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让死者闭眼 >

第15章

让死者闭眼-第15章

小说: 让死者闭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家早年家境贫寒,原平平的两个哥哥都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原本夫经营生意,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熟悉技术,却对经营管理不在行,对原平平也就格外期待,在工作中对她非常支持。
这天晚上,原平平忙碌了一天,8点多才回到家。还没脱下外衣,拎包里的手机就响起来,是公司市场部的张欣然,在电话里她得知,一辆河北来的货车已经来到冷库门口,按照订单要拉走两吨羊腿和一吨骨泥制品,但是对方在装车前对产品的等级提出异议,认为其中有以次充好的现象。原平平知道这笔订单,对方是原氏企业的大客户,不敢怠慢,又转身出了家门,开车返回冷库。
这次确实是冷库方面的工作出现纰漏,在付货时把产品弄混了。原平平费了好一番唇舌,又多付了一百斤的货,才让对方满意。忙乎完已经快夜里11点,原平平松口气,从冷库的后房山抄近路向大门方向走过去。
在冷库的后房山与院墙之间,原平平无意中扫了一眼周围的环境,忽然有一种震撼的感觉,红砖的高墙,如此熟悉,是她记忆中永远抹不去的痕迹。原平平感到全身的汗毛孔在胀大,出了一身冷汗。就是这里,这就是她在空中俯瞰到的杀人现场,这感觉是如此强烈,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恐怖的夜晚,凶手就在她身旁,一刀刀地向另一个人身上扎过去。
原平平好像坠入到一场噩梦中,原来她苦苦寻觅的凶案现场就在她身边,而凶手可能也就在她身边。一想到这些,她就浑身发冷,似乎身旁有一双恐怖的眼睛在窥视着她。
由于有过一次辨认现场失败的经验,原平平这次没有莽撞,而且她对身边的人也增添了戒备。在经历几天的痛苦折磨后,她做出了一个决定:再次上天,从空中辨认现场。
这也许是刑侦史上罕见的从高空确认现场。
这一切她都瞒着所有人悄悄地进行。她通过航空公司的同学确定过飞行路线、高度和时间,并考虑到天气的因素,最终选择了一趟飞往广西的往返均在晚上10点左右的航班,而且来回的座位都是靠窗位置,均朝着原氏企业的方向。
在飞机离开楚原市的时候,她透过窗户寻找自家的冷库。当那堵熟悉的红砖墙映入眼帘时,她的心瞬间沉了下去,似乎置身冰窖中。
第二天返回的时候,依然是晴朗的夜空,依然是曾经使她激动不已的夜景,她却已经没有心情欣赏。当飞机驶近她要追寻的地点时,她的心在狂跳,不知道等待她的将是多么可怕的真相。
恐怖的红砖墙,与她的记忆一模一样,那墙上仿佛还在流淌着暗红色的鲜血,向她扑面而来,越来越近……
4。无尸命案
原平平回到楚原后,没有直接报案,而是把我约出来见面,向我诉说了事情的经过。
听到她为了这件事付出这么多努力,我也有些佩服她的执著。我说:“既然这样,你先别对其他人说起这件事,我回去队里,向领导请示后,看看我们下一步怎么做。你放心,不管怎样,我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
回到刑警队,我向沈恕汇报了这件事的最新进展。沈恕说:“虽然原平平做了许多努力,但是这起案子还是不能立案,没有证据,没有尸体,缺乏立案的基础。原氏企业在市里也有些影响,原本夫多半还是个代表、委员什么的,我们刑警这样无凭无据地找上门去,原本夫向上面参一本,咱们受处分不说,这个案子是别想查了。”
我说:“那咱们也不能置之不管啊,不然这样,我先不暴露身份,找个借口到现场转一圈,看看能不能发现疑点。只要有一点证据,刑警们就有理由登门查案了。”
沈恕说:“我相信你的能力,就放开手去做吧,注意把握住分寸。”
和原平平商定了计划后,我在第二天晚上9点多钟和她来到冷库的后院。这时冷库里除去看更的老头陈伯,再没有其他人,而原平平也嘱咐过陈伯不要到后院来。
根据原平平的指认,我划定了凶杀现场的区域。然后取出防毒面罩,给自己和原平平分别戴上。又从随身的背包里取出一包黄色的粉末,均匀地洒在地面上和墙上。在夜色的衬托下,地面和墙上都显现出斑斑点点的淡淡的蓝绿色荧光。
原平平对这个地方本就有些心理障碍,亲眼看到这样诡异的场景,头皮又开始发麻,但是为了揭开谜底,也只好硬撑着留在现场。
荧光出现后,我立刻取出相机,对每一处荧光拍照取证。又取出刀片和证物袋,小心翼翼地在每一处荧光上刮取细微的粉末,编好号码装在证物袋里。
原平平见我手脚麻利地忙碌,她站在旁边什么忙也帮不上,终于忍不住问我:“你在干什么?”
