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人生的旅程 >

第5章

人生的旅程-第5章

小说: 人生的旅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底过人之处,实在是不足道底。

    这是庄子底最高义中底一点,来明儒亦有此类底说法。程明道说:〃泰山为高矣,然泰山顶上,亦不属泰山。虽尧舜之事,亦只如太虚中一点浮云过目。〃象山《语录》中谓:象山〃一夕步月,喟然而叹,包敏道侍,问曰:〃先生何叹。〃曰:'朱元晦泰山乔岳,可惜学不见道,枉费精神,奈何?'包日:'势既如此,莫若各自著书,以待天下后世之自择。〃忽正『色』厉声日:'敏道,敏道,恁项。长进,乃作这般见解。且道天地间有个朱元晦陆子荷,便添得些子?无了后便减得些子?'〃有了朱元晦陆子静,天地不添得些子,无了亦不减得些子,则朱无晦陆子静之泰山乔岳,亦不过如太空中,点浮云,又有何骄盈之可言?谈立志

    朱光潜

    我们有一句老话:〃有志者事竟成。〃这话说得很好,古今中外在任何方面经过艰苦奋斗而成功的英雄豪杰都可以做例证。志之成就是理想的实现。人为的事实都必基于理想,没有理想决不能成为人为的事实。譬如登山,先须存念头去登,然后一步一步地走上去,最后才会达到目的地。如果根本不起登的念头,登的事实自无从发生。这是浅例。世间许多人行尸走肉浪费了他们的生命,就因为他们对于自己应该做的事不起念头。许多以教育为事业的人根本不起念头去研究,许多以政治为事业的人根本不起念头为国民谋幸福。我们的文化落后,社会紊『乱』,不就由于这个极简单的原因么?这就是上文所谓〃消沉〃,〃无志气〃。〃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事就不成。

    不过〃有志者事竟成〃一句话就很容易发生误解。〃志〃字有几种意义:一是念头或愿望(wsh),一是起一个动作时所存的目的(purpse);一是达到目的的决心(will,detrmination)。譬如登山,先起登的念头,次要一步一步的走,而这走必步步以登为目的,路也许长,障碍也许多,须抱定决心,不达目的不止,然后登的愿望才可以实现,登的目的才可以达到。〃有志者事竟成〃的志,须包含这三种意义在内:第一要起念头,其次要认清目的和达到目的之方法,第三是抱必达目的之决心。很明显的,要事之成,其难不在起念头,而且目的之认识与在到目的之决心。

    有些人误解立志只是起念头。一个小孩子说他将来要做大总统,一个乞丐说他成了大阔佬要砍他的仇人的脑袋,所谓〃癫蛤螟想吃天鹅肉〃,完全不思量达到这种目的所必有的方法或步骤,更不抱定循这方法步骤去达到目的之决心,这只是狂妄,不能算是立志。世间有许多人不肯学乘除加减而想将来做算学的发明家,不学军事学当兵打仗而想来做大元帅东征西讨,不切实培养学问技术而想将来做革命家改造社会,都是犯这种狂妄的『毛』病。

    如果以起念头为立志,有志者事竟不成之例甚多。愚公尽可移山,精卫尽可填海,而世间却实有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必须承认〃不可能〃的真实『性』。所谓〃不可能〃,就是俗语所谓〃没有办法〃,没有一个方法和步骤去达到所悬想的目的。没有认清方法和步骤而想达到那个目的,那只是痴想而不是立志,志就是理想,而理想的理想必定是可实现的理想。理想普通有两种意义。一是〃可望而不可攀,可幻想而不可实现的完美〃,比如许多宗教都以长生不老为人生理想,它成为理想,就因为事实上没有人长生不老。理想的另一意义是〃一个问题的最完美的答案〃,或是〃可能范围以内的最圆满的解决困难的办法〃。比如长生不老虽非人力所能达到,而强健却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就人的能力范围来说,强健是一个合理的理想。这两种意义的分别在一个蔑视事实条件,一个顾到事实条件,一个渺茫无稽,一个有方法步骤可循。严格地说,前一种是幻想痴想而不是理想,是理想都必顾到事实。在理想与事实起冲突时,错处不在事实而在理想。我们必须接受事实,理想与事实背驰时,我们应该改变理想。坚持了种不合理的理想而至死不变只是匹夫之勇,只是〃猪武〃。我特别着重这一点,因为有些道德家在盲目地说坚持理想,许多人在盲目地听。

    我们固然要立志,同时也要度德量力。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里有一段很透辟的话,大意是说人生幸福起于愿望与能力的平衡。一个人应该从幼时就学会在自己能力范围以内起愿望,想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也能做自己所想做的事。这番话出诸浪漫『色』彩很深的卢梭尤其值得我们玩味。卢梭自己有时想人非非,因此吃过不少的苦头,这番话实在是经验之谈。许多烦闷,许多失败,都起于想做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或是不能做自己所想要做的事。

