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冠盖满京华 by 府天 >

第132章

冠盖满京华 by 府天-第132章

小说: 冠盖满京华 by 府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20章惊雷

    早上已正之后,路上行人就渐渐多了起来。阳宁侯府正门一侧脂粉胡同的店铺和后街上的摊贩却已经都开张了,即便是大门口也能听到某些扯开嗓门的叫卖声,但门前的阳宁街却是干干净净,少有的几个行人也都是加快步子通过,不敢稍作逗留。

    须臾,西角门上十几个亲随簇拥着一辆轿车行了出来,大街上走过的三两个行人瞥一眼那青幔云头车,又在后头一个骑马的华服少年身上扫了扫,知道这是侯府里头的主人出门,自是主动沿墙根底下走。等一行人到了街口,路上车马行人也都是纷纷退避不迭,可唯有停在路边上一辆不起眼的栗壳色蓝布车围子骡车却突然启动靠了过来。

    见此情形,今天领头出来的陈瑞立时排众而出赶到了前头,那马鞭凌空一抽,鞭梢就在那车夫鼻尖前差之毫厘地掠过:“什么人敢冲撞阳宁侯府车轿?”

    那车夫吓了一大跳,赶紧勒住了缰绳,而那车帘却是被人掀开了一条缝,随即传出了一个柔和的声音:“是三妹妹和四弟么?”

    这个声音让陈瑞吃了一惊,旋即就明白了这辆车里的人是谁,等别转头去吩咐人通报之后,他就忍不住露出了几分嫌恶。苏家这祖孙三个,一个是市侩似的老太婆,一个是自命不凡的迂腐书生,唯一那个还看得过去的姑娘看似柔柔弱弱,听郑妈妈说却极有心计,要是可能,他恨不得撂下话回绝了这讨嫌的一家。奈何如今苏家成了侯府的准姻亲,他毕竟是侯储的下人,遇到这事情也不敢擅专。

    须臾,在后头的陈衍策马过来,到对面的骡车前说了两句,他的脸色顿时变得犹如吃了颗苍蝇一般恶心。冷着脸转了回头,他在自家轿车前下了马,随手把缰绳丢给了一旁的楚平,也不用车蹬子,一撑车辕就上了车。钻进车厢中的他见陈澜用征询的目光看他,顿时气急败坏地说:“这苏家好厉害的耳报神,居然在这儿堵着咱们,说既然是正好碰上,不如和咱们同路去杜府!还说什么苏仪这学生还没拜见过老师,她人这家人总得代劳……什么德性!”

    刚刚外头通报进来,陈澜就猜出到大约是这么一件事。

    可猜测归猜测,事实归事实,她不得不沉住气问道:“那边车上都有谁?”

    “除了苏婉儿,还有那个苏家老太太!”陈衍毫不客气的冷哼一声,随即气鼓鼓地说,“筝儿妹妹的生辰又不曾请她们,咱们怎么好带她们这种不相干的人?要我说直接回绝了她们,否则到了那边也是麻烦!”

    “人家也不知道在这里等了多久,分明是早早得到消息有心堵着咱们,你以为三两句就能打发了人走?不管接下来咱们先去哪儿,她们恐怕都会死皮赖脸跟着,莫非咱们真的只把礼物送到杜府门口,然后带着她们在城里转一天?”

    陈澜对苏老太太陈氏的作风颇有耳闻,知道这不但是个脸皮极厚的主儿,而且绝对不好相与,若明着拒绝,不知道她会拿出什么做派来,因而见陈衍被自己说得满脸郁闷,她就摇摇头说:“这样,不用理会她们,等到了杜府,看见那副对联,那对祖孙若是还想死乞白赖就随他们去,杜府家人又不是没见过这般做派的人,比咱们能应付。”

    接下来自是一路顺顺当当,只陈衍此此一事就懒得出去骑马了,在车里嘟嘟囔囔唉声叹气,满脸的不情愿。陈澜看着他那模样不禁好笑,末了就冷不丁说道:“我之前倒忘了,你杜家总共才去过两三回,不是一直管杜小姐叫杜妹妹的台球,什么时候改口叫起了筝儿妹妹?”

