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大玩家 >

第58章

重生大玩家-第58章

小说: 重生大玩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小说版《我的抗日》第一周,销量及其惊人。具体数值未能统计,但是风花出版社已经向各地书商、书店发了二十五万本。就在周末到来之前,书款也陆陆续续地打了回来。
    整个风花出版社上下都惊呆了!总编每天都接到各地书商加订的消息,已经麻木了。
    本来以为瞎胡闹的题材,又只卖十五块钱,会亏得一塌糊涂。没想到这本书已经成了风花出版社成立以来,最赚钱的一本书!
    每本书盈利三元,那么,这本书第一周的利润,就达到了七十五万之多!这还只是第一周!
    风花出版社一帮人对这利润大惊小怪,王不负却一点也不在乎。关于《我的抗日》小说版的盈利怎么分配,他已经定好了。留百分之七十,给风花出版社作为后续运营费用。
    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也就是22。5万,这其中,轲编剧和孟老师各自拿到六万七千五,作为编剧和撰稿的报酬。剩下的钱,作为后续老兵之家的建设费用。
    轲编剧拿到了钱,兴高采烈,这只是第一周的钱!照这样下去,还不发死?这么多钱,无论他前面算得有多大,也没想到这么多啊!
    给青瓷科技做编剧真是太开心了,又赚到了钱,又满足了兴趣。
    ……
    而王不负则牵着夏瓷,带着六万七千五再次找上孟老师的家里去。
    “这么多?”孟老师惊喜交集。谁不喜欢钱呢。何况还是自己凭本事得来的钱!
    “这是第一周的分成。接下来的就由风花出版社的人直接打到你们的账户上。”王不负又不是闲的才跑过来。主要是带着夏瓷来看这两人的开心情绪,以后肯定不会再亲自上门送钱。
    孟老师和他夫人都是又惊又喜。他夫人甚至看着一堆钱,呜呜地哭出声来。
    孟老师赶紧劝:“我以前老和你犟,是我不对。以后生活好了,给闺女买套房子,我们自己再换套一楼的大房子,你就不用老是忍着膝盖疼怕楼梯了……”
    他夫人一哭就停不下来:“我不应该老和你吵架,我刚结婚的时候是支持你的,要是能一直支持你就好了……”
    “走吧。”王不负牵着夏瓷,轻轻说。
    “嗯。”夏瓷嘴角弯弯的,露着柔柔的笑容。
    “这里的邪恶是不是被打败了?”王不负在下楼的时候问。
    夏瓷非常开心地说:“是啊。而且这里也成为了一座坚固的堡垒,永远不会在被不可明说之恶侵蚀了!”

第九十三章 社会阻力消失
    小说版《我的抗日》可以说是一本完美的小说。无论是语言、剧情还是内涵,都首屈一指。第一周的火爆之后,热力丝毫不退,反而因为影响力激增,让销量再次暴涨。
    两位撰写者自然得到万众瞩目。轲编剧是军旅制片厂的老编剧,参与过不少经典电影的拍摄,可以理解。孟老师居然在写这本书以前,没有任何作品发表,很让人诧异。
    有记者过去采访。孟老师没什么心机,不仅把自己以前不被重视的作品全都展示了出来,而且还把自己的心得全竹筒倒豆子:“我没什么天分,就用笨办法。一直练,练到自己满意为止。王老板因此才愿意把小说托付给我写。”
    孟老师的作品刊登出来,顿时一片赞誉之声。什么“照片级的写作功力”,“冷峻的文字绘画作家”,“不左右读者感情的残酷描写派”,等等……孟老师已经凭借一书成神,变成别人模仿的对象了。
    有很多写作探讨会邀请孟老师,不过他都嫌远,所以没去。
    倒是南江这里有一家夏季补习班,重金请孟老师教小学生写作文。孟老师正好无聊,距离又近,就不教人引体向上了,答应下来。不过说好,等青瓷科技又要找他写《我的抗日》第二章的时候,他就得离开了。
    于是,一个体育老师,开始认真地教授小学生们学习语文。
    孟老师迅速成为那个补习班的招牌人物。很多家长一听由《我的抗日》撰写者教语文,纷纷花钱,把小孩送过去。
    那些小孩也很骄傲,都和邻居小孩炫耀:“我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
    ……
    风花出版社上下看到销量,都目瞪口呆。还以为换了新东家后,青瓷科技只是拿他们当块抹布,用完就丢。谁想到一本游戏小说,居然能卖成这个样子?
