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传(虐心+经典+让人郁闷的结局~ )-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明进仔细的观察着:此时,大部分人还能咬牙支持,但一些体力较差的却已经忍耐不住剧烈运动,脚步有些踉跄了。
叶明进对中军众卫兵使了个眼色,众人会意,催马四散,按着叶明进事前的严格命令,拿着皮鞭便开始如狼似虎的抽打着掉队的士兵。伴随着劈头盖脸的皮鞭的,是一阵阵凶恶的怒吼:
“慢腾腾的干什么?快点跑!”
“猪都跑得比你们快,还不快点?!”
……
同时,叶明进也在旁大声喝斥着:“快点跑,不要装死狗!如果这点路也坚持不下去,现在就给我滚出军营!后面的训练还要艰苦得多,现在就坚持不住,还要来做什么?!我再说一次:铁甲骑只有精锐,没有孬种!”
众士兵闻言,咬紧牙关又加快了速度向着山顶奋力前进!
随着山势越来越陡峭,士兵们的呼吸也越来越急促,而原本还算整齐的队列到了半山腰以后,已经拉长了一半之多。
此时,叶明进等人也已经弃了马匹,和士兵们一起步行飞奔上山,当然,途中仍然不忘对落后的士兵施以责骂。
当叶明进看到已有士兵快接近山顶时,他便加快脚步向山顶直冲而去。叶明进功力高深,自然能越过众士兵率先登上顶峰。
叶明进在山顶上远望:此时,原本长约二里的行军队伍,已经完全拉开了。跑在最前面的士兵已快接近山顶,而最后的士兵却还在山腰中努力挣扎着。
终于,第一队士兵牛喘着登上了山头,然后二话不说,一头栽倒在地,拼命狂喘。
紧接着是第二队,第三队……
当最后几名士兵跌跌撞撞的爬上山顶时,距离出发时已经过去一个半时辰有余。
看着横七竖八躺在地上像一条条死狗一般呼呼直喘的兵将们,叶明进面色一冷,沉声大喝道:“三军列阵,迟延者立斩!”
众士兵吓了一跳,连忙拖动着几乎毫无知觉的沉重双腿努力但缓慢的排开了队列。
叶明进冷眼相看,现在士兵们个个显得萎靡不振,队列也是歪歪斜斜、松松垮垮的不成模样。就是陈亮、杨万山、李信等体力超群的大将现在也是在呼呼喘气。
叶明进一脸怒气,大喝道:“看看你们,这一点点路就累成这个样子,以后还怎么去打仗?我天朝还怎么指望靠你们去胜利?我告诉你们:从今天开始,这样的长跑是每天的一项固定训练。今天的成绩是一个半时辰,我很不满意!我要求你们全部都得在四分之三个时辰内完成。从明天开始,十天内,一又四分之一时辰内不到山顶者,早餐免除,重责三十军棍。二十天后,一个时辰内不到山顶者,五十军棍侍候,早晚二餐免除。四十天后,四分之三个时辰内没有完成者,立即滚出军营!听明白没有!?”
听闻此言,士兵们心里不由连连叫苦:“完了,这新教头真狠,以后不死也得脱层皮了!”
但内心滴血管内心滴血,众人仍是齐声应道,“听明白了!”
叶明进不由心中暗赞:即使对自己的训练方法心存疑惑,但没有人会质疑,只以绝对服从命令为天性。不愧是顾长生一手调教出来的啊。
叶明进满意的点了点头,喝令道:“现在,各军列队下山,山下已经备好了早餐,快点吃饱,下面还有训练!”
士兵们听闻终于可以下山吃饭了,顿时一阵欢呼,急忙列好队形,拖动着疲惫之至的双腿蹒跚而下……
叶明进登上点将台,冷冷审视着台下列好队的众士兵:虽然他们还没从长途跋涉的疲惫中完全恢复过来,但精神明显已经好转,队列也比在南山上整齐得多。
叶明进暗暗点头:士兵的军纪的确很好,而且他们的身体素质非常不错,看来训练强度还可以再加强。
叶明进忽然大喝一声道:“三军听令:全部卸甲,轻身待命!”
