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 >

第75章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第75章

小说: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芰擞⒐俅蜗蛎拦⒊銮缶鹊男藕拧S⒐っ拦┯ξ被嶂飨>俳嗔种滦琶拦>砍づ悼怂梗ㄒ槊拦酶葑饨璺ò覆Τ龅幕穑⒐ㄔ炫潘课�1500 吨的驱逐舰100 艘(每月10 艘),20 艘扫雷舰和14 艘救生拖船。他在信中写道:“由于德国潜艇在大西洋加紧活动,使得护航舰的需要量增多。可是目前英国和加拿大的造船厂加在一起,每月也只能建造8 艘护航舰。我们的护航舰严重匮乏,根本不能满足横渡大西洋的护航运输队的警戒要求。”
  美国大西洋舰队司令金上将也建议美国海军采取为英国建造护航舰的紧急措施。
  经美国政府讨论之后,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于1941 年7 月18 日批准建造上述各舰的计划,并且立即付诸实施。
  7 月12 日,美国大西洋舰队正式从英国手中接替了冰岛的防务。几天后,海军上将金重新规定了西半球的界线,把冰岛也划入其中。从此,冰岛便成为盟军用于掩护护航运输队的护航舰基地和航空基地的战略要地。
  第六章“独狼”袭击美海岸
  8 月3 日,罗斯福总统乘坐“波托马克”号总统游艇从新伦敦出航。临行前他高兴地对白宫记者团宣布说,他将“抽出一些时间”去钓鱼。
  “波托马克”号游艇的行动掩饰得十分自然巧妙。最初几天,人们只看到风光绔丽的科德角运河上,一艘不起眼的游艇在懒懒散散地游荡,看样子是要沿着新英吉利海岸作一次短期游览。艇上穿着白色夏眼的锅炉兵和两个水兵,或坐或斜靠在甲板上的安乐椅上,不时热情地向挤在堤岸和桥上的观众致意。从远处望去,他们很像罗斯福、斯提文·厄尔利和沃森将军。之后,这艘游艇便像谜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连秘密警察局长也不知道罗斯福哪儿去了。
  罗斯福已改乘“奥古斯塔”号巡洋舰,抵达纽芬兰阿金夏附近的普拉森夏湾。翌日(8 月9 日),丘吉尔首相乘英国“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驶入薄雾笼罩的港口。几艘美国军舰在雾中若隐若现。
  英国军舰列队从美国舰艇中缓缓穿行。“威尔士亲王”号舰上,米字旗高高飘扬,全体水兵身着白色的水兵服排列在战舰的弦侧。虽从未见过面,但手持望远镜的罗斯福老远便认出,前甲板上那位大腹便便的身穿褐色海军制服的人必是丘吉尔无疑。
  不知何时,雾障已悄悄散尽,灿烂的阳光给港湾、海水和军舰镀上一层金色,光彩熠熠。
  “奥古斯塔”号舰上的乐队奏起了丙国国歌,《上帝保佑吾王》的旋律随风飘来,接着是美国国歌《星条旗》。
  “扶我起来!”罗斯福低声吩咐。
  他的儿子、空军上尉埃利奥特赶忙搀扶起父亲。罗斯福竭力挺直病残之躯,站在舷梯上迎接他的英国客人。
  两舰舰已互致敬礼之后,丘吉尔登上了“奥古斯塔”号舰。他快步走到罗斯福跟前,伸出双臂紧紧拥抱了这位在危难之际给予英国人民巨大支持的良师挚友,无限感激和激动之情尽在不言之中。
  “我们终于到一起了,见到你真高兴!”罗斯福说。
  近两年来一直以书信、电报和电话进行交往的两位巨人,今天终于得以见面。这无论对他们两人的私人友谊而言,还是对英美两国的关系而言,都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在为期三于的会谈中,丘吉尔一直努力说服罗斯福参战,至少同英国一道,警告日本不要对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群岛发动进攻。他认为,只要英美联合发表一项强有力的宣言,日本人就会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就不会切断英国通向印度和东南亚的生命线。