我把十几个证物袋装在挎包里,拉着原平平说:“我们快离开这儿,别被人看见,我到车上给你讲。”
我在车上告诉原平平,我使用的黄色粉末是发光氨,可以用来鉴别经过擦洗、很长时间以前的血痕。如果这里确实发生过凶杀案,由于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必须使用发光氨才能分辨出血迹。发光氨是强酸,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都有刺激作用,所以我们都要戴上面罩。发光氨和血迹里的血红素发生反应,会显出蓝绿色的荧光,灵敏度非常高,分辨率最高可以达到百万分之一,即一滴血混在一百万滴水中时也可以被检验出来。你刚才看到的那些蓝绿色荧光,都是肉眼看不出来的干涸的血迹。不过这里是冷库,这些荧光也许是家禽家畜遗留的血迹,这需要回法医室做鉴定。
车到下一个路口时,我对原平平说:“这些血迹的鉴定需要时间,你就别和我回队里了,先回家休息,等有了结果我再通知你,以后还需要你的配合。”
鉴定结果显示,在地面上和墙上的十七处血迹中,有十三处是动物血迹,四处是人的血迹。人的血迹分别是A型和AB型,A型血迹只有一处,在地面上,AB型血迹有一处在地面上,两处在墙上,墙上的一处为喷溅式血迹。如果这些血迹是被害人留下的,那么AB型血迹最值得怀疑。当然,也不能排除这些血迹都是员工在工作时受伤留下来的。
根据安排,原平在冷库的员工中下了一个通告,从即日起,将给所有在工作中受伤的工友发放工伤补贴,即便是小的伤口,也可以免费打破伤风预防针,并领到一定金额的现金作为补助。这条新的福利条款适用于此前的三个月内受伤的员工,只要受伤时有其他员工在场并可资证明,即可领取工伤补贴。
通告发出后,很快有员工回应,装卸工人张平表示他在一个多月前曾在往车上装羊肉时被尖利的骨头割到,伤口很长很深,出了很多血,现在已经结疤,有当时一起做工的李响和常富民作证。
检验结果表示,地面上的一滴A型血正是张平留下来的,而且伤疤和证人都与他所说的相符,排除了张平是凶手的嫌疑。而地面上和墙上留下的AB型血迹,一直没有对应的伤者出现,其中一处更是呈现喷溅式痕迹,疑点更加突出。
我向沈恕汇报过案情的调查进展,并商讨下一步的措施。沈恕说:“你发现的血迹,和原平平对现场的指认,都是佐证,虽然你们的证据足以说服我,但是不足以说服局领导,仍不具备立案的条件,我的意见是,你继续对这个案子跟进,争取找出受害人,我会派许天华协助你,你在取证过程中有任何困难,我都会全力支持。”
根据我的判断,在现场留下大量AB型血迹的受害人很可能已经死亡,所以眼下最重要的是找到尸体,或者查出受害人的身份。
冷库坐落在一个封闭的院落里,晚上8点以后,除非有远道来的客户的装货车,员工们部下班回家,只有一个看更人陈伯,所以他就成为我们人手的第一个突破口。
供货记录显示,在原平平目睹凶杀案的那天夜里,并没有出货,也就是说,当时整个院落里只有看更人。但是现在看更的陈伯来到冷库工作还不满一个月,凶案发生当天的看更人梁满仓已经离开,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梁满仓成为本案的第一嫌疑人。
