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敖得萨档案 >

第37章

敖得萨档案-第37章

小说: 敖得萨档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证明他搞得成绩斐然。
  他退休后担任了以色列的劳工所有的柯尔工业公司的主席兼总经理。他仍然过
  着非常俭省的生活,他的迷人的妻子约娜一如既往地拒绝雇佣女仆,亲身操持全部
  家务。
  他的继任者是茨维·柴米尔将军,任职至今。
  乌里·本·晓尔少校于一九六七年六月七日星期三率领一个伞兵连攻入耶路撒
  冷老城时牺牲了。他头部中了一颗阿拉伯军团的子弹,倒在杏仁树门以东四百码的
  地方。
  西蒙·维森塔尔仍旧住在维也纳从事他的工作,东收一点,西抓一把,慢慢地
  探索着那些在逃的党卫军凶犯的下落,他每月,每年都大有收获。
  里昂于一九六八年在慕尼黑去世。他死后,原先在他带领下进行个人报复活动
  的那帮人心灰意懒,风流云散了。
  最后还有曾在去维也纳的公路上堵住了密勒的汽车的坦克车长乌利希·弗兰克
  上士。他错误地估计了他的坦克——“岩龙”——的命运。它没有进废铁堆,它被
  装上一辆货车运走了,此后他再也没有见过它。四十个月以后,他哪怕见了也无法
  认出它来了。
  它的灰色钢体车身被另行髹漆成土褐色,以便和沙漠的景色溶为一体。炮塔上
  德国陆军的黑色十字变成了淡蓝色的六角大卫星。他给它取的名字也消失了,它被
  重新命名为“马沙达精神”。
  它仍归一位上士指挥,那是一个鹰钩鼻、黑胡子的人,名叫那森·莱维。一九
  六七年六月五日,这辆M—48巴顿式坦克开始了它自从十年前由密执安州底特律城
  的工厂竣工交货以来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战斗周。它是伊斯雷尔·塔尔将军投入
  争夺米特拉山口战斗的坦克之一。两天以后,六月十日(星期六)的中午,这辆满
  身沾满尘土和油泥,弹痕累累、履带已被西奈的岩石磨成薄片的老式巴顿,在苏伊
  士运河的东岸戛然灭火了。
  译后记
  本书作者弗雷德里克.福赛斯是英国的通讯社和电视台记者,也写小说。他的
  写作特点是:抓住某一时期引人注意的政治事件,加上一些虚构的人物和情节,使
  作品既给人以真实感,又饶有情味。
  《敖德萨档案》是福赛斯的第二部小说,于一九七二年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
  书,不久并拍成电影。
  在这本小说中,一系列惊险的事件是在中东地区以埃对峙的真实背景中展开的。
  作者的同情显然是在以色列一边,因为他心目中应当根除的残暴的纳粹分子正在为
  埃及制造大规模杀人的武器。不论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或是含有某些真实的成分,
  但作者借此极度渲染并美化以色列的扩张主义,明显地暴露了他对阿拉伯民族解放
  运动的仇视态度。
  这本小说吸引读者的地方,主要在于作者对整个事件中敌对双方展开生死搏斗
  的惊险过程,包括一系列作案技术的细节,都作了异常细致,具体的描绘。由于这
  一特点,这本小说对于从事侦察工作的专业人员,似乎不无参考价值。
  ——译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