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秦帝国 >

第160章

大秦帝国-第160章

小说: 大秦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记得中山狼就行了。”     
二、荒田结草庐 
  老苏亢突然醒了过来,看见大黄正扯着他的裤脚“呜呜”低吼。 
  人老了瞌睡便见少,却生出一个毛病——日落西山便犯迷糊,打个盹儿醒来便又是彻夜难眠。这不,方才正在望着落日发痴,便觉一阵睏意漫了上来,竟靠在石桌上便睡着了。明明是刚刚迷糊过去,如何天便黑了下来?对,是黑了,天上都有星星了,这大黄也是,明明方才还卧在脚下自在的打呼噜,如何就急惶惶的乱拱起来? 
  “大黄,有盗么?”老苏亢猛然醒悟,拍拍大黄的头便站了起来。 
  “呜——”的一声,大黄原地转了一圈,张开大嘴便将靠在石桌上的铁皮手杖叼住塞进老人手里,又扯了扯老人裤脚,便箭一般向庄外飞去,竟是没有一声汪汪大叫! 
  是盗!老苏亢二话没说,笃笃笃点着铁皮杖便跟了出来。大黄的神奇本事老苏亢领教多了,它的警告绝对不会出错。洛阳王畿近年来简直成了盗贼乐园,韩国的,楚国的,魏国的,宋国的,但凡饥民流窜,无不先入洛阳。如今这天子脚下的井田制呵,可是最适合流盗抢劫了,偷了抢了没人管,报了官府也是石沉大海。“国人居于城内,庄稼生于城外”,这种王制井田,饥寒流民如何不快乐光顾?庄稼无人看管,夜来想割多少就割多少。普天之下,哪个邦国有如此王田?只是目下秋收已完,遍地净光,强割庄稼却是不可能了,莫非流盗来抢劫我这孤庄?果真如此,苏庄也就走到头了。 
  突然,大黄在门外土坎上停了下来,昂首蹲身,向着那片树林发出低沉的“呜呜”声。树林中没有动静,老苏亢放下了心,笃笃的顿着手杖:“树后客官,不要躲藏了。我东边田屋还有一担谷子,去拿了走吧。”树林中没人答话,却传来一阵脚踩枯叶的沙沙声。大黄猛然回头,对老主人“汪!”的叫了一声,身子一展,便扑进了树林,接着便听见一阵“汪汪汪”的狂吠。这叫声怪异!大黄怎么了?老苏亢正要走进树林,却突然听见林中传来低沉的声音:“大黄,别叫了。”接着便是大黄哈哈哈的喘息声。 
  老苏亢一时愣怔,竟木呆呆的站在土坎上迈不动步子了。 
  没有人声,没有狗吠,竟是一阵长长的沉默。终于,林中沙沙声又起,一个身影一步一顿的挪了出来。朦胧月色下,一身短衣的身影依然显得特别瘦长,一根木棒挑着一只包袱,木然的站着,熟悉又陌生,他?他是谁?猛然,老苏亢一阵震颤,摇摇晃晃几乎要跌坐在地,死死扶住手杖才缓过神来:“季子,是,是你么?” 
