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二姑娘 作者:欣欣向荣(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08正文完结) >

第3章

二姑娘 作者:欣欣向荣(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08正文完结)-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晚得出门子吧,余家买卖掌在手上,不定就便宜了外人。

    更何况,还有南哥儿呢,摊上这么能的妹子,南哥儿往哪摆呢,不是她说丧气话,南哥的身子瞧着难好了,能维持着就是自己的造化,便能娶妻生子,等孩子大了,得多少年了,庆福堂还能姓余吗。

    虽她没注意,这些个道理还是明白的,故此,左右都不成,可真难坏了人。

    春桃进来见太太这愁眉深锁的样儿,不禁叹了口气,心说,是难,可再难日子也得过,横是不能上吊,接了丫头手里的药递过去劝道:“太太快别想了,如今正病着,宽宽心才好得快。”

    王氏接过喝了一口,药汁子顺着喉咙下去,连心都侵的苦丝丝的,勉强喝了,用水漱漱口,才问:“两位姑娘送回去了?”

    春桃应道:“大姑娘跟二姑娘本来临院住着,大姑娘说如今家里的境况能省就省些,故此一并搬到二姑娘屋里住去了,瞧着倒比以往更亲热了十分。”

    王氏道:“凤嫣跟她娘一样,瞧着糊涂心里明白着呢,余家遭此大难,想是她心里慌,见凤娣有主意,这才挪了过去。”

    春桃道:“太太这话说的是,以往不提,如今咱们这位二姑娘真真是个主意大的,虽有主意却不张狂,这一点儿最是难得,眼瞧着她说话儿做事,就是猜不透她心里转了几弯,不紧不慢轻声细语的,什么事儿都办了,对我们这些下人也客气,刚送她姐俩回去,给她让到屋里,吃了一碗姜汤才让回来的,说天黑雪大怕老奴着了寒气,您可说周不周到,可惜这么个人儿倒不会投胎,若投到太太肚子里,如今可还愁什么呢。”

    一句话正说到王氏心里,王氏瞧了眼四下,挥挥手让旁人下去,才跟春桃道:“你刚走,余忠就来了,我听着□□,是想让二姑娘管咱家买卖,我这儿正发愁呢,思量半天了,你说真让她管了咱家的买卖,我倒不怕她没本事,就怕她真跟咱们老太太一样,那南哥儿可怎么好呢。”

    春杏成了府里的姨娘,春燕嫁了周勇,王氏跟前一直未嫁人的春桃,自然成了贴心人,王氏凡事都跟她商量 ,春桃也一门心思为着太太着想,自然知道太太担心什么,想了想道:“刚道儿上老奴也想这事儿呢,虽说二姑娘不好抛头露面,却亏了是个姑娘,太太想想,若二姑娘是个小子岂不更坏。”

    王氏陡然警醒,可不嘛,若凤娣是个庶出的男丁,情势恐更难了,余忠虽是管家,却是老太爷跟前的人,外头哪些掌柜的见了,哪个不卖几分面子,若余府还有二少爷,早给余忠推出去了,哪还会来跟自己商量,这么想来倒亏了是姑娘。

    春桃度量着太太的神色,小声道:“其实也不是没法子,太太可记得上月里老爷过寿,咱们府里请的那个戏班子唱了一出好看的戏,太太瞧了一天,回来还念叨说好呢。”

    王氏想了想:“你说的是孟丽君。”

    春桃点点头:“正是,虽说戏文里的事儿当不得真,可既然编出来,说不准就真有这样的事儿,咱们不如也学学,就让二姑娘女扮男装,余家的买卖,自然只能姓余的出头,一个姑娘家不好抛头露面咱们南哥儿不是名正言顺吗。”

    王氏呆了半晌道:“你是说,让二姑娘冒着南哥的名儿出去,这如何使得,若让外人瞧出来,可不得了。”

    春桃道:“虽说二姑娘是南哥的妹子,年纪却只差一岁,二姑娘生的高挑,如今的性子又带着几分爽朗英气,外头都知道南哥病了这些年,比旁人瘦弱些也在情理之中,跟前又有余忠跟着提点,便有破绽也遮掩了过去,更何况,如今余家的境况,再不出去个人,可不知要怎么闹呢,若二姑娘能稳住余家,大不了将来多陪送些嫁妆,庆福堂还是南哥的。”

