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万法诛天 >

第2章

万法诛天-第2章

小说: 万法诛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色已晚,秦轩也不想再看了,正准备洗漱一番歇息时,一本不起眼的小书映入他的眼帘——《大殷通史》,这本书上铺着厚厚的一层灰,似乎一直都未被阅读过。
通史意味着记载着大殷皇朝建国以来的史实。
放在在书架角落里的《大殷通史》,顿时提起了秦轩的兴趣,拿起《大殷通史》,将书上的灰尘吹去,当打开第一页时,一丝诡异的青色之气,在雾蒙蒙的灰尘中,悄悄然的钻入秦轩的眉心之中。
秦轩浑身打了一个冷战,却是却未有任何的察觉!而是沉迷进了大殷史诗一般的历史长河当中
《大殷通史》详细的叙述了大殷皇朝的各大史诗一般的大事件,大殷的开国皇帝,建国不久,因民心不稳,招来妖族的入侵,妖族的三大妖皇,同时出手,竟是直接杀到了上京城的皇城之内,那三大妖皇有着通天的本领,三人联手,大殷无人可与之匹敌。
即使大殷拥有数十万儒将,也无法抵挡三大妖皇的脚步,更甚者,妖族未动一兵一卒,上京城血流成河,无数儒将被三位妖皇所斩杀,大殷岌岌可危!
当三位妖族皇者,踏上皇城内时,天地翻涌,一股震天的妖气瞬间弥漫在皇城之内,金銮殿的人皇正坐在皇座之上,等待三妖皇的到来,他自然明白,这三位妖皇乃是至高无上的强者,殷国无人能破解他们三人的联手。
而在这无奈时刻,儒家三公站了出来,他们皆是一百多岁的老者,乃是开国功臣,本是准备辞官回乡颐养天年,可谁料到三大妖皇竟然是联手要手刃当今开国人皇!


'正文 第四章 儒家三公'

