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混在大唐 >

第62章

混在大唐-第62章

小说: 混在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叫我等出了府,我等便只能饿死在了桥头。”
武清顿时沉思起来,大唐的经济相对来说还是很落后的,商业不发达,即使是在扬州,雇工都很少,一般都是商人买的奴仆干活,而且几乎所有的商人规模都不大。即使是扬州城最富有商人周世亮,也只是请了很少数的雇工。
武清说道:“既然你们不愿意离去,这样吧,想去上元学些手艺的,便自愿在候管家那里报名,不愿意的,就领了十贯钱和卖身契,各自回家吧。”
武清这么一说,便让很多人起了心思,第一个报名的,正是那个大胆的奴仆,他说道:“公子仁慈,我便到上元县学手艺。”说罢,还了那十贯钱和卖身契,并报了名。
直到最后,留下了二十余名婢女和十多个奴仆,武清不禁苦笑一声,自己给了他们一次机会,这些人都没能把握住机会,他不禁有些惋惜。他站起身,说道:“你们且在府中暂住,不日我便回上元县,你们便跟我一起回去,等手艺学成,你们便再来这扬州城。”
也是这个时候,有奴仆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禀告道:“公子,扬州长史陈敬之正在府门外候着呢!”
“陈敬之?”
武清一愣,双眼瞬间变得凌厉起来,扬州是四大都督府之一,扬州长史可是从三品大官,如此大官,竟来拜访自己一介屁民!难道自己如今还能有被他人所图谋的?他摇了摇头,而后说道:“你们且随我一起出府迎接。”
“是,公子!”众人施礼答应。
不过片刻,武清便带着仆人出了府门,只见一位身着便服的中年人仰头看着不远处的瘦西湖,听得有人靠近,转身笑道:“公子可是来了啊,叫陈某一阵好等啊!”
武清拱手行礼,说道:“草民见过大人!”
陈敬之看着武清,而后点头笑道:“真不愧是人中龙凤啊,陈某今日算是见识了!”
武清被弄得一头雾水,急忙说道:“不知大人今日微服此来是所为何事呢?”
陈敬之笑道:“如今柔姑娘便在府中吧?”
瞬间,武清双眸一凝,而后点头道:“正在府中修养。”(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六章 茶之道

“如此,我便放心呢?”
陈敬之长出了一口气,又说道:“柔姑娘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武清心中疑惑,这陈敬之可是大官啊,扬州都督由周王李贤遥领,那么长史便是这扬州都督府的一把手了,权力之大,不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能够想象的,可为何会对裴柔如此关心呢?难道他看上裴柔呢?
不过,武清还是立马说道:“回大人,生的是一个女孩儿。”
陈敬之笑道:“我曾与裴清裴大人有一面之缘,所以稍微照顾一下他的女儿是应该的,倒是你,公子,恐怕将来一旦被裴家知晓,会遭到裴家的嫉恨的,裴柔是闻喜裴氏的嫡女,不论名望身份,都是很高的。”
武清心中长叹了一口气,原来这陈敬之是想到了这些,不禁对自己龌龊的心里而感到羞愧,但却不想解释,便拱手说道:“大人驾临寒舍,还请大人进寒舍喝茶。”
陈敬之倒是不客气,说道:“正好与公子您探讨诗文。”
武清心中一紧,这从三品大员用得着跟自己这么客气吗。但不得已,便跟在了陈敬之身后,一路由武清指引,进到了书房。武清立马吩咐婢女们取来茶道一应用具,他要亲自煮茶给这陈敬之。
分宾主坐下,当然武清可没有坐到主位,而是到了陈敬之下首,正好婢女把茶具端来。
武清说道:“大人且请稍坐,晚生为大人烹茶,以表敬意。”
茶之道,自从南方传到北方后,北方士族开始接受饮茶的习俗,到如今。饮茶方式可谓五花八门。但近年来随着清心茶坊推出的新奇的饮茶方式,逐渐被世人接受。在武清有意的宣扬下,茶之道,逐渐被大唐文人们所认可。而且为某人烹茶也跟敬酒一样,是一种尊重对方的表现。
陈敬之自然喜欢这样的感觉,他不禁仔细看向武清,说道:“那敬之愧受了!”