    “啊?”陈衍一下子回过神,见陈澜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他起初缩了缩脖子有些尴尬,但旋即便挺直了腰杆昂起了头,“筝儿妹妹以前管我叫陈哥哥,可那回在杜府后头的演武场操练过之后,她改口叫了我衍哥哥,那我当然该改口咄咄怪事她筝儿妹妹,这不是叫礼尚往来吗?”

    “你这小子,道理还没学会,歪理却不少!”

    陈澜哑然失笑,见陈衍渐渐忘了外头那令人厌烦的祖孙俩,也就有意说起了杜微方。见小家伙听着一副苦脸苦相,又是双掌合十念叨着今天杜阁老千万不要在家,又是临时抱佛脚念念有词背起了几篇刚学的经义,那模样简直比临考前还紧张,她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总算到了杜府,早有预先得信的杜府家人上来迎候。这一回,陈衍直接一掀车帘纵身跳了下去,又对迎上来的管家耳语了一阵子,见其点点头便往苏家那辆骡车去了,他立时一招手,等几个健仆把自家的轿车往里头拉,他便接过陈瑞递来的缰绳上了马跟了进去。轿车在二门停下,他下马之后就到车旁搀扶了陈澜下车,可那边等着的妈妈上前说了头一句话,他的脑袋立时耷拉了下来。

    “三小姐,四少爷,二位来得可巧,老爷今天又轮着休沐。”

    内阁阁臣全都是十日一次轮流休沐,若是遇到紧急军情,甚至一个月几个月轮不上休息也是常有,因此陈澜见陈衍那模样,哪里不知道小家伙此前没想到竟然真会撞见杜微方,顿时忍俊不禁,又向那妈妈问今天来的都有些什么人。得知杜筝这十岁生辰只请了几家亲朋,而且杜微方早早放出话去,今日概不接待闲人,她顿时有些无语。

    这位杜阁老……还真是官场中难得的性情中人!

    杜府前门,尽管苏家老太太陈氏已经是拄着拐杖下了车来,说苏仪乃是杜阁老的学生,承蒙栽培,她这长辈携孙女前来道贺生辰,和对联上的意思并无相违之处,但杜府的管家这些时日得了家主严词吩咐,再加上陈衍又拉着脸诉了苦情,他哪里会这么容易把人放进去。眼见陈氏在车中摆出了是杜家长辈姻亲的贺子,原本客气的他顿时沉下脸来。

    “老太太既说姻亲,那只要寻上侯府,自然会有人把您当成正经的姻亲待,可咱们府里就那么几位有数的少爷小姐,可不曾听说定了什么姓苏的人家!至于今天大小姐生辰,老爷早放了话出去,一应闲人概不接待,老太太还是请回吧!”

    苏婉儿在旁边听得面如火烧,暗恨昨天没能苦苦把祖母劝住,车上苦劝又不听,却得到这里来丢人现眼。于是,见陈氏气得直哆嗦,她只得强打精神劝解,可才开了头就只听啪地一声,随即脸上就是一阵火辣辣的疼痛,她顿时捂着脸呆在了那儿,随即眼睛就一下子红了。

    “不中用的东西!”骂了这么一句之后,陈氏强耐住立时发作的冲动,厉声对车夫喝道,“愣在那儿干什么,既然别人都说这种话了,还不快走!”

    由于还惦记着门口的苏家祖孙俩,见着卫夫人之后,得知杜微方在书房,陈澜并没有急着过去,而是先打发了陈衍去拜见,自己则是陪着卫夫人说起了话,少不得隐约透露了一些苏家的情形。当卫夫人得知苏家拿着一块玉佩就上了侯府大喇喇的求亲,如今又借着这一层关系希冀到自家拉关系,一贯温和的她也忍不住眉头大皱。

    卫夫人对于朱氏知之甚深,等到外头报说苏家祖孙终于已经走了,她又见陈澜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不禁叹道:“怪不得你在路上甩不脱她们,你家祖母那般厉害的人,最后也还是认了那婚事,更不用说你们姐弟了。对了,老太太如今身体可好?”