诸士兵迅速执行命令,将全部甲胄以及兵器放下后又回到队列中。
叶明进继续发令,“全军转身向后,全部蹲下,双手背在身后紧握在一起!”
众士兵们虽有些莫名其妙,但仍依令而行。一时间,校场上蹲满了人。
叶明进点了点头,大喝道,“保持蹲立姿势,跳跃前进,至营栅后转头再返回原地!”
众士兵闻言愣了:这是什么意思?蹲在地上背着双手向前跳,——这是什么训练法子,真是从未听闻。于是一时间众人大感为难,犹豫之下竟都没有动弹。
叶明进面色一板,厉声道:“军令如山,谁敢不从!一次罚,二次斩!执行军令!——三军听令:蛙跳前进!”
众人见叶明进如此狠辣,心中震惊非常,不敢抗命,只好硬着头皮开始一蹦一跳的前进。
自点将台到营栅,来回足有上千步,依靠蛙跳前进的确并不容易:其运动量之大,并不压于之前的越野跑。所以,蹦了三四百步后,士兵们已累得呼呼直喘。人人只觉眼前模糊,胸口闷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双脚酸涨难忍,每一次跳跃都像是耗尽了全部力气一般……
尽管人人异常痛苦,但军令如山,不敢不从。于是士兵们咬着牙,狠着心,仍然苦撑着……
当所有士兵重新返回点将台下时,不论军职大小,人人都全部累得瘫倒在地,大口大口直喘粗气。
叶明进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站在台上看着。当他看到众士兵总算稍稍缓过气来时,转头平静的对中军吩咐道:“击鼓,列阵!”
卫兵领命而去,拿起鼓槌便是一顿猛敲。
战鼓声刹那间响彻整个校场,士兵们虽然累得像快死般难受,但他们仍强忍着痛苦从地上缓缓爬起,重新列好阵势。
叶明进仔细观看,不要说与清早集合时相比,就是与越野跑之后的阵形相比,此时的阵容与气势也是完全不如。但士兵们个个虽已是精疲力竭,却仍硬挺着,这一点,让人不得不佩服。
叶明进完全无视士兵们眼中的恨意,微微一笑道,“我想,你们此时一定都在恨我。”
众人虽迫于军纪不敢语言,但眼中的凶光完全说明了一切。
叶明进却不以为意,继续道,“你们不回答我也知道答案:是的,你们都在恨我!我并不感到意外。现在,我把今天的训练内容的深意告诉你们。首先,清晨的长跑,并不是在整人,也不是无聊之举,那是在锻炼你们的耐力。战场上,军情瞬息万变,没有良好的体力和耐力,就不能够做到快速反应。所以我选择这样的长跑方式来锻炼你们的耐力与体力。其次,刚刚结束的训练,叫做‘蛙跳’。‘蛙跳’不仅可以锻炼你们的耐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你们双腿的爆发力以及全身的平衡性和协调性。这两种训练都对增强你们的战斗力大有好处!”
顿了顿,留意着台下士兵们的神情,叶明进又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你们解释训练的深意,日后的训练我不会再解释。也许你们会认为我的军令很奇怪甚至是不可理喻,但不管我的命令是什么,你们只能无条件服从!抗命者——死!——明白了没有!?”
