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五岳独尊 >

第25章

五岳独尊-第25章

小说: 五岳独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家集的居民都是些平民百姓,加之赤手空拳,他们即便有心维护土地庙,岂能是白莲教那帮邪教徒的对手?当即向林旭讲出了自己的疑问,老土地满怀期待地等候盟友给予解答。
  果然,林旭操着一副满不在乎地口吻说道:
  “手无寸铁怕什么,弄来兵器铠甲不就成了。”
  “唔,此法甚善。只是,这兵器甲胄从何而来?”
  一客不劳二主,其实林旭早已打定主意要把尽早白莲教这些危险份子消灭在萌芽状态。
  要知道,霍山中的九峰镇论及规模和人口数量可比江家集这乡下镇子大多了,要是白莲教这群混球今后跑去九峰镇鼓动居民信奉无生老母,准备让林旭这个山神爷去喝西北风啊!
  于是,林旭大包大揽下来,他甚为卖力地拍着胸脯,向黄世仁打保证说道:
  “这事不要紧,等我传回消息,命人赶制一批兵刃甲胄送来即可。”
  见此情景,土地爷黄世仁已是喜不自胜,连声道谢说道:
  “多亏贤弟救我于危难之中,愚兄铭感五内。”
  从前卖保险的时候,类似这种程度的拜年话,林旭一天下来就能说上别人一整年的份量,对此早已麻木不仁了。这时,他神色淡然地摆了摆手,说道:
  “哈哈,好说,好说,那个……我先走一步了。”
  听闻林旭要离开,黄世仁急忙作势前去阻拦,高声叫道:
  “贤弟且留步,老夫那义女嫣然……”
  闻声,林旭脚步走得更愈发急促,匆匆抛下一句“下次再说。”而后,他便一溜烟地不见了踪影。
  多少带有几分仓皇地离开江家集,林旭显得有点狼狈,不过与其说他是在担心被热心过度的土地爷黄世仁大力逼婚,倒不如说是一时失算引起的慌乱情绪使然。
  自从意外成神以来,孑然一身的林旭就有了从此享受孤独生活的那份觉悟。未曾料想,在突然之间听到了娶什么老婆的话题,坦白地讲,林旭是不太容易接受这个意外状况。他不喜欢惊喜这玩意,因为通常惊喜到头来总会变成一堆麻烦,而林旭这个人最讨厌麻烦了。
  驻足在江家集的近郊,林旭还没想好如何安顿化身,忽然听到从脚下传来了黄世仁的声音,说道:
  “林贤弟,你且慢行,收下这幅画,余下的事情,待我下次再与你详谈此事,呵呵呵呵……”
  话音未落,只见一道黄光从脚下的土地中窜出,林旭抬手一拦,一卷画轴落入他的手中。
  晓得土地爷的好意无法推却,林旭只得叹了一口气,随手展开了画轴的卷首,这是一幅工笔画法的宫装仕女图。
  画卷中的这名女子姿容颇为不俗,不过真正吸引人的不是她的娇艳容貌。乍看此女之时,只觉得她眉宇间似是潜藏无尽风情,一颦一笑皆有拨动心弦之妙,仔细看来又觉得她的气质清冷高雅,犹如传说中的广寒仙子,叫人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如此两相对比之下的强烈反差,完全可以称作是颠倒众生的尤物,无疑能叫天底下的任何一个男人心动了。
  21世纪人类社会的资讯传媒业之发达,足以使人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自从人类有史以来,信息从未如此廉价易得。
  虽然林旭在穿越前看惯了各种明星美女,甚至还包括了电脑虚拟出来的二维和三维美人,即使如此他也得承认,如画中的女子这般天然去雕饰的绝色姿容,具备成为倾国倾城尤物的潜力。天晓得黄世仁从哪淘换来的这名义女,真是个不折不扣的红颜祸水呀!
