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人生的旅程 >

第14章

人生的旅程-第14章

小说: 人生的旅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海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谁能计算他们的数目。车马的喧闹,屋宇的高大,相形之下,显出人们的浑沌和微小,我们看蚂蚁纷纷往来,总不能相信他们是有思想的。马路上的行人和蚂蚁有什么分别呢?挺立的巡捕,挤满电车的乘客,忽然驰过的乘汽车者,急急忙忙横穿过马路的老人,徐步看玻璃窗内货品的游客,鲜衣自炫的『妇』女,谁不是一个蚂蚁?我们看蚂蚁个个一样,马路上的过客又哪里有各自的个『性』?我们倘若审视一会儿,且将不辨谁是巡捕,谁是乘客,谁是老人,谁是游客,谁是『妇』女,只见天数同样的没有思想的动物散布在一条大道上罢了。游戏场里的游客,谁不『露』一点笑容?『露』笑容的就是游客,正如黑而小的身体像蜂的就是蚂蚁。但是笑声里面,我们辨得出哀叹的气息;喜愉的脸庞,我们可以窥见寒噤的颦蹙。何以没有一天马路上会一个动物也没有?何以没有一天游戏场里会找不到一个笑容?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我们丢开优裕阶级欺人阶级来看,有许许多多人从红绒绳编着小发辫的孩子时代直到皮『色』如酱须发如银的暮年,老是耕着一块地皮,眼见地利确是生生不息的,而自己只不过做了一柄锄头或者一张犁耙!雪样明耀的电灯光从高大的建筑里放『射』出来,机器的声响均匀而单调,许多撑着倦眼的人就在这里做那机器的帮手。那些是生产的利人的事业呀,但是……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一切事情用时行的话说总希望它〃经济〃,用普通的话说起来就是〃值得〃。倘若有一个人用一把几十位的大算盘,将种种阶级的生活结一个总数出来,大家一定要大跳起来狂呼〃不值得〃。觉悟到〃不值得〃的时候就好了。试说从来的中国人生活

    梁漱溟

    (一)物质生活方面〃中国人虽不能像孔子所谓〃自得〃,却是很少向前要求有所取得的意思。他们安分知足,享受他眼前所有的那一点,而不作新的奢望,所以其物质生活始终是简单朴素,没有那种种发明创造。此在其结果之不好的一面看,则为物质文明之不发达,乃至有时且受自然界之压迫……如水旱种种天灾。盖此种知足的,容忍的态度,在人类初期文化……前所谓第一项问题(见第三章)还未曾解决时,实在不甚相宜,因为在此时是先要图生存的,当然不能不抗天行;又且物质上的不进步并不单是一个物质的不进步,一切的文物制度也都因此不得开发出来。此其弊害,诚不胜说。然在其结果之好的一面看,则吾人虽有此许多失败,而却有莫大之大幸。因为从此种态度即不会产生西洋近世的经济状况。西洋近百年来的经济变迁,表面非常富丽,而骨子里其人苦痛甚深;中国有著(西洋爱的苦痛,后面去说),虽然中国人的车不如西洋人的车,中国人的船不如西洋人的船,……中国人的一切起居享用都不如西洋人,而中国人在物质上所享受的幸福,实在倒比西洋人多。盖我们的幸福乐趣,在我们能享受的一面,而不在所享受的东西上,……穿锦绣的未必便愉快,穿破布的或许很乐;中国人以其与自然融洽游乐的态度有一点就享受一点,而西洋人风驰电掣的向前追求,以致精神沦丧苦闷,所得虽多,实在未曾从容享受。

