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陪嫁通房重生记+3番外 作者:月照流霜(晋江vip2013-10-06正文完结) >

第30章

陪嫁通房重生记+3番外 作者:月照流霜(晋江vip2013-10-06正文完结)-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相看的时候孟张氏挑不出大错,咋地也不能撇了朱家的脸面随便说不行的。

    韵秋三人到了镇上,发现大郎早早赶了牛车在大车店那边等着了。

    原来,大郎想着她们必定下午回来,只上了半天工就赶来接她们。现在,天大的事儿都抵不过自家妹子的亲事儿重要!

    全哥儿也是早早地等在了村口探着脑袋张望,看到韵秋她们欢喜的不得了,直接亲热地拽了郭氏的包袱到自己怀里,说要让郭氏歇歇,还说刘氏带着他把屋里收拾的干净利索,该擦的该洗的一律不肯漏下。

    她们一行人刚进家门,朱大娘就赶过来寒暄了一番。

    当天晚上,林氏她们就把韵秋第二天要穿戴的东西给检视了一番。

    干娘郭氏拿着那件水蓝色夏裙了细看了一遍,满意地点头,“嗯,秋丫头心中自有计较,穿这件好!颜色清爽耐看又大方的,不是那种浮气的大红大绿大紫的颜色。新旧也刚刚好,既不显得咱们失礼不重视也不是明显地为了相看而赶制新衣穿!”

    林氏笑眯眯地接话说,“刚刚我还想说不如穿件粉红的才喜气呢!老姐姐是城里人,经见的时兴儿物件比我们多多了。连老姐姐都这样说来,那肯定是错不了的,明个儿二丫就穿这件了!。”

    “大妹子不嫌我这当干娘的话多,管到头里就行了!”郭氏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到。

    “我咋能那样想,那我都成啥人了?老姐姐放心,可别再说外道话了。就凭您对二丫忙前忙后的疼爱样,说是亲娘也不为过。您能这样心疼二丫,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只要是对的,我都没啥意见,就那啥马头的?”林氏连连摆手和郭氏说着掏心窝子的话,这会儿忘了词了,就转头问韵秋,“二丫,那句文绉绉的话是咋说来着?我这会儿学不成嘴了!”

    正在翻看包袱的韵秋抬头,“娘,你是想说唯干娘马首是瞻吧!”

    “对对,就是这么个意思!”林氏连连点头。

    郭氏和一旁抱着大宝的刘氏也跟着欢快地笑起来。

    韵秋她们商量着耳朵上就戴以前郭氏送的那对家传的玉耳坠,至于头发上戴的,自家就有现成的精致珠花,只需要挑一朵颜色和衣服搭配的就行,一点都不为难。

    担心睡不好会显得明个儿的脸色没精神,一家子是早早就睡下了。可是躺下半天也睡不着,听着旁边的林氏和郭氏也还醒着的气息声,韵秋叹气,还不如和往常一样聊会子家常再睡呢!

    第二天一大早的,大郎就起床“呼啦呼啦”地把院子仔细打扫的干干净净,别说平日里不常清理的犄角旮旯了,就是猪圈都不肯放过。

    韵秋对正给她梳头的郭氏嗔道,“干娘,你看大哥,一大早的就不让人安生。”

    “嗨,由他去呗!你大哥不也是心里高兴地没地方使劲儿嘛!”郭氏耐心地用木梳子从韵秋的头顶疏到发梢,“瞧你这一头乌黑浓密的好头发,握在手里又光又滑,跟匹黑绸缎似的!”

    韵秋本就肤白细腻,又没下地劳作暴晒过,在乡下姑娘里本就是个打眼的,就不想敷粉擦胭脂的,没得让孟张氏觉得自己太过妖妖娆绕的心里不喜欢。毕竟,庄户人家相看媳妇和城里人想的不一样,太过涂脂抹粉的反而适得其反。

