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资本大唐 >

第53章

资本大唐-第53章

小说: 资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争吵了半天,最后这个会长的位置还是没能选出来,不过倒是把执事给选出来了,分别是程怀亮、李敬业、李景恒、秦怀玉、燕北,最后再加上李愔,一共是六名执事,在没有会长的这段时间里,协会里的事就暂时交给他们六人协商负责,至于会长之职,这个因为谁都不服谁,所以就暂时空缺,等石炭产业发展起来后,到时谁的产业发展的最快最强,那这个位子就是他的。
    “咦?六郎,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好不容易让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做为执事之一的李景恒忽然眉头一皱,开口说道。
    “哦,景恒兄请讲!”李愔笑道,对于没有坐上会长的位子,他倒没有什么遗憾的,毕竟他这个人太懒,水泥协会那边虽然挂着会长的名头,却把所有事都扔给了李义府,根本不想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所以对于这个新兴的石炭行业,他只想着闷声发大财,劳心劳力的事还是让别人做吧。本来他连这个执事的位子也不想做的,只是这件事毕竟是他提出来的,所以在其它几名执事的提议下,逼他挂了个执事的名字。
    “如果我们这么多人都去挖石炭,那么肯定会让石炭产量大增,但因为运费等问道,我们的石炭最多只能供应长安到洛阳这一段上的水泥厂。”李景恒说着在地图上指点几下,李愔划的石炭产区离长安和洛阳都不是很远,这点李景恒看的很准,“可是这样一来,就会造成石炭的销售面很窄,甚至有可能会出现挖出来的石炭卖不出去,如此一来,那我们别说赚钱了,到时肯定是要赔钱的啊。”
    李景恒受他那个贪财老爹的影响,对于商业这块还是比较有见地的,知道市场对一件产品的重要性,刚才只顾着高兴和争会长的位置了,所以一时间没有想到这一点,现在一冷静下来,立刻就察觉到这一个大问题。其它人听到李景恒的分析,也明白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他们就算是把石炭给挖出来了,最后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七十八章 开拓市场的排头产品
    “切~,没见识了不是,谁告诉你们石炭只能用来烧水泥?”李愔一脸不屑的说道,在后世,煤炭可是被称为工业的粮食,无论是在民生还是工业方面,都是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相比于木炭和最原始的木柴,它的优点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的明白的。
    “哦?听六郎话中的意思,你似乎知道这煤炭的其它用途啊,快点给大家讲讲!”燕北对挣钱的事也很上心,一听李愔的话,立刻抢先问道。其它人也都一脸好奇的看向李愔,他们都知道李愔对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知道的特别多,所以对李愔的话倒是没有丝毫怀疑。
    “嘿嘿,这个简单,我把东西早就准备好了,你们稍等片刻!”李愔说着对外面吩咐一声,不一会的功夫,有几个仆人就又抬进两样东西。其中一样灰呼呼的,看样子和石炭差不多,不过颜色却要浅一些,另外一样则是个炉子,上面的淡黄色的火苗冒起来老高。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里,李愔走上前去,先把炉子边的火钳子拿起来,伸进炉子夹起一个圆柱状,并且上面有许多窟窿眼的东西,在众人眼前转了一圈后,这才说道:“各位请看,这个就是我用碎石炭加粘土制成的,我管它叫蜂窝煤或者煤球,一块这样的蜂窝煤,就足以让一户普通人家做上一顿饭,而且在不用的时候,可以将下面的进气孔塞严,减缓蜂窝煤的燃烧速度,过一晚上也不会熄灭,甚至根本不用换新的蜂窝煤,就可以做上一顿饭,绝对比用木炭和木柴都要强的多……”
    李愔一边一边解说蜂窝煤的作用,一边向大家展示煤球炉的使用,这东西根本没什么技术含量,所以只要不傻不痴,立刻都能明白是怎么回事。