武清一笑,而后点燃木炭,放入炉中,取过特别订制的鸳鸯紫砂壶。其上纹饰极为精美,武清先用泉水清洗三遍,而后才倒入半壶山泉水,然后放到了炭炉上,加大炭火。等壶中水开,当水开之后。便倒入已经备好的琉璃茶壶中。茶具中早已放入了武清准备好的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武清命名的。产自歙州黄山高峰之上,那里的茶山几乎全被武清买了后,专门有人负责那一带茶场,每年在清明时节,选摘初展肥壮嫩芽,经过手工炒制。成为了绿茶,这是武清比较喜欢的茶叶。
开水冲进琉璃茶壶的瞬间,茶水逐渐变为淡黄,杯口仿佛有一股水雾凝结。茶汤慢慢变绿,茶香扑鼻,深吸一口,韵味深长。
陈敬之看着如此仔细认真的武清,心中不禁长叹,当今天后主政,若此子入朝,前途不可限量。心中便有了一些想法,而后笑道:“公子真个儿妙人,如此饮茶之道,被公子展现出来,真的是让敬之大开眼界了。”
听着恭维的话,武清笑道:“这只是很普通的饮茶之法,算不得茶道的。”
说着话,武清把紫砂筛子放入敞口琉璃茶壶之上,端起冲泡好的茶,滤掉茶叶,只见那淡绿色的汁水缓缓流出,最后待虑完之后,武清翻起白瓷茶盅,倒入茶水,双手递给陈敬之。
“请大人品茶!”
陈敬之也是双手接过,而后感受着茶水已经温热,便缓缓放入嘴边,让茶水慢慢流入嘴中,一股清苦之感传遍整个舌头,陈敬之一愣,便放下茶盅,忽然又感到嘴中竟有一种清香醇厚之感,慢慢地又有了一种韵味深长之意。
忽然间,他这才明白,原来这就是品茶,这就是清学中所谓的茶道!
陈敬之终于明白了,他心中欢喜,笑道:“原来此乃真正之茶道,果然不同凡响。”而后他又端起茶盅,慢慢品茶,感受着那种回味无穷的滋味。
武清饮了口茶,心中大为赞赏,这就是真正的茶,自己喜欢这种东西,这种感觉。看到陈敬之露出笑容,便说道:“若大人喜欢,可送大人一些。”
陈敬之奇怪地问道:“莫非这茶叶可有讲究?”
武清笑道:“煮茶之道,选水最为重要,上选山泉之水,其次为井水,再其次为江河湖泊之水,最末为雨水。水选好了,那么就是茶叶了,南方和北方的茶叶又有不同,南方茶叶多雨露滋润,品质优良,茶味清香;北茶少雨,多干旱,茶味多了一分苦涩。大人今日所品,是产自歙州的黄山毛峰,恰在南北之界,所以两者兼而有之,有一分清香,又有一分苦涩。”
陈敬之没有想到,这茶叶竟然还有这等学问,心中大喜,今日可算是大长学问了。
“公子学识之广博,令敬之万分佩服。特别是公子在滕王阁所创之曲,如今更是传遍天下。”
武清晒然一笑,尽管抄袭了后世的歌,但他如今可是脸不红心不跳,拱手道:“那只不过是清即时之作罢了,算不得数的。”
陈敬之对于武清的才学是从不怀疑的,更何况他曾拜读《三侠五义》和《封神记》二书,甚至对于武清的诗文都曾研习一番,算得上武清的一个粉丝。故而当武清被赦免游览江南的时候,他便早早地派奴仆在扬州城外等候。
可没想到武清竟然与清香楼的柔姑娘有瓜葛,而这柔姑娘可是裴氏嫡女裴柔,他虽不知道原因,为何这姑娘要跟脱离家族,但本着道义,他也照顾了一下。
一番打听之下,陈敬之便猜测到了裴柔肚中的孩子跟武清有关,不禁苦笑一声,这洛阳的浪荡公子果然不一般。这才有了登门拜访,一者圆了自己拜见偶像的梦想,二者也是为了将来的晋身之道。
武清和陈敬之从诗文谈到当今文坛的弊端,再谈到朝廷的选人制度,武清更是对栓选之法除了鄙视,剩下的还是鄙视。在武清看来栓选之法不仅阻挡了天才级别的人物,更是让有专长之人不能为朝廷所用。
陈敬之对于武清的看法持保留态度,尽管他也觉得武清所言很有道理,但依旧不能让他信服。
武清自然也不会打破已有观念,让这位从三品大员彻底承认自己的想法,但至少要让他明白,他武清若执掌中枢,那就是改革的时候。
送走了陈敬之,已经是将近黄昏,武清想着去裴柔房中,看看女儿,不想有奴仆前来禀告。
“公子,府外候着十多名扬州州学学生,他们恳请公子相见。”
武清一愣,自己到这扬州也没几日,怎么这些学生就知道呢?他不知道是,他在清香楼飞身抱美人的场景被一位来听琴的学生看到。那学生后来一打听之下,便得知那就是天下第一才子的武清!