    和郭氏商量了一下,韵秋就用水调了点黛粉轻轻地描了下本就柳叶般秀丽的眉毛。

    一家子围在一起吃了早饭,就收拾了一番净等着孟家人上门了。

    郭氏昨天来的时候穿的就是件今年新做的夏衣,一副出门做客的打扮,自是不需要再收拾就很体面了。

    这会儿林氏他们做完家务活,都换下了平日里缝缝补补的家常衣服,穿上了平日里舍不得上身的衣服,虽然还是便宜的棉布料子,但这已经是平日出门最好的衣服了。

    全哥儿穿的是郭氏之前给他新做的。

    刘氏也给大宝戴上了满月的时候,韵秋让大郎从京里捎回来的那把长命锁。小家伙脖子里突然多了这个东西,一点都不习惯,总想着塞到嘴里吃吃是个什么味。

    由此可见,韵秋一家对孟家的满意与看重,一副等待贵客临门的阵势。

    等待是最煎熬的,偏偏一家子大人哪个都不好跑去张望,只能交代了全哥儿出去机灵地看着点。

    等朱大娘带了先赶到她家的孟家人往韵秋家来的时候,全哥儿就赶忙跑回来报了信儿。

    除了大郎和全哥儿在院子外面,林氏她们在院子里迎的孟家人。

    韵秋不敢行错一步,只是规规矩矩嘴角带笑地半垂着头,听着两方人热情地说着客套话儿。

    客人迎到屋子里,韵秋仍然是保持低头害羞的微笑。

    孟家来的是孟张氏、孟小海的姑妈、春桃和孟小海四个大人,还有个小人儿,就是春桃的小儿子,这会儿被春桃抱在怀里。

    孟家人靠西墙坐,郭氏、林氏和朱大娘靠东墙坐着,刘氏和大郎张罗着端茶水。

    屋子里收拾的干净利落,堂屋的木桌上已经摆了昨个儿从县城带回来的瓜子和糖块,还有据说是儿媳妇刘氏昨个儿特意炒出来的熟花生,一看就是费了心思的。

    孟张氏和孟大姑对视一眼,不错,是个知礼懂规矩的人家。

    韵秋遵规守矩地半低着头站在郭氏的身后,任由对面的孟家人上下细细打量。

    从韵秋的眼睛只能瞄到对面坐着的几个人的腿和脚。

    正对着韵秋的这双绣竹叶的青缎子鞋,听话音该是孟张氏的,说话精明不强势但也不含糊。

    孟张氏左手边那双紫绸的绣花鞋该是她的大姑姐,也就是孟小海的大姑妈。她右手边那双粉色绣菊花的年轻女鞋,自然是春桃的,挨着春桃的那双褐色男鞋,是谁的就不言而喻了。

    说是相看,可不单单只是看看就行了。

    先是各自说说自家孩子的好处,等说个差不多的时候堂屋里就没有韵秋和孟小海啥事了,郭氏使了眼色让刘氏和韵秋进了东里间。那方,孟小海也起身到了院子里。

    说来,这也是乡下相看时惯用的默契法子,便于女儿家相看男方的长相。

    刘氏拖着韵秋到窗户边上往院子里明着偷瞧,小声笑着打趣“小姑,快看看人长的怎么样!”

    韵秋忍住羞意往外面看去,男子没有大郎高壮,但也不显单薄,皮肤比大郎白多了,透着一股子清秀劲儿……

    孟小海自觉地和大郎站在院子里说话,因为知道正被韵秋从窗子里偷看,不免有些紧张。刚刚他是可以抬头看韵秋的,心里是欢喜的厉害,不仅模样好长得也白,还有就是说不出来的感觉,反正就是和以前见过的姑娘们不一样。

    突然,那个孟小海转头往韵秋这边的窗户撒了一眼,眼睛亮亮的,吓得韵秋赶忙往后退,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心口砰砰直跳。

    刘氏小声凑到韵秋耳边说笑,“小姑,我看着孟家的小伙子可是对你稀罕的不得了,他那是明知道你在这儿故意朝着这里儿看过来的!”

    韵秋的脸更加烧得厉害,一言不发地坐在了炕上。

    作者有话要说:古代的农家相亲事件啊!

 50渠成

    韵秋静静地坐着专心偷听外面的说话声。

    这会儿唱过了红脸就该唱黑脸了。

    这不;孟小海的大姑母就问到了韵秋的娘舅家,“李家妹子,我听说外面的难听话都是林岗的周婆子惹出来的;有这样难缠不着调的亲戚总是让人头疼难堪的,猛不丁地就会被她跳起来咬上一口的?不会过两天,她又要冒出啥刺头儿吧?”这才是难啃的话头儿,明明白白地问定了亲后;亲事牢不牢靠,可别弄出个一女许二家啥的,那老孟家的笑话可就大了!