    “六郎,你……你这是准备让所有人家都用石炭来烧饭?”李景恒上前看着李愔手中正在燃烧的煤球,一脸惊讶的说道,他实在是震惊李愔的敢想敢干,若是真的让所有人都用上这种蜂窝煤,那他们的确就不用再担心石炭卖不出去的问题了。
    “那当然,虽然现在所有人都是用木柴或木炭做饭烧水,可是相比它们,蜂窝煤却更加干净、高效,而且价格也不高,可能比之木柴要贵一些,但绝对比木炭要便宜,而且相同价格的蜂窝煤和木柴相比,绝对是蜂窝煤比较耐烧,算起来还是用蜂窝煤比较划算,所以我们只要花点力气做一下宣传推广,绝对会让所有人都改用我们的石炭来做为燃料。”
    李愔笑的很得意,他在刚开始挖煤的时候,就已经想把蜂窝煤给搞出来了,不过因为当时矿场产量不大,光供应几家水泥厂都有些吃力,就算搞出来也没有原料供应。直到现在他为了报答各位兄弟的帮助,决定大搞煤炭产业,而做为开拓市场的排头产品,蜂窝煤当然是第一个就要搞出来的。
    “六郎不愧是六郎,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个难题!”燕北围着那个煤炉转了几圈,然后一脸赞叹的说道,其它人也都是纷纷附和,围着煤炉是啧啧称奇。
    “六郎,蜂窝煤你说完了,可这东西是什么玩意啊?”程怀亮将旁边那些灰呼呼的东西拿起来,仔细观察了半天也没搞明白这是什么东西,只是觉得它和石炭很像。
    “噢,这东西名叫焦炭,是用煤经过一定的处理得来的,这东西你别看它不起眼,不过却是炼铁的好材料,而且也并不是所有石炭能用制成焦炭,我那几座石炭矿里,最多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煤才能炼焦,所以它的价格可比煤要贵的多。”李愔说道。
    大唐对于矿治业实行的官私并行,并不禁止私人开矿和冶炼,所以私营的矿治业发展很快,虽然还不能和实力雄厚的官营矿冶业相比,但比之前朝却要好的多,而私营矿治业的发展,也使得对于冶炼时的燃料需求加大。
    而用煤作为炼铁的燃料,这种办法早在汉朝就已经出现了,只是煤中的含有硫等杂物,使得炼出的铁太脆,这种铁用处不大,所以用煤炼铁在大唐并不普遍,直到两百年后的北宋时,因为技术进步,用煤炼铁才开始形成一定的规模,而直到南宋时,因为发明了以煤炼焦的办法,使得以焦炼铁才成为主流,甚至一直到一千多年后还在使用。当然也有人运气好,找到了天然的焦炭,这倒是可以直接用来炼铁,只是天然形成的焦炭并不多,远不够冶炼时的使用。
    李愔将焦炭的出现一下子提前了好几百年,而且只要将现在的冶炼技术稍加改进,肯定会使得的大唐的钢铁产量成倍增长,而钢铁产量却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志,所以李愔这一举动看似普通,但其中的意义之重大,绝对会使整个大唐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可惜在这里的人却没一个能看出焦炭出现所代表的意义,所以听到这东西能用来炼铁时,他们也只是高兴石炭多了一个用途,自己以后生产出来的石炭也多了一条销路,其它的根本没有去多想。
    李愔早就知道,这些不学无术的家伙肯定不会明白焦炭的重要性,所以对他们的反应也不感到意外,当然了,他也不会浪费口水和这帮纨绔子弟解释其中的意义,他们不明白没有关系,只要用的人能明白就行,他已经让人将自己矿上生产出来的焦炭送到工部了,而且还给那位姑父尚书送上一份‘厚礼’,听说他已经在安排人试用了,想必过段时间就会有结果。
    石炭工业协会组建起来了,而且石炭的销路也已经找到了,现在是万事俱备,就差派人把那些石炭矿给找出来了。当下众人也不再喝什么酒了,大家干脆坐下来,把每家要出的人或钱都给分配了一下,大致每人出的份额都差不多,连一向穷的叮噹响的李孝节也不甘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厚着脸皮向李愔、李永和李景恒三人凑齐了自己的份子,他的债已经还完了,酒厂的收益又那么好,虽然那些钱现在都在他老婆那里,不过他能抓住这么好的赚钱机会,想必清河王妃也绝对会乖乖把钱拿出来。
    事情商定的第二天,长安城的城门刚一打开,立刻就有一队人马出城,而且粗略算一下,竟然有数百人之多,而且人人都是备马而行。在这队人之中,程怀亮、李敬业、李景恒、秦怀玉、燕北都在,昨天才成立的石炭工业协会的六个执事,就差李愔没有到场了。
    出了城门之后,他们这队人向东北方向走了一段,然后这才停下来,程怀亮他们把这队人中的几个领队叫了过来,然后沉声问道:“昨天交待你们的事可都记下来?”