    总编觉得,第一周就能卖掉二十五万册,总销量……他都不敢想象。
    这还是《我的抗日》的第一章。后续还要再出两本,销量能够保证。风花出版社凭借这一套小说,已经成功铺开了全国书店的路子,后续的出版发行将容易许多。
    现在的风花出版社财大气粗,但却只有一个作者。总编不打算立刻挖掘新人,而是准备利用《我的抗日》奠定的渠道基础,准备全力运作女作者的新书。毕竟,在风花出版社落难时,这是唯一不离不弃的作者。
    之前用拖稿来闹事的作者们,这个时候肠子全都悔青了。但就算他们想要回归,也被总编一口否决。
    女作者是个家庭妇女,平时带带孩子,写写小说。总编拿到她的新书文稿后,发现这位女作者写的别出一格,通过带孩子得到的感悟来写心灵鸡汤,对于市场是个空白。
    十几个编辑齐心合力,为文集进行修改重塑,精心策划推广方案。
    女作者的新书推出市场后,顺顺利利地上了畅销书榜,第一周就卖了三万本。书的质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风花出版社有了大量的书店和书商铺货渠道。很容易就在书店拿到了畅销书位。推广力度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语。
    女作者也凭借此书一夜爆红,成为无数少女的心灵导师。
    有的春风得意,有的垂头丧气。带头和风花出版社闹事的帅气作者,加入大型出版社后,愕然发现,那里渠道很多,但作者更多。他写的书五万销量,在风花出版社算是牛气哄哄,到了新地方却什么都不算。
    大型出版社那么多老作者,都要占渠道,凭什么要把资源让给一个外来的新人?帅气作者拿过来出版的新书,虽然有更多的连锁大型书店销售,但都只放在小角落里,销量反而不如以前。
    在回头看看风花出版社……帅气作者都气哭了。早知道,就该在风花出版社投靠到青瓷科技麾下时,主动上门道歉。那么他还是风花出版社的头牌作者,现在能一周卖三万本心灵鸡汤的,就是他了。
    那位女作者算什么?才出了一本不赚不赔的文集而已,就是靠着渠道,才能卖的那么火!帅气作者嫉恨至极。
    现在拿头撞墙也没用,帅气作者赶紧补救,打电话给风花出版社的总编。
    电话接通,帅气作者就说:“老师,之前真对不起。是我一时糊涂。”
    总编拿着话题,心境平和。他现在看开了,无怨无恨。
    他在这作者身上灌注了最多心血,对方却恩将仇报、破坏出版社的根基。但要不是那位作者导致出版社遭遇险境,青瓷科技也不会接手,更不会出版大卖的小说版《我的抗日》。
    总编平静道:“风花出版社太小了,没法给你更好的发展。祝你在百明出版社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帅气作者心酸得不行,诉苦道:“我现在才明白小出版社的温馨啊!大出版社里面人浮于事,作者们表面一团和气,背地里互相使绊子。他们欺生,看我新来,不给我应有的推广。还是总编您一碗水端得平啊。”
    “哦。”总编很平淡地说:“你既然到了新地方,这些事情肯定会遇到的。先利用这段沉寂期,积累自己,也慢慢积累资源,然后一朝崛起。”
    崛起什么啊!帅气作者真快崩溃了。大出版社里那么多作者,谁一定比谁强?都是看推广。他不再拐弯抹角了,求道:“总编,我是您一手捧起来的。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不会让你再失望了!”