  但他总归没能把美国拖入战争。罗斯福送给他一份丰厚的礼物,决定让美国军舰把大西洋船队最远护送到冰岛,这将使英国可以腾出40 艘驱逐舰和小型护卫舰去执行其他任务,并且同意向日本递交一份强硬的照会。但他明确拒绝了丘吉尔要美国参战的要求。
  “你看,我必须要实行一种能体现美国社会舆论的政策,要使一切怀疑英国诚意的人感到满意,要使那些提出‘为什么美国人应该去打仗?’的人能够安下心来。”罗斯福私下对丘吉尔摊牌说。
  丘吉尔心领神会:“你是说,美国需要等待机会,要千方百计制造出一个‘事件’来。。”
  好像是为了证明总统的权力确有局限性,就在会议期间,丘吉尔得知美国国会仅以一票之差的多数,通过罗斯福把应征入伍者的服役期再延长18个月的提议。
  8月10日是星期日,大西洋会议出现了高潮。罗斯福总统带着他的幕僚和“奥古斯塔”号上的几百名水兵来到英国“威尔士亲王”号参加礼拜仪式。
  那一天早晨,长空万里无云,阳光灿烂,大海显得十分安宁。英美两国的水兵一起簇拥在后甲板上,合用着同一本圣经。讲坛上悬挂着英美两国的国旗;英美两国的牧师念念有词,共诵祈祷文。两国海陆空军高级军官在罗斯福和丘吉尔的背后混为一体。礼拜结束时,两国水兵们高声唱起丘吉尔亲自选定的为人们所熟知的两首古老的赞美诗——《前进吧,基督教士兵》和《海上遇险歌》:
  永恒的上帝,万能的救世主,汹涌的波涛已被你制服。你挥动巨臂,力挽狂澜深速的大海被迫就范。啊,人们在海上遇难,请倾听我们的呼唤。
  嘹亮的歌声在蓝天大海之间回荡。丘吉尔泪流满面,心情像大海的波涛久久不得平静。几年后,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每个字都使人们激动万分。活下来是很幸运的。唱圣歌的水兵中约有一半人不久就战死在沙场。”
  直到8月14日,全世界才惊悉:名曰中立国的美国首脑罗斯福和正与德国打得不可开交的交战国英国首脑丘吉尔,在纽芬兰普拉森夏湾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历史性会晤——大西洋会议,并且发表了举世闻名的《大西洋宪章》的联合宣言。这一宣言为英美两国在二次大战中以及战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它明确规定其最终目的是“摧毁纳粹暴政”,并且在战后“建立广泛而持久的普遍安全体系”。
  这一时期,德国潜艇数量的不断增加,给英美护交战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威胁。邓尼茨将新下水的15艘潜艇组成“北方潜艇群”,命令亡们从冰岛起向格陵兰和纽芬兰方向搜索。结果,这伙“狼群”在费尔韦尔角附近发现了SC—42护航运输队,于是,便发生了至此规模最大的对运输队的海战。该运输队的63艘舰船有20艘被击沉,后来海上起了大雾,这支运输队才免遭全军覆灭。
  罗斯福和丘吉尔翘首以待的机会终于来临了。9月4日,美国“格里尔”号驱逐舰与德国潜艇发生了冲突。
  那一天,“格里尔”号驱逐舰挂着海军中校约翰逊的旗子,正载着乘客和邮件驶往冰岛,航速为17.5节。这时,一架英国飞机通知该舰,在它正前方大约10海里处有一艘处于潜水状态的德国潜艇。
  副舰长弗罗斯特少校立即下令“格里尔”号驱逐舰走Z字航线,以规避德国潜艇鱼雷的攻击。舰上发出尖厉的战斗警报声,全体舰员各就各位。
  “格里尔”号舰的航速增至20节,全速向发现潜艇的地点驶去。到达该地时,航速减至10节,启动潜艇探测声纳进行搜索。不一会儿,便同潜艇发