    (二)社会生活方面孔子伦理,实寓有他所谓契矩之道在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总使两方面调和而相济,并不是专压迫一方面的,……若偏欹一方就与他从形而上学来的根本道理不合,却是结果必不能如孔子之意,全成了一方面的压迫。这一半由于古代相传的礼法,自然难免此种倾向。而此种礼法因孔家承受古代文明之故,与孔家融混而不能分。儒家地位既常籍此种礼法以为维持,而此种礼法亦籍儒家而得维系长久不倒;一半由中国人总是持容让的态度,对自然如此,对人亦然,绝无西洋对待抗争的态度;所以使古代的制度始终没有改革。似乎宋以前这种束缚压迫还不十分利害,宋以后所谓礼教名教者又变本加厉,此亦不能为之曲讳。数千年以来使吾人不能从种种在上的威权解放出来而得自由;个『性』不得伸展,社会『性』亦不得发达,这是我们人生上一个最大的不及西洋之处。然虽在这一面有如此之失败不利,却是自他一面看去又很有胜利。我们前曾说过西洋人是先有我的观念,才要求本『性』权利,才得到个『性』伸展的,但从此各个人间的彼此界限要划得很清,开口就是权利义务,法律关系,谁同谁都是要算账,甚至于父子夫『妇』之间也都如此;这样生活实在不合理,实在太苦。中国人态度恰好与此相反:西洋人是要用理智的,中国人是要用直觉的……情感的;西洋人是有我的,中国人是不要我的。在母亲之于儿子,则其情若有儿子而无自己;在儿子之于母亲,则其情若有母亲而无自己;兄之于弟,弟之于兄,朋友之相与,都是为人可以不计自己的,屈己以从人的。他不分什么人我界限,不讲什么权利义务,所谓孝涕礼让之训,处处尚情而无我。虽因孔子的精神理想没有实现,而只是此古代礼法,呆板教条以致偏欹一方,黑暗冤抑,苦痛不少,然而家庭里,社会上,处处都能得到一种情趣,不是冷漠,敌对,算帐的样子,于人生的活气有不少的培养,不能不算一种优长与胜利。

    (三)精神生活方面人多以为中国人在这一面是可以比西洋人见长的地方,其实大大不然;中国人在这一面实在是失败的。中国人的那般人与自然浑融的样子,和那从容享乐的物质生活态度,的确是对的,是可贵的,比较西洋人要算一个真胜利。中国人的那般人与人浑融的样子,和那淳厚礼让的社会生活态度,的确是对的,可贵的,比较西洋人也要算一个真胜利。至于精神生活乃无可数:情志一边的宗教,本土所有,只是出于低等动机的所谓祸福长生之念而已,殊无西洋宗教那种伟大尚爱的精神;文学如诗歌词赋戏曲,虽多聪明精巧之处,总觉也少伟大的气概,深厚的思想和真情;艺术如音乐绘画,我不甚懂,私臆以为或有非常可贵之处,然似只为偶然一现之文明而非普遍流行之文化。知识一边的科学,简直没有;哲学亦少所讲求,即有甚可贵者,然多数人并不作这种生涯;社会一般所有,只是些糊涂浅拙的思想。所以这种种看去,这一面的生活,中国人并没有作到好处。只有孔子的那种精神生活,似宗教非宗教,非艺术亦艺术,与西洋晚近生命派的哲学有些相似,或者是个作到好处的;惜乎除中间有些萌动外,没有能够流行到一般社会上!三种人生态度

    梁漱溟

    〃人生态度〃是指人日常生活的倾向而言,向深里讲,即入了哲学范围;向粗浅里说,也不难明白。依中国分法,将人生态度分为〃出世〃与〃入世〃两种,但我嫌其笼统,不如三分法较为详尽适中。我们仔细分析:人生态度之深浅、曲折、偏正……各式各种都有;而各时代、各民族、各社会,亦皆有其各种不同之精神;故欲求不笼统,而究难免于笼统。我们现在所用之三分法,亦不过是比较适中的办法而已。

    按三分法,第一种人生态度,可用〃逐求〃二字以表示之。此意即谓人于现实生活中逐求不已:如,饮食、宴安、名誉、声、『色』、货、利等,一面受趣味引诱,一面受问题刺激,颠倒『迷』离于苦乐中,与其他生物亦无所异;此第一种人生态度(逐求)、能够彻底做到家,发挥至最高点者,即为近代之西洋人。他们纯为向外用力,两眼直向前看,逐求于物质享受,其征服自然之威力实甚伟大,最值得令人拍掌称赞。他们并且能将此第一种人生态度理智化,使之成为一套理论……哲学。其可为代表者,是美国杜威之实验主义,他很能细密地寻求出学理的基础来。

