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颠覆大宋 >

第375章

重生之颠覆大宋-第375章

小说: 重生之颠覆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理皇宫也是一副佛国特有的面貌,皇宫的门前竟然有佛像存在,此刻一个身穿黄袍之人正在皇宫门前跪迎宋军到来,在他的身后还有十几个大理人,都穿着华贵,其中甚至还有僧侣。
    “大理段和誉、段正明、段正淳等参见将军!”那身穿黄袍之人此刻已经开口道。


第六百一十四章 钦定宪法大纲
    “殿下快快请起!”赵哲笑道。
    眼前之人正是大理国主段和誉,又可以称之为段誉!大理国主便是大理皇帝,在大理国,人们都称之为“陛下”,不过现在大理城破,段和誉已经不再是大理国主,而是大宋镇南王,赵哲于是称呼他为殿下!
    他将段和誉亲自扶了起来,又召唤旁边的诸人一起起来。
    这其中有两个老迈的僧侣,正是段正明、段正淳兄弟!他们两人都是一脸的皱纹,双眼也没有年轻人那般清亮。
    他们两人看起来似乎十分的憔悴,他们的脸给人一种“苦相”之感。
    大理国政权几十年前就被高氏掌控,四十年前的时候,高氏逼迫大理上明帝段寿辉退位出家,之后拥立段正明继位,改年号为保定!然而段正明登基只有十年,高氏又逼迫段正明退位出家,禅位与当时的高氏家主高升泰!
    高升泰死后,高泰明为高氏家主,将皇位还与段氏,拥护段正淳为皇帝!
    只是段正淳当皇帝也只有十年时间,高泰明再次逼迫段正淳退位出家为僧,拥立段正淳之子段和誉为大理国主!
    一国之主,哪怕是大理这样的小国,那也是无上荣耀、无上权势,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谁愿意从皇帝成为僧人?大理国历史上有二十二位国主,其中九位出家,这九位大部分都是高氏掌权之后陆续出家,在高氏之前,大理国主没有中途出家之人。
    段正明、段正淳即使出家,也仍旧被高氏监管,相当于软禁,几十年来都过着这样的生活,他们一脸苦相就不难想象了!
    包括段和誉,也给人一种苦相之感!段和誉虽然是大理国主,然而自从登基之后从来都无法离开皇宫!大宋、吐蕃有使臣来到大理,他们也是先去见高氏家主,然后经过高氏家主同意之后才能见到大理国主!
    事实上,段和誉还是宋徽宗敕封的“金紫光禄大夫、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可惜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虚衔而已。
    此刻段和誉站起身来,他抬头看向天空,突然感觉天空无比的蔚蓝,似乎从来都没有这么蓝过!他已经十多年没有离开皇宫,没有来到皇宫门前了!被软禁了十年,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真正的解放了!
    一时间,段和誉竟然不由自主的热泪盈眶!
    段正明、段正淳两人也是感慨不已,两人的双眼也渐渐的变得潮湿。
    “将军,不知大宋会如何安置我大理段氏之人?”段正明想了想,道。
    “镇南王要前往燕京拜见陛下,之后镇南王恐怕要在燕京城呆上很长一段时间!至于两位,你们可以继续在天龙寺中为僧,如果愿意的话,你们也可以还俗!今后你们可以如同普通的大理人一样,到各处去,也可以前往燕京,也就是说,你们彻底自由了!”赵哲笑道。
    “当真?”段正明仍旧难以置信。
    “自然是真的!不过在此之前你们还有一件事情要做!”赵哲道。
    “不知是什么事情?将军尽管说来!”段正明道。
    “大理一带夷族众多,你们要帮助我们安抚这些夷族,让他们投靠大宋!”赵哲道。
    “将军放心!这是我大理段氏之前就答应大宋的,自然我大宋做到!”段正明道。
    “只要你们安安心心做大宋的镇南王,做大宋的臣子,你们可以永远荣华富贵!这大理皇宫仍旧是你们的,里面的财产也是你们的,我们不会拿走。”赵哲笑道。
    “多谢将军!将军放心,我们绝不会有二心!”段正明苦笑道。
    实际上,大理段氏除了一些皇室成员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势力!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的直属属下,大理国的文武大臣也没有一个听从他们的,否则他们也不会成为傀儡。
    大理段氏受了这么多的苦楚,现在能够获得自由、获得富贵,他们心中已经非常的满足了!