  “父亲,是我。” 
  又是长长沉默,唯闻人与狗一样粗重的喘息声。 
  “季子,回家吧。”老苏亢终于开口了,一如既往的平淡温和。 
  苏秦尚未抬脚,大黄就“呼”的长身人立,叼下了木棒包袱,回身便向庄内跑去。 
  正厅刚刚掌灯,四盏铜灯照得偌大厅堂亮堂极了。寻常时日,苏家正厅是只许点两灯的。今日却不同,苏家妯娌要在正厅办一件大事,便破例的灯火通明了。 
  “哟,到底是自家大事,妹妹来得好快呢。”管家大嫂胳膊上挎个红包袱兴冲冲进来,还没进门就对坐在灯下的苏秦妻子笑语打趣。“大嫂取笑我;原是你叫我来的呢。”寡言的妻子正在厅中一张铺着白布的木台上端详一匹丝绸,一答话竟是满脸通红,仿佛犯了错一般。“哟,看妹妹说的,他是我的夫君么?”大嫂将红包袱往台上一放,利落的打开:“看看这块如何?你大哥昨日从大梁捎回来的,说是吴锦呢。”说着便摊开了包袱中的物事,便见一方鲜亮的紫红锦缎铺了开来,细细的金丝线分外的灿烂夺目!“啊——!”妻子轻轻的惊呼了一声:“太美了,大嫂可真舍得呢。” 
  “看这妹妹说的。”大嫂笑着点了点妻子额头:“二叔高官荣归,那是光宗耀祖,苏家一门的风光呢。为二叔做件锦袍,还不是该当的?我这做大嫂的管着家,敢不上心么?妹妹日后封爵了,可别不认我这乡婆子哟。这人活着呀,就得象二叔一般!谁象你大哥个死汉,光能赚两个小钱,不能比哟。” 
  “我说大嫂,”妻子幽幽一叹,怯怯的:“你从哪里听说他成事了?还要荣归?”“你看你看,还是不信。”大嫂一脸神秘的笑意:“你大哥说的,洛阳王室大臣都知道了,二叔见了秦王,做了上卿。上卿知道么?和丞相一样呢!你大哥托人打问,都说二叔不在咸阳,这不是回来省亲是甚?真个糨糊你也。”妻子又红着脸笑了:“真的就好哎。我是想,他那心性,成事了不会回来的。”“哟,说的,莫非不成事才回来?”大嫂大不以为然的撇撇嘴:“二叔是我看着长大的,不是薄情寡义小人。妹妹是正妻呢,日后可不得乱说。” 
  “算甚个正妻?连碰都没碰过……”妻子哀怨的嘟哝着,眼泪都快出来了。“哟哟哟,”大嫂连忙笑着搂住妯娌妹妹,又抽出袖中锦帕为她沾抹去了泪水,悄声笑道:“没碰过怕甚?原封好哟。这次二叔荣归,来个洞房真开封儿,大嫂包了!” 
  “你包什么哟?”妻子噗的笑了。 
  “哟——该死!”大嫂恍然大悟,连连摇手,笑得弯下了腰去。 
  妻子捂着嘴好容易憋住了笑:“我先上机了,锦袍布衬不好织呢。” “好!”大嫂好容易直起腰来:“上吧,妹妹的织机手艺天下无双呢。”正在笑语连连,突然“啊!”的尖叫了一声:“妹妹快!狗——!”明亮的灯光下,只见大黄“呼”的冲了进来,撂下木棒包袱,便冲着两个女人“汪汪”大叫!大嫂历来怕狗,从来不敢走近这只与狼无几的猛犬,见它突然冲进厅堂大叫,吓得连忙便往妯娌妹妹身后躲藏。 
  妻子却很喜欢亲近狗,回头笑道:“大黄,抓住盗贼了?” 
  “汪汪汪!” 
  “立功了好呵,一会儿给你大骨头。” 
  “汪汪!呜——”大黄发出一阵呼噜声,便“呼”的冲过来咬住了妻子裙角。 
  “啊!你这狗——!” 大嫂吓得飞快的绕到锦缎台子后边躲了起来。 
  “大黄。”院中传来老苏亢平淡粗哑的声音:“别叫,她们听不懂你。”大黄闻声便放开了妻子裙角,喉头“呜呜”着耷拉着尾巴走出了大厅,竟是扫兴极了。老苏亢笃笃着铁皮杖走了进来,瞄了一眼两个儿媳,回头淡然道:“季子,进来吧,免不了的。”院中传来缓缓的脚步声,一个身影从黑暗中走来,兀立在明亮的厅堂门口——短打布衣褴褛不堪,长发长须精瘦黝黑,一股浓烈的汗酸臭味儿顿时弥漫了华贵的厅堂。厅中死一般的沉寂。大嫂慢慢的站了起来,眼睛瞪得滴溜溜圆,张着嘴半天出不了声气儿。妻子向门口一瞥,原本通红的脸色顿时一片煞白,明亮的眼睛立刻暗淡了下去,木头般的呆了片刻,脚下猛一用力,便听织机“呱嗒!呱嗒!”的响了起来。突然,大嫂尖声笑了起来,手搧着萦绕鼻息的汗臭:“哟——!这是二叔么?怎的比那叫花子还酸臭?好妹妹,快来看啊,你朝思暮想的夫君回来了!” 