    “公子放心,属下们都记下了,咱们一定不负公子所托,尽量多找出一些石炭矿来。”其中一个领队站出来说道,他们就是程怀亮等人派出的心腹家仆,不过现在隶属于是石炭协会下属的探矿队,负责去李愔划出的那片区域去找矿,而且他们身上都带着各府的手令,可以随时调动各府在当地的人手和关系。
    “嗯,记住梁王交待的话,一定要多打听多观察,而且尽量不要走漏消息,发现一个石炭矿,就尽快回来禀报,你们已经不是各府里的仆人了,而是属于大唐石炭工业协会下属的探矿队,协会给你们的许诺也不是说着玩的,发现一个有开采价值的石炭矿,立刻就有一百贯的资金可拿,就算是为了你们自己,也千万不能偷懒!”秦怀玉也吩咐道,第一次做这种事,心中难免有些不放心,所以才忍不住反复叮嘱。
    “秦执事请放心,属下们也都是各府上出来的,家中也有妻儿老小,就算是不为自己,为了家里人也会去拼命找到几个矿!”一个很有眼色的领队立刻说道,他不再称呼秦怀玉为公子,而是直接称呼秦怀玉在协会内的职务,这让秦怀玉听了之后,十分的满意。
    接下来李敬业等人也都上前说了几句,意思也都差不多,反正就是让他们尽量的多找矿,然后他们又亲自给这些石炭协会的第一批下属们敬了碗离别酒,这才让他们上马赶路。
    看着打马离开的探矿队,程怀亮他们长出了口气,从昨天定下找矿的决定后,他们就一直忙在现在,甚至昨天晚上连觉都没睡,五个人现在个个都是满眼血丝。
    “嗯~,终于忙完了,大家都回去补个觉吧!”李敬业伸着懒腰打了个哈欠,刚才强打的精神立刻垮了下来,脸上的倦意再也掩饰不住,有气无力的说道。
    “嗯~”哈欠是会传染的,燕北也紧接着也伸了个懒腰,转而又笑道:“我们倒是可以休息了,不过六郞可就惨了,大清早就被他母妃叫了去,也不知道有什么事情?”
    “不止是六郞,本来恪兄今天也想来看看的,可是也被杨妃叫去了,好像是让他们兄弟却探望一个人。”秦怀玉也神色疲倦的说道。昨天石炭工业协会成立时,李恪因为有事没能参加,今天听到消息时,立刻跑到离他府上最近的秦怀玉那里了解情况,听说今天要送这些探矿队离开,本来也想来看看,可是没想到杨妃派人也把他叫走了。
    “嘿嘿,这件事我知道!”要论到消息灵通,这里没人能比的上程怀亮,“他们去探望的那个人可不简单,而且六郞如果去的话,肯定会发生一件十分有趣的事。”程怀亮说到这里,脸上的笑容显得十分诡异。
    PS:因为明天要陪老婆考试,后天才能回来,所以明天改在下午更新,老鱼没有存稿,都是现码的,所以明天不知道能码多少,尽量码两章吧,不能让各位支持老鱼的书友失望了。


第七十九章 杨妃与萧皇后
    PS:马上就要陪老婆去考试了,而且编辑也催着上架,万幸老鱼没带银行卡,无法进行认证,所以只能明天上架,今天因为时间比较少,只能更一章四千字,希望大家可以谅解。
    “隋国夫人?”李愔有些奇怪的问道,今天母妃将他和李恪叫来,竟然说要带他们去探望什么隋国夫人,可是李愔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更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来路?