    陈澜见卫夫人问得自然,情知不是她对朝政并不关切,就是杜微方从来不对家里人谈及大事,便笑着答说身体已经大有好转,改日有空一定前来拜会云云。等到又坐了一会儿,又和一身大红衣裳的杜筝闲话了两句,那边杜微方便捎话来说请她过去,她这才站起身。

    上回杜微方见了她姐弟,是考较了陈衍的弓马武艺,而这一次陈澜头一次进杜府书房,看到的就是陈衍在这已经有了深深寒意的季节满头大汗,赫然是刚刚应付了好一番盘问考核的结果,想笑又不好露出来,只能给了他一个安慰的眼神。让她没想到的是,她才一屈膝,杜微方就摆手示意她不用多礼,随即就指了把椅子示意她坐下。

    “小孩子难免贪玩,所以既然见着了,我就难免要考他一回,结果倒是不差。侯府这种富贵窝能养出他这般用心的少年人,着实难得。今天你们既然来了,我倒是有一句话得问你们姐弟。若是有人说,你们的祖母犯了大过,你们俩要把自己摘出来,便必须搬出侯府独过,你们俩可愿意?”

    此话一出,别说陈衍一瞬间惊得木了,就是陈澜也觉得天旋地转,甚至连坐都有些坐不稳了。她几乎是下意识地站起身来,见杜微方那脸色极其严肃,并不像是开玩笑,她不禁用力攥紧了缩在袖子中的拳头,任凭尖锐的指甲在手心上留下尖锐的痛感,用尽全力冷静下来。

    “杜阁老,这不是我们愿意不愿意,而是可为不可为。”



    第二百二十一章忠孝德怨

    可为不可为!
    杜微方倏然动容,见陈澜不闪不避直视自己的目光,他不禁叹了一口气,随即开口说道:“你虽是女子,但不论是当初你多筝儿出意写的那副对联,还是你对你四弟的教导,我都瞧得出来,你是个深有主见的人。如今之际,你就不曾想过大义灭亲?”
    “杜阁老,大义灭亲,其旨不在灭亲二字,而是前头的大义!若是至亲犯下国法,天理尽皆不容不重罪,那么出首亦或是其他,虽灭了人伦,可与天理大义却至少站得住脚。可如今杜阁老所言我祖母大过,这所谓过字,如今朝廷未有明论,我这个为人晚辈的更一无所知。而且祖母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又有重病在身,膝下能够依靠的人寥寥无几,于这等是非尚不清楚的时候撇下祖母不管,是为不孝。而不辩是非不问黑白这八个字,亦和不忠无异!”
    屋子里一片寂静。杜微方仍然是用审视的目光看着陈澜,而一旁跟着起身的陈衍终于从那股震惊中回过神来。他从小就是卤莽冲动的性子,尽管这些日子时时刻刻被师长和姐姐教导要冷静要稳重,可本性就是本性,因而在听到陈澜这一番话时,他就觉得犹如重锤一般砸在心上,于是当听到杜微方又开了口时,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抬起了头,却发现这一回那犀利的目光朝向了自己。
    “那陈衍,你呢?”
    “我……”
    这一刻,陈衍依稀想起了从前的许多许多事情,说出来的话便没那么有条理了:“杜阁老,以前老太太对我和姐姐确实冷淡,可这架不住她从病了之后明白了过来,就对我和姐姐好了。以德抱怨,以直抱怨!老太太对咱们的好,便要以好来报;老太太对咱们的不好,说穿了便是从前父亲让她失望了,事出有因,不值得一味记恨!姐姐都知道可为不可为,我是男子汉大丈夫,也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杜微方来来回回看着这姐弟二人,最后露出了一丝微笑,赞许地点了点头说:“好,很好!尤其是陈衍,我原觉得你为人毛躁了些,可是,能知道以德报怨,以直报怨,倒没辜负你先生对你的教导,也没辜负你姐姐对你的期待!好了,你们俩别站着,先坐下,有些事情还只是可能,尚未到那一步。”
    陈衍蹩了陈澜一眼,见她犹豫片刻就坐了,于是才跟着坐了下来,可那屁股才挨着一丁点椅子,脊背挺的笔直,整个人也是全神贯注,一副随时随地可以站起来的样子。杜微方目光在他身上打了一个转,这才收了回来,又捧起了茶盏轻呷了一口。
    “夫人和你们祖母颇有交情,所以我定下婚事之前,也问清楚了你们祖母的情形,私底下也有打听。倘若她还是从前喜欢揽事弄权的那性子,哪怕沉衍再好,这婚事我也是不会应的。好在你们祖母从前虽办过糊涂事,可终究并未真正铸成大错,我权衡再三,终究还是应了。”杜微方见面前的这一双姐弟虽有些震惊,可反映都很克制,自是颇为满意,“这番话原该是对你们长辈说的,可你们俩父母都早早去了,叔婶之类也是指望不上,唯一依赖的长辈又是你们祖母,所以我也只能对你们说。这几日,想来你们该知道风向已经不对。”
    伙同东昌侯往蒙古走私禁销货物,这是第一条;联络大臣谋立晋王为储君,这是第二条。这些御使的弹劾奏章都已经到了内阁的案上,而且是元辅亲自送往乾请宫。我刚刚对你们说的这话,就是元辅无意间流露出的意思。
    陈澜深深吸了一口气,心里想起了之前和朱氏商量时的情况———不得不说,这最坏的可能竟然已经真的来了。她不知道其中是否有三叔陈瑛的手笔,可料想有,也仅仅是添油加醋的一星点,在这样的大手面中,朱氏虽说是被牵连进去了,可人家磨刀霍霍根本不在阳宁侯府,而在于没有了罗贵妃的鲁王之后,最有希望入主中宫和东宫的那对母子。况且,那边谋划的也许并不单单是储君之位,还有那位至高无上的天子!
    想到这里,她缓缓站起身来对杜微方深深施了一礼,随即低着头说:“杜阁老,多谢您今日这番提醒。”


