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天龙灵云传 >

第21章

天龙灵云传-第21章

小说: 天龙灵云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他功力暂失,再无真气为蒙忠续命,只怕不出余月,蒙忠便灯枯油尽,寿终正寝。
    一日,蒙灵云采得人参,熬了一碗参汤,送到蒙忠炕前。
    蒙忠摇摇头,竭力从枕下摸出一包袱,道:“孙少主,老奴已经不行了,不能再伺候孙少主。这是少主人身前上任的通文和官牌,那日少主交给老奴,没等老奴归还少主便护民殉难。今日,老奴将这遗物交给孙少主,日后你若回到中原,可凭此物去寻苏轼苏大人,他定能念在……”
    蒙忠体虚,一时说了这么多话,气息更加急促。蒙灵云急忙劝他道:“大爹爹,灵云知晓。灵云今日便向劾里布勃堇告辞,带着大爹爹回中原!中原地大物博,定有大夫能医好大爹爹的病。”
    蒙忠并不求能救治好自己的病,可听到蒙灵云说要回中原,想起家乡故土,心中激动,竟防声长泣。
    蒙灵云当晚便向完颜劾里布告辞,完颜劾里布也知蒙忠朝不保夕,蒙灵云求辞甚急,必是想让蒙忠能安息故土,当下也不拒绝。并且,连夜为俩人准备了一辆马车,亲自护送俩人至边境。
    到了辽国边境,完颜劾里布再不能前,于是对蒙灵云道:“咱们完颜部兵力尚弱,还不是辽国敌手,此次相送只能至此,虽然我已派人打点边境守卒,可一路还需多加小心。”
    “多谢劾里布叔叔,多年来的照顾。请受灵云一拜。”蒙灵云说完,下马向完颜劾里布磕拜。
    “诶,世侄不用多礼!”
    完颜劾里布扶起蒙灵云,又同蒙忠告别,最后还赠了十斤黄金,作为盘缠,便要领着众人回部。
    完颜阿骨打勒马上前,道:“阿玛,我再送灵云兄弟一程,您同众人先行回去吧。”
    完颜阿骨打已经长成大人,完颜劾里布对他很是喜欢,有他一人护送通关足以放心。
    三人顺利过了辽国边境,向南又奔了三日,完颜阿骨打在蒙灵云多次相劝下,才决定回去。望着头两架“海东情”在空中盘旋飞翔。从此也要兄弟相别,俩个少年止不住心头都是一酸。
    完颜阿骨打同蒙灵云驰马并行,从马上探过身去,伸臂拥抱蒙灵云,拍着他背膀,道:“一路保重!”
    蒙灵云也和他抱了抱,口中轻语:“你也是。”
    道别完,阿骨打驰马远行又回过头来,大声道:“灵云兄弟!若南人对你不好,你自回来告我,我们带兵捣了皇帝小儿的宝座,一起做皇帝!!!!”
    阿骨打走远,蒙灵云只觉依依不舍之情难抑,听到他呼喊,又挥起手臂与他洒泪而别,道:“阿骨打!你也要加油,早日统一女真各部!我会回来看你的!”
    喊罢,才驾着马车,向南驶去。
     
   

