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东唐再续 >

第114章

东唐再续-第114章

小说: 东唐再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曜的悲悯天人瞬间化为嗔目金刚,话中含怒,道:“此中缘由,正要说与仆shè知晓!某今rì自大王王府出来,一路行过,在这郑家祖祠之处,忽然被人群阻挡了去路,当时……”他便将方才自己所碰见此事之后的经过,详详细细地说给盖寓知晓,包括与冯道和阿蛮的遇见,都简略地带了一句。尤其是冯道,他还特意不动声sè地在盖寓面前表扬了两句。
盖寓听完,勃然大怒,作sè道:“存信误事!大王如今在河东,正yù军民和睦,以图振兴大唐,他怎敢做出这等丑事来!莫说国法,此番乃是不遵大王军令,便是给他个军法处置,亦不为过!”
李曜一听,面上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连连点头,心中却是吃了一惊,因为盖寓的反应与他先前所预估的完全不同。他下意识地朝李嗣昭望去,只见李嗣昭也微微蹙眉,似乎也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李曜心中一动:“九兄平时豁达大度,开朗任侠,是个直肠子的好汉子,好兄弟,可他却不是没有心思的人,他这一皱眉,定然是跟我想到了一块,觉得盖寓的反应不对劲,这份眼力、这份心思,可着实不差了。”不过他转念一想,却又释然了:“是了,九兄按照原先的历史,乃是李存信和李存孝斗法之后真正接任蕃汉马步军总管的人,他才是真正的大赢家,若他只是个豁达任侠的直肠子,李克用焉能托付他这般重任,甚至后来将衙内都指挥使这个位置都给了他?看来九兄虽然任侠义气,个xìng却是外粗内细……嗯,这却是个有大能耐的人,历史上若非他死于那次意外,只怕后来都不会有十兄(李嗣源)即位的事了。”
李曜会察言观sè,盖寓难道就不会?他也偷偷的注意李曜和李嗣昭的神sè,见他们一边点头称是,一边又有些疑惑,不禁心中得意,忖道:“饶你李曜是太原王氏交口称赞的河东名士,毕竟不是跟各方来回周旋几十年的老江湖,你以为某家不知道你们疑惑什么?你还以为我盖寓担心你们两派实力不均,不好控制?笑话,有大王在,河东翻不了天的!就算李存信被打下去了,你们便以为李存孝一定没有对手了?哈,某劝大王再扶植一个新的李存信出来又有何难?不说别人,你李存曜不能取代李存信么?你李嗣昭不能取代李存信么?你们呐,还是太嫩了……”
…………………………………………………………………………………………………………
昨天本来写了一章,快写完的时候死机了,然后再开机,居然没有自动保存住,某家一怒之下就关机睡觉了。今天一起床又后悔了,但是大错已然铸成……唉。
PS一句:铸成大错这个故事,我记得就是出自唐末要进入五代的时候,好像是魏博节度使罗绍威说的。没记错的话,事情是这样的:魏博牙兵很强,但很喜欢擅杀节帅,于是他觉得自己的牙兵靠不住,就请朱温去帮忙剿灭。朱温很讲义气,立即就率大军去了。问题是魏博之强,强就强在魏博牙兵,朱温剿灭了魏博牙兵之后,魏博再无抵抗之力,而朱温此时却似乎爱上了魏博,驻扎魏博很长一段时间,几乎将魏博搜刮一空。朱温走后,罗绍威就说了一句:“聚X州之铁,不能铸此错也!”X是数量,我忘了是魏博是有多少个州县了,这个要查资料,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搜一下看。


