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装着一口泉 作者:我要的是葫芦-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刘家沟这种情况主要是今年春上高温干旱,小蛤蟆产卵比往年要晚一些。现在进入雨季,为蛤蟆卵孵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迅速形成蛙群,而小蛤蟆本身就有群聚的习性。
最后结论是此现象属雨季蝌蚪成蛙过程中的正常迁移,与所谓“地震要来”并无任何直接关系。
虽然大部分人平时对所谓的专家并不感冒,可是听到肯定的答案还是心安下来。
本来担心这种反常现象被报道后,游客会减少,令刘家沟人没有想到的是,随后几天竟然又出现一波小高峰,都是来看稀奇的。
看来很多人都属于看热闹不显命大的……刘军浩只能如此推测。
可是他们没有眼福,到晚上那些群聚的蛤蟆已经相继散去,游客们只能对着照片欣赏了。
水沟不远处出现气蛤蟆群聚的现象,刘军浩倒是暗自做过推测,可能与泉水有关,毕竟前几天刚下过一场雨,自己院中的水流到沟里边……这才惹来群蛙聚集在河堤水闸周围。
不过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不认为自己的石锁有这么大的本事。
第四百八十八章 妖魔鬼怪
夏日炎炎,两条黄斑皮吃罢午饭自觉跑到树下伸着舌头躲避阳光。
刘军浩把两个小家伙哄睡着,刚躺在竹床上休息,结果被电话催醒,几个游客打电话要花皮瓜。
正好上午摘了七八个,他索性全部弄到村里。
今天天气燥热,很多人家把饭桌挪到堰塘边的大树下。此刻有人还端着饭碗吃饭,说是饭碗,碗大得像面盆,基本上吃过一碗,不用再回家盛第二碗。还有几个老爷子把躺椅弄到树下,躺在上边摇着蒲扇。
“小浩,过来送瓜呀,给我留一个吧……”到堰塘边上,立刻有老太太打招呼。
“马婶儿,你中午也不睡会儿,还忙乎呀?”刘军浩见她蹲在树下给南瓜秧除草,赶忙停下电动车。
“中午睡不着,我不是想把南瓜地里的草拽净。你要草不,等下弄回去喂赤兔。”老太太擦擦额头上的汗反问道。
马婶儿也是来刘家沟养老大军中的一员,和张妈住在一个小区。因为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早早的病退,每天靠药物维持生活,去年被张妈给“忽悠”到刘家沟。其实也不能算是忽悠,主要是听张妈讲起一件事情:有人患高血压,天天拿药吊着,跑到乡下住了半年多,再回医院检查,血压竟然降下去了。
这事儿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也产生到乡下住一段的念头。虽然家人不同意,多次劝阻她,但老太太决心已下,立刻说服老伴,一起来到刘家沟。
没想到真有效果,天天吃五谷杂粮,两个月的时间,病竟然减轻大半。这更坚定了老太太留在刘家沟的信念,今年春上在房子周围开了片荒地,种上茄子、辣椒、南瓜等蔬菜,院角还垒个鸡窝,养几只小母鸡。
每天早上起来老太太和老伴儿沿着堰塘跑一圈儿,然后回去做早饭。上午打扫鸡舍,将清理的鸡粪收集到蔬菜地里施肥,或者约几个老太太爬山,挖野菜……日子倒也过得悠哉。
“马婶儿,那边在干啥呢?”刘军浩好奇的问道。堰塘北边树下围着一大群半大的孩子,有几个游客也站在后边。
“呵呵,毛孩子几个人玩变魔术。”
“变戏法?”刘军浩不知道这熊孩子又搞什么鬼,给老太太留个大花皮后,他凑了过去。
只见地上扣着四个不透明的塑料杯子,每个杯子底部都用签字笔歪歪扭扭的写了个黑字。四个分别是“妖”、“魔”、“鬼”、“怪”。毛孩子蹲在杯子前,小娃子则背对着众人蹲在那里啃雪糕。