……(本卷结束) ……



第四卷
第一章 形只影单


    蒙灵云扮作收购兽皮的商人,载着一车兽皮掩饰,在辽国边境到也没引起辽兵的注目。又行了五日,过了辽境来到雁门关外。
    此时,正植春末,天空晴朗,远远就能瞧见雁门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四周地貌险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难怪唐代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写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蒙灵云虽然曾途径过雁门关一次,可当时年幼,记忆早已模糊,对雁关认识多古人诗词,这时亲眼见到关楼门顶正中篆书着“雁门关”三个狂草大字的朱红牌匾,心中更是无限感慨。
    他马不停蹄,直奔关门。到了关口,不等守卒盘查,从车上跳下,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踉跄跑了几步,一下子跪倒在地,双手捧起一把泥土。一寸河山,一寸血!蒙灵云想到当年自己父亲也曾在此为国为民,挥洒热血,呼吸终于变成抽泣的声音,大滴大滴的眼泪无声从脸上滑落,“爹爹,灵云回来了……”
    蒙灵云捧着泥土回到车上,唤蒙忠道:“大爹爹,您快出来看呐,我们到家了,我们回来了!”
    蒙忠在车中也不应他,沉默了片刻,蒙灵云只感不妙,掀开车帘扑到蒙忠身上,“大爹爹!?大爹爹!我们回来了,你睁开眼睛看看,大爹爹!!”
    蒙忠早已经断气,无论他怎么哭喊,再不会睁开眼睛看一眼这锦绣山河。蒙灵云哭得凄哀,声音如泣如诉,守关的几名老兵战场上见惯生死别离,此时也不禁心中一阵酸痛。
    几名老兵已从他哭诉中听出又是俩名流落他乡回归天朝的苦命人,于是上前劝慰,“小兄弟,人死不能复生,结哀顺便。”
    “是呀,既然已归得故土,还是让逝者早日入土为安吧。”
    蒙灵云忍住悲痛,托人买来棺材,将蒙忠好生安葬在雁关一处山岗上,守灵七日,才弃了马车,骑马继续南去。
    过了驻军瓮城,再往南三十余里,便到了河东路代州。蒙灵云在城中驱马缓行,心中唏嘘,“此处便是爹爹任职的地方。可惜,还未到达,就捐躯为国。”
    蒙灵云在代州城小住了两日,打听苏轼下落,得知他仍在当朝为官,任职杭州太守,决定不日便前往杭州投奔。
    当时大宋抚有中土,分天下为一十五路。以大梁为都,称东京开封府,洛阳为西京河南府,宋州为南京,大名府为北京,是为四京。蒙灵云自幼在北漠长大,少时记忆早已模糊,根本不识得道路,好在一路都有驿站路牌,再沿途打听,到也不至迷路。
    自此一路向东南,又行了二十余日,蒙灵云已来到苏州城。江南水乡,天气温暖,路人见蒙灵云挺俊逸的一个年轻人,却是一身重裘,虽然皮裘昂贵,可这时候穿出来就太不合适宜,于是在背后指指点点,窃窃私笑。
    蒙灵云从未到过江南,所有景物均是生平从所未见,心情甚是舒畅,别人在他背后指指点点,窃窃私笑,他也全然不放在心上。
    江南不但景优美,美女更是不少,蒙灵云脑中一直记得自己娘亲的模样,认为溥天之下也就只有娘亲一人最美。在女真族中美女也不少,可都是异族装束,蒙灵云从未注意过到底她们有多么美貌。现在到了江南,直看花了眼睛,个个都是皓肤如玉,满身尽是秀气;说话声音极甜极清,令人一听之下,说不出的舒适。
    蒙灵云骑在马上,不觉伸长了脖子,瞪眼凝视,同他迎面而来的江南少女,被他瞧得脸颊一阵红晕,低着头,碎步疾走,待走得远了,几人才掩口轻笑他是个怪人。
    渐渐的蒙灵云也觉自己这身打扮不合适宜,寻了家沽衣之肆,准备换了身秋天穿的长衣。
    那店家见他这等天气竟身穿重裘,显然是从漠北初到江南,又见他身上并无兵刃,只有一支长箫。模样举止斯斯文文,看来是个书生。于是,便给他选了一套绸白长袍,配上一条手掌宽的银白腰带,又换了双黑绑白底的布靴……
    这身行头一换,蒙灵云仿佛变了一个人,连店里的几名丫头都忍不住促足瞧上一瞧。虽然蒙灵云头上没戴方巾,可仍旧是典型书生装束,但总觉得他英气超拔,气度不凡,比一般读书人多了些东西。
    蒙灵云也很喜欢这身衣装,付了银子,又同老板打听了下杭州道路,便心情舒畅的准备离去。
    他刚迈出门槛,只听到一阵马蹄声紧,一名黑衣女郎骑着一匹黑马急奔而来。江南水乡市街本不宽敞,加之行人拥挤,街旁又摆满了卖物的摊头担子,如何可以驰马?蒙灵云忙收脚,退回店中。转眼之间,见一匹黑马从人丛中直窜出来。那黑马神骏异常,身高膘肥,竟是一匹罕见的良马。
    说也奇怪,那黑衣女郎不曾怎么驾御,黑马在人堆里发足急奔,却不碰到一人、亦不踢翻一物,只见它出蹄轻盈,纵跃自如,跳过瓷器堆,跨过青菜担,每每在间不容发之际闪让而过,闹市疾奔,竟与旷野驰骋无异。
    蒙灵云不自禁的喊了一声采:“好!”
    这时十余名汉子老妇手执兵刃,或骑或奔,从道两端堵冲杀来,当先一汉子喝道:“贼贱人!行刺我家夫人,还不下马纳命!”
    听他一喊,路人纷纷向道路两旁闪避,只剩黑衣女郎一人一马留在路中。
    前后遭堵,黑衣女郎大惊,立即提紧缰绳,黑马一声长嘶,前足提起,人马立起来,刚好停在蒙灵云面前。
    喊话那汉子立即催马冲来,他手持一把单刀,在空中舞了几个花刀,呼的一声,向那女郎猛斩下来。女郎侧身闪过,挺剑指向他肋下。那汉子来不及收刀,随着马儿前冲之势,卟的一声,贯穿了胸膛。
    黑衣女郎唰的一提剑,一股血柱从汉子胸前伤口激射而出。蒙灵云站在衣店门口正看得出神,怎也想不到泱泱大国光天化日之下,竟有人敢于闹市杀人;待血柱激来,哪还来得及闪避,新买的衣裳只被喷得满是鲜血。
     
