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澹极始知花更艳 完 >

第4章

澹极始知花更艳 完-第4章

小说: 澹极始知花更艳 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过了半饷,顺着拿画的手望去,旁边是父亲。
  “这是你娘亲年轻时的画像,多少年了,我们隐居于此,真是委屈她了”。父亲的语气里是不是隐约含着愧疚呢,想必母亲年轻时也是高门望族的娇客吧,如今却过着如此简陋的生活。可是她只想到母亲的笑容,每天每天的笑容,真心的,满足的,安逸的,幸福的。
  “娘过的很开心。”小竹不知道是否表达了她的意思,不过父亲脸上浮起了温柔宠腻的笑。
  “是啊,你娘总说,跟我这样多过一天都是向上天偷来的,格外幸福。”
  “爹,我愿意嫁给李员外的公子。”不等父亲说话,小竹接着道,“女儿本来就不想离开爹娘太远,现在正好在一个村子里,李员外家财万贯,李公子又一表人才,还是女儿高攀了。”
  小竹到这里以后还是第一次跟父亲一回说这么多话,父亲也楞住了。“而且爹爹不知道吧,尚雪表姐喜欢二哥呢。”
  父亲叹口气,摸着她的头发,“小竹,为什么你是我们的女儿”
  “我很高兴,我是爹娘的女儿”小竹微笑抬头,确定父亲看见自己真心的笑,然后说“爹,你去陪娘吧。明天就回家了,舅舅他们要带哥哥们走,我去找他们道个别。”
  慢慢走出房门,眼泪才流出来。
  爹,娘,你们好傻。虽然不知道以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样的约定,但不管如何,其实她都愿意替爹娘承担的。
  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释,突然出现的舅舅,突然的定亲。
  本来父母是在这里隐居的吧,所以一直没有跟在都城当官的舅舅联系。可是随着她长大,到十四岁,由于以前的约定,父母不想让她背负,所以叫来尚阳、尚雪。
  虽然不想承认,不过,舅舅准备牺牲的,不止是尚阳的婚姻,还有尚雪的吧。为什么任尚雪出风头,让大家都围着尚雪,就是为了让别人转移求婚对象么。
  爹,娘,你们怎么可以,怎么可以牺牲其他人的幸福来挽回小竹的呢。不说这样是否可以让她幸福,这样做却一定会让其他人不幸福,尚阳还好,就是娶了她以后也还可以纳妾,尚雪呢,如果真的嫁了过去,喜欢二哥的尚雪是否会如春花般凋谢枯萎?想到尚雪这两天的伤心,心更疼了。
  不过,她真的觉得幸福。以至于不流泪都不能发泄出她漫溢的幸福感。真的有人为了她,为了她能够幸福,而去舍弃。这一刻,她觉得,幸福的要死掉。
  是爹娘想太多了,嫁过去,不一定会那么糟。好坏参半,为什么要为了可能的不幸去制造更多的不幸呢。
  到了这个时代,为了爹娘,也为了自己,她会好好的活下去,让身边的人都幸福。即使要面对一个炼狱,她也会笑着走入。以前她不知道,人活着,有人守护,还要去守护别人,是多么的幸福,现在她知道了。
  爹娘为她做的够多了,如今她会自己善待自己,让自己幸福。因为她知道,她的幸福对他们有多重要。
  小竹就那么哭着,模糊的视线让她一直走,直到撞入一个胸怀。温暖的气息包围了她,有一双温柔的手臂揽住她。
  是尚阳表哥。
  小竹用手胡乱抹去泪水,抬头笑道,“我很开心,真的!”
  那一刻,尚阳看到了一个仙子,泪水洗过的眼睛那么亮,笑容那么明媚,没有一丝忧愁烦恼。“我知道……”,除了这么说他不知道说什么,心突然一动,忍不住收紧了手臂,把她抱进怀里。真的好想,永远留住她的笑容,就这么一辈子。
  来的时候,他没有想过,可能会在这里遇到这样的小竹,一个差一点成为她的妻子,现在却要嫁到别人家的小竹。
  不远处,尚雪跑过来,看到他们,眼泪流出来,转身跑开,却被拉入一个怀抱,那是李锋的……