“是!”士兵们知道叶明进不是在故意整他们,而是为了加大一切让他们活命的本钱,这下心情都好受多了。
叶明进笑笑,道,“今天是第一天,就到这里吧。解散,不用列队了。”
听闻此言,士兵们虽心中高兴,但此时却已是连欢呼的力气也没有了,只好三五成群的互相搀扶着向营帐走去……
十三个月后。
顾长生与叶明进在校场中漫步着,身边众兵士目不斜视,仍然继续着自己的操练。看着军士们那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气势,顾长生不由点点头。两人对视一眼,都知道:随着军事学堂第一届将官的结业,这朝庭,该变天了……
注1:中军:即军中执法队。
注2:本文第十五章,灵感来源于风华爵士大人的《铁血大秦》。某欢太笨,只能抬人牙慧,望诸君见谅:)列位看官大人如有异议,请说明,某欢会删掉此章:)
第十六章
荣华三十四年,十二月,世宗巡亮王军营,军纪严明,世宗厚赞之。
——《天朝史。亮王本纪》
夏侯子文默默跟在荣华身后,猜测着荣华的用意。之前下朝后,荣华召他、夏侯日月还有几个中书府大臣商议对北海的资助事宜,谁知后来竟突如其来的到顾长生的定北军中检阅。
现在夏侯日月主持兵部,夏侯子文主持刑部,而户部却由他们俩人共同监管。朝庭现在助北海用兵,兵部户部肯定是最为忙碌的,所以夏侯子文才得以与中书府接触,有时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权力中枢的决策中。
如今北海内乱四起,数月前,北海王燕振国因不甘大权旁落入显侯燕兰舟手中,悍然发动政变,却被燕兰舟极时镇压。政变失败后,燕振国不愿再作傀儡,服毒自尽,燕兰舟索性撕掉那层微薄的遮羞布,登基为王。但北海内其他几个贵族并不甘心,他们一边指责燕兰舟窃国,一边在罗萨帝国的支持下,起兵征讨燕兰舟。燕兰舟无力平乱,于是向天朝求救。
天朝与罗萨皆为大国,历史上曾正面交战数次,双方各有胜负。后来两国君主见皆占不到对方便宜,只好息兵。北海正夹在罗萨与天朝之间,所以多年来双方都很有默契的以北海为缓冲地,各自为政。也正是如此,弹丸大小的北海,才能凭借着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一直存在。历朝来,北海皆自认为天朝属国,向天朝交纳岁币以换取天朝的保护。三年前,倭国入侵北海,夏侯日月前往助战,赶跑倭人后,夏侯日月挟胜利之威在北海扶植傀儡政权,更迫北海人签订下《通商章程》,将北海牢牢控制在天朝的势力范围中。现在的北海对天朝的战略意义极其重大,天朝根本不可能把这块已经吃到嘴里的肥肉吐出来。
一旦罗萨人扶植的北海王室上台,势必无法保证天朝今后在北海的利益。所以天朝绝对得帮助燕兰舟赢得这场战争,出兵北海自然是理所应当的事。但当时就出兵北海的事情,夏侯日月与几个大臣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按照以夏侯子文和吴伟立等几个大臣的意思,是天朝历来皆为北海上国,所以出兵北海是义不容辞的事,而且北海才从倭国的侵略中解脱不久,国力大减,所以出兵后的一切,应由天朝自理。而夏侯日月却认为:天下没有白吃的东西,既然北海要求天朝出兵,那自然得从北海那边获取最大利益。双方吵得不可开交,最后由荣华决定:按夏侯日月的意思做。随后天朝和北海特使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捞了个够本后,天朝军队方才开赴北海。而这支平乱军,在顾长生的定北军和曾经由夏侯子文指挥的镇西军中各自抽调,由骠骑大将军耿宗德统一指挥。不知荣华用意为何,夏侯子文自然不敢怠慢,他在军中挑选精锐,力求在北海战场上能出彩。但当北海战场的消息传回来后,他才知道,定北军的表现远优于镇西军。耿宗德素以公正著称,而他的奏折也如实的反馈着北海战场上的一切。
今日荣华叫他们几个人到书房中,正是再一次告诉他们由定北军所创造的佳绩,说到兴起时,荣华决定到顾长生的军营中检阅。
因为是临时起意,所以荣华并没有带太多的人,也没有通知顾长生,只带了几个随身侍卫和大臣就前往顾长生的定北军军营。
行到军营前,夏侯子文以一个行家的眼光打量着一切,只见长堑、寨栅、营方皆安排得井井有条。这些,夏侯子文自己做得也并不差,但他还是不敢小看,因为从如今北海战场上的形势来看,顾长生的军队战斗力极强,自己的镇西军根本比不上。所以这也就引起了他的好奇心:顾长生手下的军队,到底如何?