卷二 开山军使 第130章 在外候着

盖寓的想法其实并不复杂,他最大的倚仗就是李克用在以沙陀及五院诸部为核心的河东军中有着无人可及的威望,而这份威望,不仅仅是因为李克用乃是李国昌之子,更重要的是这些年他带领沙陀军杀出的战绩,这份威望,放眼河东,没有人可以动摇。
一个团体的领袖,需要有威望,这份威望,有时候就是这个团体的灵魂所在。
如今的河东军,灵魂人物只有一个,那就是李克用,没有人可以取代。
是以,盖寓根本不担心李存信如果因此事受了挫折使得李存孝无人能制。不错,不论是他盖寓,还是李克用,在用人的时候都要考虑平衡麾下将领的势力,但是作为绝对的领袖,要维持这样的平衡却绝对不是什么难事,正如盖寓方才所想,没有了李存信,照样可以抬出诸如李曜、李嗣昭等将领来与李存孝相争。
不错,李曜也好,李嗣昭也罢,都与李存孝关系亲密,如今也正是在同一阵营,但盖寓完全相信,只要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有机会成为河东衙内都指挥使,继承将来李克用去世之后留下的河东节帅之位,也都一定会逐渐走到李存孝的对立面,与之相争。
而且这其中,还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意愿,一旦他们有了那样的机会,他们麾下的亲信、将领,也都一定会尽力将他们推往那个方向。昔年高祖的炀帝朝中为官之时,怕他躲他还来不及,何曾想到过有朝一rì会在太原起兵,进而攻取天下,即位皇帝?此一时,彼一时也!
盖寓之所以这般自信,其实也源自于李克用本人的自信。李克用与朱温不同,他历来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他的政治理念类似于齐桓公,热衷于尊王攘夷,他自己只要在皇帝的名义下成为最大的藩镇,让皇帝有事都要找他帮忙,他就心愿足矣。其实也正是因为这个心思,当年他击败黄巢之后,“克用功第一”,却没有到处扒拉地盘,疯狂扩兵,也就是这个原因。
李克用与朱温再一个不同就是,李克用是个直肠子,绝大多数情况之下,其所用之人,也都是比较忠义之人,所以他的这个团体有一点比朱温的势力要强,那就是打败不要紧,总之打不散。朱温就不行,他自己就不是个忠义节烈之人,后来手底下也养了不少白眼狼。最可笑的是他作为公公,年老之后不仅肆意yín…乱臣下妻女,还格外喜欢扒灰——也就是凌辱儿媳。好在这一次老天爷还真长了眼,给了他一个现世报,被自己的儿子斩杀。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朱温自己是这样一个人,其下属也果然不负众望,少有忠贞节烈之臣,所以说后梁最后的失败,还真不是个意外。
李曜方才讲叙事情的来龙去脉,花了不少时间,此时盖寓刚刚表态,忽然便听见外面一阵嘲杂。李曜附耳对憨娃儿说了几句,憨娃儿立刻转身出了院子。
然后,便听见憨娃儿大声说道:“李都校,盖仆shè就在郑家祖祠之中,难道你还打算骑着马进去不成?都校莫非已经已衙内都指挥使自居,连盖仆shè也不放在眼里了?”
憨娃儿说这句话的时候,李曜偷偷注意了盖寓的神sè,只见盖寓右眉轻轻一挑,心中忖道:“果然,这话要是我说出来,效果就不会太好,因为盖寓知道我的口才,但这番话给憨娃儿说出来,效果就好得很了,因为在别人看来,憨娃儿说话是不经过大脑,想到什么说什么的,这种人说出来的话,反而最为靠得住。只是盖寓却不知道,这话是我教憨娃儿说的罢了。”
憨娃儿这句话弄得盖寓心里有些不悦,那是肯定的了。但李存信毕竟不是李存孝那样的直肠子,当时就发觉憨娃儿这句话有些意图不轨,虽然就连他自己都觉得憨娃儿大概只是顺口这么一说,未见得就是真这么想,但憨娃儿的嗓门实在太大,就算现在下雨,只怕郑家祖祠里的盖寓也听见了,这个不得不慎重。
于是李存信立刻大声道:“某历来敬盖仆shè如亚父,怎会不下马,只是雨大,未曾看清仆shè的马车而已!……仆shè!存信前来拜见!”
李曜在郑家祖祠里听了李存信的答话,心中轻叹一声:“难怪当年史书记载李存孝被李存信谗言弄得心慌意乱,最后竟然去跟朱温、王镕往来信函,结果又被告发,只得临时造反,原先还觉得史书里的李存孝未免过于敏感了一些,如今看了李存信的反应速度和应对手段,才知道李存孝哪里是敏感,他一准就是被李存信逼得无法不反了。”
这时候,盖寓才淡淡地问李曜:“雨大得很,年老耳背听不清啊……外间说话的,可是存信?”
李曜虽然不知道他是真听不清还是假听不清,反正当他是故意这般说的,总不会有错,心思一转,便答道:“仆shè,外面似乎是存信大兄来了,正在求见仆shè。”
盖寓哦了一声,就没有下文了。
李曜见不是头,只好主动请问:“仆shè,存孝大兄求见仆shè。”
盖寓这才看了李曜一眼,却对李嗣昭说道:“益光,你去跟他说一声,某正在查看一桩命案,他若无甚大事,且先在外面候着。”
李嗣昭一听,差点没笑出声来。刚才李曜跟憨娃儿耳语的时候,盖寓走在前头没有看见,李嗣昭却是看在眼里的,他早猜到憨娃儿方才那番话是李曜教的,只是他也没有料到盖寓今天还真是对李存信有了意见还是怎的,居然直接让李存信吃一个闭门羹!要知道,此时可正在下雨,那祖祠外面可是没地方避雨的。
不过李嗣昭也觉得十分解气,李存信是义儿中的老大,作为蕃汉马步军都校,地位也是最高,平时跟他们见面的时候都是鼻孔看人的,李嗣昭早老就不痛快了。今天因为十四弟遇见的这事儿,再被他略施小计,就要仗着盖仆shè的威风让李存信吃瘪了,想想就觉得心中痛快不少,仿佛出了一口恶气。


