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好歹刘满屯也是自己老刘家的人,是自己地亲孙子,他怎么忍心让刘满屯小小年纪就自己去单独过日子呢?可亲归亲,刘二爷不能眼睁睁就看着刘满屯真的把一大家子的人,都给坑害了。
嘴上说不信这些,不担心这些,可打心眼儿里,刘二爷也有点儿发怵。满屯这孩子的命格实在是诡异的很,倘若是之前只是些命运上的事情在折磨刘满屯,牵连到其他人,倒也可以说是巧合来敷衍着解释。可如今呢,连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干净的东西,出现在村中祸害人,都和刘满屯扯上了关系,这就让刘二爷心里没底儿了。
他没理由怀刘满屯对他讲述的这些都
,他也绝对不会相信刘满屯会骗自己。那么自己就满屯一个人生活的是否开心愉快,而赌上其他所有孩子们的生死。
所以刘二爷作出了允许刘满屯分家的决定。六十多岁的人了,却因为这件事儿,心里面矛盾的不行,也作出了矛盾的决定。明明是想着让刘满屯和家里人彻底的分开,却又要让赵保国、李援勇、朱平贵、小毛四个男孩子都住到刘满屯的家里面,生怕刘满屯一个人过的孤独寂寞了。明知道刘满屯故意板起脸来对待所有人,目的是要和其他人保持距离,却偏偏还要让刘满屯以后对人好些……
此时的刘二爷,便如同刘满屯一样,心里面都极端的矛盾,却无法真的作出决定性的选择。
人总是有感情地,真的要突然间作出彻底决裂,从此咫尺相近,却要天涯永隔,如何能做到?当初自己私自蛮横的把刘满屯拉到了自己的身边,为的是让大哥一家人平安度日,可结果又如何了?
只是让大哥一家人饱受亲情上的折磨,然后在灾荒时期依旧的走了。即便大哥一家人地死,和刘满屯没有关系,可他们到死,终究是对刘满屯有着遗憾的;而刘满屯,却因为这件事情,在村子里饱受他人的冷落,这个顽强的孩子,却像是个没事儿人似的,表面坚强愉快的度过自己孤独的童年,在夜里无数次的失声痛哭。
刘二爷真的舍不得,让刘满屯从今往后,再次过上这种明明看的见摸得着亲人,却无法相亲地痛苦生活。
兴许,分了家,就算是两家人……
刘二爷和刘满屯两人都在心里很不情愿很没有信心的如此安慰着自己。
“爷爷,我先回去了。”刘满屯告别一声,扭头慢慢的向屋外走去。
“等等。”刘二爷突然叫道。
刘满屯停下,扭头惑的看向刘二爷。
于是刘二爷看到了刘满屯双眼中晶莹剔透地泪光,有些微微发红的眼眶。刘二爷怔了一下,心里又一阵酸楚,强忍着心酸,淡淡地说道:“十六岁也不算小了,考虑下,要是觉得宋庄那个丫头确实合得来,人不错,爷爷托人给你说说,定下这门儿亲事,过两年就结婚。往后一个人过日子,总是不行的。”
“爷爷……这?我这人的命,唉,算了,别再连累人了。”刘满屯叹了口气,他怎么也会想到,二爷爷会突然提到了这件事儿,这不是开玩笑么?明明自己是想着单独的生活,生怕牵连到其他人尤其是亲人,怎么还要给自己添加上一个亲人呢?
“哦,那个……那就先等等再说,你回去吧。”刘二爷有些落寞的挥了挥手,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话,很有点儿自相矛盾很有些自私了。
刘满屯什么也没说,扭头往外走去。
“好好活着!”刘二爷又在后面轻声地说道。
刘满屯怔了怔,没有回头,有些失落的走了出去。
院外,一帮孩子们聚在一起,静静地看着刘满屯一步步缓缓的走了出去。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和刘满屯打招呼,只是每个人地眼里,都充满了让人伤感让人心酸的神色。
吴梅丫哭了。
几乎所有地人,在少年时期,都有过叛逆的思想,冲动,不服管教,向往自由……也可以说,青少年都有叛逆的心理。
这似乎是句废话,不过却最能解释赵保国的行为了。
一直以来,刘二爷养育的这帮孩子们,即便是冲动暴躁如赵保国、小毛,命格诡异如刘满屯,无不是对刘二爷言听计从,绝对不会像许多孩子那样,叛逆的和长辈们唱对台戏。
这让刘二爷一直以来都很欣慰,觉得自己养的这帮孩子是最好最懂事儿的孩子,看来老一辈传下来的那句话果然有道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不过今年这帮孩子们长大了,翅膀硬了,似乎有点儿想要上房揭瓦的意思了。
先是刘满屯经历了那天晚上的诡异事件之后,整个人冰冷的像是具行尸走肉般的过了几天,然后终于在刘二爷矛盾的思想劝导下,干脆分家了,过上了独立的生活;接着,赵保国也有点儿不服管教了,他觉得革命事业是最重要的,二爷爷有些年纪大了,怎么老是拦着自己去搞伟大的革命运动呢?赵保国发现革命路上的阻挠,果然是重重不断,在挨了几次打之后,赵保国终于狠心咬牙,作出了一个荒唐的决定,分家!