当一行人骑马行至营门前时,守门的士兵长枪一挥,道,“来人止步,军中重地,闲人免进。”
二朝老臣吴伟立见状不由大怒,“放肆!圣驾亲临,还不赶快让路!?”
那为首的士兵却不为所动,仍板着脸正容道,“请大人出示勘合。没有勘合,禁止放行。”
吴伟立冷笑一声,刁声道,“顾长生好大的规矩!普天之下,莫非王地。难道圣驾亲临,也不能入内?”
那士兵依然不为所动,他面不改色的道,“请大人见谅。军规如此,没有勘合,没有上令,任谁来也不能放行。”
挥手止住了瞪目欲言的吴伟立,荣华笑笑,抬眼看了看夏侯日月,夏侯日月忙上前出示兵部勘合。
那士兵接过来反复端详,检验明白了后,方对荣华行礼,但这人并不下拜,仅行了一个军礼,“请皇上见谅,非是小人刁难,军令如山,不得不行。”随后一挥手让手下众人让开了路,但眼见荣华等人仍在马上,他立即又上前一步,庄容道,“军中禁止奔驰,敬请皇上下马。”
眼见吴伟立等几个文臣脸有怒容张口欲言,荣华一挥手,制止了他们,他翻身下马,笑着对众人吩咐道,“既来军中,当守军规,诸卿下马,步行入内。”
见荣华带头下马,众人无奈,只好纷纷尾随于后,这才在守营兵士的引导下入了军营。
夏侯子文不由在心中赞一声,说实话,他非常清楚,若换了是他的军队,普通兵士在知道今上亲临时,绝对会诚惶诚恐,哪里还会想到索要勘合检验?更不会想到要皇帝谨守军规——这顾长生,的确有一套!
既入军营,夏侯子文自然仔细观察着,只见东南西北四方寨墙下都设着垛楼以备守望,墙下守卫的士兵们皆如钉子般笔直站着,同时还有士兵来回巡视着,而校场上,兵士们或在跑步,或在练习刀枪,或在练习马术,但人人皆目不斜视,对他们一行人视若无睹。
此时顾长生正在议事堂中,与众将领就耿宗德的奏折在沙盘上推演分析着北海战况。一接到消息,他忙带着人迎了出来。
荣华受了众人的军礼,笑道,“都说顾将军治军严谨,如今朕总算见识到了。那守营的几个兵士相当不错,天子驾临,仍能坚守原则。这份坚持,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传旨,给他们记上一功。”
顾长生一边谢着恩,一边猜度着荣华的来意。
荣华笑道,“今日朕来,只因看了骠骑大将军的奏折。大将军对你的定北军大加称赞,所以朕也就想来看看侍剑的定北军,到底如何。”
顾长生不解,“皇上的意思是……”
荣华对他吩咐道,“击鼓升帐,让朕看看侍剑的定北军。”
顾长生点头领命,立即发布号令。
军鼓声声响起,营中兵士们立即集合,只用了不到四分之一柱香的时间,即已集合完毕。
夏侯子文暗暗心惊,身为将领,他自然知道如此快速的反应在实战中代表了什么。数万人的集合,只用了不到四分之一柱香的时间,实在让他不得不吃惊。他自忖自己手下最精锐的部队也无法做到如此快速反应。
荣华静静的看着士兵们,士兵虽多,却并无一丝杂音,他点点头,对众人道,“很不错。侍剑治军,果然了得。”
众人也纷纷点头表示佩服。
随后,定北军即开始了各兵种的表演。
三军极有次序的迅速散开,给校场中留下大片空地。随后轻骑兵、重骑兵、轻步兵……等各兵种一一上前演示。这支杀气腾腾的队伍让众人看得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