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日,武清终于下定决心,让武大娘出去把在文水县宅子里死去乱民所留的那包金银珠宝换成开元通宝,然后把修炼第一式的一百零八种药材给买了。虽然这是不义之财,甚至是赃物,但武清没有其他办法。李绩虽然每个月给自己例钱,但只有一贯,实在是不够用。
武清也不知道那些药材能不能买到,更不知道有多贵。
钱啊,我需要很多钱,武清心中大声呼唤。
徐小樱和王修如今有武大娘教授他们识字,所以每天都有很多功课要做,这也让武清觉得清静了不少。
等待是漫长的,想着做生意却又不敢,李绩在收徒之初已经严重警告过武清,这一点很让武清想不通。做点生意,赚点钱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怎么到了这个时代,就成了大逆不道呢。
“与民争利,你不配做我的弟子!”
这是李绩的原话,言犹在耳,可如今李绩躺在病榻上起不了身,每日里靠药罐子活命。武清也不敢造次,只好每日问安。每次去李绩寝室的时候,也会受到李敬业那杀人而怨恨的目光。
武清很想不通,李敬业怎么就看自己不顺眼呢?也没抢他老婆啊,再说也没那实力。真不知道李敬业为何那么仇视自己?分家产?那更不可能的事情了,大唐士族和庶族一般都是嫡长子和嫡长孙继承家主的。他一个外人屁都不相干。
武清玩了会棍子,实在无聊透顶,让他学些诗书礼乐之类的,他根本没那心思。那些儒家经典只能在心里崇拜一下,要是学以致用,那自己还不得变成腐儒一枚?于是便把心思转移到了王修和徐小樱这两个自己班底的头上。
“小樱、王修出来!”武清大喝一声,有一种猛虎下山的气势。
徐小樱和王修一惊,分别从厢房中走了出来。
王修一脸疲惫,打着哈欠,这家伙一副欠揍的样子,武大娘布置了抄写《三字经》的课业,希望他能加深记忆,可这小子实在太笨了,反过来复过去,就只记住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昔孟母。。。。。。”
往后的句子,王修便记不住了。他不是学文的材料。
相反,王修对数字特别敏感,特别是对钱。这一点武清很是欣慰。本打算让王修将来当自己的大掌柜的,如今也只能屈才当一个清洁小厮了。
徐小樱一脸紧张,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仿佛随时在听候武清调遣,武清很满意徐小樱这种状态,这完全就是做秘书的材料啊。徐小樱很聪明,早在武清还在文水的时候,就已经跟随武清读完了《三字经》和《孝经》,当然还有《论语》。
武清轻咳一声,说道:“你们两个,听好了。今日你们有幸听到本公子授课。”
“授课?”二人异口同声,大为惊讶,平日里,武清对于学习是深恶痛绝的,尽管他被誉为神童,但今日却有些反常。
看着两个小屁孩的惊讶表情,武清嫩脸一红,说道:“不错,今日,我给你们讲讲我对经商的看法,以及发现的一个商机。”
“听到经商”和“商机”两个词,王修的脸上露出了惊喜,小眼睛像是放出了领导神光一般,徐小樱则不以为然。不过,二人都立刻坐在了石桌旁,等候武清发话。
武清轻咳一声,厚颜无耻地说道:“那个古人云:人有人道,畜生有畜生道。修道之人有老庄之道,修佛之人有释迦摩尼之道。为官者有儒家之道,为将者有孙武之道。农桑者有嫘祖之道,等等。”
一番道理,让俩小屁孩觉得云山雾海,都露出了非常好奇的表情,他们很想知道,武清这是要说什么。