    “大宋准备如何治理大理?”众人朝着皇宫里面而去,段和誉道。
    “今后大理将会成为大宋一省,陛下会在这里任命官员,这里的制度将会和大宋其他地方一样。”赵哲道。
    “省?”段和誉好奇道。
    “不错!现在燕京城中,陛下与朝中大臣正在商议此事!大宋幅员广阔,南北东西各有万里,陛下来信告诉我要将天下划分为诸多行省,用以管理天下。”赵哲道。
    他和大理段氏的这些人说着话,然而他的心思却已经飞到了天边。
    在南方有另一个国家,它的名字叫做安南!
    此刻赵哲正在思考安南之事!
    安南就是后世的越南!从它的名字就知道它和中国的关系!安南便是取自“安定南方”之意!历史上,即使北宋建立,宋朝也没有正式承认过安南的独立地位!一直到了南宋年间,宋孝宗才“诏赐国名安南,封南平王李天祚为安南国王”,而现在这个时代,这样的事情显然不可能发生了!中原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认为安南属于独立国家!
    从秦朝开始,那里就是中国的领土!一直到现在,朝代更迭不断,一千多年了,那里都属于中国!五代十国之时,安南突然分裂,宣布独立,中原百姓根本不可能承认这样的事情!
    以前大宋兵力不足,无法收复安南,而现在他们拥有足够的兵力、战力!
    “将军在想什么?”看到赵哲有些失神,段和誉不由得道。
    “我在想南方的战事。”赵哲笑了笑,道。
    “南方战事?南方还有战事?”段和誉惊讶道。
    “很快!南方就会有战事的!”赵哲道。
    在赵哲看来,安南的战事比起高丽战事都要重要的多!因为安南和高丽不同,安南本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绝不能失去,高丽则分分合合,某种意义上是真正的独立国家!属于自己的东西,一定要收回!
    “大哥,不知道燕京城现在的情况如何了?朝廷这一次只怕要进行很大的变革了!”赵武一身戎装跟在赵哲的身后,道。
    “放心吧,一切都会越来越好!”赵哲道。
    ******
    燕京城中,这些天赵谌与文武大臣们一直在商议国家根本制度问题。
    已经到了正月十五,深夜,外面不断传来炮竹烟花声,而在皇宫理政殿中,众人仍旧坐在一起商议国事。
    外面有侍从将饭菜端了进来,众人吃过晚饭之后继续讨论。
    一直到了子时,终于有《钦定宪法大纲》制定出来!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为政务院、国会、最高法庭,政务院掌管政权,国会拥有立法权,最高法庭则拥有最高司法权!三者互相独立,互不干涉,三者统一向皇帝效忠。
    当然现在国会的立法权只是名义上的,许多文武大臣尚未意识到立法权的重要性,包括国会中的议员都未曾认识到立法权的重要性。
    皇帝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同时为军队最高统帅,又为国家最高象征,政务院首相为皇帝助手,协助皇帝行使政权,议长、最高法官为皇帝顾问。
    政务院分为十部,十部权重也各不相同!
    首相一届任期五年,最多连任不能超过两届!议长与最高法庭法官也是如此,一届五年,连任不能超过两届!
    取消原本的二十三路,天下分为三十六行省!
    三十六行省长官向政务院负责,由政务院任命!