    王氏想了想,也觉得事到如今,只有这个主意了,便道:“你去叫余忠来一趟,我先问问他的意思,便他点了头,还要问二姑娘,我这里捉摸着,虽二姑娘管了今儿的事儿,却不见得会插手外头的买卖,毕竟抛头露面的,哪个姑娘家乐意,若将来因这个寻不得好婆家,岂不把自己一辈子的终身都耽搁了,若我是她,定然不依的。”

    春桃却笑道:“太太愁这个作甚,就交给余忠吧,说不准他心里早有主意了呢。”

 第5章

    说话儿余忠就过来了,进了屋却不进来,只在堂屋隔着帘子行礼,太太忙道:“忠叔是老太爷跟前的人,就是我们余府的长辈,快着屋里坐,春桃看座。”

    春桃应了一声,搬个方凳过来放到下首,余忠谢了,端正的坐了上去,王氏又让丫头捧了茶上来,才道:“如今咱们余家的难处,忠叔最是知道,老爷虽去了,还有南哥,便再难,也得保住庆福堂,祖宗留下来的买卖,到如今可都经了百年,若在我手里败了,以后九泉之下如何见老爷,如何见余家的列祖列宗,我刚也想了,南哥虽是余家正经儿的继承人,奈何这么个病身子,好在还有两位姑娘,虽说姑娘家抛头露面不妥,却有一句话,事急从权,如今余家到了这时候,也顾不得了,总不能看着余家倒了,先保住根儿才是,忠叔说我这话可是?”

    余忠道:“太太的意思是……”王氏道:“咱们都是一家人,也不用藏着掖着了,往常也不理会,不妨咱们二姑娘倒是个能主事儿的,今儿的事儿忠叔也瞧在眼里了,哪还有比二姑娘更妥帖的人呢,虽妥帖,到底是姑娘家,我这个嫡母也不能不替她打算着,先头也是虑着这个,怕耽搁了她的终身,不好让她出去,刚倒给我想出个主意来。”

    说着瞧了余忠一眼道:“二姑娘虽是妹子,跟南哥年纪不过差上一岁,个头生的又高挑,外人也没见过南哥,若二姑娘顶了南哥的名儿出去,岂不名正言顺,只怕她不依,我瞧她最是尊崇忠叔,此事还需忠叔从中周旋。”

    余忠心道,都说太太性子软没主意,如今瞧主意大着呢,真亏她能想出这么个主意来,倒真是个好主意 ,自己先头只想着二姑娘是块材料,让她跟当年老太太一样管着余家的买卖,却忘了,老太太当时可都是娶了儿媳妇的,二姑娘却是未出阁的姑娘家,成天对着那些掌柜伙计不算,还要出去跟那些买卖上来往的男人打交道,真有些不妥呢。

    太太这个法儿虽有私心,如今倒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至于能不能说动她出来管事,为了余家百年的基业,拼着自己这张老脸求也得把她求出来。

    待余忠走了,王氏望了眼窗外,廊上的红灯在风中摇摇曳曳,伴着西北风从窗户纸透进来,真仿佛风雨飘摇的余家,雪越下越大了,也不知道明天能不能晴。

    凤娣也望着窗外发呆,大约这几天累的狠了,凤嫣早早便睡了,屏退了丫头,偌大外间屋就剩下她一个人,她没让点炭盆子,只在堂屋的屋角让烧了两个取暖,总觉着那东西不安全,即使老辈子的人用了上千年,她还是不放心。

    说起来有些可笑,自己都活了两世的人,倒比谁都怕死了,好在炕烧的热,坐在炕上,抱着个手炉倒不觉得太冷,至少能坐得住。

    上一世她不喜欢发呆,就算喜欢也没时间让她发呆,现代社会的节奏太快,每天就跟奔命似的,车贷,房贷,信用卡,一睁开眼就欠着银行钱,不拼命的赚钱还账,就得睡大街上,容不得她发呆。

    想起这些,凤娣不禁叹了口气,自己这一穿倒轻松了,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房子,车子,会不会被银行收回去,等她回去……