武清话锋一转,面色严肃,说道:“那我们经商之人,就应该有陶朱之道。但陶朱之道已为过去。在下认为,不论是老庄之道,儒家孔丘之道,都应该有与时俱进之思想,古人已经铺开了道路,我们应该在先辈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而不是固步自封。”
两个小屁孩虽然听不懂,但依然非常认真地听讲,并不断地点头。武清心中骂了声,对牛弹琴。
武清继续说道:“好了,说重点。明日咱们去东市和西市逛逛。”
“好嘞,终于可以去玩了!”听到去逛街玩耍,两个小屁孩兴高采烈地站起身,差点没跳起来。
武清悲哀地看着这一切,这是自己的team?自己的团队吗?看来他不能以自己三十岁的灵魂来看待这两个孩子啊。他们正是贪玩的年龄,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太高了。
临近黄昏的时候,武大娘回到了邻芳居,并带来了一个大包袱,里面装着的正是武清所需要的一百零八种药材,总共花费十两银子,兑换成开元通宝就是一万钱。武清听到后心惊肉跳了好长时间,但这也是没办法的。
一包金银珠宝换了不过两百两银子,如今一下子就用了二十分之一,让武清都觉得太败家了。而且自己在修炼枪术阶段,这药浴是不能停的。而且这一包药也只能泡三次,也就是三天。三天之后就得换药了。如此算下来一个月就要一百两银子,如此消耗,哪是一个穷人家供应的了得,大富翁都得泡穷了。
生意,看来是不得不做了,反正看李绩的样子,估计都够呛。
于是在这个夜晚,共济会成员,也就是武清为首的四个人坐了下来。武清把他的奇思妙想说了出来。那就是在东市租赁一间铺子,制作冰糖葫芦和冰棍,还有刨冰。而且武清准备开坛说书!让庸俗文学正式进入天下屁民们的生活中!
于是由武清分配任务,武大娘出面租赁铺面,徐小樱和王修制作冰糖葫芦和冰棒刨冰。武清负责说书兼顾出售。
如此这般安排妥当之后,各回各屋。武大娘则是要帮武清熬药准备药浴。
第三十一章 清心馆
半个时辰后,武清脱得光溜溜地钻进了热气腾腾的浴桶里,沐浴着中药味浓烈的药汤。看到儿子已经沐浴,武大娘慈爱地一笑,嘱咐一番后,也去休息了,明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第一式的心法按照老道所说是为了固本培元。。。。。。”
当下武清按照清风道人所述,便深吸一口气,气沉丹田,冥想起来。没过多久,武清便睡着了。
在梦里,他没有看到得道飞升的梦,也没有武功大成的片段。只有和上官婉儿你情我浓的绮丽画面。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一道黑影跃上了墙头,而后轻车熟路地摸到了武清的房间。从门缝中看到了武清正在浴桶里熟睡,黑衣人冷笑一声,手中握着匕首,便推门而入。
也正是这个时候又一个黑影紧随其后,就在黑衣人举起匕首的瞬间,黑影发出一颗飞石,啪一声闷响击中了黑衣人的手腕,匕首当啷一声掉在了地上。黑衣人大叫不妙,瞬间夺窗而逃。
武清惊醒过来,看着那夺窗而逃的身影,惊骇莫名。而后正眼一看,清风道人已经在眼前。
“徒儿见过师父。”武清在浴桶中拱手道。
清风道人叹息一阵,还好今晚自己来了,要是不来,那这徒儿可就一命呜呼了。清风道人捡起地上的匕首,递给武清,说道:“你第一次修炼心法,可有感觉?”