那是五月农忙刚刚结束没几天后的一个傍晚。
赵保国在挨了一顿训斥之后,光着膀子对刘二爷说:“爷爷,保国肯定会一辈子孝敬您,可现在保国已经长大了,要去打拼自己的天下,要革命,要战斗,要去解放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世界人民……您老打我骂我,我连个屁都不放,可是您阻拦我献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我真的想不通,爷爷,满屯他现在独立生活了,他比我还小两岁啊!他都可以自己过自己的生
为什么就不能?我也要分家!”
听了赵保国地话,刘二爷有些愕然,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分家?保国要跟自己分家?开什么玩笑?他以为分家是过家家玩儿呢?
还真是翅膀硬了,敢跟自己叫板了啊!不就是不让他去闹革命么?那也是为了他好啊!刘二爷心里火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养大的孩子,在几次不听话之后,竟然还提出了分家,要彻底脱离自己的管制。这种话一说话来,让刘二爷火大,却也没办法再动手打赵保国了,他长大了,要自己成家了,是大人了……刘二爷想到这里,忽然有些内疚,自己是不是最近太过分太敏感了?再怎么说,保国也是个十八岁的孩子了,自己动不动就打他,让他的颜面上也有些过不去啊!唉,怎么就没考虑这一点呢?
刘二爷叹了口气,皱着眉头也不说话,只是在心里想着这些事情。
赵保国看着刘二爷不说话只是唉声叹气,心里立马就后悔起自己刚才冲动的说出地那些话,这……太伤爷爷的心了,他嘟哝着说道:“爷爷,您老别生气了,我,我错了,我不该说分家……”
“哦,没,没事儿。”刘二爷言不由衷的说道,他甚至都没听清楚赵保国说的是什么,只是摇了摇头。自己心里又何尝愿意强逼着不让孩子出去闹腾呢?若不是如今外头越来越乱,武斗的情况越来越激烈,他也不会去管赵保国这样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可现在外面的情况,刘二爷真的是担心赵保国出什么事儿啊!
是的,那个时候全国的武斗已经蔓延开来,这个司令部那个团,这个组织那个山头,反正是一派又一派,今天这一派攻击那一派是反革命,明天又出来一派说这一派是走资派……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据说,市里和县里造反派之间打斗地更厉害,甚至有几百号人一起混战,打死人的事儿都发生了。
当然,市里和县里的造反派们再怎么打,刘二爷不知晓,只是道听途说而已。不过乡里和周边村里的武斗,刘二爷可是亲眼目睹了地。虽然没有传说中市里县里的打斗那么激烈,可几十号人拥在一起砖头棍棒乱飞乱砸,惨叫声声鲜血四溅,那也是极其慑人地场面啊。
年轻时见惯了生死血战场面的刘二爷到不至于被那种打斗场面吓着,只是他担心自己的孩子们,尤其是赵保国这样一个风头正劲的人物,被当成出头鸟给打下来。况且,赵保国本身就不是个安分守纪的人物,他好像巴不得每天都有这种混战的事情发生,巴不得每一战都要参与进去……无风他都想兴起三尺浪来。如今他地手下一大帮的年轻人,并且还有些二十出头地小伙子们,可以说实力雄厚,加上手里头还有把手枪,他更是无所畏惧,整天在乡里村里嚣张跋扈,好像天老大地老二,刘二爷老三,他就是老四似的。
时常鼻青脸肿地从外头回来,身上的衣服动不动就撕扯地破破烂烂的,他还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和弟弟妹妹们谈起来当天的战斗情况,就激动的连比划带喊叫的,并且还鼓动着弟弟妹妹们一块儿参与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战斗中去,说什么现在是革命最关键的时刻,革命胜利与否,在此一举!
至于如何区分如何解释,为什么要给对方扣上反革命派的帽子,原因再简单不过了,所有革命派和赵保国的想法几乎一模一样如出一辙:站在我的对立面,不听我话的,那就是反革命。
为什么?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说:什么人站在革命人民方面,他就是革命派,什么人站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方面,他就是反革命派。什么人只是口头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动上则另是一样,他就是一个口头革命派,如果不但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也站在革命人民方面,他就是一个完全的革命派。
那么,自己必然是革命派是革命人民的一员了,而对方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那他不是反革命是什么?
很容易区分的嘛!
刘二爷心想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自己胡闹也就算了,还要把弟弟妹妹们都给拉扯进去?于是火气上来了,刘二爷就抓住赵保国往屋子里一拉,关上门儿就一通狠揍。
结果自然是没有结果,赵保国像是着了魔上了瘾一样,上午刚挨了打受了训,下午就又带着一帮人耀武扬威的出去和“保皇派”做斗争,战斗去了。
不过他后期倒是有一点听了刘二爷的话,那就是不再鼓动弟弟妹妹们去参与了。赵保国心里也清楚,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蚊帐,更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就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卷二火红105章 叛逆的少年
然暴动了,流血牺牲是难免的。那么……怎么能让L妹妹们去冒这种风险呢?