卷二 开山军使 第131章 教训孙儿

李嗣昭得了盖寓的吩咐,施施然走出郑家祖祠之外,就看见李存信打着伞站在雨里。不过他是骑马来的,虽然穿了蓑衣带了斗笠,但身上也早就湿透了,如今那把伞也只是让他的头发不被淋湿而已。
李存信看见李嗣昭出来,略微怔了一怔,一抹诧异只是一闪而过,便抢先笑道:“原来益光也在。”
李嗣昭脸上挤出一点笑意,语气却不冷不热:“正阳有事,某岂能不来?”
李存信笑着点了点头,问道:“盖仆shè可在?某有事须向盖仆shè面陈。”
李嗣昭微微抬起下巴,道:“盖仆shè说,他正处理一桩命案,忙得很,此刻无暇与都校会面,请都校在此稍等片刻。”
李存信并未料到会吃闭门羹,闻言不禁呆了一呆,而后忽然一惊:“命案?什么命案?”
李嗣昭看了他一眼,眼中露出一丝鄙夷,挪开目光,淡淡地道:“孤儿寡母,受人陷害欺凌,上告无门,遂自戮于自家祖祠,以证清白。”
李存信的脸,忽然变得有些发黑了。
…………………………………………………………………………………………………………
王家,前院花厅。
“王辩!你做的好官!”
王笉仍是一袭白衣,以示为父带孝,但此刻她却高坐花厅正席,面带愠sè地看着面前的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此时的王笉,再不是平时那般亲和淡然的模样。
那男子身着官员常服,低头跪在王笉面前,有些底气不足似的小声分辨:“姑nǎinǎi,非是孙儿不察民情,实乃前次听了两位玄祖昭文公与昭逸公的吩咐,须得与并帅保持良好关系,是以……那李存信乃是河东蕃汉马步军都校,位高权重,若是因为此事得罪了他,难免他不在并帅跟前嚼舌,对我们王家不利……”
此人年纪怕不有王笉两个大,又是官员身份,却在她面前连头都不敢抬,口称姑nǎinǎi。盖因为王笉年纪虽小,辈分却是极高,而最关键的是,如今太原王氏的家主之印还由她代为执掌。王氏这等千年名门,若非家规之森严,哪里有如今地位?是以别看王辩身为朝廷官员,到了王笉面前却是家中普通子弟见了尊长,哪里敢多言半句!
王笉冷冷地道:“二位叔父的意思,你便是这般理解的?王辩,你读书读到哪里去了!十年前你为言官,尚敢上书弹劾宰执,十年后你身为晋阳令,在我王氏根基之地,却连一个区区藩镇将领都不敢得罪了,若是早知如此,我看当年昭文叔父就不该保举你担任如此要职!你若是连区区一个晋阳令都做不好,有生之年别想位居中枢!”
王辩见王笉怒火如此之大,甚至放出话来说他“有生之年别想位居中枢”,顿时脸sè发白,语气惶恐,连忙磕头认错:“孙儿糊涂,孙儿蒙昧,求姑nǎinǎi指点。”
须知王氏终李唐一朝在朝中都有巨大影响力,其子弟之中较为优秀的,宦途大多有保障,但若是家主对某一子弟失望之极,不愿家中给予其支持,那么……他这个王氏子弟的身份就反而成了累赘,因为其他世家一见此人在家中都得不到支持,就更加不会扶植和帮助他,一个是自家的子弟当官都不嫌多,二是不愿因为这种破事得罪王家。也就是说,一旦家主对某个子弟失去期望,这个子弟的宦途基本上就算到头了。