  啧啧称奇地放下画卷,林旭随即想到了黄世仁更深一层的用意所在。看来祂是铁了心要把这个义女介绍给林旭。
  姜是老的辣,此言不虚,黄世仁的联姻计划的确是有着落实下来的本钱。只要林旭在骨子里还是个男人,如此绝色佳人在前,那就不愁他不动心。
  “铁甲三百领,纸甲一千五百件,弩弓两千把,各式刀剑一千把……”
  在九峰镇山神庙内的一角,一名书吏点数着空地上码放整齐的各类武器装备,跟在后面的两名书吏负责进行登记造册,以备日后清点账目所用。
  上头的领导动动嘴,下面的人跑断腿,凡尘俗世历来如此。
  为了联手应对白莲教那群造反专业户在淮南一带兴风作浪,林旭允诺给江家集的土地爷黄世仁提供一批武器援助,协助对方武装信徒,以此规避神道规则的束缚。然而,林旭毕竟是个对古代军队的统筹运作方式十分陌生的外行人,早先对这方面的情况了解无非是来自于三国志、帝国时代和全面战争之类的电脑游戏。衡量了一下自己的能耐,林旭非常明智地把这件事情交由专业人士打理,自己安心当起了甩手掌柜。
  第041章 民兵
  如今林旭麾下的这支地祇私军,设有十名裨将,除去新近提拔起来的几位新人,资历最老的要数前任霍山神留下的张昕、王良这两位老臣。
  虽说昔日在生之时,两位裨将只是秦军中统帅百人的低级军官,这身份连将领都算不上,不过死后转化成阴兵迄今已过去了数百年。既然活得这么久,哪怕是一头猪也该学精学乖了。尽管智商这种硬件指标是无法后天提升的,但是生存智慧则不同,只要你活得够久,对于保命要诀的领会自然会高明过正常人。
  两位裨将的资质平庸,可是这几百年到底没有白活,涉及到军务的事情无分巨细,一概都能处置得妥妥帖帖。于是乎,在最高领导林旭的亲自指示下,张昕和王良开始筹划起来。
  参考计划所需的兵员多寡和战时损耗等情况,两位裨将拟订了一份对江家集的武器援助清单。稍后,通过保密渠道向九峰镇内的各大武器作坊分头下达了订单。
  自打上一回以虎妖霍山君为首的妖怪联盟,屠灭九峰镇的图谋被一举粉碎,伤筋动骨的妖怪们如今更需要的是重整旗鼓,各自躲在洞里舔舐伤口,因此如今它们既没有足够实力,也没有充分意愿跑出来跟林旭捣乱搅局,九峰镇周边的安全环境迅速趋于好转。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心情忐忑的九峰镇居民们便感受到久违的和平气氛。
  心灵安定下来,这些新移民们一面开始尝试着享受生活,一面捎信到各地呼朋唤友,召唤那些与自己亲近的人来共同分享这份乱世中甚为难得的安宁幸福。
  随着大批外来移民迁入,使得九峰镇的常住人口迅速膨胀起来。对于林旭来说,霍山的居民多了当然是一桩好事,人多也就意味着信徒多,这是明摆着的事情,然而短期内大量涌入的移民,同样造成了严重社会问题。
  受限周边层峦叠嶂的山地环境,即使引入了梯田和山地旱作,以及各种形制的风车、水车等先进的农耕灌溉技术,处于茫茫群山掩映当中的九峰镇照样开垦不出多少耕地。
  说一千,道一万。“赶山鞭”尽管神奇无比,也只能挪走大山,不能把它们塞进地下。
  在同一片区域内,山川丘陵和平原的总比例是固定不变的,总不能让林旭在光天化日之下把大山丢到别人的地盘上吧!