    “哈,哈。”总编被逗笑了,摇头叹道:“你还真是年轻啊。到新地方以后,不要再投机了,这是我最后的劝告。”
    “总编!总编!我知道错了!”帅气作者真哭了,想起以前总编帮他逐字逐句地改文稿的摸样。甚至还回想起曾经接连被十几家出版社退稿,在最绝望的时候,却收到了总编的亲笔信……那个时候的感动,为什么就丢了呢。
    他还想再争取一下,可总编直接挂断了电话。
    帅气作者浑身脱力,又再拨过去,却又被挂断了。他心里清楚,这个号码永远都打不通了的。
    青瓷科技带来那么一个大机会,只要当初主动回归,那就是他的囊中物。可他却弃如敝履,生生地扔到了别人的头上。他满脸都是后悔,这辈子还能遇到那样的机会么?
    ……
    小说版《我的抗日》经过第一周的积累后,第二周的销量彻底爆发。
    王不负一直在汇总小说版《我的抗日》目前的社会评价。一切都和他预想得那样,整个社会都在赞叹这本小说的质量。
    抗日题材的文艺作品在中国始终是有市场的。只是随着同质化的问题增多,开始呈现疲软状态。但只要在题材上出现创新,就会引起火爆。
    比如说即将面试的《亮剑》,就是对主角的性格进行了创新,并且和“嗡嗡嗡”联系起来,获得大卖。
    《我的抗日》光是主角性格上的创新,就远超《亮剑》。《亮剑》的主角出场时性格就固化了。而《我的抗日》的主角,开场时的性格却和普通人一般无二,随着事件的推进发生演化,真实可信,引人共鸣。
    现在的读者连《亮剑》都没看过,更别说《我的抗日》推出引起怎样的浪潮。
    在电视上,经常会有记者采访买书的读者,如果读者年过中旬,必定问的问题就是:“如果《我的抗日》游戏出来,会让小孩玩么?”
    得到的答案不尽相同,但一口否决的家长已是翎毛凤角。少数家长愿意让小孩随便玩。大多数的家长则态度犹豫,说只能在国庆节的时候玩,过了假期,还是要收收心,好好学习的。
    当王不负看到这些家长的态度后,清楚自己出版小说的目的已经达到。起码在国庆期间,《我的抗日》在上市时的社会阻力,将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王不负最为恐惧的团体,不是国内或者国外的游戏厂商,不是调挑剔的玩家,也不是国家上层……这些,他都可以用超前十四年的见识四两拨千斤。但学生家长,那可是最为顽固的一群人。
    连他们的态度都开始软化,这说明王不负已经慢慢地改变了大势环境,变得稍微好了那么一些。
    明明已经热浪滔天,可王不负居然还要再添一把柴,通过媒体,他公布了小说发售后的利润分配情况。
    青瓷科技一分不赚,将自己该分到的钱,用于接下来在别的城市修缮“老兵之家”,以此来感谢老兵们给在六十年前做的贡献,并且为游戏和小说收集更多更丰富的素材。
    王不负并不觉得自己亏了本。就和当初发布《狂潮》之前先推出安全盒一样。出版这本小说,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减轻游戏上市时面临的社会阻力。
    这个时代的人哪里见过这个?都感动得不行,《我的抗日》本来卖的就便宜,再加上买这书还能为抗日老兵出一份力,销量更是又提升了一截。
    为了配合这股热潮,王不负更要在游戏上精益求精。

第九十四章 游戏AI
    现在游戏的主体框架已经做出来。舞台搭好,剩下的就是如何让玩家在其中获得更优秀的体验。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设置出更有挑战性的敌人。
    射击游戏的ai通常很好做。敌人无非就是搜索、攻击、逃跑这类。因为节奏很快,基本照个面就被玩家击杀,所以很难看出ai中的缺陷。