    “你这浑小子,隋国夫人也是你叫的吗?”杨妃气的伸手点了李愔的脑袋一下,倒是李恪听到这个名字时一愣,他不像李愔,什么都不知道,对于隋国夫人这个名字,他早就听说过,而且也知道对方和母亲之间复杂的关系。
    不过杨妃接着就又有些自责的道:“唉,这件事也怪我,不管怎么说,她也是你们的外祖母,而且又吃了那么多的苦,我这个做女儿的,却一次也没有带你们去看过她。”
    “外祖母?”听到这个称呼,李愔也是一愣,想想自己母妃的身世,他立刻就想到了一个人,能让他叫一声外祖母的,应该就只有那位苦命的萧皇后了,同时李愔忽然间一下子想通了,为什么那位萧瑀萧老国公那么照顾自己了,那位萧皇后可就是萧瑀的亲姐姐,算起来他就是自己的舅公了,而且听说他们姐弟之间的感情很好,好像萧瑀当初因为给这位姐姐写信的事,还被他老爹李世民给贬了一次。
    “母妃,当年的事……”李恪对杨妃的事知道的比较多,不明白母亲今天是怎么了,为什么想去看他那个名义上的外祖母?
    “行了,当年的事谁也不许再提了!”杨妃瞪了李恪一眼,然后又对李愔也命令道,“愔儿你也不许再问,虽然隋国夫人不是我的亲生母亲,不过名义上她还是我的嫡母,也是你们的外祖母,所以到了之后,都给我表现的恭敬些,特别是愔儿你,把你那油嘴滑舌给我收起来,要不然我回来收拾你!”
    看到母妃发飙,李恪和李愔立刻住嘴,虽然李愔十分想知道,自己母妃和那位萧皇后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过现在显然不是时候。历史上关于自己这位名义的外祖母记载很多,野史上的传言更多,不过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对于这位萧皇后归唐后的描写都是极少,没想到她竟然被自己老爹封为隋国夫人。
    把两个儿子搞定后,杨妃又让人准备了一些礼物,现在杨妃可不像以前,手里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以前就算是李恪孝敬她的礼物,她也转手就给了李愔,搞的李恪都对她这个母亲有怨言了。不过在李愔手头宽裕之后,立刻对杨妃百般孝敬,隔三差五就进宫送些礼物,而且他出手也大方,对宫里的宫女内侍动不动就打赏,搞的现在只要李愔进宫,身边立刻就会围上一堆的人抢着服侍。
    准备好几样比较贵重的礼物后,又挑选了一些各色常用礼品,然后杨妃这才带着李愔兄弟二人,坐着马车去了隋国夫人府。虽然是前朝皇后,不过李世民对她倒十分宽厚,不但封为隋国夫人,而且府邸就在皇城边上,占了将近有半个坊的面积,几乎和李愔的梁王府相当了,当然了,这是不是看在杨妃和萧瑀的子上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府邸大而华丽,但不知为什么,李愔从马车里看到这座隋国夫人府时,却总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萧瑟,甚至在这炎炎夏日下,这府邸内外都透着一股阴森森的清冷,也幸好这是在植物茂盛的夏季,如果到了秋风卷落叶的秋季,估计这府邸也就和鬼宅差不多了。
    马车到了鬼宅大门,却发现门口连个看门的下人都没有,杨妃带来的一个内侍立刻上前敲门,空旷的敲门声响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有人将门打开一条缝隙,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头将脑袋伸出来,眯着眼睛看了看他们,然后才懒洋洋的问道:“你们找谁啊?”
    这老头声音虽然十分苍老,不过却带着一种难言的尖锐,而且看他下巴上光溜溜的,也就不难猜出,对方应该是个老太监。
    “吴良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