    除了皇帝之外,天下藩王、官员、百姓地位相同!官府乃是为百姓服务,不是坐在百姓身上享福!当然这些在这个时代看来都是一些空话套话,不过赵谌仍旧将这些写在了钦定宪法大纲里。
    等到了正月十七日之时,首相与各部大臣人选确定!王庶仍旧为首相,赵鼎、赵光、秦桧、虞允文、胡铨、王十朋等人分别为十部大臣!
    正月二十五日之时,三十六省大臣确定!
    三十六省大臣中有四分之一为曾经的军机处章京,四分之一来自于军队,从军队退役,四分之一来自于生产建设兵团,还有四分之一则是曾经的旧臣!
    至此包括政务院、三十六省大臣绝大多数都为赵谌嫡系,整个国家彻底在赵谌掌控之中!以前天下二十三路宣抚使许多都是旧臣,现在除了少数几人之外,大部分都是赵谌继位以来提拔而起的官员。
    各省也需要建立省级议会,赵谌给出了五到十年的时间!各省也有省级法庭,省级法庭也相对独立,不受官府管辖。


第六百一十五章 施政
    宣武十年正月二十六日清晨,天色微微亮,无数的侍卫从皇宫中出来!
    他们纵马在燕京城的大道上驰骋!
    所有的侍卫都穿着黄马褂,手中拿着黄色的小箱子,小箱子上贴着封条!
    他们来到燕京城各个城门门口,燕京城守卫城门的士兵立刻约束百姓,让这些皇宫侍卫离开。
    “这些都是去传达、宣布圣旨的御营侍卫,今天早上已经有十余人从这里经过,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过去?怎么会有这么多道圣旨传达出去?”燕京城门口,一个推着车子的中年人惊讶道。
    “陛下召集天下文武大臣商议大事,军机处已经改称为政务院,天下二十三路改为三十六省,除此之外,陛下与众位文武大臣制定《钦定宪法大纲》,政务院诸部大臣、三十六行省大臣都已经选出来,现在乃是将这些诏告天下!三十六行省,南北各个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各部之中只怕都要收到陛下圣旨!”旁边一个儒生打扮的年轻人道。
    “原来如此。”中年人这才了然,点了点头。
    “听说今天清晨,燕京城也要张贴皇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我正要进城一看。”儒生道。
    “啊!还有这样的事情,那我也要进去看一看了!”中年人道。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时间,燕京城门口的百姓数量越来越多,此刻燕京城门口的戒严才取消,这些百姓一哄而入,几乎所有的百姓都朝着张贴皇榜的地方而去。
    此刻在燕京城以北的一个千亩庄园之中,虽然天气已经放晴,不过庄园中的积雪仍旧没有化掉,一副白茫茫的景象。
    在庄园的宅子中,此刻几个高丽人正坐在一起,讨论的也正是这钦定宪法大纲。
    “三省六部彻底没有了!”金灿长长叹息道。
    “虽然没有三省六部,但是现在政务院、国会、最高法庭也相当于以前的三省了。”曾经的高丽大臣李瑞也在这庄园中,李瑞道。
    “李大人说的不错,现在虽然不再是三省,但是却有政务院、国会、最高法庭三者存在。”王楷喝着热茶,道。
    “殿下有所不知,现在的政务院、国会、最高法庭和曾经的三省完全不一样!曾经的三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握封驳审议之权,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六部加起来才相当于现在的政务院!而且三省之间权责常常不明,中书省大臣为宰相,门下省则是副相,三省之间彼此争执之事多有发生!现在仅仅只有一个政务院,只有首相一人,也没有副相,首相之下为各部大臣,政令执行之快只怕要远远胜过曾经的三省六部了!”金灿道。
    “金大人,那国会与最高法庭是做什么的?”李瑞道。
    “一个制定法制,一个执行法制!曾经的刑部、御史台都已经彻底融入最高法庭之中,而且政务院无法插手,只怕各级官员都要受到法庭制约!至于国会,制定律法,只怕权利也会越来越大,若是国会制定官员升迁之法,天下官员岂不是也要受国会制约?”金灿道。
    “这……”李瑞愣在了那里。
    “政务院执掌政权,实际上仍旧是权力最大,不过三者互相制衡、彼此约束,都在帝王掌控之中!这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国会律法必须要皇帝通过之后才能执行,政务院更是直接在皇帝统领之下,至于最高法庭,皇帝也有特赦之权!这样一来,宣武皇帝的权利要真正超越历朝历代所有皇帝!以前军机处就是乾纲独断,现在更是如此了!真是好手段!”金灿冷笑道。
    “我倒是感觉政务院首相之权远远超过以往宰相!”李瑞沉思了片刻,道。
    “这……”金灿呆了许久,猛地点了点头,道:“怎会如此?不错,首相之权确实超过以往!首相控制六部,控制天下三十六省,权位确实超越以往,甚至可以威胁君权!”