赵保国很有英雄气概的想到:就让自己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而战斗,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做一个栽种出革命胜利的大树的前人,让弟弟妹妹们做后人去乘凉吧,去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吧!
这不是有病么?一想到这些,刘二爷就气得直打哆嗦,他担心赵保国真的会出什么意外。如今赵保国的心态想法,简直就跟着了魔无疑,这不得不让已经被刘满屯的命格给折腾的差不多草木皆兵了的刘二爷,再次想到了刘满屯的命运,难不成……这又是刘满屯的命格,克着赵保国了?让他有如此冲动愚蠢的想法,又如此冲动的去寻找碰撞劫难么?
事到如今,又提出了分家……刘二爷有些沮丧了,他已经已经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不是当年年轻的自己了。况且,即便是当年自己年轻的时候,难不成还火气上来把赵保国给杀掉么?打打杀杀的刘二爷没什么忌讳也犯不上头疼,可真的轮到如今教育孩子了,他真的头痛了!
罢了罢了,长大了,翅膀硬了,飞吧!
刘二爷挥挥手,示意赵保国出去。
赵保国有些内疚,小心翼翼的说道:“爷爷,您别生气了,我错了还不行么?”
“滚!”刘二爷怒吼起来。
赵保国赶紧屁颠屁颠儿的跑了出去,然后在院子里扭住小毛的脖子,厉声呵斥道:“去,赶紧陪爷爷,让爷爷别生气,爷爷年岁大了,不能老生气!”赵保国知道,小毛年纪最小,也是刘二爷最疼爱的孙子,一般看到小毛在跟前儿了,刘二爷有点儿脾气也就会消了。
“那你怎么不听爷爷地话!”小毛气呼呼的质问道。
“唉。自古忠孝两难全……为了革命地事业……”赵保国一副无奈且伤感地样子。拍了拍小毛地脑袋。转身走了出去。
大概是真地被赵保国给气糊涂了吧?或者。确实是年纪大了。老糊涂了?
刘二爷生气过后。却又开始想着既然赵保国要分家。分了家就是单独成家过日子了。那么……就得娶个媳妇儿了。刘二爷突然又变成了一个又当爹又当妈地老人。开始琢磨孩子地终身大事。
自然。想到了吴梅丫。
保国十八岁了。也该成家了。嗯。得好好跟梅丫把这件事儿说说……兴许成家对于保国来说。是件好事儿。有了家地牵绊。他或许就会慢慢地收敛住那爱打打杀杀胡闹地心。
刘二爷如此想到。觉得确实有必要马上实施了。再晚地话。万一赵保国出了事儿。那可真就是说什么也晚了!
只不过这样的事儿由他这个当爷爷的开口向梅丫说的话,说出去怕让人笑话。所以刘二爷前思后想之后,决定还是去找罗宏,让罗宏来张罗这件事儿。一来罗宏是外人,这种话说起来也不怕人说闲话,二来,罗宏是村支书,他如果去说这件事儿,首先吴梅丫不会尴尬,再有村里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好歹,也算得上是组织上决定的事儿嘛。
心里有了计较之后,刘二爷起身出门儿,找罗宏去了。
刘二爷没有想到的是,又一个和他唱对台戏地孩子就要出现了,那就是吴梅丫。
……
事实上,一帮孩子们早就开始和刘二爷唱对台戏了,只不过之前的那些行为没有让刘二爷生气罢了。
本来和刘满屯分了家之后,刘满屯就得另起炉灶,单独过日子。可刚分家的时候,刘满屯的身子骨还没恢复,所以饭食就由吴梅丫担负起来。顾及到刘满屯的面子,吴梅丫只能两头跑着做饭。
对此刘满屯也谢绝过几次,但是基本没什么效果,况且他自己确实还不能做饭,也干不了活儿,真就得靠着家里人养活呢。一来二去,这竟然成了一种习惯,吴梅丫每天总要两头跑着做饭,有时候地里农忙了,吴梅丫干脆在家里把饭做好之后,给刘满屯送过去。
赵保国几个男孩子正好都住在刘满屯那里,他们都觉得住在这里比和刘二爷住在一块儿要舒坦多了,起码挺自由的,心里没啥压力。这是年轻人和小孩子们的通病,一般都觉得和大人在一块儿的时候,说句话啊干点儿事甚至做个小动作,都有些拘束。所以有几次干脆他们也不回去了,就让吴梅丫在这边儿多做点儿饭,哥儿几个全都在刘满屯家吃饭。
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第三次……
刘二爷哭笑不得,本来他自己也担心孩子们和刘满屯走地太近,万一让刘满屯给克着了,那就会后悔莫及。所以刘二爷叮嘱过孩子们,不要再多去找刘满屯,每天只是在那里睡觉就行了。
可惜的是,他最初心疼刘满屯,怕他一个人待在那边儿太孤独,所以矛盾的作出让几个男孩子过那边儿住的决定,已经注定了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很显然地,一帮孩子们住
,能不熟络么?况且他们之间的关系本来就很好。
对此刘二爷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犯不上发脾气,因为他本身心里就很矛盾。记得六零年刚刚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