  生声纳接触。驱逐舰咬住潜艇不放,一直跟踪了3 个多小时。同时,不断与英国飞机保持联络,向它通报潜艇的位置。英国飞机机长询问美舰:“你们打算攻击这艘潜艇吗?”“不,这块肥肉还是你吃了吧!”弗罗斯特少校打趣地说。他知道,虽然美国海军在大西洋上实际已开始对德作战,但仍受中立法的束缚,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对德舰开第一炮。
  德国潜艇艇长看着这俩儿一唱一和,眉来眼去的,心里一股火直往上窜。他本想奉希特勒之命,尽量避开美舰,一走了事。这会儿,他实在是忍不住了,气急败坏地下令:
  “发射一号尾雷!”但早有准备的“格里尔”号驱逐舰立即发现鱼雷,闪身躲开了,并且用深水炸弹回敬了德国潜艇,双方均未击中对方。紧接着,德潜艇发射了第二枚鱼雷,仍未命中。这时,“格里尔”号失去了潜艇目标,加之油料不够,弗罗斯特副舰长下令停止追踪,继续向冰岛航行。这一事件在美国官方和公众引起了极大的愤懑情绪。德国纳粹宣传机构指责美国“格里尔”号驱逐舰不顾乘客的死活,去跟踪一艘德国潜艇,还给英国飞机通风报信。罗斯福高兴得像孩子一样喜笑颜开:“不管怎么说,是德国潜艇首先向我们美国军舰开的火。”
  9 月11 日,罗斯福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把这一事件指责为“海盗斤径——从法律上和道义上来说都是如此”,并趁机向美国海军颁布了“一发现就开火”的命令:
  “我们过去不想,现在仍然不想同希特勒开火。但是,当你看到一条响尾蛇准备咬人的时候,你不会等它咬人后才打死它。这些纳粹潜艇和袭击者就是大西洋上的响尾蛇。。不管需要采取什么行动,不管要付出什么代价,我们都将保持合法的商业运输线畅通无阻。
  “大家务必认清,需要我们冷酷无情的时刻已经到来,那些妄图征服世界,建立永久的世界霸权的惨无人道、贪得无厌的冒险家们,企图把我们的子孙后代置于他们的恐怖统治和奴役之下。他们现在已侵犯了我们的安全,我们决不允许他们再继续下去!”
  正如英国大使哈利法克斯勋爵所形容的那样,罗斯福“具有一种可怕的由坏妖精赐给的进行操纵的天赋”。尽管绝大多数美国人仍然没有下定决心参战,但他们已经确信,纳粹德国的胜利最终将会危及美国的安全,德美之战已不可避免。
  接着,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于9 月15 日向美国舰队发出命令:“对轴心国所有袭击商船的舰艇,不管它们是水上海盗还是水下海盗,都应采取一切可行的手段予以捕获或歼灭之。”
  这表明美国实际上己开始卷入不宣而战的大西洋海战。美国不仅为驶往冰岛的护航运输队护航,并且开始参加为横渡大西洋的护航运输队护航。
  9 月16 日,由哈利法克斯出发的HX—150 护航运输队是第一个由美国军舰护送的横渡大西洋的护航运输队。运输队有50 艘各型商船,最小的为1500吨货船,最大的为17000 吨的“亚细亚皇后”号客船。
  17 日,美国海军上校摩顿·德约率“艾立克森”号、“艾伯利”号、“阿普歇”号、“艾利斯”号和“达拉斯”号驱逐舰,加入了由加拿大军舰护送的这支护航运输队。
  护航运输队指挥官加拿大海军少将曼纳斯欣喜万分,向美国警戒舰群发出表示欢迎的信号:“我感到万分幸运,因为你将在今后几天内护送我们的护航运输队。”
  一路上,他对美国舰群指挥官不断发出带有“不胜感谢”、“承蒙赐教”等谦恭字眼儿的信号。这些信号翻译过来,德约上校听了,自然是赏心悦耳。可美国舰员们却十分不习惯,大肆嘲笑和评论了一番。
  当护航船队逐渐向一望无际的大西洋深入驶去时,初次参加护航的美国舰员们越来越感到不安了,偏偏脑海里又不时浮现许多听说过的商船道德国潜艇袭击的可怕情形。他们禁不住紧张起来、有时甚至变得神经质,几乎每起一个浪头都疑心有德国潜艇藏在里边。有几次,他们还没见到潜艇的影儿就慌慌张张丢下深水炸弹。