  10

  李默看着热闹的喜宴,他自己成亲的喜宴,心里有一种即将面对战斗的兴奋。
  他可以理解父王为什么让他在民间长大,毕竟可以减少来自各方的暗算,也能更多的了解民间,何况父王为他选的两个师傅都是不二之选,陈阁老是那个女人的父亲,虽然为了当年之事退隐,不过在位时是左相,位极人臣,学术谋略,众人皆以他为首;李尚书长于心计,培养了一批死士,更是为他直接从吏部消失,长居山野。
  他曾经不理解的是父王为什么坚持要他娶那个女人的女儿才能出关参与朝政,虽然传说娶到他家的女子才可以坐稳天下,不过父王不是一样在金銮殿上坐的好好的,而得到她的南王却把封地家臣举手奉上么。
  三年前,那个人的大女儿满十四岁时,他十五,李尚书准备第二年再去提亲,结果,小梅那丫头手脚倒是快,没一个月就找到一个夫婿。害他又等了三年。
  他对那个小女儿的印象不多,这两年偶尔在给先生家碰见,也只见她象游魂一样在竹林杵着,不知在想什么。
  不过李尚书在派人打探后却说,真乃天注定,幸而三年前没有造次,此女子才是命定之人。然后给他看了那个画轴,那个女人年轻时的画像。那个小女儿在某些方面的神情有些象她母亲年轻的时候,而小梅却不曾。
  看到那个画轴,他有些明白为何父王多年对她念念不忘,可他不能把那个村妇和画上之人联想起来,看来,离开了照耀在她身上的光环,离开了那样的环境,她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如果父王看到她现在的模样,会不会庆幸当时拿她换来南王位于中原的富饶国土呢。
  如果作为一个男人,让他去选,他一定会选尚雪,尚雪才华四溢,而且再过两年,一定会出落的更加标致。日后他继位,她也一定可以母仪天下。只可惜了,陈尚书并不是陈阁老的亲子,只是从族亲中过继过来的养子,他对陈阁老的态度,与其说是儿子,不如说是忠仆。
  那天陈阁老的投壶游戏,他明白了一件事。一个人再强也成不了事,必须有强大的后继支持。
  那个县太爷身份不明,不知道父王为何允许他一直在这里当个父母官,他儿子也不是泛泛之辈。
  当时四个人的局面很明显,如果想胜就要寻求支持,他不会傻到找那个县太爷的公子与虎谋皮。但是如果找李锋,李锋有支持他的张念,难道合力打败第四人后,要让李锋坐大么,或者李锋并无此意一定胜出,但是张念呢?肯支持自己吗?
  好在李锋一向主张仁义无为治天下,敌不动我不动,如果他主动出击,在他和那个钱公子二人没有协定的情况下,一定打他们个措手不及,稳操胜券。
  四人正在胶着,却是那个游魂过来搅了局。她说,没有规定只有一个胜出。不过他知道,其他人也知道,李锋赢了。起码李锋立在不败之地。
  所以,如果他注定要娶陈家的女儿,一定也要娶对他最有利的,娶了尚雪,只是得到已经为他家尽力的陈尚书的支持,而娶了小竹,陈尚书一样会尽忠,同时,还掌握了陈阁老,李家旧士的忠诚,别提光是李锋,就会是不输于陈阁老的不世之才。
  如果陈阁老知道今天的局面,会不会还让他去玩那个投壶游戏呢?
  …
  李锋握着尚雪的手,看着满室的喧哗热闹,那红,红的让他刺眼。
  今天是他妹妹出嫁的日子,那个小时侯受过惊吓,一直有些内向,不爱说话的妹妹。那个在这两年渐渐长大,肯放开怀抱接受周围一切的妹妹。
  九年前,那个世子来李村的那天,全村戒严,搜查有无可疑人物,他们家被包围,也是那个时候,只有五岁的妹妹受了惊吓,有好长一段时间她甚至不认得他们。母亲当时哭的背的气,父亲气的就要刀刃相见。后来是李员外,或者该称他是李尚书,自废右臂才让双方按捺下来。
  母亲对他们三人管教都极严,只有对这个妹妹,却是心有愧疚,不敢稍加管束。不过妹妹很乖,虽然不爱说话,也不理人。他们家最高兴的,不是大哥学会什么阵式剑法,也不是他和小梅学了哪些书,而是妹妹开口说话。如果哪天妹妹说句话,或者笑一下,他们就觉得那天格外的幸福。
  那天那个投壶,他就该觉悟,仁义固然好,可是在一个讲究强权的时代,一味的仁义却会丧失先机。只有自己足够强大,能够保护自己要保护的人,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才有机会去施行仁义。外公说自己有些过于迂腐,可叹到这个时候他才明白过来。
  不过以后不会了,他会变得更强大,让世人忌惮,为了他而不敢轻易伤害他的家人,善待他的妹妹。
  他现在才知道自己这个家族的力量可以多么强大,父亲为了母亲可以交出封地和家臣,为了母亲也愿意守着方寸之地,但是只要他想,振臂一呼,变会有无数人投奔而来。得陈氏女儿可以坐稳天下,绝不是一句空谈。陈家作为本朝最神秘的士族,繁衍百余年,各种关系盘根错节。
  如果他早一点站出来,那么今天,是不是就可以象父亲当年为母亲一样,拿手中足够的筹码去换回小竹和尚雪。不用担心要牺牲掉其中一个的幸福呢。
  小竹,别担心,二哥不会让你受委屈。如果你幸福,二哥就让他们李家的王朝国泰民安;如果你不愿意在那呆着,二哥一定会想办法让你能够从容离开。
  