  织机依旧“呱嗒呱嗒”的响着,妻子仿佛与织机铸成了一体。 
  苏秦的黑脸已经胀成了猪肝颜色,额头也渗出了津津汗珠。他紧紧咬着牙关沉默着,任大嫂绕着他打量嘲笑,渐渐的,他额头的汗珠消失了,脸上的胀红也褪去了,平静木然的眼光充满了生疏与冷漠。 
  “大媳妇,季子饿惨了,去做顿好饭吧。”老苏亢终于说话了。 
  “哟!看老爹说的。活该我命贱似的,连一个叫花子也得侍侯?”大嫂平日对公爹毕恭毕敬惟命是从,此时却换了个人似的,脸上笑着嘴里数落着:“王车宝马呢?貂裘长剑呢?古董金币呢?锦衣玉冠呢?哟,丢了个精光也!还游说诸侯呢,分明花天酒地采野花去了。不赌不花,带的金钱够你打十个来回呢,至于这样儿么?还有脸回来呢,指望我再供奉你这荷花大少么?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你苏季子高官金印!要不啊,没门儿!想吃饭,自己讨去啊,不是已经学会讨饭了么?真丢人……”“够了!”老苏亢铁杖“笃!”的一顿,怒吼一声。大黄“呼!”的窜了进来,骤然人立,两爪搭在了正在起劲儿数落的女人肩上,血红的长舌呼呼大喘着! 
  大嫂“啊——!”的一声尖叫,脸色苍白的倒在了地上。 
  “大黄,出去。”老苏亢顿顿手杖,大黄又耷拉着尾巴意犹未尽的出去了。织机依旧“呱嗒呱嗒”的响着,妻子依旧没有下机,依旧没有回头。苏秦向妻子的背影看了一眼,牙关一咬,嘴唇鲜血骤然滴到了白玉砖地上……他弯腰拿起自己的包袱和木棒,默默的出了厅堂。 
  老苏亢摇摇头,也笃笃的出去了,厅中的织机依旧呱嗒呱嗒的响着。 
  这座小院子还是那么冷清整洁。 
  老苏亢吩咐使女整治了一大盆汤饼,便默默地坐在了石案对面。苏秦吃得唏溜唏溜满头大汗,吃相直如田中村夫一般。大黄蹲在旁边,不断舔着苏秦的脚面,喉头呼噜不停。这是洛阳汤饼,猪肉片儿和着面饼条儿煮的,更有绿莹莹的秋苜蓿入汤,鲜香肥厚。苏秦吃得舒畅极了,片刻便唏溜呼噜下肚,一推陶盆:“再来一下。” 
  “只此一盆。不能尽饱。”父亲睁开了眼睛。 
  苏秦默然,看着使女收拾了石案,依旧沉默着,实在不知如何对父亲交代这场奇异的变故。他等待着老父亲的发问,甚至期待老父亲狠狠骂他一顿抡起手杖打他一顿。可是,老父亲却只是仰头看着天上的那一钩弯月,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说。“父亲,大哥弟弟他们呢?”苏秦终于想到了一个话题。 
  “行商去了。”父亲也终于不再望月,淡淡的:“季子,可要改弦易辙?”“不。初衷无改。” 
  “不后悔?” 
  “不后悔。” 
  “吃得苦?” 
  “吃得苦。” 
  “受得屈辱?” 
  “受得屈辱。” 
  老人“笃!”的一顿手杖:“创业三难,败、苦、辱。三关能过,可望有成也。”苏秦肃然向父亲深深一拜:“父亲,请赐儿荒田半井。” 
  “商人无恩,唯借不赐。” 
  “是。请借季子荒田半井。” 
  “借期几多?” 