    只听林氏早有准备;斩钉截铁地保证道;“孟家大姐姐您尽管放心,我已经和林岗那边说的清清楚楚,以后两下里断了亲戚来往,凭谁也不能妄想打我闺女的主意。这事儿远近的人都可以作证的,就是去了县老爷的衙门我都敢这样说。我的亲闺女,她的亲事除了我,谁都不能强做主!虽然俺们孤儿寡母的没啥依靠,但不争馒头还要争口气呢,这种寻女婿的大事儿可是不能容许外人随意指手画脚的!”

    得了林氏的许诺,孟张氏和大姑姐相视一眼,点点头。

    朱大娘开始打哈哈说道,“二丫可是个好姑娘,俺家春桃也是命好,有个好婆婆好姑妈,将来还有个好妯娌!呵呵呵!”

    “可不是,秋丫头这孩子心眼好招人疼,不然我也不会死缠着李家妹子答应把她认给我做干女儿不是?我这可算是抢了大妹子的心头肉了!”郭氏适时地接上几句好话,给林氏搭了梯子。

    “哎,说来还是二丫高攀了!老姐姐在城里可是有家有院的体面人了,一个乡下丫头能给您做干闺女,我这当年的可是求之不得了!再者,能和孟家这样远近都知道的和厚人家议亲,这孩子真是得了老天爷的厚爱了!”林氏知趣地顺着梯子往上爬,明着夸的是郭氏和孟家,暗里也抬高了韵秋的身价。看吧,你孟家门槛高些是不错,可俺家闺女人品样貌没得挑不说,还有城里的干亲戚撑腰呢!

    ……

    听着堂屋里热热闹闹的说笑声;韵秋双手合十;祈求菩萨能给她一段好姻缘。前世已了,今生,只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中午孟家人自是去了朱大娘家留饭,那才是正儿八经的亲家门里。

    朱大娘当着孟家人的面儿就热情地邀了郭氏过去一起吃饭。这给了郭氏面子,也是在抬高韵秋的脸面。郭氏心里透亮,自是嘴上稍稍半真半假推辞了两句,就不疾不徐地跟了一帮子人去了朱家。

    吃罢午饭,孟家人坐了驴车离开,朱大娘和郭氏兴冲冲地赶回来报喜信儿,孟张氏留话说一两天里就托了媒婆正式上李家给孟小海提亲。

    得了这样让人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底儿的准信儿,郭氏就要赶回县城忙活去了。

    县城只有郭老头一人支应着,韵秋他们也不好强留,只好让大郎把人送到镇上,说一有好消息就往县城给她捎信儿。

    孟家果然说话算数,隔了一天,就托了双阳镇上有名的顾媒婆上门提亲了。

    这顾媒婆可算是家传渊源了,她的婆婆当年还是大兴县衙登记在册的官媒呢!如今这顾媒婆虽说不是官媒,可师从婆母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她婆婆还能说会道。

    半个大兴县,谁家能请了顾媒婆做媒人,那可是面上装光的事儿!说来,孟家求娶春桃的时候也是托的顾媒婆上门做媒下聘的。

    顾媒婆是自己个儿骑了头毛驴从双阳镇赶来的。毛驴的脖子上拴了两三个不大的铜铃铛,走动起来一路的“叮当叮当”声,热闹极了,很是招人。

    远远地,顾媒婆就在毛驴身上连说带笑地独自个儿朗声热闹起来,“哈哈哈哈,李家妹子,今个儿可是喜鹊登枝好事要来到啊……”

    因为两家私底已经通了气儿,这顾媒婆按规矩在堂屋的木桌上摆上了孟家的两色提亲礼盒后;就随身给林氏递上了孟小冬的庚帖。

    乡下可不比世家大户的规矩足;定亲要严格按照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进行。

    一般乡下人家,大多就走个合八字定婚期、送聘礼和亲迎的过场。就这,在乡下都算热闹的了,能惊动几个庄子的大人小孩跑去看热闹。

    想当年许翰林太太计较了一番长相、陪嫁和助力之后,相中赵家大小姐的时候,可是当场就插了一支金钗在赵梦然的头上,称之为“插钗”。若是不如意,就会送两匹彩缎,谓之“压惊”。