  耕地不足,九峰镇的农业生产,迫不得已朝精耕细作的方向发展。随之,在镇上专职务农的人成了少数派,更多的居民必须每天靠出自己的卖劳动力养家糊口。
  愿意出卖劳动力,那也不是一定卖得出去,否则经济学辞典里就不会有失业这个名词了。
  如今,大秦的天下临近乱世边缘,市场里只有两样东西永远是供不应求,首屈一指的当然是粮食,人活着就得吃饭,这是排名第一位的刚性需求,其次则要说到武器。
  可想而知,在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之中,一件趁手的优良武器,意味着对人身安全和财产的最低保障。
  武器装备在乱世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不妨试想一下,当仇敌手持一柄寒光闪闪利刃朝你狞笑走来,而此刻的你则手无寸铁。假设剧情照此自然发展下去,相信故事的结局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已经猜到了。
  万一不幸生活在这种双方见面一言不合,马上拔刀互砍的混乱年代。小孩子的生平第一课就是学会一个道理,放下手中的武器,等同于放弃活下去的机会。正如在21世纪的非洲大陆上,当地人笑称,出门可以不带身份证,因为不会有人要求你出示证件,唯独不能忘记带上ak47自动步枪,不然你就死定了,这个笑中带泪的小故事是对所有疑问的最佳诠释。
  随便哪个明眼人都看得出,纯粹依靠农业是养活不了九峰镇上的现有人口,唯一出路是生产适销对路的拳头产品,再用销售利润换来食物,养活那些出卖劳动力的人和他们的一家老小。
  出于对外部市场实际需求的考量,以及某无良山神的暗中指点,兼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矿产资源的九峰镇,从此便踏上了成为未来专业军火承包商的光辉道路。
  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这是任何一个体系得以确立的基石。不受制约的滥用权力,比起泛滥成灾的洪水更加危险。没有丝毫权利,只有无止尽的义务付出,更是一种令人无法容忍的恶劣状况。如上所述,即便身为神祇,祂们也不是天生就享有绝对的自由和自主权,同样要受到规则约束。自古以来,神道中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神祇不可以随意干涉凡人生活,尤其忌讳以一己好恶干涉人类的内部事务。
  尽管这些规矩说起来似乎玄虚,简而言之也不过一句话,非请勿动,非诚勿扰。
  无论凡人信徒遇上了何等棘手为难之事,只要他们不主动向神祇提出救助请求,神明绝不该越俎代庖,插手参与这些事情。
  同样的,若是神祇无缘无故地出手帮助凡人,这种情况并非是绝对不允许,偶尔为之尚可,一旦超越某个未知界限,即便是神祇也会有大麻烦上身。
  好比如今的林旭,他手里掌握着整个霍山的庞大自然资源,绵延千里的山脉中蕴藏着无以计数的财富。别的暂且不论,仅是深埋于地下的贵金属矿藏,换算过来就是个吓死人的数目。假如林旭动一动手脚把这些金银矿脉移动到地表浅层开采,漫说是养活九峰镇上的这些人,再多上百倍又有何妨?这件事情的关键在于,林旭不能这么做,他也不敢这么做,神道规则不允许神祇如此肆意胡为。
  虽然欠缺资讯加以分析,目前林旭不能确知违背神道的规则将会面临何种惩罚,不过神祇对自身安危的敏锐本能一早便提示他,事态发展必定不乐观,因此林旭平常做事尽量守规矩,不敢越雷池半步。
  冥冥之中,自有主宰。若是平常那些投机取巧的事情做得太多,将来必定是要吃上一回大亏,连本带利都吐出来才能算完事。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
  古语有云:人故杀人,杀之可也。
  神祇受限于神道规则,祂们不敢滥用神力屠戮生灵,但是借由他人之手达到同样目的,这种变通方式就属于曲线救国了,即使是神道规则也完全没辙,只能留给因果律处理。
  前不久,白莲教骨干们趁东海沿岸不靖,大批流民逃往淮南的天赐良机,预备在江家集煽动信众,一举捣毁本地人的信仰中心土地庙,而后在原址建起无生老母祠,藉此确立白莲教在霍山东麓一带,乃至于淮南诸郡的权威地位。岂料,人算不如天算,白莲教大师兄们的周详计划刚一开锣,半路上便被林旭插手搅局,大事就此泡汤,不过他们是绝不会就此偃旗息鼓的。