   
第二章 赔我衣裳


    那汉子一剑身亡,十余名男女中一名胖老妪大怒,霍地跳起,双手一挥,每只手中都已执了一柄阔刃短刀,朝那骑上那黑衣女子,呼呼斩来。
    蒙灵云见那女郎背影苗条,一丛乌油油的黑发作闺女装束,这胖老妪从她背后攻去,只怕应接不暇,忙喝道:“姑娘小心背后!”
    黑衣女郎也不回身招架,只是左手向后连扬,嗤嗤连声,两枝短箭如闪电般从袖中机括激射而出,朝那胖老妪射去。
    胖老妪也是眼明手快,铮铮两响,挥刀挡开。原本她两刀都是刀尖向前,拨掉短箭后,扭转手腕刀尖朝内,刃口向外,双手交叉向黑衣女郎剪出。
    “好一招‘剪雨微朦’!”蒙灵云立即瞧出这是川蜀平家的“覆雨刀法”,“两刀贴臂看似刀刃变短,如同出拳,可是俗话说的好,一分短来一分险。双刀剪出,可左右分割,又可上下撩砍,疾进疾退,变化极为巧妙!若不提醒那女郎定要吃亏了。”
    忙又叫道:“姑娘,她左刀要撞你胸口,右刀要斩你腰胁,接着左刀便要回削你的面门,这是‘覆雨刀法’中的‘剪雨微朦’!”
    他说“左刀要撞你胸口”,胖老妪出手和他所说若合符节,两刀剪到半途,女郎招架立即变招,左刀刀柄正好去撞女郎胸口;待得蒙灵云说“右刀要斩你腰胁”,她右刀正好去斩女郎腰胁,一个说,一个做,便练也练不到这般合拍。
    有蒙灵云提醒,女郎从鞍上纵身而起,当即飞起左足,往胖老妪左手手腕上踢去,身在半空时刷的一剑,荡开老妪斩来右刀。
    招式尽被蒙灵云道破,老妪心中不禁一惊,暗想:“这小子是谁?我武功套路一眼便被他瞧破,莫不是这小贼娘的帮手?”
    于是,嘶嗓子喝道:“你是什么人?!胆敢插手曼佗罗山庄行事?”
    蒙灵云初到江南听到路人女子说话都是清雅绵软,这肥胖老妪说话声音比寻常男子还粗了几分,顿时心生厌恶。不但声音难听,人长得也满脸横肉,脾气甚凶,街市上抓人挥刀便斩,目无王法,更激起胸中气愤,昂首说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何况我身上并无兵刃,不过说了两句话,你凶什么凶?”
    那胖老妪大怒,骂道:“操你奶奶!要刀我这有,有本事尽管拿去!”抢上两步,起刀便向蒙灵云颈中砍去。
    当的一声,一柄铁拐杖伸过来将短刀格开,却是一个阔脸老妪出手拦阻。她低声道:“平婆婆且慢,先问个清楚,再杀不迟。”
    那老妪持着一根铁杖,脸阔而短,满是皱纹,白眉下垂,一双眯成一条细缝的小眼中射出凶光杀气,不住上下打量蒙灵云。她奉命率众追擒这黑衣女郎,见蒙灵云一出口便道破属下所使招式,心下不禁嘀咕,料想这少年定是身怀绝技。刚才不见他出招,瞧不出他师从何处,不愿多生枝节,于是道:“阁下属何门派?跟这小贱人是亲是故?受了何人指使,前来横加插手?”语气竟然客气了些。
    蒙灵云想自己属何门派自然不能说与她听,若是说了,在场之人还不全都得一尽杀死?他内功不失时,也不喜多杀无辜,何况现在内力全失,这些人个个凶神恶煞的模样,手持兵刃,即使身上功夫不济,若是一拥而上,那也糟糕之极。