武清接过匕首,一看这匕首是一种短剑,长约半尺,剑身上刻着一个字“敬”,武清一下子便想到了李敬业,但不确定。“徒儿没感觉。”他不好意思说做了**。
师徒二人都不说刚才那个刺杀武清的黑衣人,两人心中各有答案。当下一个在浴桶里一个跪坐书案之后,讨论起《百鸟朝凤枪》第一式心法修炼的心得。
像这样的情景,在往后的日子里,都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武清修炼出第一式“铁锁横江”。
师徒二人夜话暂且略过。
第二日一早,武清看望师父李绩,李绩如今是时常处于昏迷状态,武清希望再次听到这位英雄人物的故事,可不想还是失望了,在李敬业杀人的目光中,武清再次离开李绩寝室,武清很想把昨夜刺杀的事情抖出来,但想了想,还是算了,诬陷功臣之后可是重罪,更何况李敬业也有勋爵官身。
太常寺太医署的太医们也是没有办法,一番商讨后,结合御医们的经验,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李绩大限快到了。叫李敬业这个长孙准备后事。李敬业看起来十分悲痛,上奏高宗皇帝。高宗皇帝和武后大为悲痛,忙微服私访李绩府宅,探望李绩。李绩在御医的一通回春金针施展之后,居然神奇般地醒了过来,但气色实在很差。
这个时候,高宗皇帝和武后联袂而至,至于发生了什么,武清是不知道的,因为他此刻和武大娘几人在东市。
东市,就长安城来说,东市和西市就是两大商业中心,早在隋朝还是大兴城的时候,就已经存在,只是那个时候叫都会市和利人市。
东市位于崇仁坊的东南角,西面是平康坊和宜阳坊,北面是胜业坊,东北是隆庆坊,东面是道政坊和常乐坊,东南是靖恭坊,难南面是安邑坊。整个东市占据了两坊之地。
纵横各两条街,贯穿东西南北,把东市分成了九块,暗合九宫之数。
武清一伙出了崇仁坊东门,南下便走进了东市的街道。东市街道宽越十五米的样子,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如织,货郎吆喝着,小摊小贩倒是很少见到,有的也只是一些小吃摊贩,有桃子黄梨等水果,甚至西域的葡萄也能看到。看到葡萄,武清想到以后等有钱了把葡萄酒给弄起来,再埋个成百上千坛,等到千年之后,那些什么法国红酒啊西班牙红酒啊等等去他娘的一边站去。
逛了几条街,武清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东市的店铺大多都是经营古玩字画、玉器翡翠、金珠玛瑙、奇珍异宝的店铺居多。这全都是奢侈品啊。
闭上眼睛想了想也终于明白了。东市靠近皇城和大明宫还有东宫,皇亲百官们大多在万年县置宅,所以为了这些达官贵人们的奢侈需求,这东市多了些奇珍异物。
如此地方,地价和房价也是比较贵的,但绝对物有所值,要是在这东市开一家冰糖葫芦冰棒刨冰店,再加上自己的说书,不愁没有生意,那些浪荡公子哥**的姐儿们不就喜欢点新奇的玩意儿吗?更何况,来东市的人有钱啊,不怕他们消费不起。
于是便到了位于东市正街中心的市署,在市署旁边是平准署,两署都属于太府寺管辖。
走进市署衙门,武清便找到了署令,登记之后,便自有主薄看有无租赁的空闲商铺,如果有便可以通过主薄租赁下来。
武清运气不错,刚好在靠近平康坊的一条正街上有一家店铺转租,原本东家是卖瓷器的,据说出海遇到风浪,一船上好的瓷器便沉没海底了,本来租期还要三年到期,如今便低价转租。每月只需要三贯。
武清便和主薄看了下店铺,店铺按照后世来看足足有两百平方米,有两层,下层用于经营,上层则可以住宿。武清大喜,立马就签订了文书,并付给了三年了租金。当然签订文书还得武大娘按手印,毕竟主薄也不可能跟一个七岁孩童订立契约的。
拿到了钥匙后,武清便让大家分头行动起来,武大娘三人去采购所需要的一切材料,他自己则是先去了牌匾店,他要弄一块响当当的字号,这个字号将会在未来名扬天下。
时下的大唐文人们喜欢开设书院文学馆什么的,那么他呢,是否也跟风呢,尽管不是文人,但不表示将来不参加科举啊。
“清新优雅,明心净道!”
“那就叫‘清心馆’好了,哇哈哈,清心馆,嗯,不错,不错!”武清一边**,一边想着自己身为庸俗文学的开山鼻祖,清心馆将会名扬天下,影响未来文坛,不由得他不放声长笑。
“夫君,你看那孩子好可怜啊,在那里发疯。”一个一脸菩萨相的少妇对着她新婚丈夫说道。
“我儿,你可要听话哦,不然就会像那个孩子一样疯掉的。”一位中年人教育自己的小儿子道。
“娘亲,那个哥哥好可怜啊,把这串葡萄给他吃吧。”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如是说。
武清可不管路人甲或是路人乙的异样的目光,并大声吟唱道:“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第三十二章 突闻噩耗
一个五六岁姿容秀丽,一身红色襦裙的少女指着疯疯癫癫的武清说道:“哥哥,那疯小子倒有几分才气。”
身旁头戴逍遥巾,一身华服的少年鼻中轻哼一声,说道:“太平,在你眼里天下的人都有才气,就我这个当哥哥的满身斗鸡味!”