  “三年为限。” 
  老人点点头,疲惫的闭上了眼睛。 
  次日清晨,老苏亢带着苏秦来到郊野农田。秋收已过,星星点点的私田茅屋已经冷清清的没有了人烟,田间一片漫无边际的空旷。秋风吹过,便觉分外苍凉。普天之下,只有洛阳王畿还保持着古老的正宗的井田制——国人农夫居于王城,收种时节出城便住在私田茅屋,收种之后搬回了城堡消暑窝冬,田野便空荡荡的杳无人烟了。从前,作为王畿国人的农户,各自还都有几户、十几户的隶农,他们没有资格住在王城,便在国人的私田里搭几间茅屋遮风挡雨,洛阳郊野在冬夏两季还有些许人烟。可在后来,隶农们也渐渐逃亡,到新战国当自由民去了,尤其是在商鞅变法的二十多年里,洛阳王畿剩余的隶农几乎全部逃亡到秦国去了。从那以后,秋收后洛阳城外的王畿井田,就真正成了荒漠的旷野,相比于村畴错落、四季勤耕不辍的战国都城郊野,这里就象一片荒凉冷清的陵园。苏秦第一次发现,孤零零的苏庄与遥遥相对的王城,在这苍凉的旷野竟都显得那样的渺小!甚至,连印在童年记忆中高耸的红墙绿瓦,长长飞檐下的叮咚铁马,也都不再辉煌,看去竟那样破旧丑陋。奇怪,原来如何没有这种感觉?“季子,这就是那半井荒田。”父亲伸出铁杖,向远处划了一个圈儿。 
  荒芜残缺的路堤下,有一片荒草茫茫的土地,中间几面断垣残壁,旁边一副黑糊糊的井架。无边良田之中,这块荒草茫茫的荒田透着几分神秘,几分恐怖。 
  按照正宗健全的井田制,一井九田——八家私田,中央公田,井在公田正中。十“井”为一“成”,实际上便是一个灌溉区;“井”内灌田的小水道叫做“渠”,都是各家自己修建的,小渠堤便兼做了各家的田间小道;“井”与“井”之间的水道叫做“沟”;“成”与 “成”之间更大的水道叫做“洫”。沟洫是官府征发民力修建的公共水道,沟洫堤岸便是田间大道,两案栽满了杨柳,春日柳絮飞雪,夏日绿树成荫。这种无数的方格绵延开去,便是一副静谧康乐井然有序的王畿井田图。 
  一千多年过去,那耕耘相望、踏歌互答、鸡犬相闻的井田诗意,早已经随着耕作奴隶的逃亡流失而荡然无存了。剩下的,便只有这空旷的荒野,残破的茅屋,秋风下无边的萧瑟。普天之下,争城夺地的狂潮正在一浪高过一浪,大约也只有洛阳王畿的井田还能保留这份空旷与苍凉。快了,那无边洪峰的浪头眼看就要压过来了,这种无风无浪无声无息死亡般的平静,眼看也就要结束了,上天啊上天,我能在这里平静的度过三年么? 
  “季子,过去吧。”老父亲笃笃的点着手杖,大黄闻声,便嗖的窜进了荒草。苏秦恍然,大步走到父亲前面,手中“义仆”拨打着荒草,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荒井废墟前。显然,父亲也是多年没来这里了,重重的叹息了一声,一句话不说,眯着眼便陷入一种迷茫中去了。 
  苏秦默默转悠着,四面打量了一圈。父亲说,这里原是一个隶农的家,人在二十年前就逃亡了。父亲精明,当初只买隶农逃亡而主家无力耕种的荒田。所谓“半井”,就是苏家在暗中买下的四家荒田。一井八家,四家便是“半井”了。按照王畿井田制,“半井”大约有三四百亩地的样子。苏家经商,无人专司农耕,买下了也只算买下了,荒田依旧是荒田,破屋自然更破了。三间茅屋已经被风雨冲刷得只剩下了光秃秃的几面土墙,屋前丈许远,还留下了一个石舂,舂坑里竟神奇的生出了一窝野草。门前一方空地,便是原来的小打谷场。三五丈外,是一口竖着高高的桔槔木架的水井 ,井台用青石条铺成,修得四方四正,井口还有一副半人高的辘轳桩,只是没有了辘轳与井绳。虽然荒草已经长上了井台,但从其归整的井台与齐备两种汲水工具(桔槔与辘轳)仍然可以想见,这是一口老公井,而不是后来私家挖的新井。所谓老公井,是正宗井田制时期,按照官府堪舆的风水走向,合一井八家之力修建的公用水井。这种水井都在公田的中央,而公田又在八家私田的中央,如此各家打水的距离便是一样的。另外,公用水井的汲水工具也由官府统一安装,既有辘轳,又有桔槔,加之轮流维护经常修葺,便显得很有器局规格。而所谓新井,则是井田制松弛后各家在私田挖的井,这种井只供一家之用,所以一般都只有辘轳,或只有桔槔,井台也要小得多。 
  有口老公井,自要方便许多。只是不知道这口井干了没有?苏秦走上井台,身子伏在辘轳桩上凝神向黑黝黝的井中望去,居然隐隐约约能看见圆圆的一片白光。好!还有水。从井台上下来,苏秦又沿着父亲说的“半井”地界走了一圈,赶他走出来时,心中已经盘算好了。“父亲,就这里了。” 
  老人点点头:“何日动手?” 
  “就在目下。我不回去了。” 
  老人默默思忖片刻:“也好。午后我再来一次。”说完对大黄招招手,大黄呼的窜过来望着主人。老人拍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