    但《我的抗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射击游戏。由于玩家只能操作栓动步枪,节奏极慢,在第一次杀掉敌人之后,要和其他闻风而动的敌人展开周旋。这个时候,ai就不能作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比如说盯着墙壁开枪,或者到处乱跑。
    王不负把周毅找来,说了对于ai的设想:“每次交战,玩家大概面对一个日军班组、十二个敌人。这十二个敌人要懂得寻找掩体、火力掩护、侧翼包抄。采用的战术要和老兵们说得大差不差。”
    “这不太好搞啊……”周毅有些担忧:“不如我们还是用《狂潮》的ai,然后把敌人分散在地图上,让玩家每次都只遇见一两个敌人。”
    周毅说的办法很容易实现。让玩家不停地遇上规模很小的敌人,压缩战斗时间,使玩家来不及看出敌人的破绽。
    王不负摇头说:“那游戏就没有意思了。而且也不真实。这世上哪有三三两两能让你各个击破的军队?所以游戏里敌人要以班组为规模行动。”
    “这样的话,ai的战斗逻辑很难梳理的。”周毅感觉会做了前面忘了后面。
    “你听没听说‘行为树’?”王不负问周毅。
    “没……”周毅虽然不知道,但大喜过望,知道又能学到东西了。
    行为树是ai的一种简化设计手段,比较一目了然。将一个ai先分成几个大行为,比如说“攻击”、“逃离”、“召唤手下”等等。
    再在每一个大行为下,分成若干个小行为。比如说“攻击”,就可以分成“侵略性高的攻击”和“自保优先的攻击”。
    每个小行为还能再分成若干个微行为。
    周毅恍然大悟,把《我的抗日》中的ai搞出行为树后,就一目了然,不至于混乱不堪。再慢慢地用程序实现一个一个的行为。
    王不负继续说:“一般游戏设置难度,只是修改扣血这些数值。《我的抗日》不能这么简单,选择困难和容易,绝对不是能吃两颗子弹和吃五颗子弹的区别。要从ai上看出不同来。相比容易难度下的敌人,困难难度下的敌人配合更紧密,进攻更凶残。才能让玩家在一番周旋后,产生真实的对抗感,更加满足。”
    “明白了!”周毅有了灵感,信心十足地说。
    这个时候,在南江建立的老兵之家就显出作用了。
    抗日老兵们的记忆非常宝贵。他们遇见的日军各不相同,这符合常理。指挥官的个人风格、士兵的训练、装备的差异,都可以改变一支部队在进攻和防守上的风格。
    周毅带着人,甚至还专门飞至长春,去了解伪满军队和关东军各部队的战斗风格。
    从八月开始,王不负不再在营销上搞什么花花绕了。他和游戏制作组一起,沉心静气,磨砺ai。让敌人在战斗中的行为更加真实。不停地微调ai的探测距离、从瞄准玩家到开枪的时间、防守或者进攻时的配合逻辑。
    有了老兵们的记忆。《我的抗日》中,难度分成了五级。敌人的行事风格、装备水准、战斗意志都有变化。分别对应着“近卫师团”、“甲级师团”、“乙级师团”、“守备旅团”、“伪满警备军”这五类部队。
    比如说最简单的难度,是以“伪满警备军”为蓝本。敌人没有任何重火力支援,被玩家攻击之后,会吓破胆,立刻卧倒。枪法非常的烂,基本上在放空枪。一旦带队的军曹被击毙,立刻就作鸟兽散。
    王不负在试玩的时候,很轻易就能将日军班组全歼。
    最高难度则是以“近卫师团”为参照物。一位老兵曾在汉口遭遇过日军的第三近卫步兵联队。其凶狠的作战意志和惊人的火力强度,即使已经过去六十年,那位老兵仍然无法忘怀,在回忆时面露恐惧神色。
    这个难度下的ai凶残得不可思议。永远都是小队行动,分成四个班组,互成犄角,相互支援。每个班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