据知情者介绍,梁满仓四十出头,好像是两广一带的人,来到楚原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原家的冷库看更,一做就是两年。一个月前,梁满仓和一个名叫钱文迪的冷库部门主管打架,失手把钱文迪的头打破,就偷跑了,没有人知道他去哪里。
钱文迪今年三十五岁,在原家工作多年,积功升到冷库的第三间库房主管,他忠心耿耿,很受原家父子的赏识。他与梁满仓打架的当晚,是由于外地的一个大客户急需一批骨泥制品,运货车在晚上9点多才到,需要装货后连夜赶回去。钱文迪就带着客户要进入冷库。
按照冷库的规定,晚上8点以后,客户运货车必须有订货单或冷库总经理原田的签字才可以进入,但其时原田身在外地,仅在电话里口头许可了出这批货。而客户由于事出突然,又没有订货单,梁满仓无论如何也不允许运货车进入冷库。钱文迪气急之下,就和梁满仓口角起来,情况混乱中,梁满仓挥起一只茶杯把钱文迪的头打破,血流如洼,钱文迪叫嚷着要报警,梁满仓受到惊吓,就跑得再没了踪影。
5。人海追逃
许天华在初期调查中掌握到梁满仓的线索,立刻向沈恕汇报,认为梁满仓在案发后奇怪地消失,即使不是凶手,至少也是知情人,与本案有密切联系。
沈恕认可这种推测,说:“梁满仓是我们目前唯一可以追寻的线索,争取把他作为突破口,尽快找到他,但是要注意保密,别闹出太大动静。”许天华答应着去了。
梁满仓在冷库有档案,但是经过验证,身份证是假的,经历也是编造的。只知道他身高一米七左右,偏瘦,长相有些凶恶,说普通话,但是口音很重,没有什么朋友,所以大家都不了解他的底细。
向广东和广西的公安厅发出协查通报七天后,一条线索反映上来。知情者认为梁满仓本名应叫梁囤,是广西大姚乡人,五年前因田地纠纷,把一个乡亲打至重伤后潜逃。经过比对照片,楚原警方确认梁满仓就是梁囤。
梁囤在楚原没有社会关系,一旦逃逸,想找到他几乎等同于大海捞针。但作为刑警队后起之秀的许天华,有几手绝活,识别假身份证就是他的专长之一,对混迹在松江省内的假证制造人员也了如指掌。
第二代身份证视读防伪运用的是三原色原理,把身份证拿在手里,用左眼看是黄色,右眼看是绿色,两眼一起看则是蓝色,白天、夜晚所显现的又是不同的光泽。假证制造者毕竟不能投入太高的成本,所以这项技术略有差异,最主要表现在色泽的深浅上。许天华对梁囤的假身份证进行分析后,确认这是松江省朝海市的假证大王曹为民的手笔。许天华立刻赶到朝海,略施小计就把曹为民钓了出来。
曹为民在许天华的威逼利诱下,很快全盘交代了给梁囤制作假证的事实。据曹为民说,他给梁囤一共做了三个假身份证,名字分别是梁满仓、梁祥和林祥,其中梁满仓和梁祥两个名字的身份证上用的是他本人的照片,林祥的身份证上用的是长相与他接近的男子的照片。
许天华通过沈恕的协助,以梁满仓是负案在逃犯的名义向省内发出协查通报,其巾只字未提原氏企业的命案。
两周后,有特情向松江省灵岩市平安路派出所汇报,在一家小旅馆内发现使用林祥的身份证登记住宿的客人,其体貌特征与在逃犯梁囤十分相似。
许天华在当地的刑警配合下,将这名客人扣住盘问,正是负案在逃的梁囤。
梁囤对他在老家伤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至于他从原氏企业的冷库出逃的当天晚上,他也承认是因为失手打伤钱文迪,唯恐身份暴露而出逃。
沈恕提到原平平在空中目睹凶杀案的日期,问梁囤那天晚上在做什么?