  钱知笙代父亲来送贺礼,毕竟李员外势力不小,作为县太爷也要体现一下安抚。
  当年父亲把自己的封地交给二叔,突然就带着自己来到这个离帝都不远的村子。还花钱捐了个县太爷。
  然后就把他踢到那个小小的私塾念书,什么也不同他讲,好象他本来就应该在这里呆着,而不是处理封地事务。
  来了有半年以后,他才静下心,正而八经去念书。然后,他发现这个私塾到处透着诡异。首先是先生,他不相信这样的人会屈居这里。他们封地最有名的儒生也比不上先生的一根手指头。每次当他以为先生不可能知道更多的时候,他就发现自己又错了。
  然后是学生,有几个明显不是池中之物。让自己怎么也看不透。
  最后是这场婚礼,哎,李员外恐怕是担心自己家世配不上先生的儿子,才为他的儿子向先生的外孙女提亲的吧。不过,为什么好象陈家反而更不愿意的样子呢,他不傻,看的出是李员外用了什么手段才让他们同意的。其实以李公子的才华相貌,配那个小丫头是足足有余嘛。但是说起来,那个小竹还是蛮可爱的,毕竟她一捣乱,为自己解了那个局,留足了面子。
  让他印象最深的那个投壶游戏,也让他对先生佩服的五体投地。如果没有小竹,最后死的最难看的肯定是他吧。
  他知道,当自己不够强大的时候,立国还谈什么其他,首先要不被消灭。那么,就要牵制其他方的力量,让他们不至于联合,这样才能在夹缝中求喘息,以谋后算。不过那是后话了。送完贺礼,他和父亲就要回封地了。如果能请到先生和几位同窗回去就好了,可是当他告诉父亲时,父亲哈哈大笑,让他不要痴心妄想。难道他错过了什么关键,是父亲没有告诉他的么?
  …
  尚阳喝着醇香的美酒,看着表情各异,各怀心思的众人,突然觉得有点好笑。
  或者是关心则乱吧。
  他作为一个旁观者反而看的清楚,小竹绝对不是那种仍到陌生环境会手足无措,落落寡欢的人。
  姑姑他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虽然他知道爷爷的学问和姑姑的才情都没有传给小竹,不过小竹应该是最得姑姑神韵的。
  那种骨子里的泰然自若,不是学就能学的来的。
  尚雪虽然天资聪慧,容貌出众。但是如果真的换了她,一定不会比小竹做的更好。
  有时他觉得小竹不象是十四岁的孩子。
  这样的女子是可遇不可求的吧。等到他有了孩子,他会希望象小竹,哪怕只有一点象也好。
  姑父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那么多人里,姑姑选了他,从此天涯海角,甘苦与共;就不知道今天的新郎官是否知道他有多么幸运,如果不是为了旧日约定,他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就得到。
  他希望小竹幸福,因为这样才会有整个王朝的安定。但是私心里,他又希望小竹不幸福,这样他就可以带走她,从此海阔天空。有这样一个知己为伴,何处不风景?
  自嘲的笑笑,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11