    想到此,不禁摇了摇头,自己想什么呢,怎么可能还回去,她现在早不是那个朝九晚五的小白领了,她现在是余凤娣,余家的二姑娘,这一辈子都要靠着余家才能活着,这就是现实。

    可自己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儿,在这样男权统治的封建社会,即使有心,又能做什么,余家若是败了,自己又该怎么办,想到此直觉眼前一抹黑,连点儿希望都看不见。

    正想着,忽听外头院子有叩门的声响儿,不大会儿功夫丫头进来道:“二姑娘,忠叔来了。”

    凤娣急忙下地,丫头服侍着穿上鞋,快步迎了出去,直迎到门外廊下,看见忠叔微微屈身,忠叔急忙侧身避开道:“可当不得姑娘的礼。”

    凤娣上前扶着他往里走:“忠叔是长辈,该着的,外头冷,您屋里坐。”让到堂屋落座,让丫头把角落的炭盆子挪到跟前,让他烤着,又亲手捧了姜汤过来:“大雪天寒气重,忠叔年纪大了,喝碗姜汤驱驱寒吧。”

    余忠接过去吃了,也没必要藏着掖着,直接道:“这么晚过来搅扰姑娘,着实是有一事要跟姑娘商议。”

    凤娣道:“忠叔请说。” “如今余家的境况,想必不用我说,二姑娘也是知道的,外头要账的把府门都堵了,口口声声吵嚷着若再不给他们一个交代,便要去衙门里告余家,姑娘今儿也说了 ,余家可禁不得官司了,庆福堂可还贴着官府的封条呢,想开封条平事儿,总要有个人出头,大少爷那个病身子不成,太太跟我商量着,想让二姑娘出去理事。”

    凤娣倒不多以外,今儿既出头料理了周婆子,忠叔跟太太再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定会想到自己,想了想道:“按说这是我余家的事,又是这么个生死存亡的难关上 ,我作为余家女儿不该推辞,抛头露面也没什么,舍了这张脸 ,若能保住余家基业,也是我的本分,可我一个姑娘,外头的掌柜伙计且不论,那些生意场上的人,如何应付?”

    忠叔道:“太太也虑着这个,倒跟我说了一个主意,虽有些险,若遮掩得当,旁人也瞧不出的。”

    凤娣听了,眼珠转了转道:“太太莫不是想让我顶着大哥哥名儿出去?”

    忠叔忍不住笑道:“倒是二姑娘聪明,不知姑娘的意思如何?”

    凤娣沉吟半晌摇摇头:“不是我不出头,却有我的顾虑在。”

    忠叔一听忽的站起来,膝盖一屈跪在地上:“二姑娘,老奴这里求求姑娘了,但能余家有第二个人,老奴都不会让二姑娘出去,着实是山穷水尽了,余家百年基业若毁在今朝,老奴,老奴如何对得住九泉之下的老太爷啊。”说着老泪都下来了。

    凤娣急忙扶他:“忠叔您这是做什么,你是老太爷跟前的人,跟我的亲爷爷一般无二,我一个小辈儿哪当得起您老的跪,您别折了我的寿吧。”说着忙唤丫头婆子来一起搀他,不想余忠固执,就是不起来:“姑娘若不应,老奴便跪死在这里。”

    凤娣只得道:“我不是不应……”余忠忙欢喜的道:“这么说姑娘应下了。”

    凤娣着实没辙,想想事到如今,仿佛除了自己余家也真没人了,她那个大哥,别说出去,恐怕人还没出大门命都去了大半,凤嫣更不能,爹一死就慌了神,哪能应付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

    自己呢,凤娣拿不准自己成不成,但作为一个在职场打滚的现代人,至少比凤嫣要强些,再说,谁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不会可以学啊,自己也不比谁笨,且有两辈子的优势,怕什么。

    更何况,让她做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她宁可当一个女扮男装的疯丫头,可以见世面,可以看看这个不同于现代的世界,好过闷在家里绣花做鞋,只是有些话还是要说在前头。

    想到此,扶着余忠起来道:“我应下不难,却有几件事需的说在前头。”

    余忠忙道:“姑娘请说。”

    凤娣道:“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咱们家也一样,若让我主事就得听我的,我主事一天,听我一天,我主事一年听我一年,买卖上的事儿既交给我,便不许第二个人插手,随着我怎么做,这是一,忠叔可依吗?”