    为了苍生,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三公义无反顾!
三公自知年事已高,怎敌得过拥有上千年寿元的妖皇,于是他们用上身体内最后的精气与精血,凝于纸笔之中,勾画出一副三公共同的丹青墨宝!
儒家乃是以体内丹田真气来修炼,若是心中刚正不阿,真气在经脉中流动,能引来天地间的浩然正气,三公将仅剩的寿元画出一副震惊世人,前无古人的丹青墨宝——仁者无敌!
据说三公在写字时,天生异变!浩瀚无际的天边,聚集为一条宛如瀑布一般,延绵不绝的云彩,在天地飘落,端的是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浩瀚之美,震慑所有人的魂魄。
浩然天地,正气长存!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凝聚于丹青之中,而儒家三公,同时寿元用尽,烟消雾散,人皇立刻命人,将“仁者无敌”装订成匾额,挂于金銮殿之上,震慑万里妖邪。
三大妖皇刚一踏入皇城之中,丹青墨宝,立刻是发出仁者一般的威严之气,引得天地浩然正气凝聚,那正气犹如星河一般壮阔,轰向三位妖皇。
妖族三皇同时色变!三人同时出手,以妖族无上功法相抵抗,却是直接被浩然正气震的倒地吐血,差一点便魂飞魄散,旋即三位妖皇落荒而逃,再不敢踏足皇城一步!
儒家三公——太师,太保,太傅,一战成名,虽是身死,却是千古流芳,受千万儒生膜拜,这也使得,殷国皇族更加信任儒家,这也是为何,大殷皇朝罢黜百家,只兴儒家的原因。
儒家的丹田真气,实在是让人敬畏不已。
“啪!”一声脆响,秦轩将《大殷通史》轻轻合上,可心中依旧澎湃,难以平静下来,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当今的儒家,不仅文可治国,武可安邦,实在是厉害。
而《大殷通史》中更是介绍到,儒家三公乃是领悟了天人合一之境,才将天地间浩然正气,凝于笔墨,击退三皇。
天人合一之境!秦轩一颗心都快跳出来了,自己不正是来到这个中土神州后,领会到了么,难道自己也能如同三公般这么厉害?
秦轩很快苦笑的摇了摇头,自己又不会儒家的丹田真气,如何引的动浩然正气,只是能让画卷多一些灵动之气气罢了。
但这足以让秦轩十分心动了,习得儒家真气,那么自己便有可能达到开国儒家三公的成就!
可如今家徒四壁,还是先考取功名吧,一个秀才,还上不了什么台面,秦轩很现实的想到如今的处境,倒真是要一步步的来了,不可急于一时。
秦轩沉思一会儿,便不再多想,躺在床上进入了梦乡
混混沌沌中,一片朦胧迷雾出现在眼前,秦轩此时出现在雾蒙蒙之处,暗道,这是在梦境中么,可为何又有些真实,这到底是什么地方?
秦轩有些心悸,狠狠的掐了一下自己的手臂,当感觉不到任何的疼痛时,才确认这真的是一个梦,一个似幻似真的梦!
“咚咚”轻轻的脚步声在远处传来,在这如死水一般寂静的梦中,却显得十分的嘹亮,秦轩顿时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里,还有其他人!
远方模糊的人影,越来越清晰,秦轩的心跳声越发的快速起来,首先看到的是一件交领大袖,四周镶边的袍子,似乎是一件道袍,那人的模样渐渐映入眼帘,一双白眉长而细密,两鬓白须三尺有余,双眸炯炯有神,如星辰一般深邃,举手投足间,仙风道骨,像极了一位得道高人的道士!
在秦轩的记忆中,不曾听说过,大殷国还有道士的存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士哼唱着,缓步走来
当走到秦轩面前时,秦轩吞口唾沫道:“请问道长,我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道士淡淡一笑:“此话问的好,是我将你引来这梦境之中。”
“为何?”
“因你是老道的有缘人?”
“何谓有缘人?”
“问的好!”
老道士说到此处,也不知道怎么的,秦轩有一种很想抽他的冲动!
“你既为儒家学生,应是未读过道家的道学吧?”老道士怅然一叹道。
“还有道学这一说?”秦轩惊讶道,恍然想到什么,问道:“你说的是道家么?”
老道士眼中闪过异彩:“如今大殷罢黜百家,只重儒家,你还知道道家?”
什么墨家,道家,儒家的,秦轩怎会不知,当然,这是他心中最深处的秘密,自然不会向老道士说,笑道:“无意中发现学的书,闲来无事,看了几眼。”
“好,那我便考考你,”老道士神采飞扬:“道家无为,说的何意?”
秦轩张嘴便答:“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儒家以仁治国,而道家便是无为而治,秦轩前世饱读各大书籍,怎会不知的。
“说的好,说的好,”老道士哈哈大笑:“若不是我已知你是一位儒生秀才,怕是我会误认为你是道家学生呢。”
“道长,有句话,我不知当不当问,”秦轩好奇道。
“请说!”
“为何世上人,只知儒家,却不知道家。”
“问的好,问的好啊,”老道士再次哈哈大笑,只是笑声中能看到他眼角的晶莹:“在千年以前,儒家还只是依靠着道家繁衍生息,前朝大夏国,以道家道学为国之根本,那时的道家,兴旺无比,却不曾想到,受到异族的入侵,大夏灭亡,道家无数道强者陨灭,几乎是死的干净,道家从此一蹶不振,儒家趁势崛起,替代了道家,建立了大殷皇朝。”


'正文 第五章 夺天造化经'