    蒙灵云旋着手中铁箫,道:“我属何门派当然不能告知各位。我跟这位姑娘非亲非故,只是世上之事,总抬不过一个‘理’字,我劝各位得罢手时且罢手,这许多人一起来欺侮一个孤身少女,未免太不光采。”
    平婆婆再次骂道:“小子,你算什么狗屁东西??这小贱人前日潜进我们府中,杀了不少家仆,岂能凭你一句话说罢手就罢手?”
    转头又对那阔脸老妪,道:“瑞婆婆,休要与他多言!大伙一起上拿下这两人,女的交给夫人发落,那小子直接埋了当花肥!”
    蒙灵云听她言语无礼,微觉察不快,道:“无论有什么不平之处,都应当申明官府,请父母官禀公断决,怎可动不动的便要杀人拿人,还要私立公堂?咱们大宋朝难道没王法了么?”
    他一直在女真族中生活,不懂什么江湖规矩,只是知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这种凶杀斗殴,女真族这样的蛮夷之邦都不允许,何况大宋还是礼仪之邦。
    那黑衣女郎原先还觉得蒙灵云是身怀绝迹的武林高手,此时听他一言,脸现鄙夷之色,心道:“听这臭小子口气倒像是什么皇亲国戚、官府老爷似的。我们江湖中人要杀便杀,谁才理你。”
    “谁要你在此提点,婆婆妈妈,还不滚开!”
    蒙灵云这时首次和她正面朝相,见她脸上蒙了一张黑布面幕,只露出两个眼孔,一双眼亮如点漆,向他射来。先前那句话,显然是对他所说。蒙灵云只觉她语气中却冷冰冰地不带丝毫暖意,声音清脆动听,听来说不出的不舒服。
    虽然受了她的辱骂,蒙灵云却不以为然,道:“我本不想提点你,只是怕你死了,没人赔我这身新买的衣裳。”
    那女郎看了他一眼,果然见他胸前白衣被自己刚杀的那人溅了一道血迹。若他是个平常农家子弟,到也算了,可他偏偏衣着明艳,长得英俊不凡,显然是个浪荡子弟。暗想:“师父常说,世上男人没一个有良心,个个都会花言巧语的骗女人,越是风流倜傥的,越是不怀好意,果然不错!”
    她正想着,十余名男女群起而攻,玎当呛啷一阵兵器相击之声,顿将她惊醒。两手袖箭齐发,嗤嗤数声,咕咚、砰嘭之声连响,左右两边都有人摔倒。
    “留神她毒箭!”
    平婆婆见短箭射来,就地一滚,右手一挥,一柄短刀疾飞出去。
    “哎哟,不好这招是‘翻云覆雨’。”蒙灵云急忙大叫,“翻云覆雨”取的便是去之复来之意,原本该类似地堂刀法,翻滚中攻人下盘,可平婆婆却飞刀而出,极是阴毒狠辣。
    眼见短刀就要正中女郎背心,蒙灵云嘴中轻哨一声,突然间白影一闪,短刀从空截住。
    平婆婆大惊,不见他身形移动,何时放的暗器,况且那暗器显是不小,竟飞得如此疾速、精准。这时只听头上“啾——”的一声鹰鸣,抬头望去,飞出的短刀竟被那鹰抓在爪下。
    蒙灵云左手一抖,口中嘘嘘两声,白鹰松了短刀架在他肩上,玉爪白羽,正是他所养的那只神鹰“海东青”。
     
   
第三章 我不是慕容复


    黑衣女子看到蒙灵云肩头的“海东青”同他人长得一般神俊,心中更生厌恶,怒道:“谁叫你这畜生救了?”
    见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