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第15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第15章

小说: 改革开放三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斡牍屎偷厍踩献鳌⒘瞎汀⒐史纯帧⒐嗜说乐饕寰仍取�


  我军职能任务的拓展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战争年代,毛泽东曾将我军的职能任务形象地概括为
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
保卫人民革命和国家建设的成果,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要求我军肩负起
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光荣使命

支援和积极参加国家建设
。20世纪90年代初,江泽民提出我军
既要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又要准备应付国内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的安定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军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不断拓展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


  严密守卫祖国的万里边防和辽阔海疆,依法履行香港、澳门防务职责,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安全保障。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针对台湾岛内
台独
分裂势力猖獗,我军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在东海、南海及台湾海峡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实兵实弹演习,震慑了
台独
势力和外国干涉势力,有力地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自觉服从服务于国家大局,积极参加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主动承担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在抢险救灾中勇挑重担,1987年扑灭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抗击
非典
,2008年年初抗击南方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2008年5月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广大官兵奋不顾身、冲锋在前、不畏艰险、英勇顽强,表现出高昂士气和战斗精神。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到半小时,军队就启动应急预案,从全军范围调遣部队迅速展开救灾。各部队以最快速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空降兵从天而降,更多的部队连续几十个小时急行军,共出动14。6万官兵投入抗震救灾。在搜救被困人员的关键阶段,广大官兵昼夜奋战,争分夺秒抢救生命,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发挥了主力军、突击队作用。


  有效震慑和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积极协助国家有关部门,严密防范和打击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和恐怖主义活动;密切关注社会形势,积极支持和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在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2008年8月,我军派出3万多人担负北京奥运会、残奥会7个方面的安全保卫任务,动用飞机、舰船、地空导弹、雷达、防化、工程保障等武器装备,有力地保障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安全。


  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合作、联合国维和、国际反恐、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活动,推动军备控制与裁军,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1990年,我军第一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了5名军事观察员。1992年,我军向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派出由400名官兵组成的工程兵大队,开创了我军成建制派遣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先河。截至2008年6月,我军已派出7200多名维和官兵参加17项联合国维和行动。2005年8月,中国和俄罗斯首次举行代号为
和平使命-2005
联合军事演习,着力提高我军有效应对新挑战新威胁的作战能力。2007年8月,我军参加了在俄罗斯举行的代号为
和平使命-2007
上海合作组织六国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成建制、多军种、远距离跨国兵力投送,我军的反恐作战能力得到加强。2002年以来,我军先后与有关国家进行了22次联合军事演习,演习内容涉及联合反恐、联合搜救等多个领域。


  向
多样化
拓展,有效地履行了我军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提高了我军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进一步树立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


《改革开放三十年》章节:走向第五维战场  收集:东风书城(24。43。3。33)

  2007年10月,一场代号为
铁拳…2007
的实兵演习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悄然拉开帷幕。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演习听不到猛烈的枪炮声,看不到红蓝双方兵将的身影,战斗在第五维空间展开。从空中到地面,
红军

蓝军
对彼此的通信网络、指挥系统进行猛烈攻击。电子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欺骗与反欺骗……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较量。探索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训练的方法是这次实兵演习的重点。


  电磁空间是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而被人们逐步重视起来的物理空间,在军事上是继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和天战场之后的
第五维战场
。电磁对抗作为信息化作战的标志性行动,从根本上决定着战场主动权的得失。复杂电磁环境从传统战场环境要素中脱颖而出,居于主导战局的重要地位,它使作战指挥变得异常艰难。劣势一方往往感知迷茫、指挥紊乱、控制失效,最终陷入
看不见、联不上、打不准、藏不住
的被动挨打境地。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以信息化为基本特征的世界新军事革命的迅猛发展,中央军委把机械化和信息化作为我军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确立了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
的战略目标,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明确转到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上。同时,制定了军队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勾画了我军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宏伟蓝图。2002年,中央军委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自动化条例》,以指挥自动化系统为中心,构建战略、战役、战术级网络系统,提升各军兵种在信息化条件下组织部队训练和演习的指挥控制能力。2003年以来的体制编制调整中,信息化技术含量高的军兵种部队得到进一步发展,一些部队开始实行信息化改装。


  2006年6月,胡锦涛在全军军事训练会议上明确要求:
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转变。
根据胡主席指示,全军部队大抓军事训练,进一步拓宽军事训练的内容和领域,围绕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维护海洋、太空、电磁空间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一场推进军事训练转变的热潮在全军迅速兴起。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实兵实弹演习、网上对抗演习,以及作战集团编组联训和任务部队专攻精练普遍展开。2007年1月,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专题集训在国防大学进行,来自全军的近百名将校军官聚集一堂,共商复杂电磁环境下军事训练大计。2008年,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正式纳入全军部队正常训练计划。


  在积极探索复杂电磁环境下训法战法的同时,装备信息化改造和训练模拟系统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通过信息技术和装备的
嵌入
,新增或提高机械化装备的信息功能,在技术上与信息化装备接轨;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
黏合
、链接或兼容机械化武器装备系统,提高现有机械化装备的技、战术性能,增强武器平台的综合作战效能。按照标准化、一体化、实用化的要求,加强指挥控制训练、装备操作训练、实兵对抗演练的训练模拟器材建设。初步完成实兵交战模拟系统和配套的战场模拟仿真系统研究,启动军兵种大型主战装备模拟训练中心建设,配套各军兵种主战装备训练模拟器和全系统仿真训练软件,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训练系统陆续装备部队和院校。建立完善演习评估系统,对强电磁环境下的实兵对抗演练进行科学量化分析评估,强化军事演练全过程全要素精细化管控,在演习考核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等方面实现了重大变革。