武清不能有架子,任何时代装清高,是没有前途的,于是便盥洗一番,而后便向着府外走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七章 桃李之天下

武清出了府门,一看之下,脸色微微一变。府门外竟然有十六名清一色白衣的州学学生,张望着府内,看到武清出来,便一哄而上。
武清大声道:“尔等身为学生,贵为生徒,我大唐未来之栋梁,如何不懂得大唐律法吗?”
为首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颇为潇洒,气度不凡,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番洒脱的韵味,只见他连忙拱手道:“学生贺知章见过公子!”
武清一愣,这小子怎么知道我的,笑道:“武某可不敢当,你们来到我府中,是为了何事?”
武清看着这少年,这名字感到有些熟悉,怎么这么熟悉呢,忽然间,他想起了一首诗,那首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四言绝句的诗,《回乡偶书》。原来此人是写了那首诗的人,看来是个人才。武清不禁想到,凡是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人,都应该算作是人才,至少他可以肯定的是贺知章诗文一定作得不错。
贺知章说道:“学生等是来拜见公子的,希望公子不吝赐教。若虚贤弟,你们都过来见过公子!”
哗啦,其余少年统统都过来,异口同声地说道:“学生见过公子!”
武清瞬间升起了一股荣誉之感,这或许就是古代大儒们好为人师的情结吧。尽管自己不是大儒,但真正被人如此尊敬,他感到一阵飘飘然。也是这一刻,他忽然想到,若自己真正地创立清学,学那孔圣一般,传道授业,会不会在千年后,人们也能向崇拜孔子一样崇拜自己呢?
不过。武清心中放弃了,不说孔子的思想境界已经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就是那种敬业之为国思想,他就是比不了的,更何况论聪明才智,自己只是多了一千多年的文化积淀而已,自己的才学有多少水分,他是很清楚的。
否定了成为圣人的可能,但也许会桃李满天下。于是武清看向了这些跟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少年,他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豪气。一种从未有过的历史使命感激荡在他的心田。若这些人让自己教授,那么未来的大唐,将会是更加繁荣昌盛,更加开放民主。而大唐也许会走向一条全新的道路,中华民族将会屹立于世界之巅。
“你们是未来的国之栋梁。而武某如今只是一介布衣而已,切不可失了礼数。”武清谦虚道。
张若虚道:“公子谦虚了。如今天下之士。谁人不知公子姓名,谁人不愿意追随公子左右?我等今日来此,便已经辞了官学,准备追随公子。”
武清大吃一惊,自己如今的影响有这么大吗?这可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若高宗皇帝以为他要招揽人才。准备造反,那就弄大发了。但对于有如此忠实粉丝,还是感到高兴。他说道:“各位的厚爱,武某极为感激。可如今天皇令清心馆束之高阁,清无一官半职,虽有微末才学,但不足以教授尔等。你们若今日辞了官学,进了我的门,便被打上了我武清的烙印,他日说不得再也做不了官,你们岂不是辜负了你们父母之希望?”