    异族!莫非又是妖族的妖皇作梗?秦轩道:“是妖族?”
老道士神色萧条的摇了摇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似乎刺痛了他的心弦。
“蛮族还是狄族?”
老道士接着摇头。
《大殷通史》清晰的记载着,中土大地只有妖族,狄族与蛮族大三异类,不是这三族,难道还有其他的异族么?秦轩惊异道:“是什么异族?”
老道士摇了摇头:“我如今只是一缕残魂,许多记忆已是无法想起来,但应该不是这三大异族。”
残魂?秦轩咯噔了一下,似乎明白到老道士为何会出现这里,因为他根本就在自己的体内,而刚才翻阅《大殷通史》时,身体打了个寒战,本是没有太在意,原来那老道的残魂竟然是藏于这本书中。
若是这般,那老道士至少也有一千岁了!秦轩一阵咋舌。
老道士摆了摆手:“这等不堪回首之事,不提也罢,”语峰一转,振振有词道:“有缘人,你是如何看待儒家与道家的。”
秦轩想了想,答道:“儒学好比山,巍峨雄壮,草木兽虫以之生,**风雷以之出,仁慈而伟大,而道学好比水,上善苦水,水柔顺而处下.善利万物而不争,绵绵不绝而攻坚强考莫之能胜,谦虚而深沉。”
“山岭育养生物,静中有动,水势任其自流.动中有静!”
“好一个上善若水,说的好,”老道士双唇颤抖着,惊异的看着秦轩:“秦公子的才学,老道我都是生平罕见,佩服,佩服!”
老道士有着一千多年的阅历,从未见过有人能将儒学与道学,了解的如此通透,实在让他惊讶万分,敬佩万分,可是秦轩才十七岁的年纪,便能拥有这般见识,实在是怪异!
“道学与儒学,你认为谁更胜一筹,”老道士越发有兴致的问道。
“各有千秋,道学更胜治国,儒学更胜安邦!”
“何解?”
“道学讲的是无为而治,无为而冶有宽刑简政、休养生息,官无为而民自化;上无为而下有为,有所为有所不为,道学以民治国,万民乃是国之根本,自然最为适合治国,而儒学讲的是忠君之道,以君王为天,这便是错了。”
“妙哉,妙哉!”
老道士双眸发亮:“那为何儒家更胜安邦?”
“儒学以仁义孝为重,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此,儒家门生追求无上武道,倾尽全力,平定天下!而道学却是讲的是道法自然,随心所欲,随遇而安,不懂得居安思危,才使得道家一脉衰败如此。”
秦轩狠狠的咽了一口唾沫,这般长篇大论的,谁都会口干舌燥,只是这老道士的问题真是太多了,还好自己肚子里有“货”!自己这一番高谈,应当是能让老道满意的,只是让老道士开心了,自己会不会有回报?
“唉”老道士深深的叹了口气:“秦公子的话,说到老道我心坎里去了!”
老道士看了秦轩一眼,道:“可惜道家已是凋零如此,再无人继承道统了”
来了,来了!秦轩眼眸中闪过一丝狡黠之意,正等着他接着说下去。
老道士满汉深意的再次凝望:“秦公子,你可愿意接受我的传承么?”
“这!”秦轩洋装一副无比惊恐的模样:“道长,你也知道,我乃是一位儒生,怎敢触及道学。”
“呵呵!”老道潇洒一笑:“想必你已知道儒家修的丹田真气,你可知我道家的修炼?”
“不知,还请道长赐教。”
“道家修炼的乃是魂魄,精元化气,气练阴魂,修的无上道法,破天劫,长生不死!”
长生不死!秦轩身躯颤抖了几下,前世死亡前的痛苦,依然历历在目,长生之术对于他来说,比平常人的诱惑力,还要强上几倍。
“这么厉害?”
老道士抚摸着长须:“道家有千般道法,万般道术,你说厉害么。”
“道长,你还是先说说你的意愿吧。”
“我传你道术,你要答应我,扬我道家正统,传我道家道学!”
在儒家鼎盛的大殷皇朝,若是传播道学,怕是刚刚踏出家门,便是被人乱刀砍死了不过若是得到道家正统的道法,拥有强大的实力,倒是可以这般。
秦轩信誓旦旦道:“好,我答应了!”、
“不后悔?”
“为何要后悔?”
老道士自然也心中明白,这是一条充满荆棘之路,坎坷无比:“我想知你心中所想。”
“不成疯,便成魔!”秦轩眉宇间英气逼人,前世平淡而亡,死之前还被人所诟病,今世要痛痛快快,轰轰烈烈的活一场,纵然身死,也要干一件惊天地,泣鬼神之事,不成疯,便成魔!
这比长生,还要来的快慰人心,这才是秦轩想要的,证道于天下,万古流芳!
“好一个不成疯,便成魔,”老道士哈哈大笑:“日后你定能有一番作为。”
说完,老道士在秦轩的眉心一点,手指间发出耀眼的青光,一道灵识刺入秦轩的识海:“《夺天造化经》,夺天地之气运,造化于己身,吸朝霞之紫气,修气运之术!”
气运之术!秦轩心头一咯噔,还有这等修炼道法?
“气运代表着命运与气数,此道法修得大成后,想死都难,”老道士抚着长须,高深莫测道。
“”
还有这么逆天的道法?秦轩大感汗颜,然而心中更加好奇这老道士在前朝大夏国时,是什么身份,若是他修了这道法,应当是能位极人臣的。
“我再赐你一副乾坤无极八卦图,若是冥想,这八卦图会自动出现,”老道士又在他眉心一点:“道家修炼乃是冥想打坐,修炼阴魂,这乾坤无极八卦图乃是一件太古时期的神物,对于你的修炼,我想能事半功倍。”
秦轩点了点头:“多谢道长的慷慨,晚辈铭记于心。”
老道士点了点头:“道家修炼的境界,分为太极镜,两仪镜,四象境,八卦镜,万物境,九重境,阴仙。”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这是道家的万物论,道家的修炼其实与道学也是息息相关的。
“道家修炼,首先是精元化气,精气正是太极中的混沌之气,太极生两仪,精气化阴阳二气,摒去阳气,以阴气修炼,“自然”而生四象——春夏秋冬四季,感受“自然”季节之变化,四象则生八卦,八卦可化为万物,万物境之后,便是要面临九重天劫,这便是道家最为危险的九重境,若是跨过后,则可成为阴仙,长生不老。”
秦轩虚心听着老道士的教导,一字一句的在脑海中闪烁着。