王笉见他态度还算诚恳,哼了一声,平息了一下怒气,才缓缓道:“也罢,既然你没弄明白二位叔父的意思,却偏偏位居如此要职,某便破例为你指点一二,你且听好,某今rì之言,不说第二遍。”
王辩忙道:“是是,姑nǎinǎi请讲,孙儿恭聆慈训。”
慈训这个词,一般用于儿子称呼母亲或者祖母的教导,王笉不过十七八岁,本来这样称呼理应让两个人都感到别扭,但偏偏他们二人一个说、一个听,都毫无不适之意,可见这早就成了寻常之事,完全不足为奇。
王笉脸sè怒sè渐消,说道:“你二位玄祖的意思,的确是与并帅维持友善,但这其中如何把握,却要你自己拿捏,偏偏你错就错在根本没有弄清楚如何维持与并帅的关系。”
王辩心中如何想,无人可以知道,但他的表现却是深深低头,不敢辩驳半个字。
王笉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你莫要不服,似你这等维持友善,只怕李并帅反而要想到别的地方去了。”
王辩忍不住好奇,问道:“孙儿愚钝,未知李并帅怎会想到别处……似孙儿这般处置,不正是我王家不yù与他发生龃龉的表现么?”
王笉见他仍不明白,忍不住摇了摇头,道:“我王家身处河东,要与李并帅保持较为友善的关系,那是自然而然的事,但这并不意味这我王家就必须靠着李并帅。你要知道,王家根基虽在河东,但王氏开枝散叶何其广,中枢朝臣何其多,我王家需要倚仗李并帅的地方并非太多,恰恰相反,李并帅需要我王家配合的时候,反而更多。是以,我王家对李并帅保持友善,只须在一些军政要务上,略微倾向一些便已足以,似你所遇这等事情,根本无须顾虑。你若是连这种事也无法坚持原则,开始明显倾向于他,他还道我王家已然持不住立场,要全面倒向他了呢!”
王辩怔住,迟疑道:“可那李存信的确是河东要人,将来说不定还会……”
“还会什么?”王笉训斥道:“你还真以为李存信有半分继任并帅的机会么?他那是痴心妄想!王辩啊王辩,你怎么就不仔细思索一下李克用的人事安排?除了李落落与李廷鸾之外,李克用诸多义儿养子,又有谁是真正掌握了强大兵权的?某知道你想说李存孝,但你又有没有想过,为何李存孝麾下带的,永远都是义儿黑鸦军?”
王辩呆了一呆,问道:“为何?”
“因为义儿黑鸦军是李克用一手带出来的军队,除了正副军使和都虞候之外,下面的将领全是李并帅用了多年的老人,就算李存孝等人起了反意,只要李克用登高一呼,他们就得变成光杆军使,麾下部众自然不会跟从。除了李存孝之外,其余掌兵的义儿,每人麾下有多少兵丁?最多的,也不足两千人罢了!而李落落的铁林军有多少人,你想过没有,这是为什么?”


卷二 开山军使 第132章 分析用人

王辩愣了一愣,恍然道:“如此说来,李克用对他诸多义儿,竟无一个放心得了的?”
王笉摇摇头:“防微杜渐罢了。现如今的李克用,风光盛极,大概也谈不上如何不放心,但他乃是武将出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