贺知章笑道:“公子过滤了,我等本是身份低微之辈,虽有家资,但无门路,他日即使科举及第,都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配官。还不如跟随公子治学以教化天下百姓。”
武清双目一凝,看向了这一十六名学生,认真地说道:“尔等可是决定呢?若今日入得我门,今生便是我之弟子,便会患难与共,教化万民。”
贺知章和张若虚等人肃然起敬,而后躬身拱手齐声答道:“我等永不后悔,谨遵老师教诲!”
这一刻,武清感受到了肩膀上那沉甸甸的担子,还有这些人的双眼中那种一无反顾的坚持。他知道,也明白,这些人往后的荣辱,将会和自己彻底绑在一起。
这个时候,王勃正好走了出来,看到这一幕,不禁大为感叹,同样是大唐的才子,可武清在治学方面是比自己走得远啊。也是这一刻,他决心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好武清的幕僚。
看到王勃,武清立马说道:“子安,正好我来介绍下,这些是官学的学生,如今却是入了我门,往后大家相互多多照顾。”而后转向贺知章等人,说道:“我给你们介绍下,这是绛州龙门的王勃王子安,往后授课,经史诗文可是由他教授。”
王勃一愣,便没说话,他明白武清的用意。贺知章等人当然听说过王勃,立马拱手行礼,说道:“学生见过先生!”
王勃笑道:“我都还不知道你们的名字呢?”
武清一拍脑门,笑道:“大家先进府再做介绍!”
于是,众人簇拥着武清和王勃进了府中。
此时已到晚饭时间,武清自然吩咐下去,多准备些晚饭,只是家常小菜便可。
大堂中。
武清让诸人一一自我介绍。其中让武清奇怪的是贺知章明明是越州人,怎么跑到扬州来学习呢?于是便问道:“知章,你是越州永兴人,为何到了这扬州官学来读书?”
贺知章说道:“家中虽富有,然学生自幼随父到扬州经商,故而一直在扬州,后来托了门路,进了州学。”
武清这才明白,不禁点头以示明白。武清不知道的是贺知章在州学中颇有诗名,虽狂放不羁,但也尊敬师长,令教授们也是非常喜爱的。如今辞了官学,拜了武清,令州学生徒质量大减,也令扬州长史陈敬之颇为无奈。
此刻,早有人报到都督府,陈敬之得知消息后,思虑再三,还是准备给朝廷写份奏折。
对于突然拜自己为师的这些学生们,武清还是很谨慎的,不是怕身份背景复杂不明,而是怕高宗又会有想法。但事到如今,他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反正按照历史。高宗也没几年好活了。
晚饭之后,学生们告辞而去,因为栖霞山的清心书院还未建成,要等到明年开春才能建好,而且武清也答应,离开扬州之时,便带他们回上元县。
武清走进了裴柔的房间,看到裴柔正在给女儿喂奶,武清心中不禁苦笑一声,前世自己将近三十。不曾有孩子,如今不过十三岁便有了女儿,命运之捉弄,真的是让人匪夷所思。但武清如今相貌,经过多年的练武。体格强壮,丝毫看不出是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少年。
听到脚步声。裴柔头也没抬。便问道:“郎君今日为何这般小心?”
武清一愣,笑道:“还不是怕吵了孩儿。啊,柔姐,我也要吃奶!”说着话,武清凑到裴柔胸前,准备含住那颗饱满的猩红的枣子。却被裴柔小手一把挡住。
“该打,你都多大了,还要吃奶,这可是女儿的。”裴柔媚态十足。
武清心中一荡。拉住小手,说道:“柔姐,我可从来没好好看过,你就不能让我好好看看?”
“噗嗤”一笑,裴柔这才想到,自从那次醉酒之后,作了羞人的事情后,便再也没有一起生活过,即使是这几日,也没能耳鬓厮磨过,眼眸中不禁有了一抹哀伤,别人个郎才女貌,成了恋人,便是整日个耳鬓厮磨,可他们却只有毫不知觉的一夜,到如今却有了孩儿,可又不能明媒正娶。
裴柔说道:“往后来日方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