“好了好了,我的英王哥哥,今天你不是要陪妹妹我逛东市吗,莫非又想着跟沛王哥哥斗鸡呢?”
少年的眼中有些急燥,面色有些潮红,最近跟沛王斗鸡,他都连输好几场了,如果再不赢,那真的是太没面子了。
时下大唐的长安,无人不知沛王李贤和英王李哲斗鸡的盛况。
武清可不知道,曾经有这么俩兄妹议论过自己,他依旧疯疯癫癫地朝着牌匾店走去。
在订做了牌匾之后,武清便回到了店铺,好在店铺不是很脏,而且里面还有现存的货架和低矮的桌案,武清想了想,这可不行,必须得弄几张高脚方桌做操作台,不然制作起来很不方便。
此时伴随着与西域交流日益密切,大唐设置安西都护府以来,贸易更加紧密。像西域的高脚方桌已经传入了大唐,像胡姬酒肆就有这样的高脚桌和像月牙凳一般的矮凳。所以高脚桌不难找到,长安城的木匠铺一定会作。
没过多久,武大娘等人雇了牛车回来了,牛车上是五筐新鲜的山楂,武清抓了两颗放进嘴里一咬,差点没酸掉牙齿。一同买来的,还有硝石和各种水果,以及砂糖。
特别是砂糖,大多都是用甜菜和甘蔗熬炼而成,色泽暗黄不说,大大影响美观,这个时候冰糖还没有出现,所以武清的冰糖葫芦,只能算是砂糖葫芦了。
对于这一点武清也是没办法的,他虽然可以改进熬糖技术,但那需要太多的精力去做,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更何况他还是一个小孩子,而且天才是容易早死的,他才七岁不到,怎么说也得活个七十岁吧,不然练武有何屁用。
重新打扫了下店铺,而后把所有材料都给储存好,便开始规划起来,武大娘再次去了木匠铺订做高脚桌长条矮凳和保温木箱等用具。当然武清也不忘记嘱咐武大娘还要订做一张高脚书案,自己说书,怎么能没有书案呢。
武清便开始指挥着徐小樱和王修摆放那些低矮的案桌。大唐人喜欢跪坐,但他总不能让顾客跪着听自己说书吧。于是准备等那些长条矮凳到了之后,再替换草席。
如此这一准备就足足花去了两天时间,两天时间里店铺焕然一新,整个底楼都被武清用去了一大半,作坊放在了二楼。
武清这才教授武大娘等几人制作砂糖葫芦,对于这个小时候的最爱,他是会做的,当年爷爷见自己这么爱吃这玩意儿,便自己家里做了很多给武清。
制作过程也比较简单,首先把山楂果剖开去核,因为山楂里面的核比较硬。第二步便是洗净后一个一个地穿到竹签上,每一串五个或是八个,随意。第三步熬制糖浆,让糖浆粘稠滚烫。第四步把已经串好的山楂果放入糖浆中,均匀转动,使山楂果粘上一层薄薄的糖衣,这一步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口感。最后一步就是把已经裹了一层糖衣的山楂果放在铺了一层油或是一层水的案板上,自然冷却。等冷却后,那么糖葫芦就算是制作完成了。
武清一边讲解,一边制作。因为做法非常简单,只要多动手几次,就能完全掌握裹糖衣的火候和技巧。徐小樱和王修都不是笨人,所以很快就学会了,所欠缺的只是熟练度的问题。而武大娘则是更具艺术品位,由她之手制作的糖葫芦不仅好看,而且口感相当不错。
武清大为赞赏,拿了两串糖葫芦便下楼了,他需要先练习一番。小时候听评书,如今到自己说书了,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