    第二种人生态度为〃厌离〃的人生态度。第一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物的问题,第三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人的问题,此则为人对于自己本身的问题。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其他动物全走本能道路,而人则走理智道路,其理智作用特别发达。其最特殊之点,即在回转头来反看自己,此为一切生物之所不及于人者。当人转回头来冷静地观察其生活时,即感觉得人生太苦,一方面自己为饮食男女及一切欲望所纠缠,不能不有许多痛苦;而在另一方面,社会上又充满了无限的偏私、嫉忌、仇怨、计较,以及生离死别种种现象,更足使人感觉得人生太无意思。如此,乃产生一种厌离人世的人生态度。此态度为人人所同有。世俗之愚夫尽『妇』皆有此想,因愚夫愚『妇』亦能回头想,回头想时,便欲厌离。但此种人生态度虽为人人所同具,而所分别者即在程度上深浅之差,只看彻底不彻底,到家不到家而已。此种厌离的人生态度,为许多宗教之所由生。最能发挥到家者,厥为印度人:印度人最奇怪,其整个生活,完全为宗教生活。他们最彻底,最完全;其中最通透者为佛家。

    第三种人生态度,可以用〃郑重〃二字表示之。郑重态度,又可分为两层来说:其一,为不反观自己时……向外用力;其二,为回头看自家时……向内用力。在未曾回头看而自然有的郑重态度,即儿童之天真烂漫的生活。儿童对其生活,有天然之郑重,与天然之不忽略,故谓之天真:真者真切;天者天然,即顺从其生命之自然流行也。于此处我特别提出儿童来说者,因我在此所用之〃郑重〃一词似太严重。其实并不严重。我之所谓〃郑重〃,实即自觉地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耳。〃郑重〃即是将全副精神照顾当下,如儿童之能将其生活放在当下,无前无后,一心一意,绝不知道回头反看,一味听从于生命之自然的发挥,几与向前逐求差不多少,但确有分别。此系言浅一层。

    更深而言之,从反回头来看生活而郑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发挥郑重。这条路发挥得最到家的,即为中国之儒家。此种人生态度亦甚简单,主要意义即是教人〃自觉的尽力量去生活〃。此话虽平常,但一切儒家之道理尽包含在内:如后来儒家之〃寡欲〃〃节欲〃〃窒欲〃等说,都是要人清楚地自觉地尽力于当下的生活。儒家最反对仰赖于外力之催『逼』,与外边趣味之引诱往前度生活。引诱向前生活,为被动的、逐求的,而非为自觉自主的;儒家之所以排斥欲望,即以欲望为逐求的、非自觉的,不是尽力量去生活。此话可以包含一切道理:如〃正心诚意〃、〃慎独〃、〃仁义〃、〃忠恕〃等,都是以自己自觉的力量去生活。再如普通所谓〃仁至义尽〃、〃心情俱到〃等,亦皆此意。

    此三种人生态度,每种态度皆有浅深。浅的厌离不能与深的逐求相比。逐求是世俗的路,郑重是道德的路,而厌离则为宗教的路。将此三者排列而为比较,当以逐求态度为较浅;以郑重与厌离二种态度相较,则郑重较难;从逐求态度进步转变到郑重态度自然也可能,但我觉得很不容易。普通都是由逐求态度折到厌离态度,从厌离态度再转入郑重态度,宋明之理学家大多如此,所谓出入儒释,都是经过厌离生活,然后重又归来尽力于当下之生活。即以我言,亦恰如此。在我十几岁时,极接近于实利主义,后转入于佛家,最后方归于儒家。厌离之情殊为深刻,由是转过来才能尽力于生活;否则便会落于逐求,落于假的尽力。故非心里极干净,无纤毫贪求之念,不能尽力生活。而真的尽力生活,又每在经过厌离之后。生活中的幸福