    余忠不禁倒吸了口气,虽二姑娘说的有理,可她一个才十四的姑娘家,若不听人言的胡来,可不更是雪上加霜吗,却又一想,如今余家的境况已经坏到底了,便再坏能坏到哪儿去,请二姑娘出去,本来就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主意,哪还有后路可寻,再说,二姑娘今儿发落周勇两口子的事儿来看,又岂是个胡来的。

    想到此,便道:“好,老奴应下姑娘。”

    凤娣却道:“不怕忠叔过意,您老应下可不成。”

    余忠道:“二姑娘放心,太太那里由得老奴去说。”

    凤娣点点头:“再有,生意上的来往账目,不可瞒我,各个铺子里的掌柜伙计,不管后头是谁的门路人情,若有丝毫差池,由着我发落,这是二。”

    忠叔点头:“这是自然,既姑娘主事,余家的伙计掌柜自当听命,前两条老奴应下了,不知姑娘可还有三吗?”

    凤娣望了他半晌儿,忽的轻笑起来:“忠叔您莫不是试我呢,既让我主事,难道当一个两手空空的摆设不成。”

    余忠目光一闪装作不懂的道:“姑娘这话从何说起?”

    凤娣道:“忠叔就莫哄我了,我余家百年基业靠的可不是空口白话,传世百年越发兴旺的庆福堂,若没有我们余家祖传的三百张配药的方子,恐怕咱们庆福堂的招牌早没了,谁还记得我们余家呢。”

    余忠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老天开眼啊,余家百年基业不该毁于一旦,二姑娘您真是我余家救命的菩萨,我余忠果然没看错人。”

 第6章

    送着忠叔出去,进了外间屋,就见凤嫣披着衣裳起来了,在炕边儿上坐着,不知听多久了,一见她进来忙扯过她道:“我知道你主意大,却也要想好了,女扮男装顶着大哥哥的名儿出去,本来就险之又险,更何况,这可不是出去玩,是做买卖,便你再聪明,如何斗得过那些男人,余家又不比从前,这个褃节儿上,太太不出头,却让你一个姑娘家出头,像什么话,忠叔也糊涂了不成,怎么就应着太太来逼你了。”

    凤娣倒有些感动了,先头只道姐妹就这么回事,便亲近也不过是大难来时,彼此做个依靠,如今这几句话倒是处处为自己着想的。

    想到此,身子一倒靠在凤嫣怀里:“我知道姐姐担心我,却如今我余家的这般,太太不出头,大哥哥病着,若我也躲着,可还指望谁呢,余家若倒了,太太好歹有个娘家可靠,你我又该依靠何人,岂不成了失群的孤雁,不定给什么人射杀了去,余家若能好起来,你我才能安生,姐姐将来也能寻一门妥当的亲事。”

    凤嫣自是知道这些的,却忍不住道:“你只想着我了,你自己呢,老太太当年掌管咱家买卖,太太可都进门了,你一个姑娘家,若让人知道传出去,名声还要不要了,便余家好了,谁又敢娶你家去。”

    凤娣忽的轻笑起来:“没人娶我便不嫁,若在意这样的事儿,便再好也嫁不得,况,他便想娶,我还要挑拣挑拣呢。”

    凤嫣忍不住笑了起来,点了点她的额头道:“不害臊的丫头,这样的话都说得出,我等着瞧你怎么挑拣个称心如意的回来。”

    姐俩儿个说笑一阵,见夜深了,便进屋拥被睡下不提,再说余忠,心里头着急把这事儿谱了,便也不管夜深雪大,从凤娣这儿出去又去了东正院。

    见了王氏,把凤娣的话原封不动的说了一遍,王氏略皱了皱眉道:“旁的还罢了,那药方若给了她,恐不妥,虽她是余家女儿,到底将来要嫁到别家去的,这药方可是余家的根本,若她带出去,岂不断了余家的财路,将来庆福堂可还怎么开的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