让赶紧滚,还说如果吃完了,还能来家里拉。
    这一回,长安的败家子可不止云烨一个,李承乾,李泰,还有不在京城的李恪,颜之推也当了一回败家子,都在没完没了的送土豆。
    送了一轮,云烨看着田地里好像没有减少的土豆,愁得抓耳挠腮,蓝田县令一夜之间嘴上全是大燎泡,眼角全是眼屎,主簿也好不到哪去,田地里的土豆一日处理不完,他们就别想有好日子过,所有的农家都给自己留足了一年的口粮,麦子,糜子不算,这一年就打算吃土豆了。一天吃三顿。
    书院里已是哀鸿一片,才开学的学生们忽然发现,自己的饭食全部变成了土豆,早上是凉拌的土豆丝,中午是加了肉汤炖的土豆块,晚上厨子们把土豆弄成土豆泥,配上调料沾着吃,以前不管什么菜都只给一勺子,现在,厨子狠狠地往饭盘里加两大勺子,还问你够不够?
    小丫拨拉着饭盘里的土豆,撅着嘴才要发脾气,就被奶奶在后背上抽了一巴掌:“多好的饭食,还挑嘴,土豆怎么了,你哥哥没来接咱们的时候,有口米糠就不错了,现在有肉,有土豆还塞不住你的嘴?”
    云烨放下筷子,原本家里吃饭都是狼吞虎咽的,现在一下子都变成了大家闺秀,小武刚刚把自己盘子里的土豆全部拨给了狄仁杰,狄仁杰的眉毛都扭成一疙瘩了,这行不通啊,总这么吃土豆,不是个事啊。
    (未完待续)


第十四节 知识产权在书院
    在云烨绞尽脑汁变着花样翻新土豆的吃法,两个书院的学生的成就却让身为指引导师的云烨深感惭愧,司空见惯的东西居然需要学生来提醒。
    凉粉世家的穷小子魏春鹏,爹娘成年累月的带着弟妹在西市卖凉粉,供他读书,这小子不负众望,在前年的考试中,一举进了书院,进入书院,才有效的减轻了家庭负担,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从进入书院的第一天,就在饭堂帮厨,挣一点铜钱补贴家里,他认为弟妹们都该读书认字,妹子自己教,弟弟果断送进学堂,由先生教导。
    帮厨也好,勤学也罢,他的成绩在书院都不是顶尖的,幼时从私塾先生那里学来的简单粗陋的学识让他在面对书院一大群精英子弟的时候吃尽苦头,几乎没有谁会注意每日饭堂里都会有一个身体单薄的少年吃力的端着大盆给其他学子打饭。
    这些天书院里顿顿吃土豆,魏春鹏必须每日削大量的土豆,这是一个简单而枯燥的活计,有一天他在准备清洗泡了土豆丝的木盆时,发现木盆底沉淀了厚厚的一层白色物质,还以为是谁不小心把面粉倒进了盆子里,准备挖出来晒干再做成酵母蒸馒头用。
    当他的手碰到白色物质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不是面粉,滑滑的,很松散,往嘴里送了一点,发现和生面粉差不多,就煮了一锅糊糊,准备去喂猪。
    猪很喜欢吃,书院里的野外知识里有过讲解,人和猪的食谱很接近,猪能吃的,人吃了也不会毒死,他很想知道这东西到底是什么,就给自己也装了一点,尝尝,能吃,味道好像还不错。
    糊糊看起来太恶心,也没有办法烹调,他就去找了自己的好友,兰玉树,准备一起研究一下怎么给这东西定型。
    当两个人的研究经费申请报告送到云烨桌子上的时候,云烨又是欣慰,又是惭愧,自己连粉条这种大众性的食物也能忘记?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两个毕恭毕敬的学生,云烨在报告上批了几个字,合上报告,递给了魏春鹏,走到他们的面前说:“很好啊,非常好,玉山书院里果然没有傻子,魏春鹏,兰玉树,如果你们的研究能够成功,我一定亲自做一些这东西请你们父母尝尝,我很期待你们能够成功,一旦成功,漫山遍野的土豆就不再是累赘,而是宝贝了,你们的发明一定会让你们名垂青史,百姓们也会一辈子记住你们的大恩大德。
    你们看啊,兰玉树研究出来的这个东西只要稍微改一下,变成圆筒,底下加上一块钻满空的铁板,上面……“等两个欢天喜地的学生走出办公室,云烨把自家的仆役喊了过来吩咐:“回去告诉夫人,就说咱家大量的收购土豆,还有小猪崽子,不限量,能收购多少就收购多少,好事情!”
    多日留存的阴霾一下子散尽,有了粉条,谁还担心土豆过多?那东西比麦子还要好吃,免得颜之推一百岁的老人了,还要每日啃土豆,这不人道。
    云烨的心情极好,又发现了一条生财之道,做粉条么,这个生意可以无限制的做下去,哪怕做的再大,也不会有人跳出来咒骂,在大唐,这样的生意才是好生意。
    进到李纲先生的房间,把魏春鹏,兰玉树的报告存底,往老头子的案子上一放,自己得意的把茶壶灌满,给老头子斟了一杯茶。
    老头子疑惑的打开报告,拿过自己的放大镜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疑惑的问云烨:“你看这两个孩子能成?”
    “一定能成,老爷子,这个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想法,有了想法,其他的事情都只是砖石,拿来填补空洞就好,学生们既然向书院申请了经费,那么书院对他们研究出来的东西就有八成的权利,小子想买过来,您看多少钱合适?”
    李纲抬起头,鄙视的看着云烨说,这东西一定能赚大钱,要不然你才不会这么着急,老夫不喜欢和人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