    “首相一届只有五年,不能连任超过两届,再加上国会、法庭制约,不可能威胁君权。”李瑞则是摇头道。
    两人讨论了好长一阵仍旧无法讨论出一个所以然来,当下不再讨论君权、相权之事。
    “这钦定宪法大纲虽然只有千余字,不过里面倒是提到了不少东西,百姓财产不得肆意侵犯,百姓有服兵役之义务,百姓有赋税义务,还有律法面前人人平等,谁也不能干涉律法!”金灿又道。
    “天下不再是以儒治国,而是以法治国了,也不知这样是好是坏!自汉以来,一直到现在,中原制度第一次发生如此大变!”李瑞道。
    “这以法治国和曾经秦国的以法治国也完全不同!秦时之法是以法之暴力鱼肉压榨百姓,而陛下之法却是以法定天下秩序!”金灿道。
    此刻在燕京城各处的茶馆、酒楼之中,无数燕京民众都在议论这钦定宪法大纲之事,有人觉得这宪法大纲制定的极好,有人却觉得钦定宪法大纲大逆不道,与儒家治国、以德治国、以情治国之念完全违背!
    其实赵谌所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与后世日本明治维新之时《日本帝国宪法》以及清末《钦定宪法大纲》基本相同,在确立现代政治制度的同时又确保君主独裁!
    而之所以以大纲命名,主要是因为宪法并不完善,可能也会有很多错误,这些都要在施政之中不断的改正!然而,无论如何,国家的根本制度已经和后世的分权之制基本相同!国家权利三分,彼此制衡!至于君权、相权之争,赵谌心中也有自己想法,目前仍旧是乾纲独断,以后会逐步的虚君实相!
    ******
    正月三十日,三十六省大臣离开燕京城,前往天南地北赴任!
    二月初一,政务院正式运行!
    御书房中,赵谌与政务院首相王庶以及政务院各部大臣进行第一次政务院会议。
    “现在的政务院和以前的三省六部在不相同,以前无论是宰相或者是其他官员,都没有任期,只要做得好,可以一直做下去!而现在你们一届任期只有五年!你们要好好的想一想,这五年要做些什么?这五年,你们如何施政,如何改变国家?”赵谌坐在桌子后面,看着这些大臣,道。
    “陛下,天下大战刚刚结束只有两年时间,国家制度刚刚确立,今后五年最主要是确保天下稳定,另外积极发展农商经济。”王庶道。
    “很好,你们准备如何发展经济?”赵谌道。
    “关于农事,各地官员务必事必躬亲,亲自前往田间地头……”王庶开口道。
    “不用说了!”赵谌猛地打断他的话,道:“朕不想听这些!朕告诉你们该怎么办!”
    “陛下请讲。”王庶道。
    “去年全国各地的粮食产量有多少,五年之后你的任期到了之后,你要使得天下粮食产量达到多少!现在天下道路路程有多少,五年之后你准备让天下道路路程达到多少!现在天下有多少码头,五年之后天下有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