刘军浩正莫名其妙,毛孩子突然叫喊起来:“都来看、都来瞧,一个老鼠逮个猫。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借钱捧个钱场。随便哪个把这花生放到茶杯里边,小娃子都能猜出……”
“我来,我来”刘长林话刚出口,立刻有几个小家伙挤过去。这些熊孩子大部分是跟父母过来游玩的,小孩子在一起容易混熟,彼此玩的很热闹。
一个小家伙刚把花生放在杯子里,毛孩子又叫起来:“放好离手,小娃子鬼精鬼精的,不管你怎么放,他立马能才出来。你们要不信,问问他在哪个里边。”
“小娃子,小娃子……你说,现在花生在哪个杯子里边?”周围人开始叫嚷。
“在写鬼字的那个杯子里”
“哇,真的呀”等那小家伙把塑料杯子揭开,花生果然在里边。
这个戏法百变百灵。周围一群半大的孩子看的非常纳闷,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猜出来的。几个大人不相信,也试了几次,仍然没有找到原因。
刘军浩在边上看一会儿,倒是猜测出个大概。
两个熊孩子之间的喊话有默契,每次小娃子猜之前毛孩子都要喊几句:“小娃子鬼精鬼精的,不管你怎么放,他立马能猜出来。”“这个魔术不简单,小娃子肯定能猜到”“说起来怪稀奇,他也没有看见,你说怎么就能猜着的呢?”“要是你们猜绝对猜不到,可是他知道放在哪个杯子里了”
每次毛孩子喊得话里边都带有“要(妖)”“魔”“鬼”“怪”中的某个字,只是这家伙说的隐蔽,加上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杯子上,因此才没有发现其中的玄妙。
“毛孩子,你给我们说说到底是咋回事儿吧?”一连猜十多次,终于有人按耐不住问起来。
“告诉你们,小娃子有特异功能……”这熊孩子满嘴跑火车的乱侃。
刘军浩没揭穿他的把戏,魔术图的就是热闹,揭穿反而没啥意思了。
西瓜送过去,又被几个游客拉着喝酒,刘军浩推辞不过,只能坐下来。
天热,菜比较简单,香椿炒鸡蛋、凉拌莲耦、猪头肉再加上小葱拌凉粉四色凉菜,入眼是青油油、绿映映、白生生几色。
刘军浩夹了块凉粉放到嘴里,立刻感觉味不对,诧异的问道,“这是救命豆腐?”
“嗯,前两天刚做的,尝尝咋样”二麻子说着端了盘花生米放在桌子上。
救命豆腐虽然沾了豆腐两个字,但是并非用黄豆做成,它的材料是大青山一种叫“救命树”植物叶子。
“救命树”是很平常的灌木,人凑到近前可以闻到叶子中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味。
这树叶摘回去洗净,开水浸泡十几分钟后用手反复搓揉、挤压,把叶中汁液挤光,盆中的清水就变液体混合物,浓稠浓稠的和稀面糊差不多。
这个时候再弄块纱布将混合物过滤几次,加入少许干净的草木灰继续搅拌,调成灰色糊状,
很快糊状就凝结成晶莹剔透的救命豆腐。这东西做起来步骤简单,最重要的是草木灰这步,必须凭感觉。加的量过少根本不会凝固,加入过多硬邦邦的很难吃。
关于这种食物还有个来历,说是很久以前,大青山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白条河断流,庄稼地颗粒无收,人们漫山遍野找吃食儿。
大青山的土地神见到这种情况,于心不忍,一夜之间,让山上长满郁郁葱葱的灌木。人们摘叶子加灰做成了豆腐,最后渡过饥荒。
救命豆腐可炒可凉拌,吃起来味道独特,有种说不出的清香。不过现在人们怕麻烦,很少上山去摘树叶做豆腐。
现在刘军浩吃到这么一道透着墨绿、散着清香的救命豆腐,感觉相当不错。入口柔软滑腻,富有弹性,很像小孩子们常吃的果冻。
可是他的品尝生涯没进行下去,刚夹了两筷子,天突然变暗,紧接着树叶呜呜作响,一大片云彩从南方刮过来,顷刻间刘家沟就来到傍晚。