    志气成就了许多人,志气也毁坏了许多人。既是志,实现必不在目前而在将来。许多人拿立志远大作藉口,把目前应作的事延宕贻误。尤其是青年们欢喜在辽远的未来摆一个黄金时代,把希望全寄托在那上面,终日沉醉在『迷』梦里,让目前宝贵的时光与机会错过,徒贻后日无穷之海。我自己从前有机会学希腊文和意大利文时,没有下手,买了许多文法读本,心想到四十岁左右时当有闲暇岁月,许我从容自在地自修这些重要的文字,现在四十过了几年了,看来这一生似不能与希腊文和意大利文有缘份了,那箱书籍也恐怕只有摆在那里霉烂了。这只是一例,我生平有许多事叫我追悔,大半都像这样〃志在将来〃而转眼即空空过去。〃延〃与〃误〃永是连在一起,而所谓〃志〃往往叫我们由〃延〃而〃误〃。所谓真正立志,不仅要接受现在的事实,尤其要抓住现在的机会。如果立志要做一件事,那件事的成功尽管在很远的将来,而那件事的发动必须就在目前一顷刻。想到应该做,马上就做,不然,就不必发下一个空头愿。发空头愿成了一个习惯,一个人就会永远在幻想中过生活,成就不了任何事业,听说抽鸦片烟的人想头最多,意志力也最薄弱。老是在幻想中过活的人在精神方面颇类似烟鬼。

    我在很早的一篇访里提出我个人做人的信条,现在想起,觉得其中仍有可取之处,现在不妨趁此再提出供读者参考。我把我的信条叫做〃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担当起,不推倭给旁人。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二地位去做。

    这是一个极现实的主义。本分人做本分事,脚踏实地,丝毫不带一点浪漫情调权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彻底地照着做,不至于很误事。西谚说得好:〃手中的一只鸟,值得林中的两只鸟。〃许多〃有大志〃者往往为着觊觎林中的两只鸟,让手中的一只鸟安然逃脱。三轮车夫

    天行

    三轮车很尴尬地存在着。从它的轮子就可以看出来,它比汽车少一个轮子比自行车多一个轮子。光从轮子看来就决定了它的特殊『性』。

    川流不息的大街上,三轮车无声无息地存在着。那是用力气挣口饭吃,大多是下岗职工或经济收入低的,而且几乎清一『色』的男子军,只有几个胆量过人的〃花木兰〃。对这些三轮车夫,真不知是敬佩还是为他们鸣不平,遇到精明的人,唾『液』四溅地与车夫砍价。原本不高的车费,此时几乎少得可怜。可车夫依旧无奈地跨上三轮车飞快地奔向目的地。为了多拉几趟,他们通常把车骑得飞快,从不惜力。送完一趟,他们又精神奕奕,充满信心地面对再来的乘客。

    然而,他们的本领却又不得不让人叫绝。无论年轻或是年长的车夫,他们的眼光是十分准的。他们能从茫茫人海中一眼认出,谁是乘客。百般讨教之下,他们也不肯传授〃秘诀〃。只是说看那些人,如果风尘仆仆准要车。累了,困了,你软磨硬泡总会答应的。我不得不感叹这是种察颜观『色』的绝技。如果,谁在马路边起义般喊口号似地叫一声〃喂三轮车……〃所有的三轮车都兴奋了。而离得最近的,更是把生死置之度外。呼啦一声赶过来,一边原地打转,一边谈好价钱,可无论谁拉到了客人,其他人也就一笑置之。

    曾经坐过一个女车夫的车。那是初春的雨天,路上几乎没有行人。我与她闲聊,我问她:〃你为什么拉三轮车?〃她转过头来,脚依旧没停下。雨水顺着雨衣的帽檐淌下,粘住了头发贴在脸上。叹了口气说:〃一个月前下岗,实在没法了。自己学历又不高,只好买了辆三轮车。可还得等孩子上学了才出车,丢面子呀。〃雨还在下着,我大声说〃不会的,绝对不会!〃我虽这样说,但却知道他们的心中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苦楚。生活的重担迫使他们蹬起了三轮车,穿梭在小镇的大街小巷。他们知识不高,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如今的三轮车不仅拉人,也帮人运送货物。三轮车的穿梭,成了小镇不可多得的风景线。我敢说,即使是再重的担子压下来,他们也不会屈服。永远顽强地支撑在三轮车上,和别人一样立在蓝天之下,他们不做生活的弱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活。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由于经历了生活的磨炼,才感到生命的可贵,知识的重要。我们下岗工人不求什么,只要活得踏实。一阵风而去,人海淹没了他们的身影。

    拼搏的人还很多,三轮车夫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们默默无闻地存在,却英勇地搏击风云,用长满老茧的枯黄的手扯起了生活的风帆。只有一个声音在说:〃前进!前进!前进!〃

    在那神秘变幻的朝霞中,那些三轮车夫迎着霞光,留下一个个坚毅的背影……灯下

    陈容

    灯很亮,刺眼的白『色』灯光『射』在我的书桌上。灯下,只有我难以挺直的背脊和成堆的作业!