  在向
第五维战场
进军中,全军部队瞄着信息化、科学搞建设,通过信息化带动了部队建设的协调发展,战斗力水平实现了整体跃升。


《改革开放三十年》章节:实施人才战略工程  收集:东风书城(24。43。3。33)

  10年前,以柏耀平为代表的
飞行员舰长
亮相,实现从蓝天到海洋的跨越,拉开了我军新型指挥人才成长大幕的一角。如今,这个舞台上演的不再是
独幕剧
。2007年,三军联合大演兵:指挥铁甲雄师的陆军指挥员,曾是海军潜艇支队参谋长;指挥舰艇编队截击空中目标的海军指挥员,曾是空军特级飞行员;指挥战鹰跨空域作战的空军指挥员,曾是陆军某机械化师副师长。新型指挥人才方阵正在崛起。这些都是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带来的可喜变化。


  早在1977年,邓小平就曾尖锐地指出,军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很不够、军队打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他强调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通过办学校解决干部指挥、管理能力弱的问题。1980年,中央军委决定干部提拔必须经过院校培训,一批军事院校得到恢复重建。同时,在部队广泛开展科学文化教育,着力提高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


  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针对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和我军建设的实际,明确指出,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也是战争制胜的关键因素。我军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现代化水平与现代战争要求不相适应,适应未来战争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求,必须抓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1995年12月,中央军委颁发《
九五
期间军队建设计划纲要》,明确提出
科技强军
战略,强调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官兵科技素质。1998年起,经中央军委批准,在国防科技大学举办全军高级干部高科技知识培训班,着力培养复合型领导指挥人才。为完善干部培训体制,建立新型院校体系,实现规模化办校、现代化教学、正规化管理、社会化保障,1999年6月,中央军委决定对全军院校体制编制进行调整改革。2000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走开了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路子。至此,全军基本形成了院校教育与部队培训衔接、军事教育与依托国民教育并举、国内培养与国外培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格局,军队人才队伍的结构、素质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


  2003年6月,全军人才战略工程正式实施,我军人才队伍建设步入了又好又快发展轨道。9月,中央军委颁发《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规划》。《规划》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提出争取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战略眼光、能够把握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懂得信息化战争指挥和信息化军队建设的指挥军官队伍;一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和全面军事素质,善于对军队建设和作战问题出谋划策的参谋队伍;一支能够站在科学前沿,组织谋划武器装备创新发展和关键技术攻关的科学家队伍;一支精通高新武器装备性能,能够迅速排除各种故障、解决复杂难题的技术专家队伍;一支具备专业技术基础,能够熟练掌握手中武器装备的士官队伍。
五支队伍
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此后,围绕建设
五支队伍
,军委和总部相继制定和调整完善了一系列有利于吸引、保留和选拔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制度。


  2003年,我军首次开办具有指挥管理特色的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确定在国防大学等14所高中级指挥院校进行试点,招收发展潜力大的营以上指挥军官,加大高层次指挥人才培养力度。当年年底召开的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再次对院校教育体系作出重大调整,全军2/3的院校转型为任职教育院校,从而建立起以任职教育为主体、军事高等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相对分离的新型院校体系,标志着我军高层次军事人才教育重心由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胡锦涛从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分析我军建设存在的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的主要矛盾,强调必须采取超常措施,加快解决我军人才匮乏特别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不足的问题。此后,军委和总部重点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构建指挥军官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和任职资格体系,提出团以上指挥军官通用能力标准,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考察选拔制度,制定颁发《关于深入推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措施》等政策性文件。一批学历层次高、信息素养好、联合作战指挥能力强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从硕士团长日渐增多,到硕士师长列阵军营;从博士舰长出海远航,到博士军长走马上任,20年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未来我军军级领导应该是博士、师级领导应该是硕士
的期盼,正在逐步变为现实。至2007年,全军干部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达到66%,其中研究生学历约占10%,分别比5年前提高10个和5个百分点,作战部队军级领导干部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达到82%,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占10%。


  适应军队技术构成的深刻变化和知识密集程度的提高,大力实施高新尖人才建设计划,科技新星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目前,全军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91名,有7400余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2人获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


  深化士官制度改革,调整士官编配结构,改进士官选拔、保留、培训办法,设立和实施士官优秀人才奖,士官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2008年9月,经胡锦涛主席批准,总参、总政、总后、总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士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士官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工作和具体要求等作了系统规范,对解决士官队伍建设面临的矛盾问题等提出了对策办法,为进一步抓好士官队伍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


  随着我军人才战略工程的实施和不断推进,
八一
军旗下聚集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方阵,一定会越来越壮观!


《改革开放三十年》章节:三军大联勤  收集:东风书城(24。43。3。33)

济南军区某部在野外驻训中,近百台车辆油料告急。就在此时,驻地的油料保障车队似神兵而至,快速铺设管线,仅用15分钟便完成了加油任务。
你们有千里眼还是有顺风耳?
驻训官兵感慨地问道。指挥员指着自动化指挥车上的电脑屏幕说,我们的保障系统与你们的指挥系统相连,你们的储量是多少,何时何地需要保障,我们一目了然。这是济南战区自2004年开始实施大联勤改革试点以来部队发生的喜人一幕。经过3年的探索,试点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改革效益逐步显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自古以来,后勤保障一直是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战争就是打保障。长期以来,我军一直实行的是三军自成体系的后勤保障体制,造成了军队医院近在咫尺有些官兵却因为军兵种医疗体系的不同而不能前去就医,被服仓库就在附近有些官兵却因为军兵种隶属关系的不同而不能就近领取,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