“下雨了,下雨了”那些在沟边玩耍的小孩子最兴奋,一个个扯着嗓子大叫。
“这天下不成,我上午刚看的天气预报,咱们这片没雨。”二麻子开口说道。原本几个人想把桌子挪到屋里边,听他一说,干脆继续坐在树下喝酒。
刚才身上直冒热汗,现在风一吹,立马凉爽下来。
这老天爷没个准头,二麻子话还没落地。一个闷雷在头顶炸响;紧跟着狂风夹杂暴雨劈头盖脑地倾泻下来。
“靠,你不是说没雨吗”几个人大叫着收桌子,边上乘凉的游客也蜂蛹往堰塘边的凉亭里钻。
“是冷子”刘军浩感觉脑袋上一疼,扭头朝地上看去,才发现是鸽子蛋大小的冰疙瘩。
“下的是冷子,大家不要站在外边,赶紧往凉亭里躲”二麻子也反应过来,扯着嗓子大嚷。凉亭是前些日子刚建的,为的就是方便游客在堰塘边乘凉钓鱼。
下雨在外边淋没有问题,下冷子千万不能站在空旷无遮挡的地方。因为这东西的杀伤力巨大,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常常发生。有的冷子比鸡蛋还大,甚至能把房顶凿穿。
“下冰雹了,下冰雹了”那些熊孩子很多是第一次见到冷子,显得很兴奋,一个个躲在凉亭中跟没事儿人一样。如果不是大人看的紧,他们还要冲出去捡着玩。
“嗷……嗷……”毛孩子不老实,伸手想接一个冷子,结果被直接砸在手掌中,钻心的疼,手臂砸得像要断了似的。
这下他才彻底老实,不敢再超外边看。
啪嗒啪嗒,只听到凉亭顶部响声一片。几分钟的功夫地面铺一层冷子,连带河中也落了不少。冷子根本来不及融化,就在水面上漂浮着。
“大夏天的怎么会下冰雹,”一游客不解的问道。
“正是因为夏天才下冰雹,冬天根本不会。”一个老人在旁边插了句嘴。
“为啥?”这游客不解的问道。
“我也不清楚,只知道冬天没遇到过。”听着老爷子一说,众人才想起貌似冰雹大部分是夏天落的,没听说哪个地方冬天落冰雹。
“夏天天气炎热,容易产生大量近地面湿热空气。湿热空气快速上升,温度急骤下降,有时甚至低到-30℃。热空气中的水气遇冷凝结成冰珠,冰珠……所以,冰雹多在夏季产生。而在冬季,近地面气温很低,不可能产生强大的快速上升气流,也就无法形成冰雹。”一游客倒是有闲心,特意用手机查到原因,在凉亭中读出来。
第四百八十九章 鱼吃冷子
冷子来得快,去的也快。只二十分钟的时间,风已经停止,乌云刮散,一切重新恢复平静。
环顾四周地上的冷子足有两三厘米厚,脚踩在上边咔嚓咔嚓作响。
扭头再看堰塘里也铺了厚厚一层;挤挤挨挨在水面流淌。
凉亭里的几个熊孩子一刻不想多等,冷子刚停就冲到外边捡,也不管什么卫生不卫生的,直接往嘴里塞,大人根本拦不住。
“嗯,有点凉”原以为只有小孩子才吃这东西,没曾想有几个游客也好奇的捡起两粒品尝。话说,不少人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冰雹呢。
冷子刘军浩小时候也吃过,有点像冰棍,只是不甜。夏天吃凉飕飕的东西就是一个字爽
乌云消散,火辣辣的太阳重新炙烤着大地,不过却没有刚才那么热。
众人刚要散开,突然听到堰塘中传来“哗啦哗啦”的声响,好像是冰层破碎的轻声。有人无意中回头,立刻惊叫起来:“大家快看,堰塘里好多鱼”
只见离岸边不远的水面露出几个土灰色的扁平脑袋——是鲶鱼头。这东西的外形和其他鱼类有很大区别,大部分人都认了出来。
堰塘中的鲶鱼好像商量好一样,很快在水面聚集了一大群。堰塘里的水域面积大,平时人们很难估量出鲶鱼多少,现在才知道整个水域内鲶鱼多的不计其数。面前这片水面大大小小的鲶鱼就有三四百条,更别说堰塘对岸那些晃动的脑袋。