    “提醒两个字,出了这道门,我可不会承认。”杜微方爽朗地一笑,又习惯性地拉扯了几下那稀疏的小胡子,随即淡淡地说,“凭侯府的背景手段,想来你们回去,消息也就到了,我在乎的是你们姐弟于此事的决断态度。至于我,我(看不清)以撂一句明话给你们,身在其位,只能做到秉公两个字。别人要有意抹黑,我决计不会袖手;可别人要存心洗白,我也不会在旁搭手。虽说这个世上并不是处处公允,但也不能没了一丝一毫的公道,你们可明白?”
    尽管和杜微方总共才打过两次交道,更多的是道听途说的传言,但就是这么两回,陈澜并能大致明白这个带着浓重理想主义,执拗坚持却又不乏可爱的老人。于是,她再次默默行了礼,见陈衍亦是一声不吭地长揖起身,她便和他一块告退离去。
    有了这桩事情搁在心里,姐弟俩原本是为了杜筝庆生而来的,可到了这边终究是谁都没了兴致和心思。卫夫人自不会瞧不出这一点,纳闷杜微方究竟说了些什么的同时,对于陈澜姐弟没做多久就提出告辞,她也就体谅了。只没想到身为今日寿星翁的杜筝一路送到了穿堂门口,又拉着陈澜的手笑嘻嘻地说:“澜姐姐,别人都爱诗词歌赋,为什么你偏送我一本《梦溪笔谈》?
    陈澜看着娇小可爱的杜筝,忍不住轻轻按了按她的肩膀,随即有些怅惘地说:“我只是觉得,与其伤春悲秋留下才名,其实却什么都做不了影响不了,还不如看看这些有用的东西,兴许将来还能够派的上用场……不喜欢便搁着吧,别怪澜姐姐胡乱给你挑的生辰贺礼。”
    “我哪有说不喜欢!”杜筝皱了皱鼻子,随即得意洋洋第说,“以后要是爹娘再让我学做那些诗词歌赋,我就拿你这番话来应付他们!我喜欢写字画画,喜欢看那些好玩的轶事笔记故事,诗词背一背不要紧,才不想一天到晚绞尽脑汁押韵脚呢!”       尽管满心焦虑,但看着这么一个满脸得计状的小丫头,陈澜还是觉得心情稍稍一松,打趣了两句,方才向一旁无可奈何的卫夫人告别。而有些心不在焉的陈衍则是眼看着陈澜上马车,这才反应过来,低头瞧了一眼手上攥的缰绳,他突然一把丢下,又往回走到二门口,对卫夫人和杜筝深深行了一揖。
    “伯母,今天对不住了,下次有空我再来拜见。筝儿妹妹,今天我带的那桂花糕是姐姐亲手做的,你趁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