  小竹端坐在新房,旁边站着喜娘和丫鬟。
  外公的大寿过后,就开始张罗她的婚事,舅舅不能久留,先行离去,尚阳兄妹则等小竹成亲之后和李剑兄弟一起去都城。
  小竹消化着母亲给她讲的事情,就象是听故事。她再迟钝,心里多少也察觉自己穿越过来的这个家庭不那么简单了
  母亲惊讶于她坦然接受的表现,外公则是赞许的点点头。其实相对于穿越来说,他们说的事情已经算是很正常的了,不知道如果她告诉几位,她不是小竹,而是来自未来的人,他们会不会崩溃。
  简单来说,陈氏一族和庆朝之间有一个秘密传说,只有陈氏一族的天命之女嫁给当朝的帝王,江山才能稳固。母亲正是那一任经族中长老确定的天命之女。她从小就被指定为太子妃,只等十六岁就成婚。也是天意弄人,在她十六岁的那一年,成婚前随太子进宫请安,却碰到了来贺岁的南王。当时前南王暴病薨了,南王继位,在新年来都城朝见皇帝并送贡品。
  结果就不用说了,看看母亲现在在这里,也知道当时她和父亲一见倾心,最后甘冒天下之大不违而悔婚了。父亲放弃了封地,外加卖了一个女儿,终于把母亲带走了。不过他们必须呆在指定的范围内,不能轻易离开。
  小竹问过母亲,怎么才能确定谁是族内天命的女子。结果方法简单到让她有点内伤,评定的标准居然是“发髻线”,前额发髻线平滑的不是,有尖角的(俗称美人尖)就是。这么慎重的事情,鉴定方法居然这么简单,她不知道听到时脸上是否出现了三条黑线,不过看母亲和外公的表情,好象认为这个方法很合理。因为母亲说,每一代,真的都只会出现一个长美人尖的女性,无一例外。
  小竹来到这里以后,一直没注意自己的发髻线,这里的铜镜又模糊,基本上她都没有照镜子。听到这,不自觉的用手摸自己的额头。母亲当时苦笑了一下,告诉她,她的美人尖是最明显的,一生下来就显形。其他人的,只是略为突出,而她不仅额头有尖角,两鬓也生的靠后。而且在陈氏一族中居然这一代的小字辈中再没有一个长出美人尖的,只有尚雪略有些,但是基本上看不出来。
  小竹当时的反应是发呆,这么说她是这一任的天命之女?可是天命之女不是应该出现在陈家么?她应该是李家的人啊?算起来,她父亲是李姓的南王,和她夫君李默还有亲戚关系呢,说不定还是三代的近亲。
  她问母亲,希望这只是个误会。她只是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而已,天命之女这样责任重大的身份,她怕自己担不起。
  母亲却说,这种情况虽在陈氏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小竹的确是这一任的天命之女。不然李员外,也就是以前的李尚书,也不会断然否定尚雪,坚持迎娶小竹过门。
  而且,因为母亲的离开,庆朝的确出了些意外。太子娶了另外两个封地王爷的女儿为妃,登基后又纳了美人无数,却在子嗣上一直很困难,不是死于胎中,就是夭折,没有一个活过了六岁。皇帝开始彻查后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