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它们并非跑到水面换气,而是张大嘴巴,不住吞食漂浮在水面的冷子。“哧溜……哧溜……”好像吃雪糕,鲶鱼群蜂蛹抢食。有抢不到的还用身体快速击打水面,发出啪啪的声响。
鲶鱼吃冷子?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清醒过来的游客忙拿手机拍照。
“冷子有啥好的,鲶鱼怎么会吞食这个?”有游客不解的问。
“不知道”刘军浩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稀奇的事情。他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远处一条乌黑发亮的鲶鱼。这东西的脑袋快有脸盆大,嘴角根须七八厘米长,瞧上去相当骇人。
没想到堰塘中会有这么大的鲶鱼,初步估计二三十斤重,很可能从塘底的洞中钻出来的。
大大小小的鲶鱼在水面上一窝蜂抢冷子,就好像在吞食什么美味佳肴,生怕速度慢抢不到似的。
“刘家沟这次又要出新闻了,等下把照片发给郭记者……”一游客兴奋地叫道。
他们原本以为鲶鱼吞食完冷子会重新钻入水底,哪知道根本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这些家伙游着游着竟然一个二个翻起肚皮,直挺挺浮在水面上。
“大家快捉鱼呀”不知道谁喊一声,众人反应过来,纷纷回去拿网兜竹竿打捞。
鲶鱼大概吞食冷子过多冻僵了,此刻在水面根本没办法游动,随便用竹竿轻轻一划拉就扒到岸边。
刘军浩眼疾手快,连抓两条,跟着又瞄准远处最大的那条。可惜这次运气没有那么好,刚扒到离岸边三米远的地方,这东西突然身子一翻,摇摇尾巴逃向远处。没等他再次伸出竹竿,鲶鱼已经沉入水底消失不见。
“靠,怎么活过来了?”岸上的惋惜声此起彼伏。只见刚才还挺肚子的鲶鱼纷纷翻过身子,摇着尾巴钻进水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如果不是岸上那二三十条活蹦乱跳的鲶鱼,众人还以为刚才是在集体做梦呢。
到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十几分钟的时间,堰塘中的冷子已经全部融化。
“你们用啥捉那么多鲶鱼……”冰雹停止,几个在屋里打牌的游客也到堰塘边乘凉,见岸边扔如此多的鲶鱼,立刻惊讶问道。
“我们没有捉,刚才下冷子,鲶鱼吞冷子,直接让我们给捞上岸了。”众人七嘴八舌的解释。
他们听得瞪圆了眼珠子:“真的?”
“我们这么多人还能骗你……”刘军浩晃晃手中的竹竿。
几个游客立刻冲到水边观察,试图也想捉到一两条鲶鱼。
“别找,早跑光了”毛孩子在后边喊一句。
“这还有一条”没想到那游客运气不错,竟然在岸边的石头旁找到一条翻身的鲶鱼,连忙抓到岸上。
不过仅此一条,其余再也没有。
“小浩,你看那株毛枸树”二麻子突然指着不远处叫道。
“我的天,树叶砸成这样……”刚才他们只顾着捞鱼,没注意周围的环境。二麻子一喊,众人才发现岸边到处可见残枝断叶;那株毛枸树上叶子更是被冷子击打出许多拇指粗的窟窿,模样相当凄惨。
“赶紧去地里看看,说不定玉米苗、花生叶子都被打烂了。”刘家沟的村民再也按耐不住,纷纷往地里查看自家的庄稼。
刘军浩担心院中的西瓜被冷子打烂,因此没有在堰塘边多呆,直接提着几条鲶鱼回家。一路走来,地上的枯枝败叶很多,很多蒿草都被冷子打卧在地上。
没进门,就听到两个小家伙哇哇的大哭声,他赶忙加快脚步。
和想象的一样,柿子、大枣被冷子打落很多,惹来几只鸡鸭在树下抢食。
“你可回来了,赶紧哄孩子”张倩见老公回来,立刻站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