  宗教信徒是世界上思想最为顽固的群体,其中的狂信徒只怕还要再加上顽固不化四个字的注脚,他们每一次暂时沉默下来都是下一次加倍疯狂反扑的前兆。
  随着九峰镇出产的大批简易版弩弓和其他武器装备,装车后相继运往江家集土地庙。
  老土地黄世仁感觉到动手的时机接近成熟,祂随后借助多年培养起来的几个本地神棍向镇子上的居民发布了聚众自保的号召,鼓动人们拿起武器保卫家乡桑梓和父老亲人。
  在古代华夏的农耕社会,陆路交通不便,野外盗匪出没,时常见猛兽到村庄附近横行,长途旅行者连基本人身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绝大多数人一辈子的活动范围超不过出生地方圆百里。对于一般人来说,提倡什么保家卫国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非常缺乏现实感,不过保卫本乡本土那就截然不同了。
  什么叫做故乡呢?当一个地方有属于你的田宅房舍,你的祖先坟茔和亲朋好友都在这里,毫无疑问这就是故乡了。
  假如一个人失去故乡,前面提到这些东西就全都没了,难道不值得为此而战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土地爷黄世仁显然摸准了江家集本地人的脉门,这些人不是喜欢白莲教才纵容他们在镇上胡作非为,而是没人出来带头所以不敢出声反对,他们就是所谓沉默的大多数。现如今,带头的人有了,抵抗所需的武器装备也有了,人们的胆子自然也跟着壮了起来。这一次,老土地几乎没费什么气力就达到了祂的预定目标。
  乱世当然有乱世的好处,至少兵源素质要比太平年间高得多,大家日子都过得朝不保夕,哪怕是半大孩子也要在家练两下子庄稼把式才敢出门,不然半路碰见点意外命就没了。
  此番九峰镇输送的武器等物资是由专业人士计算出来的,总体原则就两条,单价低廉和操作简单,利于大量装备和使用,即便损失了也不心疼。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弩弓来说,大秦帝国军队装备的弩弓,起码是三石力以上的腰开弩和蹶张弩。
  强弩的普遍射程在四百米以上,由于上弦的时候很费力气,必须借助腰部的挂钩和双脚齐蹬才能挂上弓弦,身强力壮的成年男子连续射上个十来箭,差不多也就气喘如牛了。江家集民兵要用的弩弓,若是也遵照这种军用标准来制造,估计能运用自如的人数会少得可怜,好东西用不上也就成了废物,这个办法自然是不可取的。
  第042章 发动
  为了协助老土地黄世仁对付白莲教屡试不爽的人海战术,组织民兵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随即林旭开动脑筋,参照着早年间在杂志上偶然看过西式弩弓扳机,以及南方少数民族狩猎用的简易木弩,综合拼凑了一款民用版弩弓。上述的两种弩弓设计,实用性能都算不上优秀,唯一的好处是制作过程够简单。虽然技术含量缩水的弩弓,射程缩减到一百米左右,但对使用者的力量要求很低,金属部件加工也很简单,适合射术不精的外行迅速学习和掌握使用要领。
  在林旭的援助抵达江家集后,土地爷黄世仁查验了装备很满意,祂谨慎地选定了两个认为信赖的职业神棍,由他们出面负责向镇上的民众分发武器装备。
  前些天业已完成了募兵动员的预热工作,神棍们迅速在江家集拉起一支宣称保卫桑梓为己任的民兵队伍,人数也达到了破天荒的三千之众。几乎可以说,镇上成年的男子,只要不是走不动路的都参加了民兵。
  如愿以偿掌握了一支嫡系武装力量,黄世仁心里面多少踏实了一些,不过白莲教并未因此放弃独霸江家集的野心。
  失去了在江家集内传教和宣传的机会,他们转而在镇外的土丘上建起一座全新的营地。伴随着附近郡县的白莲教信徒也在陆续赶来汇合,他们每天都在举行大规模祭祀仪式,瞧着这副急不可耐的样子,用膝盖想也知道距离他们动手的时间不会太远了。
  果不其然,大约半个月后,老土地派去渗透白莲教的探子送回了一则爆炸性消息。
  白莲教高层已经决定在月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