    我开始抱怨,假如没有学校,假如没有考试,假如没有作业!哦,这该咀咒的考试,这可恨的作业!开始涨的头以及发酸的眼睛命令我停下来,来到阳台换换新鲜空气。

    黑『色』的天空,银亮的星星的确给我的好心清,我抱怨的叹息停了下来,也不再咀咒什么了。远处的长街上,街灯点点,隐约还闪烁着高楼大厦的霓虹灯。我羡慕那么的灯下,那是一片繁荣,可我的灯下,却只有白炽的灯光与苦闷的似乎做不完的作业。

    我低下来,却看到另一片灯下。几盏桔红『色』的小灯,灯光充满了整间的小屋。我知道那是一家家庭加工厂,主持大局的是那家的女人。她租了间房,借了几万元引进设备,还请了几个外地民工帮着干活。这些都是妈妈告诉我的,听说她的丈夫似乎重病在身,我一直为她的坚强而敬佩不已。

    透过朦胧的灯光,我看到了她,一身蓝领工作服,头发盘在脑后,只有几缕在额前『荡』着。她似乎正在做最后的检查。只见她从筐里拿出样什么东西,对着灯光翻看了好几遍,才小心翼翼地放入另一个筐中,然后再从先前的那只筐中拿出另一个。接着就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几个民工正坐在机器前,随着〃嚓嚓〃的响声,手不停地在机器周围动来动去。看不清楚他们脸的表情,但可以想像,那一定是张非常认真而又饱含汗水的脸。

    这时,从屋里走出一个老人。灰白的头发醒目地出现在灯下。她端着一碗东西,走到那女的身边,示意让她吃。她摆摆手,指指筐里,说了些什么,又指指屋内,那老人就端着碗走开了。

    我感到有一种微温在体内涌动,也许我看到的只是一户普通人家的灯下,可这里面又包含了多少拼搏的精神与激昂的汗水啊。

    夜已深了,我赶紧回到我的灯下,做我该做的事情。可脑海中,那繁荣的灯下和辛勤的灯下却清晰地展现出来,交织成一组和诣的画面。若没有灯下的辛勤,哪来灯下的繁荣?幸福只在辛勤的汗水中

    关意

    记得有一首歌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柳阴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美好的祝愿里。啊,幸福,就在辛勤的汗水里……〃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个人奋发向上的辛勤实干是取得杰出成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任何一种杰出成就都必然与好逸恶劳的懒惰品行无缘。正是辛勤的双手和大脑才使得人们富裕起来。任何事业追求中的优秀成就都只能通过辛勤的实干才能取得。没有辛勤的汗水,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与幸福。

    真正的幸福决不会光顾那些精神麻木、四体不勤的人们,幸福只在辛勤的劳动和晶莹的汗水中。懒惰,只有懒惰才会使人们精神沮丧、万念俱灰;劳动也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生活,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欢乐。任何人只要劳动,就必然要耗费体力和精力,劳动也可能会使人们精疲力竭,但它绝对不会像懒惰一样使人精神空虚、精神沮丧、万念俱灰。因此,一位智者认为劳动是治疗人们身心病症的最好『药』物。有人说:〃没有什么比无所事事、空虚无聊更为有害的了。〃〃一个人的身心就像磨盘一样,如果把麦子放进去,它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如果你不把麦子放进去,磨盘虽然也在照常运转,却不可能磨出粉来。〃

    那些游手好闲、不肯吃苦耐劳的人总是有各种漂亮的借口,他们不愿意好好地工作、劳动,却常常会想出各种主意和理由来为自己辩解。他们说:〃那山太难爬了!〃或者〃那没必要试一我已经试过多次了,都没有成功,无须再试了。〃针对这种种辩解,我想说:

    你这懒惰行为,所谓没有时间等等,都只是一种借口,你总是用种种漂亮的借口来为自己辩解,我看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不肯努力,不肯下功夫,你的理论就是这样:每一个人都会把他能干的事情干好的,如果有哪一个人没有干好自己的事情,这表明他不胜任这件事情。你没有写文章表明你不能够写,而不是你不愿意写,你没有这方面的爱好证明你没有这方面的才干,这就是你的理论体系。如果你这个理论体系能为大众普遍接受的话,它将会产生多大的负作用啊。

    一心想拥有某种东西,却害怕或不敢或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劳动,这是懦夫的表现,无论多么美好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因而愈加珍惜它,人们才能从这种〃拥有〃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原则。即使是一份悠闲,如果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来的,这份悠闲也就并不甜美,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无聊而矣。不是用自己劳动和汗水换来的东西,你没有为它付出代价,你就不配享用它。

    一个无所事事的人,不管他多么和蔼可亲、令人尊敬,不管他是一个多么好的人,不管他的名声如何响亮,他过去不可能。现在也不可能、将来更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就是劳动,劳动就是生活。让我看看你能干什么,我就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一向认为,热爱自己的工作、尊重劳动是保持良好品德的前提条件,只有热爱工作、尊重劳动,才能抵御各种卑劣思想、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抵抗各种低级趣味的引诱。我想进一步说明,只有热爱劳动、尽职尽责,才能摆脱由于沉溺于自私自利之中而带来的无数烦恼和忧愁。无论是谁,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