梁囤说:“这都快两个月了,我早忘了,我平时就在那儿看更,也没有休息日,就住在门卫房里。”
沈恕说:“你再仔细想想,约两个月前的某一天夜里,你有没有听见或看见异常情况?”
梁囤说:“没有,一个储存冻肉的冷库,没有小偷惦记,虽然现在肉金贵,老百姓吃不起肉,但是冒那么大的风险来偷几斤肉也不值得。”
沈恕说:“不是关于小偷,在那段时间,有没有什么事情引起你注意,或者让你感觉有些异样?那天晚上,有没有人进入冷库?”
梁囤用力想了想,说:“我确实想不起来了,除了钱文迪一定要进冷库的那天晚上,最近一段时间都是风平浪静。”
沈恕说:“原氏企业开业这么多年,像那灭晚上客户突然需要紧急出货的情况应该不是第一次出现,以往是怎么处理的?”
梁囤说:“客户要是想紧急出货,手头没有订货单,刚巧原总又不在家,就会给我一个口头通知,但是那天他没通知我,只通知了钱文迪,所以才造成误会。钱文迪那天说话很冲,有点狗仗人势的意思,我一时冲动,才出手打了他。”
沈恕说:“你说的原总就是原田?”
梁囤说:“是。”
沈恕说:“你以冷库为家,吃住都在那里,从来没有一个晚上离开过吗?”
梁囤想了想说:“离开过一次。有一天晚上有人找我喝酒,钱文迪给我放了假。”
沈恕说:“谁找你喝酒?谁给你替的班?”
梁囤说:“就是冷库几个扛活的兄弟,马老二他们,找我喝的酒,开销都是公司报的,算是一次福利,谁替班我也不知道,是钱文迪安排的。”
沈恕说:“那是哪天?”
梁囤说:“实在是想不起来了,我的日子过得稀里糊涂的,记日期没用。”
沈恕说:“原平平你知道吗?”
梁囤说:“知道啊,那是原总的妹妹,刚从美国回来的。”
沈恕说:“你们出去喝酒,是不是就是原平平回来的那天晚上?”
梁囤想了想说:“还真是,我们出去喝酒的第二天,就听说大小姐从美国回来了,你要是不说,我早忘了。”
6。绝迹人间
审讯过梁囤后,沈恕显得很兴奋,向许天华说:“咱们这次没立案就私自展开调查,万一有什么纰漏,不大不小也是项罪名。现在案情进展得还算顺利。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虽然还没有确切证据,但是可以肯定,在原平平乘飞机回来的那天晚上,在冷库里确实曾经发生过一起攻袭案件。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找到受害人或受害人的尸体。”
许天华说:“根据梁囤的供述,我大胆地推测一下,那天晚上应该是发生了一起刻意安排的杀人案,然后凶手迅速毁尸灭迹。由于安排得很巧妙,尸体至今没被人发现。事后,凶手又故意安排了一次事件,把梁满仓吓走。这是一起蓄意谋杀,而且不露痕迹。如果不是原平平在空中的偶然目击,也许这起案件将永远不为世人所知。”
沈恕赞许地说:“你的推测符合情理,也很有逻辑。迄今为止,凶手还不知道我们正在调查这起案子,我们在暗处,非常有利。钱文迪是本案的另一个突破口,你找个借口和他接近,别透露出你的实际用意。不妨把梁囤落网的消息透露给他,以调查他们的打架事件为名,去探探他的口风。”
许天华答应着去了。
沈恕随后又找到我,向我介绍了案情的进展,说:“目前案情还不能公开的关键就在于没有受害人,也找不到受害人尸体。近一段时问,各派出所上报的失踪人口里,没有与原氏企业发生关系的,也都没有死亡的迹象。基本可以肯定受害人的家属还没有报案,或者已在外地报案。我已经布置许天华在外围突破,我集中精力寻找受害人的线索。”
我说:“恭喜恭喜,终于有点眉目,一番努力总算没有自费,不知道我还有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