    黄丽

    小时候听长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寒冬,一个财主的公子和一个非常柔美贤淑的女子完婚了。新婚没有几日,这公子就觉得夫妻生活很是乏味,要休妻。老财主不准,公子就和其妻常常打闹。

    一日晚饭后,公子打完了妻子又把室内的家什砸了一堆,长啸一声悲怆地说:〃我的命好苦啊!〃其妻将身子委顿在墙角里伤心地哭泣。此时,他俩便成了这个世界上不幸的人。

    这时,一个衣衫槛饥肠辘辘的乞丐悄悄走到财主的马棚里。乞丐偷吃了喂马的豆饼,肚子不饿了;用马粪把自己的身体堆起来,身上也不冷了。还感到头上有些凉风,就把旁边一个给牲口喂食的瓢扣在头上,于是头上的凉风也没有了。乞丐觉得自己此时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悠悠然唱起了小曲儿。最后竟然慨叹:〃我身披马粪头载瓢,丢下那些穷哥们可怎么着?〃

    人的幸福,是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感觉所赋予的。其实,幸福的感觉是属于自己的。而幸福却总有一个后盾;会给你悄悄地递上幸福。

    就拿我来说,他曾深爱过我,可我最终却离他而去。

    我婚后生活得很幸福,丈夫一开始便对我的喜好了如指掌,明白我的心思,这让我更加爱他,最终也因他这样善解人意而嫁给了他。

    我逐渐淡忘了那个男孩,沉浸在自己幸福美满的生活里。

    如果不是那次车祸,我也许再也不会想起他。当丈夫带我去看望他时,他已不成人样,头上缠着厚厚的绷带,已气息奄奄。当他看见我时,眼睛猛地一亮,失血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而我却忍不住想哭。

    那晚,他走了。走得那样匆忙,匆忙得没有来得及说一句话。

    那晚,丈夫异常沉痛,一直沉默着。

    丈夫一支接一支地抽烟,火星在夜『色』里一闪一闪。丈夫对我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男人对你的爱是谁也无法超越的。我愣住了,不知丈夫怎么突然说出这话。是在说他吗?我当然知道他依然在爱着我,可他早已从我的生活里退出了呀!

    丈夫掐灭烟头说,如果不是他,也许我们还要走一段很坎坷的路。当我得知在我拒绝他后,他曾找过我丈夫,告诉他我的喜好,叮嘱他要好好地爱我时,我泪如雨下。我不知道我的幸福生活后面一直有一双默默祝福的眼睛。

    而你幸福生活背后是否也有一双默默祝福的眼睛呢?许多人,在爱已无法拥有时,这种不能拥有的爱会更加令他(她)镌刻在心。这就是生活中的幸福,使人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好一个纯朴的家园

    王岩

    现今;人们生活中的无耐好像呈一种递升趋势;虽说那是一种无奈;如从不同角度来看;可能会大有收获。

    我往返办公室的路上常常经过一块油漆简陋的指示牌。黄底上漆了粗大的红字,简单写着〃桃子……任摘……一公里半〃。有一天,和丈夫一起开车出去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说:〃我们去找找看。〃

    一路驶去,不到半公里,又碰到另一块黄『色』的〃桃子〃指示牌,有个红箭头指向右边。

    〃没有一公里半嘛。〃我说完才注意到原来有一条小泥路从大路岔开。上了小路,又看见小些的指示牌,只有红箭头,指示我们到田里去。

    车子一路开去,我们看见篱笆上歇了一只红尾鹰。走近了,鹰掠过我们头上,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飞走了。

    〃这只鸟一定是望风的。〃我打趣说。

    我们来到田的另一边,这才发现另一个红箭头,指示我们顺着乡下人叫做〃猪尾巴〃的小径开到树林深处。小径上每过一个转弯,或者似乎前无去路处,总有另一个指示箭头。

    整整是一公里半的地方,有条黄狗欢迎我们,好像一直在那里等着似的。我们在树荫下把车停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