    那么些讲究,搁在乡下人家这里是根本行不通的。

    有那家境贫寒的,娶个媳妇儿,总共才扯几尺红布,够做身吉服和剪几根红布条儿而已。

    拉了韵秋的手上下左右瞅了个遍,顾媒婆自是一番夸张的赞誉说辞,“哎呦,我这说了几十年的媒了,尽没见着过这样标识体面惹人心疼的闺女,瞧这股子水灵劲儿;怪不得老孟家急巴巴地催了我过来,竟是半刻也不让耽搁……”

    臊的韵秋抬不起头来。暗道,怪不得这顾媒婆子名气大,乔媒婆和她比,明显的道行浅了不少。

    一番殷勤招待后,林氏把早就准备好的写有韵秋生辰八字的红帖子双手递给顾媒婆带给孟家。这红帖子可是林氏费了一把鸡蛋,央了刘家庄学堂里的老先生写的呢。

    送出了几文跑腿钱,林氏婆媳两个直把顾媒婆送到大路上才回身。

    过了三天,顾媒婆又乐的合不拢嘴地骑了毛驴赶来韵秋家,送消息说八字相合,子孙满堂,大吉大利。

    这次,顾媒婆还给韵秋带来了孟小海鞋子的尺寸。按道理,下定的时候韵秋要给男方做样东西啥的,最常见的就是双鞋子。

    孟李两家说亲的事儿,可是惊动了大槐庄不少消息灵通的人家。

    待到又过了几天,到了说好下定的好日子。

    这天一大早,得到消息的郭氏老两口早早地赶来了。说起来,还是托的田大乾去城里进货的时候给捎的口信儿。

    顾媒婆和孟张氏老两口,还有春桃,坐着驴车送来了孟家的六色下定礼,两盒点心、一匹绸缎尺头、一条猪肉、一只鸡和一条鱼,另有一两银子,这些在定亲礼中算得上讲究了。

    有那家境贫寒的庄户人家下定的时候,不过就是几尺布和一条猪肉而已。

    李家的女人是精心拾掇了一桌饭菜,韵秋还亲自下厨做了一道辣爆猪肚。林氏亲自尝了尝,连连点头,才放心地让刘氏端进堂屋的饭桌上,“嗯,又辣又香真是好吃。总算没有白白糟践了那么多醋,那可是不老少呀……”

    韵秋无奈,又来了。清洗猪大肠去骚味可是比猪肚儿费东西多了;这要是当时买了猪大肠;老娘还不心疼死了?

    饭桌上有大郎特意从杨集镇上打回来的老蔡家烧酒,又请了朱大伯老两口做陪,吃的热热闹闹,宾主尽欢。

    说来,孟小冬和韵秋可是一年生的,都算是不小了。搁在那成亲早的小夫妻身上,头胎说不得都已经满地跑了。

    孟家说起来想把婚期定在年前,林氏哪里敢说想再多留留闺女的话,再说韵秋翻过这个年头就十七了,再有个啥意外的可就坏菜了,自是满口答应,就等着过一段孟家选好婚期了。

    孟家人走的时候,林氏送上准备好的包袱,里面是一双鞋两双袜子。用的布是在镇上乔表叔的裁缝铺子里扯的。

    鞋面用的藏蓝的松江布,那天相看,孟小冬身上穿的衣服就是这种布料。袜子用的是白色的细棉布,先下了水之后才裁剪的,最是柔软了。

    就这点子东西,还是韵秋在刘氏和林氏的帮扶下,熬了两三天才赶制出来的。尤其是鞋底子,可是林氏她们帮着撮线纳出来的。这可不是个容易活,要戴上顶针使唤个巧劲儿不说,还要纳出来的鞋底子针脚细密均匀,穿出去才不会被人笑话。这一双好活计的鞋底子,单靠韵秋自己的本事,没个五六天是纳不出来的。

    至此,韵秋的亲事算是最终尘埃落定了。

    终于豁然开朗了,韵秋一家子颇有一种在黑夜里蹒跚行走,苦熬到了突然拨云见日的感觉。

    韵秋觉得自己心口溢满了期待的喜悦。

    林氏走路的步子轻快了。

    大郎的饭量也见长,越吃越香。

    刘氏也不再愧疚地不敢和韵秋对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