'正文 第六章 丹青笔墨'

    “那儒家的丹田真气,修得大成,难道称作为阳仙?”秦轩回想《大殷通史》,武道炼到极致,可武破虚空,逆天成仙,而儒家的丹田真气乃是正阳之气,若道家称为阴仙,想必武道最高境界应该是阳仙了。
老道士点了点头:“是的,儒家的修炼,并不比道家弱,而你身体被神雷洗礼过——破而后立,这般体质,你应当也是可以修炼真气的。”
“你的意思是?”秦轩微微震惊道。
老道士摇摇头,一副不可说,不可说的模样:“日后便要看你的造化了。”
旋即,老道士消失在梦幻之中
秦轩心头触动,如老道士这般说法,似乎道家道法与儒家武学,似乎是可以同修的!
打开始看了儒家开国三公的事迹,秦轩更希冀于修炼儒家丹田真气,但以他的穷乡秀才,很难梦想成真,当老道士的出现,所谓近水楼先得月,秦轩自然会选择道家的道法了。
而若是道家与儒家可同修,秦轩可不会去浪费来之不易的天人合一的感悟之境,而以儒家作为起点,再来宣扬道统,这是最为安全的做法!
儒道同修,阴阳双修,其中艰险,也说不清,道不明,老道士欲言又止,想必修炼并非易事。
但秦轩乃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连死的都不怕,还怕什么,追求的便是儒道双修,惊天地,动神州!
此时,秦轩悠悠醒来,望着窗外刺眼的日光,心道,刚才的到底是梦,还是真实的?
脑海中骤然闪现《夺天造化经》的要诀,是真的!秦轩眼中闪烁异彩,没想到还能有这等奇遇,然而老道士只是一缕残魂,只能在道法上给予自己一些指点,修炼之事,还需要自己努力才行。
太极镜——精元化气,秦轩感悟着道家修炼之法,盘坐在床上,进入冥想之中,立刻便感觉体内的精元在微微跳动着,而这时,他再次进入奇异的“梦境”之中,只是此刻没有老道士的身影。
秦轩的眉心中青光大放,一个小型的八方圆盘在他眉心中钻出,越变越大,眨眼之间变成一副八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