  直到一次由于恐惧过度,手忙脚乱得把一枚炮弹卡在炮膛里时,他们才开始冷静下来。可以说,实际经验教育了他们。
  德约上校暗暗思忖:“现在,只差一件事,就是训练他们进行火炮射击。”
  可惜,那一时期正逢德国潜艇未到大西洋运输线上,使美舰得不到射击目标。HX—150 护航队一路平安,安全抵达目的地。
  9 月17 日下午,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和潜艇舰队司令邓尼茨急匆匆地赶到东线大本营“狼穴”,试图说服希待勒解除对海军“不得进攻美国船只”的禁令:
  “你知道,罗斯福已经命令他的海军一发现轴心国家的船只就开火。我们再这样下去,必然束手待毙。我恳求你允许我们攻击美国船只。”雷德尔已搞不清自己是第几次提出这个请求了。
  “不!”希特勒斩钉截铁地说,“对俄一战看来到9 月底即可成定局,因此我们必须小心从事,在对商船航运的作战中避免与美国发生任何事件。”
  他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部下,口气略缓平和地说:“我不能同时伸出两个拳头打两个敌人。”
  雷德尔和邓尼茨总算明白了元首的苦衷。拿希特勒的性子而言,他一定是用了非凡的克制力才做到这一步的。
  接着,希特勒转过身来问他的潜艇司令:“如果我放手让潜艇攻击驱逐舰的话,你们能击沉多少驱逐舰?”
  邓尼茨回答得很干脆:“恐怕连一艘也击沉下了,元首。”他努力使元首相信,潜艇的基本战略任务在于击沉英国的商船。德国潜艇只有在得到必要的安全保障时,才能够对敌方的驱逐舰采取战斗行动。
  接着,他话锋一转,不可放过元首给他的开口机会:“如果我们的潜艇在执行任务时遭到美国海军舰艇日益奏效的攻击和骚扰时,怎么办?”
  希特勒双目圆睁,咬紧牙关恨恨地说:“罗斯福已经下令他的舰只一经发现德国舰只立即开火。我已命令德国舰只在遇到美国舰只时不要开火,但在遭到攻击时进行自卫。任何德国军官如果没有采取自卫行动,我将把他送交军事法庭审判。”
  “在受到攻击时进行自卫”,邓尼茨要的就是这句话。希特勒给德国海军上的“紧箍咒”起码松了一半。
  10 月16 日,美国“克尔纳”号驱逐舰成了德国潜艇“自卫”的第一个靶子。
  那天夜里,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由50 艘商船组成的SC—48 护航运输队编成9 个纵队,浩浩荡荡地行驶到冰岛以南约400 海里的地方。不料,碰到了德国潜艇群。
  德国“狼群”借夜幕的掩护对船队进行了6 次攻击。“克尔纳”号驱逐舰等4 艘美国驱逐舰、1 艘英国驱逐舰和1 艘法国轻护卫舰奋力反击。但由于狡猾的德潜艇位于护航舰声纳的有效半径之外,护航舰放出的深水炸弹不仅没打中目标,反而加剧了混乱。
  接连3 艘商船被德潜艇击中或击沉,可护航舰无论用视觉还是搜索仪器,都未能发现潜艇。急红了眼的护航舰在海面上窜来窜去。
  “克尔纳”鲁正准备转向扩大搜索范围,一艘轻护卫舰正从它舰首通过,只好停止前进。恰巧附近有一艘遭受鱼雷攻击的商船起了火,“克尔纳”号在火光的照耀下,成了潜艇最好攻击的目标,一枚鱼雷击中了它的右舷,许多舰员受伤,11 名舰员死亡。这是美国在对德国的不宣而战的战争中的第一批伤亡。
  10 月27 日,罗斯福在庆祝美国海军节的演说中提到这一事件时说:“历史已经记录了到底是谁开的第一枪。”
  11 月1 日,希特勒自信俄国已成为他囊中之物,于是允许邓尼茨将德国潜艇调到雷斯角一带、贝尔岛海峡、格陵兰以南地区活动,向美国发出挑战。
  但是德国潜艇的战绩并不明显。11 月份除在雷斯角以南击沉4 艘商船外,在西大西洋未击沉1 艘商船;12 月份,只有两三个大西洋护航运输队遭到潜艇的攻击,损失4 艘商船。兴许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